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Baeyer-Villiger反应是有机化学基本反应之一,但是催化不对称Baeyer-Villiger反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按手性配体的不同,评述了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不对称Baeyer-Villiger反应的研究,特别是由外消旋或前手性酮制备光学活性内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手性高分子金属络合物(人工合成)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参考文献53篇。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在手性高分子金属络合催化的不对称有机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催化NaOCl不对称环氧化苯乙烯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催化NaOCl不对称环氧化苯乙烯反应;不对称环氧化;Salen Mn(Ⅲ)配合物;苯乙烯;NaOCl  相似文献   

5.
手性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可以高效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因此其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最近十年来合成的手性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对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新型的对称和非对称salen型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分析探讨了手性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优缺点、催化机理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各种手性三齿席夫碱与金属(钛, 铬, 钒, 铁, 铜, 铝)形成的络合物,在催化醛的硅腈化、Diels-Alder、Aldol、杂ene、硫化物的氧化等不对称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其中一些催化体系已成功的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该研究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手性三齿席夫碱金属络合物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催化剂结构和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将手性八面体金属配合物用于不对称催化引起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手性八面体金属配合物根据配体是否具有手性可划分为手性仅来源于金属中心及手性来源于手性配体和金属中心的八面体金属配合物。本文介绍并归纳了手性环金属铱(Ir)和钌(Ru)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方法,即通过改变金属中心、配体的结合以及配体构型等对其进行调控。随后详细阐述了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并根据催化方式不同将应用分为金属配位催化和配体球调控催化。金属配位催化包括多种有机不对称催化,以及可见光诱导多功能催化剂协同不对称催化。配体球调控催化主要用于烯烃加成反应。最后对手性八面体配合物作为配位超分子的建筑单元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将二者优势结合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作为符合绿色化学标准的稀土三氟甲磺酸盐Ln(OTf)3化合物打破了传统路易斯酸催化的模式,以其在水中稳定、催化用量少(一般少于10 mol%)和可回收再用的独特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Ln(OTf)3化合物可以催化许多有机合成反应,得到多种多样重要的合成中间体。但是,到目前为止,手性  相似文献   

9.
手性膦配体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详细地综述了手性膦配体的合成进展, 并介绍了其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及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苯基/苯并噻唑甲酮为原料,手性二胺钌络合物为催化剂,甲酸钠为氢源, i-PrOH/H2O(体积比1:1)为溶剂,在室温(30℃)条件下,通过不对称转移氢化,合成了一系列手性苯基/苯并噻唑甲醇类化合物,其对映选择性(e.e.)值高达99%.此外,还探讨了其它苯基/氮杂环甲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廉价易得及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杨尧  文俊杰  吴广文 《化学通报》2022,85(5):566-574
手性炔丙醇是一种重要中间体化合物,作为合成多种光学活性化合物的重要合成前体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目前通过酮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合成手性炔丙醇的研究开发具有极大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围绕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来进行综述,结合相关反应最新研究进展,全面总结并分类了不对称催化还原、催化不对称加成等反应类型,介绍了合成不同结构手性炔丙醇的新思路,并对酮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在未来能成为工业化重要生产途径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刘湘  李纪国 《应用化学》1997,14(4):88-90
奎宁与钴(Ⅱ)手性络合物用于前手性酮的不对称催化还原刘湘*李纪国张正(无锡轻工大学化工系无锡214036)(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关键词手性络合物,不对称还原,前手性芳香酮1996-10-25收稿,1997-04-22修回前手性酮的不对称催化还原作为光...  相似文献   

13.
以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为载体,通过高分子反应和配位反应,简捷高效地制得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固载的手性Salen金属配合物催化剂Mn(Ⅲ)Salen-CPS.以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O)为轴向配体,将该非均相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用于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结构与反应条件对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微球Mn(Ⅲ)Salen-CPS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与良好的的对映体选择性,20℃下反应8h,苯乙烯的转化率可达85%;0℃下反应2h,产物的ee值可达58%.Salen配基中手性二胺的不对称环境与轴向配体NMO的加入均可明显地提高产物的对映体选择性;而反应温度、时间、溶剂的极性及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也都有很大的影响.低温有利于产物的ee值的提高,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适宜的反应温度为0℃;使用极性弱的溶剂,有利于催化剂的对映体选择性;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产物的ee值会出现最高值,其后ee值会随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ee值出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丁浩  高保娇  程伟 《分子催化》2013,(2):115-123
以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为载体,通过高分子反应和配位反应,简捷高效地制得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固载的手性Salen金属配合物催化剂Mn(Ⅲ)Salen-CPS.以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O)为轴向配体,将该非均相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用于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结构与反应条件对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微球Mn(Ⅲ)Salen-CPS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与良好的的对映体选择性,20℃下反应8 h,苯乙烯的转化率可达85%;0℃下反应2 h,产物的ee值可达58%.Salen配基中手性二胺的不对称环境与轴向配体NMO的加入均可明显地提高产物的对映体选择性;而反应温度、时间、溶剂的极性及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也都有很大的影响.低温有利于产物的ee值的提高,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适宜的反应温度为0℃;使用极性弱的溶剂,有利于催化剂的对映体选择性;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产物的ee值会出现最高值,其后ee值会随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ee值出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5.
高景星 《分子催化》1997,11(6):413-416
简要介绍了多齿胺膦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这些多齿配合显示了单齿胺或膦金属配合物所不具有的丰富结构类型和特殊催化性质,合成和表征了含有结构类似的双亚胺双膦钌配合物(R,R)-3和双胺双膦钌配合物(R,R)-4。配合物(R,R)-4可作为多种芳香酮不对称氢化的手性催化剂,其光学收率最高达97%。讨论了钌配合物的催化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卟啉锰络合物对苯乙烯催化环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本文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锰在次氯酸钠体系中对苯乙烯催化环氧化的性能,用原位可见光谱考察了环氧化反应过程,观察到络合物与氧的作用情况,阐明了卟啉锰一次氯酸钠体系对苯乙烯催化环氧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手性亚砜具有多方面的用途,其中之一就是作为手性药物。作为手性药物的亚砜化合物绝大部分含有氨基或含氮杂环的结构,对于它们硫醚前体的不对称氧化,钛催化剂体系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而其它催化剂体系不能。因此,本文首先对钛催化不对称硫醚氧化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的介绍,这些催化剂体系包括钛/酒石酸酯、钛/BINOL及其它二醇、钛/salen,以及其它钛催化体系。进一步对钛催化合成各种手性亚砜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这些手性亚砜药物主要作为质子泵抑制剂、抗炎药、抗肿瘤药物、抗生素、血小板粘附抑制剂、抗精神病药、调血脂药、钾离子通道开放剂、神经激肽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18.
正手性化合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立体结构,其对映体常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理活性,近年来在新材料开发、新药设计、精细化学品合成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手性化合物的传统制备方法是化学法,即利用手性配体或前体和催化剂(常为过渡金属)等来进行不对称合成.但由于这些方法存在试剂昂贵、反应条件苛刻(高温高压与强酸强碱)、光学纯度低等缺点,难于适应实际工业生产的要求[1].与传统化学合成法相比,生物酶法不对  相似文献   

19.
以L-酒石酸和二苯甲酮为原料,经酯化、缩酮、还原等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含杂环醚类手性配体——(4S,5S)-5-甲基(2-甲氧基吡啶)-2,2-二苯基-1,3-二氧戊环-4-甲醇(7)和(4S,5S)-2,2-二苯基-1,3-二氧戊环-4,5-二甲基(2-甲氧基吡啶)(8),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表征。以环己酮与对硝基苯甲醛的不对称aldol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7和8的不对称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8 0.015 mmol,在甲苯中于10℃反应96 h]下,8的催化效果较佳(ee值97.2%)。  相似文献   

20.
艾林  肖季川  申秀民  张聪 《有机化学》2005,25(11):1319-1333
手性二胺作为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手性配体或手性辅助剂, 在多种催化不对称反应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并取到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目前, 手性二胺化学的研究已成为催化不对称化学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和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 综述了手性二胺化学近几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