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钧 《色谱》2014,32(10):1027-1028
<正>在张玉奎院士、许国旺研究员的大力支持下,《色谱》庆贺专刊终于在吴采樱教授八十华诞之际与大家见面了!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代表全体同学向辛勤培育我们的吴采樱教授送上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和祝福,并向不辞辛劳为专刊撰稿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  相似文献   

2.
今年9月17日,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本刊顾问梁树权先生八秩大庆,我们向梁先生表示最热烈地祝贺! 半个多世纪以来,梁先生为我国分析化学的开拓和发展,为我国后继科技人才的造就和培养,为国际分析化学的学术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博得了人们的崇敬和爱戴。 梁先生的青少年时代,正是我国外有列强欺侮瓜分,内有军阀连年混战,人民妻离子散,哀鸿遍野,痛苦不堪的年代。梁先生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爱国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3.
锂键     
所谓氢键,就是一种三中心键,X—H…Y,其中X和Y较氢的电负性大,且Y含有非成键电子对。由于氢键的广泛存在,所以它在化学领域甚被重视。但这未必意味着氢是唯一有能力参与三中心互相作用的原子。几年前就有人提出,氢的同族元素——锂也可能有类似的相互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温炉实验室常用的高温炉有感应电炉和电阻炉两大类、 (一)感应电炉感应电炉就其结构分为有鉄心感应电炉与无铁心感应电炉两种。其原理是:当低频或高频的交变电流通到有铁心或无鉄心的线圈上时,在线圈上就发生交变磁埸,磁力线即切割置于线圈中的被热物,因而产生感应电流而被加热。  相似文献   

5.
师范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小学教师,师范学校所有课程都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化学自难例外。所以中央教育部编订的大纲中,就有这么一条教学任务的规定:“培养学生从事小学自然教学的准备。”这就是师范学校化学教学的特殊任务,使它和普通高中的化学教学严格地  相似文献   

6.
在一堂课中有学生系统地听老师讲,老师总结概括,以及课堂巩固等过程。这样,新知识在脑中就有三次重现,加上课后复习和作业,学生获得的新知识基本上已巩固了。而第二次上新课前,又进行课堂提问,可说是对教和学的一种必要的检查。另外课堂提问,还负有承上启下,由旧而新的使命,因而就显得更为必要。由于前后课的内容和要求不同,因此在提问的方法上就不能一律。同时检查知识应从多方面着手,故提问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现在就我在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几种方式简介如后:  相似文献   

7.
张景榴 《大学化学》1989,4(2):60-61
50年代初期,化学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液是倒在废液缸里,然后由勤杂工友挑去挖坑掩埋.久而久之,坑附近的一颗颗大树都相继枯死了.实验仪器的清洗水则倒入水槽,直接往下水道排放.周围环境受到什么影响,便无人过问. 最近笔者有机会了解到日本对实验室废液的管理极为严格,在此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引起我国有关方面应有的重视.下面介绍的是日本国立筑波大学关于实验废液管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1976年,在山西省发现一处十来万年前的古人类“许家窑人”遗址。在“许家窑人”化石材料中,有一块七、八岁小孩上颌骨部分,并附着四颗牙齿,其中一枚刚萌发出来的左内侧门齿外面有明显的黄色小凹坑。  相似文献   

9.
该文基于心磷脂标准品的甲基化反应,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通量分析甲基化心磷脂的液相色谱 - 高分辨质谱方法。由于甲基化后的心磷脂具有特征性的碎片,因此建立了包含780个分子特征片段的模拟数据库用于脂质鉴定。衍生化后,CL(14∶0/14∶0/14∶0/14∶0)信号提高了10倍,定量下限(LOQ)达到10 ng/mL。将该方法应用于小鼠衰老过程中心磷脂的调控研究,通过Tracefinder本地二级数据库共鉴定了43个心磷脂分子,其中21个心磷脂在衰老的大脑中有差异变化。结果发现:含有FA(20∶4)、FA(22∶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心磷脂在衰老过程中呈下降趋势。高分辨质谱平台为甲基化的心磷脂分析提供了一种高通量筛选方法,对于低丰度心磷脂的检测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1956年北京师范大学在我校实习的学生以氮和磷为主要内容举行了一次化学晚会,很成功。现在介绍如下,供教师们参考指正。一、晚会进行过程 (1)对号入座:每张入场券上写着几种反应物,例如:Ca_3(PO_4)_2+2H_2SO_4=,某个座号上就写着它的生成物,Ca(H_2PO_4)_2+2CaSO_4。座次是固定的。同学们持券找寻自己的位子,如果找错了就会有两个同学坐在同一位子上,这两位同学就会发生辩论。入场券是临时发给的,这样同学们在入座以前,就等于参加一次小的考试,因而他们事前就必须复习功课。  相似文献   

11.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01,22(5):13-14,16
H2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这是极简单的常识问题,不会有人异议,但是如果说除水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其他物质生成,那可能就疑虑多多了。有以下这么一个实验事实:把一张新浸润的碘化钾淀粉纸片从氢气火焰的上方向下盖片刻(也可以让氢气火焰的内焰靠近润湿的淀粉纸片移动),会发现纸片上不完全燃烧的部位留下蓝紫色痕迹。这是什么原因呢?会不会是纸片在加热时上面的KI受热生成的I2所致呢?下面的实验似乎又否定了这种解释。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本材料书,供在农村工作的人们看的。本来在9月间就给这本书写好了一篇序言。到现在,过了三个月,那篇序言已经过时了,只好重新写一篇。事情是这样的。这本书编辑了两次:一次在9月,一次在12月。在第一次编辑的时候,收集了121篇材料。这些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大多数是1955年上半年的,少数是1954年下半年的。当时,曾经将这些材料印成样本,发给参加1955年10月4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扩大)的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和地委的负责同志阅看,请他们提出意见。他们认为需要补充一些材料。会后,大多数省、市和自治区送来了补充材料。在这些材料中间,有许多反映了  相似文献   

13.
一切生物的活动都要能量的支持。能量的最主要的来源是太阳光。照耀大地的阳光,给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命活动带来了光明和热能,于是呈现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栩栩如生的动人景象。日光能是什么?日光能是太阳进行热核裂变反应辐射出来的一种电磁波。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日光能极为壮观,每年约有5×10~(20)仟卡。若把一百平方公里海面上的日光能收集起来,那么几秒钟内就相当于爆炸一颗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利用日光能的多种途径。一是利用光电  相似文献   

14.
醋酸钠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但这种溶液并不很稳定,只要往醋酸钠过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小颗醋酸钠晶体,溶液中过剩的溶质就会立即析出。一、实验容器按下图用2—4毫米厚的有机玻璃板制作一个方槽。  相似文献   

15.
体心立方堆积方式及其性质郑元庆(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福州350007)关键词体心立方堆积空隙迁移活化能在晶体结构中,体心立方堆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堆积方式。在高温状态,几乎所有金属都以这种堆积方式存在,即使在常温下,也有不少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采取这种结构...  相似文献   

16.
DyTiFe_(11)为铁磁性物质。晶体结构为ThMn_(12)型体心四方结构。室温下易磁化方向为晶体C轴,大约在175K发生自旋再取向。用实验确定了Fe次晶格对磁晶各向异性的贡献,用单离子模型计算了Dy次晶格对各向异性的贡献。研究表明,自旋再取向是两种次晶格磁晶各向异性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化学振荡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振荡现象是一种周期现象,即是化学体系中某些状态量(如:物质浓度等)周期变化的现象。早在上世纪振荡现象就被发现了。1873年,李普曼(G.Lippmann)报道了汞心实验:把汞放在玻璃杯的中央,再把硫酸和重铬  相似文献   

18.
根据杯形铜电极溶液法用于平炉渣光谱分析所得的初步结果,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杯形电极溶液电弧光源中燃烧过程的系统试验。在不同情形下测定了溶液中各元素的燃烧曲线,看到曲线上先后有两个高峯出现,因而认为光源中的燃烧过程有两阶段,物质在这两燃烧阶段中进入放电区的方式不同。第一阶段相当于第一高峯出现的期间,在这时并没有分馏现象,这表示溶液中的物质主要是经过溶液的翻腾作用而直接从液面进入放电区的。燃烧过程的后一阶段相当于曲线上的第二高峯的部分,这个峯的形状和位置对于不同元素和不同实验条件很灵敏,有分馏现象出现。根据对于各种分析元素的分解电压,可以认为,溶液中的物质在这个燃烧阶段主要是通过电极心而进入弧柱的。在平炉渣的实际分析中,严格地控制杯中液面的高低和铜电极心的加工规格,所得到各元素的九次独立分析误差都在4%以内。  相似文献   

19.
漫谈金刚石     
从“常林钻石”谈起 1977年12月21日,山东省临沐县岌山公社常林大队女社员魏振芳发现了一颗天然金刚石,她们全家讨论决定把它献给华主席,献给国家。经鉴定后,华主席已命名它为“常林钻石”。“常林钻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一颗天然金刚石。  相似文献   

20.
裴伟伟 《大学化学》1992,7(1):65-65
1991年12月2日,“张青莲、邢其毅教授从事教学、科研五十五周年学术成果展览”开幕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隆重举行。张青莲、邢其毅两位教授都已年过八旬,他们是我国化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是我国很有影响的化学教育家。在学术界,他们都担任着许多重要职务。早年,他们都远渡重洋,出国深造。1937年,正是中日战争爆发的前夕,祖国的前途正处于危难之中,一颗深情、挚热的拳拳爱国之心使他们日夜思念故土和同胞,在著名化学家庄长恭先生的邀请下,怀着科学救国的一腔热血回归祖国。回国初期,他们曾一起中央研究院任副研究员。解放后,他们又一起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他们为祖国的化学研究和化学教育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了五十五个春秋。他们以自己渊博的科学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献身于祖国科学事业的追求,分别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如今已硕果累累。有的工作因在学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为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