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金飞 《数学通讯》2011,(7):103-106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重点:空间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两平面所成角;点点距、点线距、点面距以及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洪汪宝 《数学通讯》2012,(Z3):101-106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四个公理,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空间直线与平  相似文献   

3.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确定平面的依据;直线和直线位置关系中的异面直线关系;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中的平行、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平面和平面位置关系中的平行、垂直的判定及性质;二面角。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及各省预赛试题中,与立体几何有关的试题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以下知识点: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求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求距离(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点和直线之间的距离、点和平面之间的距离、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的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以及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求相关几何图形的面积或体积,等等.  相似文献   

5.
本章内容包括多面体及旋转体的概念、性质、展开图,元素问的位置关系、形状、大小、面积与体积的计算.直线与平面的内容在本章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重点: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及其应用;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空间距离(点线距离、点面距离、异面直线的距离、线面距离、面面距离)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学习立体几何中线面关系的重点,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它.在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时,应注意先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当直线与平面斜交时,关键是确定斜线上某点在直线或平面上的射影.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寻找一个经过这点且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作出它们的交线,再由这点向交线作垂  相似文献   

8.
[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考试内害: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平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直线的方向向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的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平行平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  相似文献   

9.
卞清胜 《数学通讯》2005,(14):41-47
重点: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空间两直线、直线和平面及两个平面间的两个特殊关系——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而垂直关系是重中之重;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和空间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平行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用一平面去截一立体图形所得平面图形,实质上是对空间想象能力和平面基本定理的考查.对作截面的方法有如下两种:(1)利用平面的基本定理: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平面内,则这条直线上所在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两平面相交有且仅有一条通过该公共点的直线.(2)利用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去寻找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关系,然后根据性质作出交线.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教学中地位的降低,高中数学教学中与其相关的一些知识的教学活动也相应地被消弱,特别是对“平面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冲击较大.但这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那就是回归基础,用“平面解析几何”最本质的方法和原理去研究“平面解析几何”的有关问题.即通过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研究“平面解析几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空间角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空间图形的一个突出的量化指标,是空间图形位置关系的具体体现,故它以高频率的姿态出现在历届高考试题中.空间角包括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  相似文献   

13.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高中课本《平面解析几何》第一章“直线”的最后一节,其主要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定比分点公式、直线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同时也学习了用代数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以数论形,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在第一章的最后安排了这一节.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使学生对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认识从定性的认识上升到定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两大类:异面、共面;在同一平面内又分为:平行、相交和重合;直线与平面相对位置可分为:平面与直线平行、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在平面上。这里介绍用矩阵的秩来判断两空间直线及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引理1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11x1+a12x2+…+a1nxn=b1,a21x1+a22x2+…+a2nxn=b2,………………am1x1+am2x2+…+amnxn=bm,有解的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A与增广矩阵B的秩RA=RB;且RA=RB=n时有唯一解。引理2设向量βi=(Ai,Bi,Ci)(i=1,2,3),则(β1×β2)·β3=A1B1C1A2B2C2A3B3C3=0三向量共面。定理1设两空间直线L1∶A1…  相似文献   

15.
说课是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形式.通过说课活动,能进一步提高认识,总结教学经验,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现就立几课中“三垂线定理”一课提出一个范例,仅供参考.我把说课内容分成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程序四个部分.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空间的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为今后继续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至关重…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的知识点主要有: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及推论,空间图形的直观画法),线线关系(平行,异面,垂直,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关系(平行,相交,垂直,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面面关系(平行,垂直,相交,二面角的平面角).  相似文献   

17.
张士强 《数学之友》2023,(4):38-39+43
圆是平面几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几何图形,圆通常和点、线、面有着密切关联.直线与圆的平面位置关系的合理运用,通常对学生自身的几何能力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其不仅展现出几何的综合运用,而且还构建于点与圆的平面位置关系上,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题型解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案一则     
教案一则杨瑛芳(甘肃民乐一中)教学内容: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平面的斜线和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的概念及斜线与射影间的关系.2.使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定义及求法.3.通过本节内容的引入与命题的构造,论证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添加辅助线是解立体几何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用来解决诸如垂直关系、点到面的距离、线面角等问题,也可以结合三垂线定理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下面举例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点、直线、平面是立体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平面的基本性质是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也是正确处理空间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关系以及识图、画图、推理、证明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