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为研究区域,因地制宜地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运用网格法划分评价单元,选定适合于丘陵地区的影响因子作为参评因子,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土地信息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借助GIS强大的缓冲区分析、DEM地形分析、叠加分析和空间插值运算等空间分析功能,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加权指数法对岑巩县进行土地整治适宜性等级的综合评定及潜力分析,为贵州丘陵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及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地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促进喀斯特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协调发展的方法,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贵阳市为例,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3个方面11个评价因子,通过Delphi法确定因子分值,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因子权重,对喀斯特地区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建设适宜用地(含建成区)占市域面积4.62%,较适宜用地占19.99%,一般不适宜用地占23.25%,较不适宜用地占23.74%,最不适宜用地占17.71%,不可用地占10.69%。根据评价结果,为不同等级的用地类型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为保护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土地适宜性评价一直在土地规划利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本文综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思想及技术方法,探讨了GIS支持下,叠加分析、多指标决策模型以及人工智能的各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应用GIS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为研究区域,针对不同土地类型,综合分析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状况,在基础理论指导下,对西樵镇进行不同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并将结果划分等级,以此确定土地资源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选择喀斯特较为发育的贵州省仁怀市为研究区域,在G IS技术支持下,分析当前土地利用结构并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探讨喀斯特地区各种具有特定数量、质量的农用土地资源在空间上的最佳分配途径,实现各种农用土地资源在空间上最优配置的方法与技术,为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土地发展利用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漳州市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参照FAO土地评价体系,对漳州市12865个评价单元进行评定,在GIS支持的建库技术下,分别球得各宜类和适宜等的面积,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各类适宜性土地的质量,并提出了各类土地的用地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茶园适宜性评价——以宁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具有普洱茶种植典型代表性的宁洱县茶园土地适宜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茶树生长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以及茶园维护需求条件的分析,确定茶园评价因子.运用ArcGIS空间内插方法对调查得到的年平均温度、年均降雨量因子进行模拟,同时结合土壤、坡度、灌溉水源地、道路通达度等因子建立评价因子量化分级表,最后综合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8.
浅谈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立江  陆文学 《科技信息》2011,(5):I0148-I0148
现在土地适宜性评价已经广泛用于区域规划和评价的过程中,极大地加快了规划建设的速度。但是,随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广泛应用,它的缺点和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简述了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实施步骤,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GIS支持的福清市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土地用途的多样性,运用多目标土地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对福清市土地多目标适宜性进行评价。主要探讨了主导因素与因子的选取,专家知识系统的引入,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以及如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图形和属性的结合实现多目标土地适宜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GIS实践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GIS已经成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分别讨论了在栅格模式和矢量模式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技术路线与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两种评价模式做了对比,分别指出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喀斯特地区,独特、脆弱的土地生态环境与之要求供养庞大人口的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土地-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途径之一是通过土地利用协调人地关系。为此必须谋求有限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作全局性、长远性规划,协调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关系,对土地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作统筹安排。实现土地利用更佳的综合效益,以适应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要求。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先行基础工作,其评价成果可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发挥土地生产潜力提供可靠依据,具有不可轻视的地位和作用。 笔者等以贵州省息烽县为试点,通过11个月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试图探索一种适用于南方喀斯特地区生态条件的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系统评价方式,其评价成果可全面满足土地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GIS和相关软件程序进行工业园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对土地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合理利用土地。研究了基于GIS的工业园土地适宜性在略阳工业集中发展区项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鉴定的模型和研制的系统是正确的,其实用性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13.
广东五华县华城镇规划到2000年需要将约5km2农业土地转变为城镇土地,为了确定城镇发展用地的范围,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多指标评价(multi-criteriaevaluation,MCE)方法计算土地利用转变的适宜性.对各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向包括居住、商业和工业等主要城镇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适宜性采用多种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将各评价模型得出的综合评价指标制图,最后通过对各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确定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盲目扩张,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以GIS为技术支撑,采用"取大值"原则与"成对明智比较法"加权进行因子叠加分析,对连城县进行了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生态优先"为原则,按照先安排非建设用地,再安排建设用地的顺序,分析确定其用地的建设适宜性等级,对研究区划分"4区".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城市用地向中心城区西部扩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大连市金州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磊 《科技咨询导报》2011,(19):235-236
本文介绍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常用模型,以大连市金州区为例,介绍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流程。包括评价单元的划分、选择评价因子及确定权重、确定评价模型及评分等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广东横琴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在对它们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数据资料,借鉴多目标决策模型,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经过单因子评价、多因子综合评价,进而运用Gl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广东横琴地区土地适宜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对该地区土地的科学规划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融水苗族自治县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为例,在概述了土地评价的目的与原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评价方法与过程,并简要介绍了面积量算、汇总和编制土地适宜性评价图的方法,最后说明评价结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可为广西县(市)级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西溪南村的选址、空间布局,结合人文环境、经济需求,应用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以及统计数据,利用ArcGIS数据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区域的用地建设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西溪南村高度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3.92 km2,集中分布在村落北侧;中度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6.76 km2,分布村内道路通达处;低度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21.56 km2,呈斑块状分布在西溪南村中;不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56.14 km2,成片分布在村落中心、东南侧和丰乐河中心绿地。由于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的限制,西溪南村用地建设适宜性较低,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乡村发展方向,应合理规划建设用地,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地区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以贵州沿河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地利用的生产稳定性、资源安全性、生态保持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5个方面,以贵州沿河县为例,进行了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研究。提出了土地生产率、人均耕地面积等14个指标,并以小康标准等为依据构建了可持续状态的土地评价指标的目标值,使用功效函数和AHP法进行指标计算和权重确定,运用综合评分法对沿河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最终评价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沿河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从1996~2002年,其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不断提高,但资源的安全性和利用的经济性仍较差。  相似文献   

20.
运用GIS技术和方法,进行了以评价老河口市耕地资源综合适应性和转用潜力为目标的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叠加分析.结果表明,老河口市近30%的耕地同时具有高宜耕性和高转用潜力,这部分耕地在两种属性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重叠性,体现了土地利用方式上的内部矛盾.将评价结果运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规划提供决策辅助,增强了适宜性评价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