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提出了利用溶剂浮选富集DDTC-Cu(Ⅱ)体系测定水样中痕量铜的方法(DDTC为二乙胺二硫代甲酸钠)。质量浓度的检出限为0.05ng·mL^-1,线性范围为0.0 ̄6.0ng·mL^-1,测定含Cu(Ⅱ)4.0ng·mL^-1的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0.85%,已用于天然水中Cu(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运用 pH电位滴定法,在 25±0.1℃ T, I=0.1(KNO_3)条件下,研究了 Cu(Ⅱ)与三吡啶胺(L’)和队(2’-羟基苄基)-二乙二胺(HL~2)的配位行为。结果表明,L’以二齿的形式和 Cu(Ⅱ)形成稳定的 2:1(L: M)配合物。其配位水分子的离解常数 p Ka为 7.54。对于 HL~2,三个氮原子和酚氧负离子与 Cu(Ⅱ)配位,酚羟基离解常数 p Ka为4.44。在25±0.1℃,I=0.1(KNO_3)条件下,pH=6~9(50mol·L~(-1))范围内,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L~1的Cu(Ⅱ)配合物催化对-硝基苯酚乙酸酯(NA)水解动力学行为,发现配合物催化NA酯水解反应速率常数k_(NP)与溶液 pH呈 Sigmoidal型曲线, k_(NP)最大值为 2. 53×10~(-2)L· mol(-1)· s(-1)。说明 L~1的 Cu(Ⅱ)配合物中的 Cu(Ⅱ)-OH~-是有效的亲核试剂,对底物NA酯的水解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Pd(Ⅱ)与meso-四(4-甲基-3-磺基苯)卟啉(T(4M3SP)P)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抗坏血酸存在下,pH48的HAc-NaAc介质中,沸水浴加热,Pd(Ⅱ)与T(4M3SP)P形成1∶1(M∶L)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1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0×105L·mol-1·cm-1钯量在0-2.25μg/10μ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应用于催化剂中痕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基于pH6.5 的Na2HPO4NaH2PO4 缓冲介质中铜离子对高碘酸钾氧化胭脂红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1.1×10- 7g/LCu(Ⅱ),表观摩尔系数ε= 7.8×105L·m ol- 1·cm - 1,线性范围为0~0.5μg/10m LCu(Ⅱ),方法已用于人发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于pH10.0~11.0的NH3-NH4Cl缓冲介质中,在TritonX-100存在下,铊(Ⅲ)与2-羟基-3-羧基-5-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HCS-DAA)形成组成比为1∶3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和对比度分别为510nm和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2×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70mg/L,室温下显色反应立即完成,配合物至少稳定2h。方法用于水样、烟叶和煤灰中痕量铊的分析,回收率为90.0%~101.4%,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4.6%。  相似文献   

6.
邻菲罗啉-氨基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三种邻菲罗啉(Phen)-氨基酸酮(Ⅱ)的配合物:[Cu(Phen)(L-His)]·2ClO4·H2O,[Cu(Phen)(Gly)]·ClO4·H2O和[Cu(Phen)(L-Pro)]·ClO4·0.5C2H5OH(L-His:组氨酸;Gly:甘氨酸:L-Pro:脯氨酸)。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在六次甲基四铵-盐酸介质中, 痕量铬(Ⅵ)显著催化H2O2氧化‘花青褪色的指示反应, 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84 kJ·m ol- 1, 建立了测定痕量铬(Ⅵ)的动力学分析法, 线性测定范围为0~150 μg·L- 1,检出限为0.8μg·L- 1。常见离子中,除Al3+ ,Cu2+ ,Fe3+ ,Fe2+ 外,其余离子不影响测定。其中Al3+ 的干扰可用F- 掩蔽消除, Cu2+ ,Fe3+ ,Fe2+ 的干扰可用EDTA 掩蔽消除。本法已用于测定湖水,矿井水和电镀废水中的铬(Ⅵ)。  相似文献   

8.
邻联甲苯胺-过氧化氢催化光度法测定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竹云  崔孟忠  郑莹 《分析化学》2000,28(8):1049-1049
1引言 在碱性介质中,痕量Co(Ⅱ)见对H2Q2氧化邻联甲苯胺(o-Tolidine)的显色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探讨了利用该反应进行痕量Co(Ⅱ)测定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测定痕量Co(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78 × 10-6g/L,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8~3.6 μg/L Co2+,应用于维生素B12中痕量Co(Ⅱ)的测定,结果满意。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 721-100型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槽;Nicolet FT-IR 5DX红外光谱仪。钴(Ⅱ)标准溶液:1mg/L;…  相似文献   

9.
抑制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朱国辉  蔡维平 《分析化学》1999,27(5):574-577
在氨水与F^-存在下,痕量Cu^2+对地氧化氢氧化乙基紫的褪色反应有抑制作用,由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间接摩尔吸光系数ε590=1.5×10^6L·mol^-1·cm^-1)分光光度测定痕量铜的方法。测量范围为0 ̄2.0×10^-2mg/L Cu^2+。用于试样中铜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试剂2-〔2'-(6'-甲磺酰-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MSBTAMB)与铜(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2.0 ̄5.1和40%乙醇介质中,Cu(Ⅱ)与MSBTAMB形成1+1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42nm,用单波长法测得配合物的Σ642=6.74×10^4L·mol^-1·cm^-1,双波长法测得的Σ642.546=1.09×10^5L·mol^-1·cm^-  相似文献   

11.
簿层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薄层树脂相通过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新方法。本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等特点。钴离子(Ⅱ)与4-(5-氯-二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简称5-Cl-PADAB)生成有色稳定配合物,将其富集在H+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制作成薄层直接测定,λ_(max)=571nm。本法既克服了需特制1mm比色皿的困难,又提高了测定精密度,使推广树脂相光度法成为可能。用本法实测了天然水中痕量钴,检测限2.8μg·L~(-1),回收率≥98%。  相似文献   

12.
利用Co(Ⅱ)-丁二酮肟(DMG)体系,已建立了一些测钴的高灵敏极谱法,但选择性不高。不经预处理能直接用于复杂锌电解液中痕量钴测定的极谱法,国内尚未报道。本文对丁二酮肟-焦磷酸钾-氯化铵底液中Co(Ⅱ)催化波形成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直接快速测定锌电解液中痕量钴的新方法。1 主要仪器与试剂JP-2型示波极谱仪,雷磁25型pH计。DMG乙醇溶液(质量浓度4g/L);焦磷酸钾溶液(2.0mol·L-1);氯化铵溶液(2.0mol·L-1);明胶(质量浓度1g/L);钴标准贮备液(质量浓度100…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新荧光试剂7-(2,4-二羟基-5-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DHCBAQS)与镁形成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在pH90的硼砂缓冲介质中,试剂与镁形成1∶1配合物,其λex/λem=358nm/502nm。镁(Ⅱ)含量在0~48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7μg/L,据此建立测定痕量镁的新方法,并应用于矿样及血清中痕量镁(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N-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存在下,新显色剂3,3′-二甲基联苯重氮氨基偶氮苯(DMDPDAA)与钯(Ⅱ)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pH8.0~9.0范围内,钯(Ⅱ)与DMDPDAA形成2∶2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00nm,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41×104L·mol-1·cm-1,钯浓度在0~12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该方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用于含钯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在0.2mol·L ̄(-1)NH_4Cl-NH_3·H_2O底液中,(pH为9.26),得到一个极为灵敏的Fe(Ⅲ)-TEA-5-Br-PADAP-H_2O_2配合吸附催化波,其峰电位为-0.71V(vs.SCE)。铁浓度在1.8×10 ̄(-10)~5.4×10 ̄(-6)mol·L ̄(-1)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高呈线性关系。对该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证明是一种配合吸附催化波,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类水样,钒催化剂中微量或痕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β修正酸性铬蓝K光度法测定痕量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碱性溶液中,钙(Ⅱ)与酸性铬蓝K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本文用此显色反应以β修正光度法测定痕量钙,该法能消除反应液中过量酸性铬蓝K的干扰,修正吸光度Aβ与钙浓度x呈良好线性关系,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钙在0—2.0mg·L-1浓度范围,遵守Beer定律,对水样和苹果分中Ca的析表明,RSD≤5.1%,标准加入回收率89.7-108%.钙检出限0.03mg·L-1。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测定痕量铜的一种新方法。在0.01mol/LHAc-NaAc溶液中,铜和乙醛酸缩氨基硫脲(GATSC)形成的配合物产生一很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是-0.33V(vs·SCE),铜的浓度在1.0×10-8~2.0×10-6mol/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检测限为3.0×10-9mol/L,该法用于测定水中痕量铜,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与镍(Ⅱ)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发现,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在pH5.2~6.5范围内,试剂与镍(Ⅱ)形成稳定的2∶1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4×10 ̄5L·mol ̄(-1)·cm ̄(-1)。镍(Ⅱ)浓度在0~0.4μg·mL ̄(-1)之间符合比尔定律。以硫脲和氟化按作掩蔽剂,可消除Cu ̄(2+)、Pd ̄(2+)、Fe ̄(3+)等离子的干扰。所拟方法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N-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存在下,新显色剂3,3’-二甲基联苯重氮氮基偶氮苯(DMDPDAA)与钯(Ⅱ)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pH8.0 ̄9.0范围内,钯(Ⅱ)与DMDPDAA形成2:2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00nm,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41×10^4L·mol^-1·cm^-1,钯浓度在0 ̄12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该方法灵敏度较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在乙酸钠-乙酸介质中,利用Al-EGTA-PR-CPB四元体系测定铝的新方法。试验表明乙二醇二乙醚二氨基四乙酸(EGTA),铝,邻苯三酚红(PR),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可迅速反应生成四元蓝色配合物Al·EGTA·PR3·CPB12,可用于痕量铝的测定,ε=1.1×10^5L·mol^-1·cm^-1,RSD为5.8%(n=6)。加标回收率101.7% ̄105.0%,实测水和化学试剂中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