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用聚乙烯亚胺为功能单体,以磷酸改性的SBA-15为载体,制备了镧离子印迹聚合物La-IIP/P-SBA-15。对其做了相关表征,系统地研究其对低浓度镧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初始浓度和pH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T=308 K的条件下,在5 min后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544.14 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具有相似性质的干扰离子存在下,La-IIP/P-SBA-15对La(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潘生丁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条件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α-甲基丙烯酸(MM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合成出以潘生丁为模板的印迹聚合物。研究了原料配比、预/聚反应时间对产物洗脱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潘生丁,MMA,EGDMA的摩尔比为1:8:80时得到的产物洗脱效率最高.对其吸附效率和选择性进行了表征,与化学组成相同的空白聚合物相比,印迹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吸附效率和选择性.按最佳合成条件得到的印迹聚合物吸附量达26.85μmol/g,为理论吸附量的49.7%。  相似文献   

3.
W/MCM-41催化丙烯醇环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热法合成了MCM-41介孔分子筛,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CM-41负载钨催化剂。以丙烯醇(AAL)为底物,30%H2O2为氧化剂,合成了缩水甘油。实验考察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丙烯醇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MCM-41催化剂用量为50 mg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莽草酸为模板分子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表面包覆分子印迹聚合物层,制备了一种对莽草酸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核壳型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制备的MIL-101为八面体结构,表面均匀地包覆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层。MIP的吸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IP在30 min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量为93.16 mg/g。MIP用作固相萃取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富集能力,能选择性分离和纯化八角中的莽草酸。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对银离子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壳聚糖为吸附剂进行Ag离子的吸附,结果表明,120目壳聚糖在AgNO3初始浓度为400mg/L条件下搅拌4h放置14h吸附率和吸附量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目前常用的有机锡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分析了有机锡化合物检测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研究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三丁基氯化锡(TBT)的吸附和回收;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其进行了检测,认为基于分子印迹-ICP-AES方法适合对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以牛血红蛋白为模板蛋白、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三明治"法制备了牛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膜.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功能单体与交联剂的摩尔配比为40∶1,洗脱剂为1%SDS-10%HAc,其对模板蛋白的洗脱率为47%.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蛋白质印迹膜在3.5 h和2.9μmol/L重结合蛋白浓度时,对模板蛋白的吸附量达到最大.该分子印迹膜对模板蛋白的吸附量(0.22 nmol/cm2)明显高于非印迹膜对模板蛋白的吸附量(0.10 nmol/cm2),对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印迹因子值分别为2.5,1.7,1.3和1.2,说明它对模板蛋白具有一定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逐步聚合反应,以二乙烯三胺为固化剂、聚乙二醇作为致孔剂与环氧树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在一定的反应温度情况下,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基整体式多孔聚合物.重点研究了致孔剂的种类、三者的比例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整体式多孔聚合物制备中孔径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此聚合物对痕量离子Au(Ⅲ)、Pt(Ⅳ)、Pd(Ⅳ)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纤维素为原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离子液体(AMIMCl)为反应介质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备了纤维素-g-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通过FT-IR,1HNMR和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反应的活性特征,反应温度、纤维素大分子引发剂取代度、催化体系以及单体用量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聚合物对有机酚类物质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反应转化率随时间呈线性增加,反应过程活性可控,所得接枝共聚物对2,4-二氯苯酚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用水热法合成了MCM-41介孔分子筛,通过浸渍法合成含Ni和W的负载型催化剂,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紫外漫反射(UV-Vis/DRS)等进行表征.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液固比对原料残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50 ℃,催化剂0.05 g,反应时间2 h,液固比60:1的条件下,原料的残渣率为14.01% .  相似文献   

11.
过硫酸铵引发衣康酸与苎麻纤维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使衣康酸与苎麻纤维接枝共聚,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对接枝纤维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铵浓度3×10- 2 m ol/L、衣康酸浓度1.80 m ol/L、外加酸浓度1.0 m ol/L、50℃下反应72 h,接枝率较高;经衣康酸接枝的苎麻纤维具有一定的离子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含硫氮双齿配位基的有机硅聚合物和三氯化铑反应,制备了聚-γ-N(β-丁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铑络合物和聚-γ-N(β-苯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铑络合物.选用I-癸烯,I-十二烯、苯基烯丙醚、苯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环己烯、氯代十一烯和三乙氧基硅烷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另用丁烯进行氢化,以其实验结果评价其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铑络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1.5~1.8h之内,含有4.9×10-6mol的两种铑络合物可将I-癸烯,苯基烯丙基醚,I-十二烯硅氢化78%以上.其选择性在96%~100%之间.对丁烯的氢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室温熔盐(离子液体)具有优良的物理及化学特性、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和较高的电导率,种类众多并易于通过调节阴阳离子组成对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设计调控,是一类新型的重要化学反应媒质.本文总结评述了室温熔盐作为吸收介质(电解质)捕集CO_2与电化学资源化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逐次讨论了传统离子液体、功能化离子液体、离子液体/有机溶液复配体系、离子液体支撑膜、聚合物基离子液体对CO_2吸收捕集的原理和特性,对CO_2在室温熔盐中电化学转化制备高附加值产品(CO、环状碳酸酯、碳酸二甲酯)的电化学反应途径、反应特征和转化效率进行了评述,进一步展望了离子液体在绿色高效CO_2捕集与电化学资源化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染料分子印迹聚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分散蓝和分散红两种染料为模板分子,3种硅烷偶联剂为功能单体,二氧化硅微球为载体,应用自组织法,制备了两种染料分子印迹的微球形聚硅氧烷.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分子印迹聚硅氧烷对各自模板分子的吸附性能及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硅氧烷相比,染料分子印迹的聚硅氧烷对其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分子印迹聚硅氧烷的吸附速率也被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竹粉水热炭(BC)作为基底,负载Fe3O4磁性材料使其具有磁性,同时经共沉淀法在磁性水热炭表面生长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来提升吸附性能。将制备的材料用于吸附酸性橙7,探究了不同pH、离子浓度、水质、微塑料、腐殖酸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SEM、BET、XRD、FT-IR、VS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吸附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在40℃下,平衡吸附量能达到271.64 mg·g-1,该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循环吸附效果,循环4次仍具有较好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6.
具有共振二胺结构的螯合树脂,在pH1—2时能对铂、钯离子进行定量吸附,而且在Fe,Cu,Ni,Zn,Cd离子共存下有很好的选择性,该树脂吸附Pt,Pd的容量分别为374.3毫克/克、233.4毫克/克.从树脂含氮量分析及螯合容量算得螯合比均为2:1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分散蓝和分散红两种染料为模板分子,3种硅烷偶联剂为功能单体,二氧化硅微球为载体,应用自组织法,制备了两种染料分子印迹的微球形聚硅氧烷。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分子印迹聚硅氧烷对各自模板分子的吸附性能及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硅氧烷相比,染料分子印迹的聚硅氧烷对其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分子印迹聚硅氧烷的吸附速率也被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以Fe_3O_4颗粒作磁性核,用壳聚糖对其表面进行修饰,通过戊二醛进行交联,使壳聚糖与戊二醛在Fe_3O_4粒子表面形成网状聚合物层,并用磷钨酸进行改性,制备了可回收利用的磁性Fe_3O_4/壳聚糖-戊二醛/磷钨酸(Fe_3O_4/CSGA-HPW)吸附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等表征,结果表明Keggin型磷钨酸有效地锚定在交联壳聚糖上。实验结果显示,磷钨酸可促进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作用(吸附量由14%提高到83%)。浓度、pH值对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B初始浓度增加,MB的吸附量先升高而后趋稳,去除率则逐渐降低;随pH值增大,MB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在Fe_3O_4:CS:HPW为1:1:1,pH为10的条件下,Fe_3O_4/CSGA-HPW对MB的吸附量可达110mg·g~(-1)。Fe_3O_4/CSGA-HPW吸附剂使用重复五次,MB去除率达83%。Fe_3O_4/CSGA-HPW对MB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通过等温吸附实验,探究了三氯甲烷(CHCl3)与二氯一溴甲烷(CHBrCl2)、二氯乙酸(Cl2CHCOOH)在活性炭上的竞争吸附关系,同时探究了在低浓度条件下CHBrCl2和Cl2CHCOOH浓度变化对活性炭吸附CHCl3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CHCl3和CHBrCl2符合Freundlich模型,对Cl2CHCOOH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活性炭对3种消毒副产物均为优先吸附,吸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CHBrCl2、CHCl3、Cl2CHCOOH;低浓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消毒副产物的吸附效果随体系中物质种类的增加而降低;低浓度条件下,Cl2CHCOOH的浓度变化对CHCl3的吸附效果影响不大,但吸附效果随水体中CHBrCl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制备可生物降解的高效吸附材料,以离子液体为溶剂,氯乙酰胺为改性剂,微晶纤维素和四氧化三铁为原料制备磁性纤维素。研究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溶液pH值、时间和温度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的最佳实验条件是反应温度293K;溶液pH值为7。磁性纤维素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容量为123.15mg·g-1。磁性纤维素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参数吸附自由能变、吸附焓变和吸附熵变均为负值,表明吸附过程为放热、自发反应过程。离子液体是一种绿色、溶解性强的溶剂,对环境无污染,且制备的磁性纤维素可方便的通过外部磁场分离回收。磁性纤维素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染料废水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