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入射角对双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层衍射二元光学元件的相位延迟表达式,将双层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面用二元光学元件的台阶表面近似模拟,推导出光束斜入射时双层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面产生的相位延迟,揭示出含有斜入射角度的双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表达式.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双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仅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对入射角的变化不敏感,当入射角度持续增大时,衍射效率随入射角的增加快速下降.当入射角从0°增大到4.5°时,衍射效率几乎没有下降;当入射角从4.5°增大到6.7°时,衍射效率开始缓慢下降到95%;当入射角从6.7°增大到9.5°时,衍射效率明显下降到80%;当入射角从9.5°增大到18°时,衍射效率快速下降到0.  相似文献   

2.
细菌视紫红质在全光逻辑器件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细菌视紫红质在逻辑器件中的研究与应用,总结了利用细菌视紫红质研究逻辑器件的方法,明确进一步研究逻辑器件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器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4.
基于在细菌视紫红质膜中的自衍射,我们提出了全光非、异或、半加器及同或门逻辑操作。利用衍射光与记录光偏振状态之间的关系,我们演示了非门和同或门逻辑操作。 通过衍射光,记录光和读出光之间的偏振状态的关系,我们实现了异或逻辑操作和具有三个输入端的半加器逻辑操作。所用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5.
细菌视紫红质近场光存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近场光学显微镜,利用菌紫质M态和基态之间的跃迁,对BR—D96N样品作了静态近场光存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区域内细菌视紫外质在光激发前后对红光的吸收有较大差别,而且激发后无光照时会缓慢弛豫到激发前的状态,具有光致变色特性和热弛豫特性,可望作为近场光存储材料和微光学信息处理器件材料。  相似文献   

6.
细菌视紫红质膜的光吸收非线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细菌视紫红质(BR)膜的光学吸收非性进行了研究,分别测量了细菌视紫红质光照前后的光吸收谱,结果显示它的吸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Z扫描法研究了它的光学非线性,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它具有较大的光学非线性系数,且测量它的透过率随光强变化的关系曲线和理论模拟发现它对632.8nm波和匠光具有饱和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7.
电场作用下紫膜中细菌视紫红质的圆二色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垂直于测量光束的外电场对紫膜水悬浮液中的细菌视紫红质的圆二色性有很大影响。50Hz正弦交流电场作用下产生568nm的正的差圆二色性峰,反向电脉冲串作用下产生556nm左右的负的差圆二色性峰,两峰峰位均未显示有随电压的变化而移动;但是,强度随外加电压的半加而增强;撤去电场后该两峰均即该消失。分析认为,电场下细菌视紫红质中存在柔性结构变化,这种结构变化也可用于存储信息。  相似文献   

8.
采用表面光电压谱系统地研究了细菌视紫红质的光伏特性,结果表明BR薄膜有着独特的光电性质,并且与BR薄膜的制备方法和湿度有关,从经过HEPES修饰的BR表面光电压谱,观察到了BR的中间体M412和O640响应峰。说明HEPES对BR中间体的稳定作用,这些现象可由BR的光循环和光电压产生机理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冯晓强  侯洵  杨文正  杨青  陈烽 《物理学报》2003,52(11):2803-2806
研究了基于细菌视紫红质(简称BR或菌紫质)变种材料D96N的3种光逻辑操作.在633nm激发光照射下,菌紫质分子会被激发到M态,处于M态的菌紫质对412nm的紫光呈较大吸收,会抑制同时入射的紫光.选择合适的紫光强度,通过CCD观测被抑制的412nm检测光透射强度分布,模拟了“非”、“或非”、“与非”几种基本的光子逻辑操作. 关键词: 细菌视紫红质 光子逻辑门 互补抑制  相似文献   

10.
实验测量了细菌视紫红质(bR)分别经波长为1064nm、532nm和355nm,脉冲宽度为10ns的三种不同的脉冲激光照射后产生的不同的光电压信号,着重用532nm脉冲光激发样品,从变化的测量回路的阻抗所得到的不同光电信号情况,研究并分析了细菌视紫红质的光电荷的产生和转移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其正负脉冲光电压信号是正负两种电荷移动的结果,而正电荷的产生比负电荷的产生和转移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其正负脉冲光电压信号是正负两种电荷移动的结果,而正电荷的产生比负电荷的产生需要克服更高的能量,同时,正负电荷既具有各自的转移特性又相互影响,如正电荷移动速度慢,负电荷移动速度快,负电荷对正电荷有牵引作用等,这些特性与电极和样品之间形成的界面效应有关,它使得细菌视紫红质的光电压信号的幅值和宽度对外接电阻的关系具有与其他光电响应器件所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可见光波长范围的大角度减反射光学薄膜,采用电子束蒸发斜角蒸镀工艺,按照设计好的膜系,通过蒸镀一系列低折射率膜层,最终得到在380~780nm波长间,入射角0~70°,平均反射率低于1%的光学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斜角蒸镀工艺镀制出折射率从基底到空气的渐变多层膜结构以取得优良的减反射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王晓颖  石顺祥 《光学学报》2006,26(9):382-1386
基于两块不同尺寸的Cu∶KNSBN晶体自抽运相位共轭实验,研究了光折变晶体的几何结构及入射角度对自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得到在入射位置不变化的情况下,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相位共轭光输出有最大值,几何结构不同对应的最大值不同。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晶体结构及入射角度在双作用区自抽运相位共轭机理中的作用,指出几何结构、入射角度与自抽运光通道、耦合系数的关系,及在自抽运相位共轭效应中存在一个最佳入射角度,这时相位共轭光输出最大。最后,对理论上的相位共轭反射率公式进行了修正。对自抽运相位共轭实际应用中,选择最佳入射角度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野生型细菌视紫红质薄膜光谱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视紫红质 (Bacteriorhodopsin ,简称BR)是嗜盐菌细胞膜内的一种光敏蛋白质。BR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循环特性和光致变色特性 ,在光信息处理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通过紫外 可见光光纤光谱仪测试野生型细菌视紫红质 (BRWT)在经过 5 32nm的YAG激光的泵浦激励后 ,薄膜对探测光的吸收光谱变化情况来着重讨论BRWT的光谱响应特性。采用的样品基态 (B态 )最大吸收波长均为 5 6 2nm ,光密度分别为OD(WT1) 562nm=2 0 4 ,OD(WT2 ) 562nm =1 37。实验结果表明 ,在 5 5 0~ 6 5 0nm波长范围内 ,两个BRWT分子膜对探测光随着探测时间的延长均出现吸收增强的现象。利用双e指数曲线拟合方法分析出 5 5 0~ 6 5 0nm吸收增强的变化过程分为快过程和慢过程 ,其对应的时间常数BRWT1分别约为 11ms和 6 0s ,BRWT2 分别约为 2 4ms和 35s。  相似文献   

14.
毕佳  吴福全  郑萌萌 《光学学报》2007,27(4):16-720
为了研究马普-赫斯棱镜透射比的入射角效应,从实验上测出了其透射比随光的入射角波动的现象。将与棱镜有关的各个参量转化到三点共轴系统的数学模型中,采用了多光束干涉理论以及菲涅耳公式详细推导了由于空气隙的反射而产生的一级光束和其它级次光束的干涉作用对透射比的影响,得到了较为精确的光强透射比公式;对实验中光强透射比随平面入射角的连续变化而呈现出的一定的波动现象做了很好的理论解释;同时从理论上给出当平面入射角为定值时透射比随方位角变化的波动曲线,说明了光强透射比随方位角变化也是波动的,且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均随平面入射角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全息光存储以其高密度、大容量、高速并行数据存取而成为光存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生物光致变色材料———菌紫质是一种新型可擦重写全息记录介质。实验证明了使用菌紫质薄膜进行角度复用和偏振复用全息存储的可行性。利用菌紫质的光致变色特性,采用90°角度复用全息存储光路,在BR-D96N薄膜样品同一位置上实现了6幅全息图存储,并分别读出了无串扰的再现像。利用菌紫质薄膜的光致各向异性进行了偏振复用全息存储,在BR-D96N薄膜样品的同一位置上存储了两幅正交偏振光记录的图像,用原参考光再现和偏振片选择,可分别读出这两幅图像。  相似文献   

16.
The two-dimensional barrier passage is studied in the framework of Langevin statistical reactive dynamics. The optimal incident angle for a particle diffusing in the dissipative non-orthogonal environment with various strengths of coupling between the two degrees of freedom is systematically calculated. The optimal diffusion path of the particle in a non-Ohmic damping system is revealed to have a probability to return to the potential valley under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he off-diagonal system tensors.  相似文献   

17.
推导出高能原电子斜入射时的金属的有效真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表达式,它与入射角的余弦近似成反比,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The two-dimensional barrier passage is studied in the framework ofLangevin statistical reactive dynamics. The optimal incident angle for a particle diffusing in the dissipative non-orthogonal environment with various strengths of coupling between the two degrees of freedom is systematically calculated. The optimal diffusion path of the particle in a non-Ohmic damping system isrevealed to have a probability to return to the potential valley under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he off-diagonal system tensors.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仪器获得的凹面光栅的衍射效率是相对值,其测量值的精度受测量过程和补偿方法的影响。为使效率测量值的测量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必要对测量值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该文进一步考察了影响衍射效率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针对待测凹面光栅根据待测波长的测试要求进行旋转造成光束截面变化而产生的问题,适当补充原理性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适用于凹面光栅的光束截面变化因子k(θ)的解析表达式。基于影响测量精度因素与理论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出采用二次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补偿,给出了提高衍射效率测量精度的补偿公式。实验结果表明,对光栅衍射效率的测量值进行进一步补偿后,使得补偿值与理论值之间的整体误差范围由±2.5%缩小为±0.3%以内,与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相比,显著缩小了补偿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距,进一步保证了衍射效率的准确测量。将补偿过程嵌入测量程序,该方法能够实时补偿测量结果,满足仪器准确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体硅微加工技术,设计了一种闪耀角可调的微型可编程光栅,对该光栅进行优化设计,并理论计算不同闪耀角、入射角条件下相对光强分布,采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不同入射参量下远场相对光强分布.结果表明:设计的可编程光栅有效反射面积占光栅总面积的83.63%,比表面微加工技术设计的光栅提高8%以上,最大工作闪耀角为6.84°;当532nm波长垂直入射时,0~10°闪耀角调制范围内最大衍射效率为9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