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计算工程科学会议1991年8月12日—16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举行是计算力学学科第3次大型国际性会议.会议组委员主席是美国乔治亚工学院S.N.Atluri 教授,有26个国家和地区代表近200人出席会议.会议中心内容是计算机在计算工程科学和力学领域中的应用;数值  相似文献   

2.
???γ 《力学与实践》1992,14(2):78-79
<正> 国际计算工程科学会议1991年8月12日—16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举行是计算力学学科第3次大型国际性会议.会议组委员主席是美国乔治亚工学院S.N.Atluri 教授,有26个国家和地区代表近200人出席会议.会议中心内容是计算机在计算工程科学和力学领域中的应用;数值  相似文献   

3.
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是国内计算力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设有结构分析和优化,有限元理论和应用、弹塑性和复合材料、计算流体力学、爆炸理论及其工业应用和计算机科学六个研究室,并设有学术杂志《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编辑部.近十几年来,该研究所在著名力学家钱令希教授及唐立民教授、...  相似文献   

4.
中美有限元法特邀研讨会已于86年6月2日至6日在中国承德举行。这次会议由北京航空学院主办,沈元教授担任名誉主席,卞学鐄教授担任主席。中国著名的力学家沈元、(以下按姓氏笔划)龙驭珠、杜庆华、胡海昌、唐立民、张相麟、黄茂光教授和来自北京、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各地区的中青年学者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卞学鐄教授、Georgia理工学院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全国计算力学青年研讨会于1990年9月14日至17日在合肥市安徽建筑工程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代表70名。为了使青年力学工作者们更好地了解计算力学前沿课题和研究现状,本次会议安排了六位知名专家为大会做了六个专题报告:诸德超教授、邓达华教授、萧鹤麟教授分别作了“线性结构振动系统的模态理论”,“结构工程的志  相似文献   

6.
林家浩 《力学进展》2003,33(1):151-152
1会议概况 WCCM-V(Fifth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Mechanics,第五届计算力学世界大会)于2002年7月7-12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由维也纳技术大学主办,并由该校校长H.A.Mang教授出任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主席.这是国际计算力学界4年一度的盛会,也是该学术界最重要的会议.  相似文献   

7.
2002年8月28日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周培源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联合举办以近代物理、近代力学和生命科学为主题的“纪念周培源诞辰一百周年科学论坛”于8月27日在北京大学英杰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是具有国际前瞻、高水平的科学论坛,以继承周培源教授毕生精力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崇高精神,并引导和激励年轻一代积极投身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为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会议得到周培源教授生前相关单位九三学社中央、中国科协、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北京  相似文献   

8.
1980年全国计算力学学术会议,在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钱令希教授主持下,于1980年11月12日至17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47个单位,300名代表(其中列席代表38名,工作人员20名).大会特约报告九篇,分组报告249篇,国际动态报告三次,资料交流122篇,分五个小组会议交流.这次会议是我国“计算力学”的一次盛会.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钱伟长教授,作了“有限元最新发展”的学术报告,紧接着有何广乾、卞荫贵等相继在大会上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有关学科分支的最新发展趋势.这次会议使大家增进了相互了解,得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为反映力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和学科上的进展,及时交流运用近代力学理论、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在解决重大的工程实际问题中取得的新成果,在唐照千教授的倡导下,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应用力学学报》于1984年9月正式创刊出版。唐照千教授为第一任主编,  相似文献   

10.
《计算力学学报》2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计算力学学报》连同其前身《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已经出版20年了。在纪念《计算力学学报》创刊20年之际,回顾20年来中国在计算力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软件等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展望新世纪的重要研究与应用很有意义。计算力学致力于研究运用现代计算技术求解工程和科学中的力学及与力学相耦合问题的理论、算法和软件。当今,现代计算技术对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计算、实验及理论已经成为科学的三大支柱。计算力学在推动力学学科的发展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钱学森指出[1],“总…  相似文献   

11.
计算力学是基于力学理论,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和各种数值方法,对力学问题进行求解的交叉学科,是力学学科最具活力的分支.随着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人工智能和力学学科的迅速发展,计算力学已深入到科学和工程的诸多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力学学会大力倡导和支持下,自2014年起,分别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了四届全国计算力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这种小规模学术研讨会聚焦计算力学的前沿问题和国家需求,与会的青年学者们敞开心扉,深入研讨,学术思维激荡碰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成为计算力学青年学者高端和优质学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年计算力学研讨会于1986年7月24日至7月27日在大连工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5个省市89个单位的代表187人。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傅子智副教授在开幕式上致了开幕词,大连工学院副院长程耿东教授、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钟万勰教授、大连工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唐立民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辽宁人民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0月18日至22日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在无锡召开了全国非线性力学学术会议。此次会议是由兰州大学负责承办,叶开沅教授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85名代表,收到论文72篇。在开幕式上,钱伟长教授作了题为"关于非线性力学"的报告。他概述了非线性力学的发展史,并指出当前力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是不断地向非线性领域进军。他列举了现代工业生产中大量的事例,说明仅用线性理论无法解决许多工程实际问题,必须大力开展非线性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于1981年4月27日至5月2日在合肥召开了首届全国非线性波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72名,来自33个单位,包括了力学、应用数学、物理学界中从事这一方面科研工作的不少同志。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兆祥教授主持。会议共收到论文和报告53篇,宣读了46篇。美国布朗大学苏兆星教授、复旦大学谷超豪教授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分层流体中的波动、有关非线性波的数学理论和陆架海流等学术报告。会上会下讨论热烈,在力学、应用数学和物理学界进行了跨学科的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秉纲教授(1927—2020)是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工程科学的践行者.文中简要介绍了童秉纲先生的生平,着重回顾了童先生在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生物运动力学、气动热力学等流体力学3个分支学科领域对工程科学思想的实践,最后介绍了童先生对我国力学教育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0月18日至22日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在无锡召开了全国非线性力学学术会议。此次会议是由兰州大学负责承办,叶开沅教授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85名代表,收到论文72篇。在开幕式上,钱伟长教授作了题为“关于非线性力学”的报告。他概述了非线性力学的发展史,并指出当前力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是不断地向非线性领域进军。他列举了现代工业生产中大量的事例,说明仅用线性理论无法解决许多工程实际问题,必须大力开展非线性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华东地区计算力学联络组的决定,由安徽省力学学会筹备主办的第三届华东计算力学学术会议于1991年10月7日至10日在黄山召开。大会由联络组副组长卓家寿教授和组长刘正兴教授分别致开幕词与闭幕词,中国力学学术常务理事丁皓江教授宣读了中国力学学会的贺信,祝贺会议胜利召开,并预祝圆满成功。安徽省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殷尔禧副教授代表安  相似文献   

18.
2003年8月9日~10日,力学史与方法论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40余名力学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苏先樾教授出席了会议.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副组长隋允康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组长武际可教授致开幕词,他向大会介绍了会议筹备过程,指出进行力学史与方法论研讨和成立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的意义;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苏先樾教授、  相似文献   

19.
姚振汉 《力学进展》2001,31(4):627-627
1会议概况首次MIT国际计算流体力学与计算固体力学学术会议于2001年6月12日~6月15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召开.会议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的K. J. Bathe教授担任主席,是以一个学校的名义主办的计算力学领域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宗旨是:把工业界和学术界集合到一起,并培育计算力学的一代新人.投稿经过比较严格的筛选,共录用收入论文集的论文446篇,其中大会报告8篇,固体与结构153篇,流体72篇,多物理场102篇,自然对流问题的计算流体力学16篇,优化与设计48篇,独立于物理应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加权残值法学术会议于1989年11月21日至25日在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交通大学科技交流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委托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承办。会前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三届加权残值法会议论文集,国内外公开发行,共收入论文94篇,其中41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 自1986年第二次会议以来,我国加权残值法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在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