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金属有机液晶的分子形状、合成和性能进行了评述,为提高金属有机铁电液晶分子的偶极矩和电光响应速度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2.
超分子液晶结合了超分子化学和液晶两者的特点,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简述超分子化学和超分子液晶概念的基础上,对非共价键结合包括氢键型、离子型和金属络合型的超分子液晶结构和研究现状作了简介,并对超分子液晶常用的表征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纳米材料与液晶材料是两种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两者形成的复合材料除表现出各组分自身的性质外,由于相互作用会展现出新的特性,因而将二者进行复配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可应用于掺杂的纳米粒子分为金属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碳纳米管等。本文论述了纳米材料掺杂液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根据掺杂不同的纳米材料,考察了纳米材料在液晶分子中的分散排列,纳米材料对液晶的相转变温度的影响,以及对复合材料光电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二茂铁基β-二酮锌(Ⅱ)配合物的制备及液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配合物液晶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是近10年来液晶学科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2]. 文献已报道的过渡金属液晶配合物多为单核或同核,而异核过渡金属液晶的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5.
有机磁性液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磁性液体材料和分子磁体材料的分类和发展;重点评述了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集磁性和液晶性于一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有机磁性液晶材料的产生、类型、分子结构及研究进展;对有机棒状磁性液晶分子的合成方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孟庆伟  谌东中 《化学通报》2005,68(9):667-673
从液晶基元连接方式、液晶分子拓扑结构以及凝聚态自组织方式等方面扼要介绍和评述了非传统型液晶分子设计与工程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可望引起液晶显示技术革命的双轴向列相香蕉形液晶研究的突破性工作,展望了非传统型液晶分子设计和复杂自组织超分子液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 ,系统论述了近年来液晶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液晶行为及应用前景。指出液晶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配位法、单体配位法、交联配位法和聚合物反应法四种。液晶金属配位聚合物一般呈现热致液晶行为 ,显示稳定的向列液晶相或近晶液晶相。有些金属配位聚合物还呈现互变性近晶态或单变液晶性。液晶金属配位聚合物具有金属的特殊性质 ,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磁导、电导和光导材料 ,可望应用于液晶显示材料、磁性信息储存薄膜材料、润滑剂和各向异性催化剂等。  相似文献   

8.
有机金属钯硅碳烷树状分子液晶配合物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树状分子具有规整结构,其分子体积、形状和功能基团可在分子水平上控制,金属有机树状分子及其超分子化学倍受关注[1].含锌、铁、钴、镍、铂、钌或铑的金属有机树状配合物的研究已有报道[2,3],但有机金属钯树状配合物则未见报道.传统的液晶分子为刚性棒状,按...  相似文献   

9.
将铕取代的多金属氧簇引入手性液晶体系是构筑多功能手性发光软材料的有力工具。圆二色谱表明手性两亲分子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诱导非手性多金属氧簇显示出超分子手性。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和变温X射线衍射证实这种有机无机杂化的多金属氧簇复合物具有热致液晶性质。复合物的薄膜显示出本征发光,并且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调控复合物的发光性质。用手性介晶阳离子静电包覆多金属氧簇是构筑多金属氧簇基手性发光液晶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型液晶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新型液晶聚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综述了利用分子间氢键,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和防子间相互作用设计得到的新型液晶聚合物复合体系的性质和功能,概述了液晶聚合物LB膜和液晶聚合物弹性体的分子排布特征和功能,这些研究开拓了液晶聚合物研究的新领域,为液晶聚合物分子排布的控制和功能性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不具有液晶行为的2,6-二[N,N′-二-(4-烷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A系列)和4-正烷氧基苯甲酸(D系列)作为氢键液晶复合物的单体,组装成T-型氢键液晶系列复合物(AmDn)。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SC及偏光显微方法对其液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21种复合物分子间存在氢键且都具有向列相。通过调整2,6-二[N,N′-二-(4-烷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分子上柔性烷基的长度和极性,可以有效地调节它与4-烷氧基苯甲酸形成的氢键复合物的液晶相变温度以及液晶态的稳定性;增加2,6-二[N,N′-二-(4-烷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分子上柔性烷基的长度,其复合物AmDn的液晶相温度范围趋于变窄,清亮点逐渐下降,其液晶态稳定性也逐渐下降;以2,6-二[N,N′-二-(4-烷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分子替代2,6-二[N,N′-二-(4-烷氧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分子,可以降低分子的极性,使其单体的熔点及其氢键复合物AmDn的相变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设计并合成了3个低温冠醚液晶-单臂脂环冠醚液晶,考察了冠醚结构与液晶性质的关系,单臂冠醚液晶分子具有液晶蛋白质应满足长径比大于3,分子具有一定的平面特性和能通过引入手性基团使单臂冠醚液晶分子产生手性近晶相等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具有液晶相态特征的功能化梯形聚硅氧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几种具有液晶相态特征的功能化梯形聚硅氧烷,包括β-二酮、西夫碱、偶氮3种类型液晶侧链的“鱼骨形”液晶高分子和相应的金属络合型液晶高分子以及挂接发色团的非线性光学梯形高分子。它们是由反应性聚氢基倍半硅氧烷及其共聚物与功能性单体进行硅氢加成反应来合成的。“鱼骨形”液晶高分子与小分子液晶组成高分子网络液晶(PNLC)型的复合物,表现出有趣的正性或负性两种不同的电光响应行为,与“锚泊效应”和弹性有关。非线性光学梯形高分子的极化膜表现了稳定的极化诱导取向。高温下稳定的双折射光带为这类梯形高分子共同的相态特征之一。可控孔径尺寸的笼状自组装超分子膜及其与有机小分子构成的分子级功能复合膜为逐步偶联聚合方法的另一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教委科技委主持召开的1991年材料化学讨论会上,北京大学唐有祺教授又一次强调了分子工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分子工程学学科的建议。按照唐教授的建议,分子工程当泛指:按照某种特定需要,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对于液晶分子的设计,这种需要当然首指液晶态,即所设计和合成的分子应能以液晶  相似文献   

15.
液晶性树状高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树状高分子进行功能化,使之成为具有特定性能的新型材料是目前很热门的课题,树状液晶就是其中之一.树状高分子长径比很小,似乎难以形成液晶态,但人们已发现多种树状液晶分子,几乎囊括了所有在其他高分子中出现过的液晶相.本文按液晶相分类,介绍树状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液晶二聚体     
白炳莲  于智莘  王海涛  李敏 《有机化学》2008,28(11):1857-1863
液晶二聚体作为半柔性主链型液晶聚合物的简化模型, 通过对其液晶性质的研究, 有助于理解更复杂聚合物体系的液晶行为. 另外, 液晶二聚体作为一类特殊的液晶也有其自身的相结构和相行为. 以分子结构与液晶态的相互关系为主线, 系统介绍了目前文献报道的对称及非对称棒状液晶二聚体(线形、H形、U形、T形)、盘状液晶二聚体(对称的盘-盘状液晶二聚体和非对称的盘-棒状液晶二聚体)和香蕉形液晶二聚体(对称的香蕉-香蕉形液晶二聚体和非对称的香蕉-棒状液晶二聚体)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液晶二聚体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新型液晶二聚体的分子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盘状液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状液晶分子容易形成柱状堆积的超分子组装体, 由于分子在液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使得组装体具有良好的结构缺陷自修复功能. 因此具有特定芳香共轭结构的盘状液晶分子可以呈现较高的导电特性, 能够有效传输电荷, 具有制备光电器件的潜在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以苯环、苯并菲、六苯并蔻、苝和肽菁为中心核的盘状液晶材料, 其分子结构的化学修饰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液晶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和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应用, 以及盘状液晶材料相关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液晶弹性体的分子设计方法,物理性质及可能的应用领域等液晶弹性体的最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红外光谱以高选择性、无破坏性以及高超的分辨和实时跟踪能力成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液晶聚合物的的重要分析手段,而偏振二向色技术、时间分辨步扫描技术和二维相关分析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红外光谱分析复杂液晶聚合物的能力。本文介绍了传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各种新型光谱分析技术(主要是二维相关技术)对液晶聚合物材料表征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于液晶聚合物分子氢键、共聚和共混物相容性以及外场(温度、电场、光场、应力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取向等的研究,并分别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液晶二聚体、多爪型液晶及香蕉形液晶等几类非常规液晶材料的研究进展。结合笔者近几年的研究积累,着重介绍:(1)液晶二聚体的分子结构与液晶态结构及液晶二聚体所特有的奇偶效应与近晶多形性;(2)多爪型液晶的分子结构与液晶态结构的特点及由于兼有棒状分子与盘状分子的结构特点而具备的特殊的相变性质;(3)香蕉形液晶的分子结构与液晶态结构及香蕉形液晶所特有的手性与极化序。在介绍各类液晶材料的特点及研究热点的同时,围绕分子结构与液晶态结构的关系这一主题,深入讨论了各种液晶材料形成特殊分子排列及表现出特殊物理性质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