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启发式数学教学体系的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数学教学体系的新构建李同胜(山东临沂师范专科学校276005)“启发”来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在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时,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明确结论.这一思想现已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教学思想体系,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  相似文献   

2.
颜秀  张松 《数学通报》2007,46(3):44-46
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当前的教学现状,由于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有些教师盲目追求“题海战术”,用大量的练习来强化训练学生,忽视了数学理性思维的锤炼和深化.这样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众所周知,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解题紧密相关,而数学能力的提高在于解题的质量而非解题的数量,因而重在研究解题的方向和策略,要善于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解题的思维方法.因此,对于解决了的数学问题我们不要急于收工,苦能加以反思,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便可以举一反三,深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唐鹏 《数学之友》2014,(12):16-16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特意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留下“疑问”,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4.
浅论解题教学中的辩证思维邓纯江(四川教育学院610041)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不仅会解常规的数学题,而且能解非常规的实际问题.近年来,由于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解题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学生基础...  相似文献   

5.
问题教学与“发现”思维训练彭树德(湖北省潜江中学433100)德国数学家高斯说过“数学发现比论证更重要”.数学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对数学结论的理解和应用上面,而应该想办法去探求,去发现这些结论.为培养学生这种“发现”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自...  相似文献   

6.
据说导致笛卡儿坐标几何思想的最初一闪念是这样的:“当笛卡儿静静地仰靠在床上,注视着一只苍蝇在墙一角爬行时,猛然想到,只要知道苍蝇与相邻两墙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不就能描述苍蝇的路线了吗?”伟大的发现创造为后人开拓出一个广阔的新领域.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方法、手段各种各样.但教学中能使学生象笛卡儿那一“闪念”出现,可说是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以下本人就发现式教学谈点体会.1 引趣动情,创造情境,激发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教育心理学指出: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兴趣,能点燃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7.
波利亚说:“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善于解题,不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现创造的题.”他认为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的训练”,使“解题”成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才能和学会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他指出:解题的价值不是答案的本身,而在于弄清“是怎样想到这个解法的”、  相似文献   

8.
试谈例题教学中的启发袁贤琼湖南郴县一中教学中的启发,是处于教师讲解和学生思考之间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是教师在例题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经过启发,使得学生原本闭塞的思维活跃起来,形成探究的欲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到,以...  相似文献   

9.
沈雯 《中学数学》2023,(22):84-85
在优化教学设计的道路上,教师要善于创造性整合教学内容,通过巧妙的借“题”发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自然生长.文章倡导有的放矢微“创”教材,借“题”发挥发展思维,以“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教学为例,为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提供有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法心得李宗胜(山东省乐陵一中253600)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介绍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1通过反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教者要善于利用反倒把“死”知识教活;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1.
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它对于纠正偏差,预防错误,巩固基础,强化技能以及提高学生智力等颇具功效.但讲评课教学机械地采用对答案、改错误和讲解法,就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现就高中数学讲评课教学的注意点浅述如下,欢迎指正.1注意让学生主动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克服变相注入或以教代学等错误作法,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讲评课的效益.1.1善于激发学习兴趣在讲评课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抓住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创设认知“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概率统计教学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识”.要充分认识到:理解思维是识之核;善于观察是识之源;重于思考是识之力;强化实践是识之魂;乐于批判是识之本.重知重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而比较方法是认识和思维的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所要研究的对象,把握它们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无理方程”教学是初中阶段继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之后的教学内容.很多老师往往因考试要求不高或对教学内容的内涵理解不深,把知识和方法“直截了当”的“奉送”给学生,掩盖了学生必要的“思维过程”,这种做法,由于缺乏渐悟或顿悟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仅仅是机械的记忆和简单模仿.  相似文献   

14.
王神华 《数学通报》2007,46(12):26-27
新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问题性,以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教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通过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本人通过将近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下开展“问题驱动”教学有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往往伴随着逻辑思维活动产生,并在这种活动中逐渐形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就要在“启发学生动脑筋”上动脑筋,就要想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既然藏在深处,那就只有深入思考才能获得,学生多次在思考中获得喜悦,获得茅塞顿开的感受,这就形成了兴趣,下面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一、通过联想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教学来说,联想可以使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插上翅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教学中对一些有趣的教学题目应多加思考,注意发掘其中的信息,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串”,逐步提出由浅入深的问题,让“问题”引领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求知欲,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标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1]概念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下面借苏教版选修2-1的教材内容“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谈谈自己的概念课教学.  相似文献   

18.
凌银 《中学数学》2023,(4):25-26+40
“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抓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从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学从知识的灌输转向思维的启发”新课改理念的启发下,探究式教学成为中考复习课“减负提质”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深挖一道题目,以一题串连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散性学习.本文中以中考复习课“二次函数为基架的角度问题”为例,进行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主要的概念之一.数学推理的思维,都是从它出发去进行,因而,必须重视对它的教学,指导学生弄懂它,并善于从它出发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实际上很多问题表面叙述并不包含有“充要条件”、“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等字眼,从而容易导致在这方面犯错误.  相似文献   

20.
吴晶 《数学之友》2013,(4):18-20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写在黑板上,或事先做成幻灯片演示给学生看.但对于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细节”内容、“意外”内容,教师却不善于将之呈现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