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研究环境空气与打印室内颗粒物(TSP、PM2.5)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将HUVEC和HBE分别暴露于100μg·mL-1的环境空气TSP,打印室PM2.5和环境空气PM2.5,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测定细胞中SOD活性和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将HUVEC和HBE分别暴露于0,25,100,400μg·mL-1的打印室PM2.5,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测定细胞中SOD活性和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染毒7 h后,同一来源不同粒径的环境空气TSP和环境空气PM2.5相比,环境空气PM2.5能够显著降低HUVEC和HBE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显著升高细胞中的MDA含量和凋亡通路中Bax/Bcl-2蛋白表达(P<0.05)。同一粒径不同来源的打印室PM2.5和环境空气PM2.5相比,环境空气PM2.5显著降低HUVEC和HBE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显著升高细胞中的MDA含量和凋亡通路中Bax/Bcl-2蛋白表达(P<0.05)。打印室PM2.5亦显著降低HUVEC和HBE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显著升高细胞中的MDA含量和凋亡通路中Bax/Bcl-2蛋白表达,并呈剂量-效应关系,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P<0.05)。颗粒物粒径越小,诱导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能力越强;排放源是影响颗粒物毒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氧化损伤和线粒体凋亡途径是TSP、PM2.5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火电厂PM2.5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大气导则中尚缺乏针对PM2.5的评价模型、方法及监测要求.通过长三角重点控制区某扩建火电厂排放的一次PM2.5和产生的光化学二次PM2.5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预测,提出了火电厂一次PM2.5排放量估算的方法,并提出了火电厂PM2.5(包括一次和二次)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预测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具有光化学反应的CALPUFF模型能有效预测一次和二次PM2.5的生成,在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因子中,因氮氧化物的削减对降低空气中PM2.5的浓度有显著效果,建议增加NH3和O3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CALPUFF模型可以作为PM2.5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轮胎磨损颗粒物是车辆非尾气排放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气悬浮颗粒物的影响日益增大, 对其进行捕集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 基于喷射法和R-R颗粒物粒径分布, 建立了轮胎磨损颗粒物-轮胎-车辆流体动力学多相流模型, 采用Realiable k-ε湍流模型模拟了汽车在不同行驶速度下轮胎与覆盖件之间的最大风压分布区域, 继而研究了15种磨损颗粒物捕集方案通道出入口位置与捕集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 轮胎磨损微小颗粒物在后轮处比在前轮处与壁面碰撞的数量多; 捕集率随捕集装置入口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随出口与轮罩边缘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出入口的动压压差越大, 捕集率越高; 当车速为60km?h-1时, 入口位置H=297mm, 出口位置L=600mm时, 捕集率最高, 达到56.32%; 入口位置H=297mm时颗粒物捕集率均超过40%, 出口位置L=600mm时颗粒物捕集率均超过35%.  相似文献   

4.
乳化液膜法处理模拟甲苯废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以煤油为油相,Span-85为表面活性剂制取的乳化液吸收甲苯废气,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进口甲苯气体浓度及喷淋液气比对吸收效率的影响,实验在填料塔中进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浓度小于2%时,表面活性剂对吸收效果影响较小,而大于2%时,随着浓度的增大吸收效率有明显的减小;进口甲苯浓度在300~900 mg.m-3的范围内,吸收效率随着甲苯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喷淋液气比在3.0~5.0 L.m-3范围内,吸收效率随着液气比的增大而提高.在选择合适的乳化液及喷淋液气比基础上,处理浓度为300~900 mg.m-3低浓度甲苯废气,吸收效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气中颗粒污染物的不断增加导致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已经影响到了人们健康,而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研究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对高层建筑中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有限元法,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法(拉格朗日法对建筑物固体进行离散化,欧拉法对流体进行离散化),通过运用FLUENT软件,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标准k-ε模型,结合当地风场分布特点,分析了高层建筑室外不同风向流场的流动现象及速度、压力云图和颗粒污染物PM2.5的扩散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最终得到颗粒污染物PM2.5在不同楼层高度的分布特点,沿着楼层高度方向颗粒物浓度基本呈双峰分布,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对周围空气流动的影响增强,在高层建筑物迎风面压力最大,以圆弧状逐渐减弱,背风面形成负压区,有回流现象.  相似文献   

6.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向列相液晶填充一维阶梯型Double-period第4代准周期结构局域模的电场方向、外界温度调控特性。通过改变电场方向和外界温度,研究该结构透射谱的调控特性。结果表明:温度一定时,液晶的有效折射率都随着夹角θ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局域模波长随夹角θ的增大而发生蓝移;当夹角θ接近54°时,向列相液晶的有效折射率与温度呈现近正比线性关系;夹角θ小于54°时,向列相液晶的有效折射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局域模波长随外界温度(300~378.15K)的升高而发生蓝移;夹角θ大于54°时,随温度升高,向列相液晶的有效折射率先减小后增大,局域模波长先发生蓝移再发生红移。无论是外界温度升高还是电场方向夹角的增大,局域模的调控量始终是减小的,且局域模的调控量与液晶有效折射率差值成正比线性关系。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摘要:研究了温度、液相搅拌速度、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对乳化液膜吸收甲苯气体的气液传质影响,实验发现甲苯在乳化液膜体系中的气液传质系数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随液相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表面活性剂会增〖JP3〗大气液传质阻力,减小气液传质系数,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2%时对甲苯气液传质产生的阻力占总传质阻力的31.9%.  相似文献   

8.
餐厅、烤肉店PM2.5单颗粒的形貌及矿物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物颗粒是餐厅和烤肉店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为研究餐厅、烤肉店大气细颗粒(PM2.5)中单颗粒的化学组成,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识别和统计了两个采样点的单颗粒;依据X射线能谱(EDX)数据,对餐厅、烤肉店的PM2.5颗粒采用P(X)值法,进行元素分类.分析表明:烤肉店样品中出现"C质"颗粒,但餐厅样品没有观察到.餐厅的矿物颗粒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69.3%)并分为"富Si""、富Ca""、富Fe""、富Cu""、富Al""、富Cl""、富Br"、"富Na"等8种不同类型,其中"富Si"占到43.3%、"富Ca"占到25%;在数量上烤肉店的矿物颗粒物占总颗粒的45.67%,分为"富Si""、富Ca""、富Fe"、"富Cu""、富Ti""、富Zn""、富Ca""、富Na"等",富Si"占50%"、富Ca"占24.9%;餐厅和烤肉店矿物颗粒的主要类型相同,说明地壳来源是最主要的单颗粒的来源.  相似文献   

9.
利用在线监测仪测量了杭州市一次重灰霾过程(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1月3日)中PM2.5主要水溶性离子(Cl-、SO42-、NO3-、NH4+、Na+、Ga2+、Mg2+)及主要气态污染物(SO2、NO2、O3、NO、CO、HCl、NH3、HNO2、HNO3)的小时浓度。结合混合受体模型和国控监测分析,研究了2017年12月30-31日重灰霾事件的污染特征、来源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PM2.5浓度高达318 μg·m-3; NO3-/SO42-最大值为2.68,说明移动源污染是杭州市PM2.5形成的重要来源; PM2.5/CO最高达到0.19,说明二次细颗粒物对PM2.5贡献很大;NO3-、SO42-、NH4+的浓度总和占PM2.5平均浓度的64.3%,说明二次无机细颗粒物是杭州重灰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且NO3-的贡献最大,占33.5%。混合受体模型分析显示,杭州市重灰霾污染的潜在源区主要位于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四省交界处,以及安徽省中东部、蚌埠、芜湖等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夹杂着大量污染物的北方干冷空气远距离传输叠加部分局地源是杭州此次重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改善杭州市空气质量,不仅需控制当地的污染物排放,而且还需对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跨区域采取大气联防联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在线监测仪测量了杭州市一次重灰霾过程(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1月3日)中PM2.5主要水溶性离子(Cl-、SO42-、NO3-、NH4+、Na+、Ga2+、Mg2+)及主要气态污染物(SO2、NO2、O3、NO、CO、HCl、NH3、HNO2、HNO3)的小时浓度。结合混合受体模型和国控监测分析,研究了2017年12月30-31日重灰霾事件的污染特征、来源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PM2.5浓度高达318 μg·m-3; NO3-/SO42-最大值为2.68,说明移动源污染是杭州市PM2.5形成的重要来源; PM2.5/CO最高达到0.19,说明二次细颗粒物对PM2.5贡献很大;NO3-、SO42-、NH4+的浓度总和占PM2.5平均浓度的64.3%,说明二次无机细颗粒物是杭州重灰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且NO3-的贡献最大,占33.5%。混合受体模型分析显示,杭州市重灰霾污染的潜在源区主要位于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四省交界处,以及安徽省中东部、蚌埠、芜湖等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夹杂着大量污染物的北方干冷空气远距离传输叠加部分局地源是杭州此次重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改善杭州市空气质量,不仅需控制当地的污染物排放,而且还需对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跨区域采取大气联防联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用液致相分离法制备聚醚砜膜(PES), 泡点—流速法测定孔径分布, 研究腐殖酸、聚氯化铝和多种聚丙烯酰胺等典型污染物溶液对膜的过滤性能, 并依次用水、酸、碱对污染膜进行清洗, 测定膜阻力构成和变化, 进而研究各种物质对膜的污染程度和清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相同质量浓度下, 腐植酸污堵程度最重, 聚丙烯酰胺次之, 聚氯化铝最轻. 对聚丙烯酰胺而言, 其对PES膜的污堵程度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顺序依次略有减弱. 同类絮凝剂之间, 高分子量物质的污堵程度与低分子量相差不大. 膜反复利用时, 采用碱对膜进行清洗的效果最好, 水洗和酸洗较差.  相似文献   

12.
SDBS在潮土/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30、35、50℃)和离子强度(O.03、0.30mol·L^-1)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膨润土和潮土上吸附行为的影响及机理,为有机污染土壤的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DBS在膨润土上的吸附量很小,当大于1/2CMC时则急剧增加;而在潮土上低浓度时较迅速增加,在CMC时达到最大吸附量,接着随SDBS浓度增大而降低.当T〈Tkrafft时,温度升高对SDBS在膨润土上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而对潮土其最大吸附量则逐渐下降;当T〉Tkrafft时,SDBS在膨润土和潮土上的吸附量都大大降低.离子强度增大,SDBS在膨润土上吸附量增大,同时急刷增加拐点对应的SDBS平衡浓度变小;而SDBS在潮土上的最大吸附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统计分析了2012~2013年宁波城区空气质量指数AQI现状及其与降雨、温度、风、边界层、逆温等20类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秋冬季是宁波污染天气高发期,夏季空气质量较好,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2.5和O3;与2012年相比,2013年宁波空气质量状况转差,主要表现为3级以上污染天气明显增多、污染程度明显加重.AQI与气象要素相关性显著,特别是与地面风速、边界层水平风速、对流有效位能、降雨量、相对湿度以及连续无雨日数等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0.5).当边界层的水平风速低于6 m·s-1、垂直风速小于0.008 hPa·s-1以及850 hPa湿度在60%以下时,容易出现3级以上的污染天气.降雨量在1 mm以下时,湿沉降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没有明显的作用.在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中,预报员需要特别关注PM2.5浓度的变化、不同季节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等的分析侧重点以及冷空气对空气质量带来正负两方面影响的时间节点等.  相似文献   

14.
以6种固体颗粒和3种液体颗粒作为混合两相体,研究了它们在直流电压下的放电规律.由于直流电压下空间电荷的积累和漂移不能忽略不计,其放电规律与雷电冲击电压下的两相体放电有区别.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了气固、气液两相体在直流电压下击穿电压和放电路径选择存在不同空气中的变化,介质颗粒的粒径大小对两相体放电路径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影响规律.当颗粒粒径小于0.01mm时,放电路径选择两相体的概率明显小于选择空气的概率,并且在两相体中击穿放电的电压比空气中要高;当介质颗粒粒径大于0.1mm时,结论与介质颗粒粒径小于0.01mm时相反;但当介质颗粒粒径在0.01mm和0.1mm之间时,放电路径的选择和两相体中击穿电压的大小与直流电压的极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含氯盐与亚硝酸盐钢筋混凝土加速腐蚀试验, 结合腐蚀面积率和失重率综合评价亚硝酸盐掺量均匀以及两侧存在浓差时钢筋的腐蚀情况. 结果表明: 亚硝酸盐掺量均匀时, 随着 浓度增加阻锈效果增强, 且n /n 比值达到1.2时完全阻锈; 亚硝酸盐存在浓度差时, 即使n /n 为1.5也不能完全阻锈; 大阳极 浓度变化不会影响阻锈性能, 但小阳极上 浓度变化引起的浓差对阻锈性能有影响, 甚至加速腐蚀; 钢筋两侧 浓度差保持不变时, 改变阴、阳两极面积比对钢筋的腐蚀影响较小; 高浓度的 作用时, 钢筋两侧的 浓度差增大, 导致钢筋加速腐蚀.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一阶微扰理论,详细推导了对称金属包覆波导中本征损耗和辐射损耗的解析公式,并数值计算了2个不同上层金属膜厚度时,衰减全反射谱反射率的最低点随样品介电常数虚部的变化情况。当样品介电常数虚部增大时,若上层金属膜厚度小于临界厚度,反射率最低点会先减小再增大;若上层金属膜大于临界厚度,反射率最低点会一直增大。基于这些变化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率最低点变化的吸收传感方法,理论表明此方法比表面等离子波吸收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两个数量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实验分别采用零价铁、镍/铁和钯/铁双金属在水中处理模拟氯苯气体,考察了3种体系的催化脱氯效果.选取钯铁双金属体系研究温度、钯化率及氯苯初始浓度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金属对氯苯的去除率均高于零价铁,钯铁体系脱氯效果最好;低的反应温度有利于氯苯的还原脱氯;氯苯浓度在150~800 mg·m-3时,去除率随氯苯的浓度升高而增大;金属比例在0~0.05%时,钯铁体系的还原脱氯能力随钯化率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由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日益恶化,针对钱塘江水源水的特点,采用预臭氧 混凝沉淀 炭砂滤法处理钱塘江水源水.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源水浊度、色度和Fe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浊度在0.16~0.20 NTU,平均为0.18 NTU;系统的总有机物去除率在60%~70%;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达到国家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相似文献   

19.
电镀综合废水的纳滤膜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单根纳滤(NF)膜组件对经过超滤和反渗透膜处理后的综合电镀废水进行了NF膜深度回用处理.考察了进水压力、进水浓度、浓差极化现象对不同纳滤膜组件(NF90和NF270)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压力控制在1.6 MPa左右时分离截留效率最佳,而随着进水浓度的增加,NF90膜易受浓差极化影响,而当表面流速大于0.2 m·s-1时NF270受浓差极化影响较小,适合工程应用. 并通过工程实例试运行,初步考察了其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CA)生物微胶囊,并考察了氯化钙浓度、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及其pH值以及柠檬酸钠溶液pH值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胶囊粒径随氯化钙浓度和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胶囊的膜厚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厚,随壳聚糖溶液pH值的增加而降低;而在胶囊液化处理过程中,柠檬酸钠溶液的pH值对微胶囊的机械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当氯化钙浓度为1.5%,海藻酸钠浓度为2%,壳聚糖浓度和pH值分别为1.5%和5.0及柠檬酸钠溶液的pH值为7.2时,可制得粒径为2.65mm、机械强度为150mN的ACA生物微胶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