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YAG激光器输出的四倍频激光对三乙胺分子的共振增强双光子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三乙胺分子的飞行时间质谱,母体离子及碎片离子信号达29种之多.对碎片离子86+离子 异常漂移做了分析,发现了异常漂移是由于离子信号强度过强时, 86+离子之前的25种离子对其27次瞬间减速效应强于之后的3种离子对其3次瞬间加速效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高雪艳  尤凯  张晓美  刘彦磊  刘玉芳 《物理学报》2013,62(23):233302-233302
利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MRCI+Q在AVQZ级别上对BS+离子进行了研究. 通过计算得到了与BS+离解极限B+1Sg)+S(3Pg)和B+1Sg)+S(1D)对应的5个Λ-S态,确认了BS+离子的基态为X3∏电子态,而第一激发态1+的激发能Te仅仅为564.53 cm-1. 首次纳入的旋轨耦合效应(SOC)使得BS+的5个Λ-S态分裂成为9个Ω态,原有的两个离解极限分裂为B+1S0)+S(3P2),B+1S0)+S(3P1),B+1S0)+(3P1)以及B+1S0)+S(1D2). 在考虑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之后,Ω态的基态为X2态. 通过势能曲线(PECs)可以发现所得到的Λ-S态和Ω态均为束缚态,利用LEVEL8.0程序拟合得到了对应电子态的光谱常数,这些结果可以为实验和理论方面进一步研究BS+的光谱性质提供准确的电子结构信息. 关键词: 势能曲线 光谱参数 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 Q)')" href="#">Davidson修正(+Q)  相似文献   

3.
用VUV同步辐射辐照在连续的超声射流冷却束中产生的(CH3I)n(n=1,2,3,4)团簇分子,通过测量其光电离及解离电离产生的各种离子的光电离效率(PIE)曲线,获得了(CH3I)n+(n=1,2,3,4)的绝热电离势及各种碎片离子的出现势,估算了有关分子的键能.在CH3I+的PIE曲线上观察到CH3I分子的自电离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标识,归属为收敛于CH3I+2E1/2)态的4组Rydberg系,即ns,npσ,npπ和nd.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子分子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BrF基态X1+的离解极限,采用Herzberg同位素理论分析了BrF基态X1+光谱数据的同位素效应,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光谱数据的同住素效应对振动能级和分子势能函数(Murrell-Sorbie势即MS势)的影响.结果表明,79BrF和81BrF基态X1+的光谱数据的同住素效应是一种弱效应,与Herzberg同住素理论符合得很好,低振动能态的能级对理论预计的偏离很小,高阶力常数f4和高阶展开系数a3与实验结果有较大偏差,但由于a3本身比a1和a2小很多,结果对势能函数整体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测量了Tm3+离子不同浓度(0.5at.%, 3 at.%, 5 at.%)掺杂的NaY(WO4)2晶体在800nm激光二极管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射光谱.结合吸收谱、荧光谱和由Judd-Ofelt理论计算的光谱参数,详细分析了Tm3+:NaY(WO4)2晶体中上转换能量传递机理和离子浓度对上转换发射的影响.讨论了四种影响上转换发光效率的离子间相互作用机理:3H5+1G43H6+1D23H5+3H53H6+3F31G4+3H63F4+3F31G4+3H63F3+3F4,并根据Miyakawa-Dexter理论定量计算了各过程的发生概率.论证了交叉弛豫和共协上转换等浓度猝灭效应是影响Tm3+离子蓝色上转换荧光发射效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3+离子')" href="#">Tm3+离子 4)2晶体')" href="#">NaY(WO4)2晶体 上转换 浓度猝灭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系列Ho3+/Pr3+共掺的Ge25Ga10Se65玻璃样品,测试了样品的吸收光谱以及908 nm激光抽运下的中红外荧光光谱和Ho3+离子5I7能级寿命.计算了Ho3+:5I75I8发射截面和Pr3+:3H43F2吸收截面,讨论了Ho3+,Pr3+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及Pr3+离子浓度的影响.通过拟合Ho3+离子2.0 μm荧光衰减曲线判断能量转移机理.结果表明,Ho3+掺杂Ge25Ga10Se65玻璃中引入Pr3+离子可以有效提高Ho3+离子的2.9 μm荧光强度. 关键词: 中红外发光 硫系玻璃 3+/Pr3+共掺')" href="#">Ho3+/Pr3+共掺  相似文献   

7.
吴疆  张萍  蒋春东  邱泽忠 《发光学报》2014,35(7):772-776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 400 ℃下经二次煅烧合成了橙红色荧光粉Ca3Y2-xSi3O12:xSm3+,研究了Sm3+离子掺杂浓度及助熔剂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显示,所合成的荧光粉的主晶相为Ca3Y2Si3O12。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a3Y2Si3O12:Sm3+硅酸盐荧光粉可以在320~500 nm范围内得到有效激发,并发射橙红光。在402 nm激发下,样品发射光谱中的主发射峰分别位于562 nm(4G5/26H5/2)、598 nm(4G5/26H7/2)和646 nm(4G5/26H9/2),其中598 nm处峰值最大。改变Sm3+离子掺杂浓度发现:荧光粉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Sm3+掺杂量x(Sm3+)为5%,浓度猝灭机理为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几种助熔剂的影响,NH4F、CaF2和NaCl均降低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只有H3BO3能够显著增强样品的发光,其最佳掺杂质量分数为1%。  相似文献   

8.
毕宪章  张思远 《物理学报》1988,37(7):1221-1226
本文计算了25个含Eu3+离子的晶体中由于晶场效应引起的Eu3+离子的5(DJ),7(FJ)能级的位移和5D,7F谱项能级劈裂的加宽,分析了电子云扩大效应引起的能级位移与实验测量值的关系,并给出这些晶体中电子云扩大效应大小的正确次序。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得双峰可调节本征半导体发光BaZn2(BO32:Eu3+荧光粉,此类荧光粉在300~400 nm的紫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在37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该荧光粉产生了两个宽带的发射峰,分别位于550 nm和615 nm处。并且,在395 nm的紫光激发下,荧光粉会由于Eu3+离子的5D07F2电偶极跃迁产生一个位于615 nm的强宽发射峰,这表明Eu3+离子占据了反演对称中心的位置,取代了BaZn2(BO32中部分的Ba2+离子。当Eu3+的摩尔分数达到10%时,发生浓度猝灭。在不同浓度的Eu3+离子的掺杂下,BaZn2(BO32:Eu3+荧光粉的发光从黄色延伸到红色,实现了荧光粉的色度可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反应显微成像谱仪开展了50-keV/u Ne8+离子与C3H4分子碰撞实验,研究了丙二烯(CH2CCH2)和丙炔(CH3CCH)两种同分异构分子形成C3H42+二价离子并解离产生H+C3H2+H的过程.实验获得了H+和C3H2+的动量,进而通过动量守恒得到第3个碎片的动量.通过分析3个碎片的动能及解离的动能释放鉴别出未被探测的碎片为中性H原子的事件.借助Dalitz图、Newton图以及碎片产物的角分布等分析了该通道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次序解离是该解离通道的主要机制,在碎裂过程中二价母体离子先解离成H+和C3H3+,中间体的...  相似文献   

11.
傅里叶望远镜外场实验性能改进和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现对傅里叶望远镜成像系统更接近实际的仿真,改进了外场实验系统结构。采用反射式目标,利用准直扩束镜替代空间滤波器和准直透镜,使用大靶面电荷耦合器件作为监视器。在无大气和包含200m水平大气两种情况下,分别对2.5mm的4种不同空间频谱分布目标进行实验。实验选用9×9,17×17,33×33和65×65傅里叶分量分别进行重构。最高成像角分辨率为3.5″。结果表明含大气与无大气重构结果的Strehl比值相近,从而证明傅里叶望远镜成像系统能够克服下行链路低阶大气扰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BSA-SDS-Ag聚合物纳米微粒的制备及水凝胶的性质,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考察了这种聚合物微粒的结构,微粒粒径32nm左右,用UV/Vis光谱及SEM考察了冰凝胶的性,表明Ag^ 离子先与BSA产生化学键合,再学原了Ag粒,进行聚合成网状结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3.
 在采用体积相加原理计算混合物物态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物理模型确定混合物温度。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温度和压强平衡条件,采用压强-密度迭代方法计算给出混合物物态方程,编制了两种组分的混合物物态方程计算程序。为检验建立的温度模型的合理性及程序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密度、温度状态的氢(H2)和钨(W)组成的混合物状态参量,计算了以下情形及其组合情形的混合物物态方程:H2和W以不同质量比混合;质量比固定,单组分状态不同;温度区间和密度区间不同。研究表明:实际应用中在建立的混合物温度模型基础上确定的混合物物态方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在磁场作用下水的特性的变化和它的变化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研究了在磁场作用下水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等的变化,实验发现它们的这些特性和未受磁场作用的水有重大改变特别是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中的变化更加明显,这种现象就称为水的磁化。我们从水的中红外光谱得知在3000~3800 cm-1的范围内有奇特的六个峰值存在,从水分子结构和红外光谱的特性出发了解到它们分别代表了自由水分子的OH键的对称与反对称的振动,众多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链和环形链的OH键的对称与反对称振动,于是从这个实验我们看到了在这个水中存在有众多水分子结合成的环形氢键链的存在。我们用水分子的极化特性,一阶相变的特性和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环形链的客观存在,根据质子或氢离子在氢键系统中传递理论得知在磁场的罗仑兹力作用下处于水中环形氢键链中质子能够进行传导产生环形电流.这些环形电流象一个分子电流或是个小磁体,它们能彼此相互作用或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了水分子的分布和结构状态,导致了水的一些特性的变化,这就是水的磁化的分子机理,我们用这个机理解释了我们从实验中所发现的磁处理过的水的特性如饱和效应和记忆效应等,因此这是非常有趣的实验和现象.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has been used to study quantitatively the acetylation of monodisperse polystyrene microspheres with diameters ranging from 7 to 9μm. The CH2 stretching infrared vibration mode at 2921 cm?1 was used as the internal intensity standard. The acetylation extent could be easily measured by comparing the relative intensities of the bands of acetyl group (1678, 1415, 1359 cm?1) or the bands due to the para-substituted benzene ring to the band at 2921 cm?1 from the calibration curve.  相似文献   

16.
17.
多介质流体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往往涉及混合物状态方程的计算. 做图法和Newton 法是混合物状态方程计算常采用的方法, 前者虽直观精度却差, 后者计算效率高却只具有局部收敛性, 当解与其初始猜测值相差较远时Newton法不一定能够获得收敛解. 为此, 本文给出一种具有大范围收敛性的嵌入算法(imbedding method)求解混合物状态方程,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嵌入参数, 将待解的混合物状态方程和易解的混合物状态方程线性组合, 构成嵌入方程组, 当嵌入参数从0连续地变化到1 时, 嵌入方程组的解由易解的混合物状态方程的解连续地变化为待解的混合物状态方程的解. 嵌入方程组可由Newton法迭代求解, 也可转化为以嵌入参数为自变量的常微分方程组, 从而易于由成熟的计算方法如梯形法等进行求解. 进一步利用热力学基本关系, Maxwell形式的微分方程描述了压力和温度随嵌入参数的演化速率与应变速率和组分质量分数演化速率的关系. 对铅锡混合物热力学量的计算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degree of cross-polarization of a beam-like field whose cross-spectral density matrix is symmetric with respect to the permutation of its spatial arguments. Formulas were derived expressing the degree of cross-polarization in terms of the generalized Stokes parameters. With the help of an uniformly polarized quasi-homogeneous model source, the effect of degree of cross-polarization of a source on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of the radiated beam was demonstrated, that, two sources with same spectral degrees of coherence and polarization but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ross-polarization can generate beams that have different spectral degrees of polarization in the far field.  相似文献   

19.
分子费米共振拉曼光谱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了CCl4和CS2分子的Raman光谱。用Bertran理论和群论等相关理论对其光谱强度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发生费米共振分子的拉曼光谱强度的特殊规律: (1)发生费米共振的基频和倍频(和频)间发生能量转移,两光谱强度大小相互接近,当发生费米共振的基频和倍频(和频)间距离很小时,两发生费米共振的光谱强度相等(R=1);(2)能出现倍频光谱强度高于其基频光谱强度;(3)也会观测到费米共振光谱,而观测不到参与费米共振的和频中的基频光谱。此研究对化学、材料科学中的分子结构、材料成分等研究中的谱线认证、归属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In the high-purity membranes of the prolamellar bodies (PLB) of etioplasts, the main protein component of which is protochlorophyllide oxidoreductase (POR), protein fluorescence in the 320–350-nm region with a maximum in the excitation spectrum at 278–280 nm has been revealed. The microsurrounding of protein fluorophors in an acidic medium (pH 4.0) is the most hydrophobic. Transfer of energy from the protein to pyrene present in the lipid of the PLB membranes is observed, but fluorescence of protochlorophyllide (Pd) is absent when pyrene is excited via protein. A change in the content of Pd and carotenoids in the membranes of PLB influences the degree of excimerization of the acceptor molecules of pyrene (inverse dependence). The character of interaction of POR with a membrane with allowance for the data on it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ructur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