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在激光束作用下双端开口的柱形靶腔中产生双带状X光源的情况下,诸如带状光源的位置、柱靶腔的半径与长度之比及双带源的对称性和能量匹配性等几何因子对辐照不均匀度的影响。对辐照不均匀度进行了谱分析。通过采用类似Tsakiris等人给出的柱形靶腔在双带X光源下的靶腔温度空间分布,可以大大地简化辐照不均匀度的分析,可以用来计算辐照不均匀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表明几何因子对辐照不均匀度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腔平面靶辐射温度和辐射不均匀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双温度区(光斑区和腔壁区) 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在满足能量平衡方程的同时提供一种估算辐照不均匀度各阶球谐展开的简单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用于分析平面靶放置在腔壁侧面中段的腔靶辐照不均匀度的各阶球谐展开。计算表明, 在各阶不均匀度中以l=4,m=2的均匀度最大。由光斑分布带来的不均匀度是产生平板辐照不均匀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黑腔端置靶辐照不均匀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供一种解析方法来研究激光加热黑腔所产生的平面辐射场的不均匀度与平面靶大小和位置的关系,解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的曲线形状基本一致,辐照不均匀度最小值的位置也是一致的。并用此方法给出了能产生有最小辐照不均匀度的平面辐射场的腔靶尺寸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黑腔端置靶辐照不均匀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供一种解析方法来研究激光加热黑腔所产生的平面辐射场的不均匀度与平面靶大小和位置的关系 ,解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两者的曲线形状基本一致 ,辐照不均匀度最小值的位置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神光-Ⅲ主机内爆柱腔靶长径比(腔长与直径之比)对靶丸辐照不均匀度的影响。根据神光-Ⅲ主机设计参数,计算了黑腔内侧激光光斑参数。利用视角因子方法,分析了一个简化的双锥环辐照模型下靶丸表面辐照不均匀度随黑腔长径比的变化,讨论了腔壁反照率、内外环激光功率比和光斑移动等因素对最佳长径比和不均匀度的影响。计算表明,合理选择长径比能使靶丸表面辐照不均匀度小于1%,最佳长径比与NIF点火黑腔设计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神光-Ⅲ主机内爆柱腔靶长径比(腔长与直径之比)对靶丸辐照不均匀度的影响。根据神光-Ⅲ主机设计参数,计算了黑腔内侧激光光斑参数。利用视角因子方法,分析了一个简化的双锥环辐照模型下靶丸表面辐照不均匀度随黑腔长径比的变化,讨论了腔壁反照率、内外环激光功率比和光斑移动等因素对最佳长径比和不均匀度的影响。计算表明,合理选择长径比能使靶丸表面辐照不均匀度小于1%,最佳长径比与NIF点火黑腔设计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激光入射孔径对柱形腔靶辐照不均匀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激光入射孔径对柱形腔靶中 l=2阶靶丸辐照不均匀度的影响,计算得到了激光入射孔径对辐照不均匀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可以用源于某一固定点的一族曲线来描述。此固定点是由与激光光斑的位置决定的,与腔靶的半径和入射激光束的入射角有关,而与激光入射孔径的大小无关。辐照不均匀度随时间的变化是由激光光斑的辐射温度的变化和腔壁辐射温度的变化决定的,激光入射孔半径的大小影响着辐照不均匀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的梯度,入射孔越大,曲线的梯度就越大。激光入射孔对l=2阶靶丸辐照不均匀度的影响与入射孔半径近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光斑位置对靶丸辐照不均匀度时间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数值模拟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了腔靶内光斑位置对靶丸辐照不均匀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斑相对于靶丸的极点和赤道点的几何因子随其位置的变化规律不同。根据它们大小的比较,靶丸辐照不均匀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于光斑处于三个不同区域。定性分析与数值模拟给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2 ns,351 nm激光黑腔靶受激Raman散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神光Ⅱ装置上开展的长脉冲2 ns,351 nm激光与黑腔靶相互作用的实验,报道了受激Raman散射光时间分辨谱图及能量测量的实验结果。长脉冲2 ns激光注入小腔靶(Ø700 mm×1 250 mm)时,激光辐照缝靶产生的SRS光能量是激光与全腔靶作用产生的SRS光能量的1.3倍。在2 ns激光与不同尺寸黑腔靶作用的情况下,激光辐照小腔靶产生的SRS光能量比标准腔靶(Ø800 mm×1 350 mm)产生的SRS光能量高1.6倍。由于激光功率密度下降,2 ns激光打靶SRS散射光要弱于短脉冲1 ns激光打靶,但持续时间稍长。实验结果表明:长脉冲2 ns激光与标准腔靶相互作用时,等离子体“堵腔效应”比较严重,标准腔靶尺寸不再合适。  相似文献   

10.
研究腔靶辐射温度和X光耦合效率与靶结构及激光辐照条件的依赖关系。利用神光-Ⅱ基频光(波长1.053μm,能量3~5kJ/8束,脉宽0.6~0.9ns)辐照金腔靶。采用软X光能谱仪及平响应探测器分别测量腔靶诊断口辐射X光功率谱及其能量角分布。同时,利用五针孔时、空分辨成像技术对腔靶诊断口发射软X光进行实验观测,给出辐射温度推算中需要的等效诊断口面积修正因子。在北京同步辐射软X光标定站,对上述诊断用软X光探测元器件进行了全谱范围(0.05~1.5kev)的绝对标定,以提高X光辐射功率和黑腔辐射温度的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11.
激光等离子体堵口效应的理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较为简化的理论模型,根据离子运动方程的自相似解,模拟了激光辐照腔靶时产生的妨碍能量继续注入的堵口效应,获得了注入腔靶的能量份额随小孔初始半径及激光参数的变化曲线。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2.
 使用针孔相机配X光条纹相机、法拉第杯等观测了腔靶等离子体的运动特性、腔内壁衬CH膜对高Z高密度等离子体运动的抑制现象以及隔离膜对等离子体膨胀的影响。并用硬X光能谱法和受激喇曼散射光的短波截止推算了相应的腔内热等离子体电子温度。 这些结果有助于0.35μm激光辐照下腔靶辐射场特性的深入研究以及未来神光Ⅱ腔靶构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神光Ⅱ装置上开展的长脉冲2ns三倍频激光与黑腔靶相互作用的实验。报道了采用PIN探测器阵列测量大角度受激Raman散射(SRS)角分布和采用激光卡计对背向SRS光能量积分测量的实验结果。相同实验条件下激光辐照缝靶产生的SRS光能量要强于激光与全腔靶作用产生的SRS光,小腔靶的SRS光能量要强于标准腔靶。对比长脉冲2ns及短脉冲1ns激光打靶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激光功率密度的下降,长脉冲激光打靶时SRS散射光能量要弱于短脉冲激光打靶。长脉冲2ns激光与标准腔靶相互作用时,等离子体堵腔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空腔靶设计的物理思想、及能量吸收特性、X光转换特性和堵腔特性的实验研究方法,给出了实验观察到的一系列物理现象,通过对现象的分析而得出空腔靶的能量吸收和X光转换明显优于平面靶;利用相对孔径较大的聚焦透镜打空腔靶有利于改善靶的能量吸收和转换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中,实现靶丸均匀辐照对靶丸压缩特性至关重要,通常要求靶丸表面辐照不均匀度小于1%.现有很多优化高功率激光装置均匀辐照性能的光束排布方案,但受到实际入射光束参量的限制,系统均匀辐照性能难以实现最优化.由于初始辐照不均匀度对靶丸对称压缩特性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提高靶丸初始辐照的均匀性,并增加系统对打靶过程中由于靶丸直径变化引起的辐照不均匀的宽容度,从而实现靶丸的中心对称压缩,本文对靶丸表面光束的辐照不均匀度进行了数学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入射光束参量下的单光束因子项及其对靶丸均匀辐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已知的光束排布结构,存在最优的入射光束参量,使辐照均匀度最高.证明了通过优化入射光束参量提高系统均匀辐照性能的可行性.此外,研究表明单光束因子项与几何因子项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可通过分析几何因子项的特征,求取与之匹配的单光束因子项,进而获得最优的入射光束参量.本工作为直接驱动靶丸均匀辐照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有限Hankel积分变换法对轴对称强激光束辐照下平面薄靶(或薄膜)传热及热应力分布进行了解析推导,得到了随时间演变的温度场及相应的热应力场的解析解。对比有关实验,对强激光束辐照窗口材料(例如MgF2晶体、K9玻璃)靶引起其脆性热应力破裂进行了分析,详细讨论了激光强度、激光-靶能量耦合系数、辐照时间及光斑尺寸等因素对靶的破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 TW啁啾脉冲放大的ps激光辐照金锥靶和平面靶,对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角分布和能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锥对超热电子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平面靶情况相比,锥形靶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数量增加,电子能量为2.0~2.5 MeV的超热电子数目有大幅度增长;锥形靶背向超热电子的空间发散角大于平面靶,这是由于啁啾脉冲放大激光所固有的较高脉冲前沿产生的预等离子体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黑腔中,辐射烧蚀的高Z等离子体的流体力学运动过程对激光注入黑腔的效率、辐射场均匀性和通过诊断口的黑腔辐射温度诊断都有显著影响。为研究诊断口在黑腔辐射场中的等离子体缩口过程,用激光产生X光辐射加热低Z泡沫填充的金黑腔诊断口,以激光辐照钛平面靶产生的2~5 keV高能段窄能区X光作为背光源,用X光分幅相机获得了源靶和小孔靶两种靶型的小孔等离子体运动过程图像,研究了X光烧蚀的小孔等离子体的流体力学运动过程,探索了定量测量小孔等离子体面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化过程的实验诊断方法,初步给出小孔等离子体的面密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星Ⅱ”0.35μm激光辐照铝靶,得到了对于不同激光功率密度亚千X光转换效率,并提出了一个简化理论模型,来解释0.35μm激光辐照铝靶X光转换效率。在这个模型中,由于热传损失激光能量,因此对于低功率密度激光,X光转换效率较低,同时对于高密度激光,由于等离子体喷射损失激光能量,因此转换效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20.
激光等离子体能量角分布及吸收定标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激光平面靶等离子体发射能量角分布及吸收定标律。实验利用高斯型1.06μm激光脉冲,其能量为2~50J,脉冲宽度为0.3~2.2ns,靶面平均辐照强度为1.8×1013~1.1x10~(15)W/cm~2,光束以25°角入射。实验采用了Au、Ag、Ti、Al和C_8H_8等厚靶。用等离子体卡计测量靶面吸收的激光能量。用指数函数拟合实验数据,给出了吸收效率分别作为激光强度、脉冲宽度和靶材料原子序数的函数的定标关系式。这些关系式定性地与逆轫致吸收的理论关系式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