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究了绿色高效合成医药价值较高的吡唑啉酮衍生物的方法,即:以吡咯酰胺催化吡唑啉酮与硝基烯进行Michael反应,高收率地合成了系列吡唑啉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并考察了催化剂及其用量、溶剂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CH2Cl2体系中,在10 mmol%催化剂E存在下,吡唑啉酮与硝基烯烃能有效进行Michael反应,收率80%~91%。  相似文献   

2.
以色酮-吡唑啉酮合成子(1)为原料,在三级胺N,N-二甲基乙醇胺催化下,与查尔酮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的色酮吡唑啉酮骨架拼接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3a~3j,产率79%~90%, dr值为6/1~10/1, 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化合物3b的相对构型由单晶培养确定。该类化合物含有连续两个立体中心,包括一个季碳中心,可以为生物活性筛选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豆腐果苷、取代苯乙酮和4-甲氧基苯肼为原料,设计合成了7个新型豆腐果苷-吡唑啉衍生物3a~3g,产物结构经1H NMR,IR和HRMS予以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1-苯基-3-甲基-吡唑啉-5-酮与取代苯甲醛亚胺反应合成了新型1-苯基-3-甲基-吡唑啉-5-酮衍生物——1-苯基-3-甲基-4-(1-N-氯乙胺基-1-取代苯基)甲基-吡唑啉-5-酮,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色酮-吡唑啉酮合成子与3-烯键氧化吲哚为原料,DABCO为催化剂,氯仿为溶剂,于室温发生分子间Michael加成反应后再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吡唑啉酮六氢山酮素骨架拼接氧化吲哚3a~3n,产率75%~89%, dr值7/1~11/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  相似文献   

6.
吡唑啉-β-二酮类分子设计合成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系统搜索和模拟退火程序对1-苯基-3-甲基-4-(4-氯苯甲酰基)-吡唑啉-5-酮和1-苯基-3-甲基-4-(4-硝基苯甲酰基)-吡唑啉-5-酮两个吡唑啉β-二酮分子进行分子力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研究。采用纸碟法测定它们的广谱抗菌活性。利用Gaussian94程序进行量子化学从头算,计算结果与抑菌活性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4种新型苯并噻唑基酰基吡唑啉酮试剂。用元素分析、IR、1H NMR和LC-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不同测试条件下,4个化合物存在方式不尽相同,可主要以酮式或酮式和烯醇式异构体共存方式存在。  相似文献   

8.
利用Sybyl 6.3软件包中的分子力学程序对2个4-酰基-2-吡唑啉-5-酮类化合物分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它们的最低能量构象,发现它们具有适宜的配位环境,可能是一类新型的三齿配体。 合成和表征了1-苯基-3-甲基-4-(邻-甲酰基苯甲酸)-2-吡唑啉-5-酮 和1-苯基-3-甲基-4-(顺-乙酰基丁烯酸)-2-吡唑啉-5-酮化合物。 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配合物的生理活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咪唑啉酮胺类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勇  丁明武 《应用化学》2004,21(12):1281-0
咪唑啉酮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咪唑啉二酮;4H-咪唑啉酮;aza-Wittig反应;合成  相似文献   

10.
吡唑啉衍生物是一类应用广泛的重要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等生物领域和其他非生物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简单概述了吡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以色酮-氧化吲哚合成子与3-烯基苯并呋喃酮为原料,在催化剂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作用下,在二氯甲烷中发生Michael/Michael加成关环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螺环六氢山酮素-氧化吲哚-苯并呋喃酮类拼接物(3a^3f),产率75%~87%,dr值3/1~5/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f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c,3e和3f对K562增殖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2.
卢玉  黎峥  田民义  刘雄利  张敏 《合成化学》2021,21(5):406-411
以色酮-氧化吲哚C3合成子1与硝基异噁唑苯乙烯2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碱性作用下,依次发生γ-位区域选择性Michael加成,分子内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合成了8个新颖的异噁唑色满酮拼接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a~3h,产率42%~58%,dr值>20/1, 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h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b, 3d, 3f和3g对K562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鹰嘴豆芽素与丙二腈芳基烯烃(2),在催化剂Ca(OH)2催化下,在甲醇回流下发生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获得合成了9个新颖的鹰嘴豆芽素色烯类拼接衍生物3a~3i,产率78%~85%, 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i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a~3d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说明鹰嘴豆芽素色烯类骨架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3-异硫氰基氧化吲哚与3-丙二腈缩合的3-烯氧化吲哚为原料,乙腈为溶剂,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于室温发生[3+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螺环吡咯酮双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a~3f),产率91%~95%,dr 17/1~>20/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f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c对K562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IC50为36.3 μM),与阳性对照药顺铂接近。  相似文献   

15.
以取代的3-羧酸活化色酮、靛红与消旋脯氨酸为原料,乙腈为溶剂,依次经1,3-偶极子[3+2]环加成和脱羧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的二氢色原酮拼接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 (3a~3h),产率68%~87%, dr值15/1~20/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h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d,3f, 3g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46.3~69.4 μmol·L-1)。  相似文献   

16.
潘博文  韩晓雪  石洋  田又平  刘雄利 《合成化学》2021,29(12):1026-1032
以硝基异噁唑苯乙烯与靛红衍生的三氟甲基亚胺为原料,在有机碱三乙胺的催化作用下,发生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得到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异噁唑-三氟甲基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a~3l,产率73%~89%,dr值10/1~>20/1, 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通过单晶进一步进行了确定化合物3e的相对构型。该类化合物含有连续4个立体中心,其中包含一个螺环季碳中心。采用MTT法研究了3a~3l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c,3d,3h和3i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说明异噁唑-三氟甲基螺环氧化吲哚骨架可以作为抗肿瘤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常春藤皂苷元为起始原料,依次将28-羧基甲基化,23-羟甲基乙酰化得常春藤皂苷元-23-O-乙酰基-28-羧甲酯(2);然后将2的3-羟基进行糖化学结构修饰,合成了3种新型的常春藤糖苷衍生物(3~5),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ESI)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2~5的体外抗人膀胱癌细胞(T-24)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10-6 mol·L-1时,3~5的抑制活性均高于2,抑制率分别为(14.40±2.29)%, (11.92±3.30)%和(11.92±3.30)%。  相似文献   

18.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四步反应制备了关键中间体3-甲基-5-苯基异嗯唑甲酰肼(2);2分别与取代苯腙基乙酰乙酸乙酯和取代苯腙基乙酰丙酮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1.(3′-甲基-5′-苯基-异噁唑4′-甲酰基)-3-甲基4-苯腙基吡唑酮和1-(3′-甲基-5′-苯基-异噁唑-4′-甲酰基)-3,5-二甲基4-芳偶氮基...  相似文献   

19.
Chromones and flavonoids are important bioactive compounds. We envisioned that new heterocyclic‐substituted chromones or flavonoids might act as new bioactive compounds. To obtain diverse molecules, we developed an efficient one‐pot synthesis by Michael aldol reaction of chromone and flavonoid derivatives bearing heterocyclic units. The 2,3‐heterocyclic‐substituted chromones were obtained in one step. Moreover, the use of substituted benzaldehydes and subsequent addition of heterocyclic aldehydes gave 3‐pyridyl‐substituted flavones. We also examined these one‐pot reactions in the solid phase. To introduce an additional point of diversity into the molecules, Suzuki–Miyaura coupling was performed. Furthermore, we identified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against cancer cells (PANC1 and HeLa cells). Several compounds were cytotoxic to these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