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低能Ti+注入植物种子深度-浓度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SEM-EDS)测量了能量为20keV的Ti^ 注入干棉花和花生种子的深度-浓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该分布是带有长尾巴的非对称高斯分布,对于棉花和花生种子。Ti^ 的最大穿透深度分别达到21μm和36μm。最后讨论了低能离子注入使植物种子后代发生变异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慢正电子束注入多孔硅材料的Monte Carlo模型,研究了在该材料中不同孔洞的直径、孔洞体积百分比对正电子几率分布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正电子深度分布曲线。同时分析了不同能量正电子平均注入深度的分布,通过适当的标度,得到了统一描述正电子分布的公式,为慢正电子束对多孔材料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用的数据和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3.
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研究了用含不同量NaF饮水喂养的小白鼠红血细胞的代谢.实验结果表明,其代谢产热曲线形状相似,单个细胞发热功率和平均产热150×10-6g@mL-1组>正常组>50×10-6g@mL-1组;产热曲线测定完毕后的样品ATP浓度分析表明,系统中的ATP浓度随饮水中NaF浓度增加而减小,以正常组为最大.从理论上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利用 L KB2 2 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 ,测定了用含不同浓度 Na F饮水喂养的小白鼠肝脏线粒体代谢热曲线 ,实验表明 ,饮水中 Na F浓度增加 ,最大热功率增大 ,代谢产热增加 ,停滞期和活性维持时间缩短 .热曲线测定完毕后的样品 ATP浓度分析表明 ,随着 Na F浓度增加 ,系统的 ATP浓度降低 .结合透射电镜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研究结果 ,根据化学渗透假说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完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研究了改进的Scheibel萃取塔中分散相的停留时间分布,考察了操作条件、物性参数对分散相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使用脉冲示踪法测量分散相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使用多釜串联模型处理数据,并通过因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计算模型参数为n的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14%,平均相对偏差为±5.9%. 通过该式计算n,可以得到给定条件下分散相的停留时间分布,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两相的传质行为.  相似文献   

6.
Ag,Cu离子注入石英玻璃光学吸收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Mie理论和Maxwell—Garnett(M—G)理论对Ag,Cu单元素注入石英玻璃的吸收谱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模拟结果显示,吸收峰来源于Ag和cu注入石英玻璃后形成纳米颗粒的光吸收.假定Ag,Cu双元素注入石英玻璃后形成合金结构,M—G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说明形成合金结构的可能性很大.同时,用电子自由程理论对金属颗粒的介电函数进行了修正,给出了可以反映共振吸收峰的峰宽和强度随颗粒尺寸变化的模拟结果,为光开关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模拟人体生理条件(pH=7.4),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盐酸克伦特罗(Cle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采用同一滴加模式及荧光和紫外光谱方法研究盐酸克伦特罗与BSA的相互作用,对经典的荧光和紫外光谱数据矩阵加以扩展,增加实验数据的信息量;由渐进因子分析法(EFA)得到的因子数和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初值后,应用MCR-ALS对该扩展的2种光谱矩阵进行迭代计算,较好地分辨出传统方法无法得到的动态作用中各种物质的光谱图和浓度变化趋势图,并根据浓度趋势图计算出Clen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和结合比,结果与用双对数方程得到的结合常数和作用位点数吻合。通过同步荧光光谱法进一步发现克伦特罗对BSA的构象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使用多体摄动理论研究了碱土金属氧化物CaO的电子激发态和光吸收谱. 运用GW近似方法来改进DFT对电子交换关联的处理, 并计算了CaO电子能带结构. 考虑到电子与空穴的相互作用, 运用二粒子格林函数理论来求解Bethe-Salpeter方程, 计算电子-空穴激发态,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光吸收谱. 计算结果CaO能隙为7.0eV, 与实验结果7.1eV符合很好; 并且CaO光吸收谱的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也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用γ射线透射法进行了不同壁厚的输油管对γ射线衰减的模拟实验研究,实验装置由Cs-137γ源和NaI(TL)闪烁探测器组成.采用带有保温层的不同厚度的铁板,代替不同壁厚的输油管道,测量了有保温层的铁板厚度响应曲线,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饱和多孔介质中悬浮颗粒的迁移问题备受人们关注,研究此问题对人类各种工程作用下环境保护和探索污染迁移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典颗粒迁移模型进行修正,在沉积动力学方程中考虑颗粒的沉积再释放,结合短时注射的初始、边界条件,通过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求得其解析解,并用数值软件计算作图验证解析解的有效性.将短时注射条件下的解析解退化,可得到恒定注射浓度条件下的解析解,从而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最后研究了沉积系数、释放系数、注射时间和深度变化等参数对浓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曲线的变化对释放系数更为敏感,沉积释放效应使得穿透曲线产生"拖尾"现象.  相似文献   

11.
By using Bonderup and Hvelplund's formulation the energy straggling for light ions (such as H~+, He~(+2)) etc) in each element has been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IPM potential.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not only reveal a Z_2 oscillation and energy dependence) but also give a single parameter IPM electron density function n(r) which is fitted by Hartree-Fock (HF) model. Merover, we suggest a very simple theory method for calculating energy straggling of a compound of a mixing matter with mean atomic number Z_2~* and adjustable parameter d~* except additivity rule,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recent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与K矩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镁原子3pns自电离态的光谱结构和特征.首次获得了包含精细结构的3p(?)ns自电离能级的位置和宽度.有关Mg3sns→3p(?)ns跃迁的光谱线形的计算结果与近期发表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用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研究了铜离子注入医用热解碳后的抗菌性能.铜离子注入能量为70keV,注入剂量为5×1014~1×1018ion·cm-2.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铜离子注入样品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抗菌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注入剂量接近饱和剂量1×1018ion·cm-2时,抗菌率达到100%.应用卢瑟福背散射(RBS)分析技术,分析了热解碳中铜离子的分布,并初步探讨了铜离子的抗菌机理.  相似文献   

14.
离子注入剂量与酒精酵母存活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低能离子注入为手段,来选育斯托尔酒精酵母。在此过程中,如何确定最佳的出发菌株注入时间和限定干燥时间,对所获得的离子注入剂量与酒精酵母存活率关系曲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典型高速船的非线性水弹性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舰船结构的水弹性分析的通用公式,分析了典型高速船的水弹性响应,将总响应分为线性和非线性,前者用线性势流理论计算,后者用船体-流体系统脉冲响应函数的卷积积分和水动力非线性修正得到.计算表明线性解答过高地估计了共振点刚体运动,从而导致弯矩预报不准确,而非线性模拟的中拱/垂弯矩均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对最近发表的Mg 3sns'S_0 Rydberg态之能级位置进行了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已测得的数据,还预言了尚未测量的较高的能级.利用同一组参数计算了一部分能级的自然辐射寿命,其结果也与相应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使用基于局域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法,对6原子层厚铜薄膜中的空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计算出薄膜表面层、次表层和第三层中空位的形成能分别是0.69,0.82和1.00eV。作为对比,计算得到体材料中空位的形成能是1.04eV。并详细分析了空位近邻原子的驰豫情况。计算所得到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利用高能同轴背散射电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电子束在样品中的相互作用范围 ,分析了被探测电子的出射深度分布、计算了逸出面密度分布、平均进入深度和平均逸出距离 ,讨论了上述量与入射电子能量、能量损失窗口、探测角及样品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入射电子能量、能量损失窗口和样品体密度对相互作用范围影响较大 ,而探测角对相互作用范围基本没有影响 .最后指明了改变分析范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不规则箱形桥梁的格子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基于曲线格子梁理论,对当前城市高架桥和立交桥建设中出现的不规则箱形桥梁提出应用剪力柔性梁格模拟的格子梁分析方法。通过与机壳有限元法以及SAP90的分析比较,证明了本方法在工程上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