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溴对甲偶氮羧吸光光度法联合测定钡铁氧体中钡和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二溴对甲偶氮羧与Ba~(2 )和Sr~(2 )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Ba~(2 )的显色反应是高选择性的,允许6倍量锶存在;在硼酸-硼酸钠缓冲介质中,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显色配合物的吸光度具有加和性.拟定了钡铁氧体中钡与锶的联合测定新方法,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二价铜在PH9.0~9.5硼酸钠缓冲溶液中与BCO生成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600nm处吸光度与铜的浓度符合比尔定律,据此建立了测定铜的方法;试验了铜(Ⅱ)的显色条件、稳定时间、干扰元素的干扰量及干扰元素的排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铸铁、合金钢中0.005%~3.0%铜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在pH 9.5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锰(Ⅱ)与邻菲罗啉反应生成组成比为1:1稳定且电活性的锰(Ⅱ)-邻菲罗啉络合物.采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锰(Ⅱ)-邻菲罗啉络合物的电化学行为,提出了茶叶中锰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测定条件,包括支持电解质、缓冲溶液的浓度、反应介质的酸度、以及增敏剂的选择等,作了试验并予以优化,并探讨了锰(Ⅱ)-邻菲罗啉络合物极谱峰的电化学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在优化的条件下,还原峰峰电流与锰(Ⅱ)浓度在6.3×10-8~8.0 ×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10-8mol·L-1.此法用于茶叶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7.8%~102.1%之间.  相似文献   

4.
铱与硫氰酸钾和罗丹明B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铱的光度测定方法目前国内外报道不是很多.尤其摩尔吸光系数能达到10~5的高灵敏度方法更是少见.曾见有报道的方法有:用1,5-二苯苄巴腙的吸光光度法,Ir(Ⅳ)-氧化亚锡-2-巯基苯并噻唑的显色反应测定铱.但理想的显色剂罗丹明B(RhB)用于光度法测定铱尚未见报道.我们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离子缔合物体系;Ir(Ⅳ)-KSCN-RhB显色反应的形成条件、组成、线性范围、选择性等.试验证明,反应的适宜酸度为pH3.2~3.6(盐酸-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体系),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599.3nm,摩尔吸光系数为1.58×I0~5.铱量在0~7μg/25ml时服从比耳定律.该体系的组成比为lr~(4 ):SCN~-:RhB~ =1:6:2.本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是水  相似文献   

5.
答 :经试验证明满足以下各点可获得适宜测定条件 :(1)氨水在显色溶液中的浓度与 pH值的控制有关。试验表明 ,氨水的浓度必须大于 0 .6mol·L- 1,小于 0 .6mol·L- 1时显色不完全。氨水为弱碱 ,适当过量无明显影响 ,一般控制显色溶液中氨水的浓度在 1.2~ 1 5mol·L- 1之间。(2 )氧化剂碘在显色溶液中的浓度c(I2 )小于0 .0 0 2mol·L- 1时显色缓慢 ,且当镍 (Ⅱ )存在较高时会出现Ni(HDX) 2 沉淀。保持浓度在 0 .0 0 2 5~ 0 .0 0 5 0mol·L- 1时 ,1~ 2min显色反应即完成 ,在30min内稳定不变 (2 0~ 2 5℃ ) ,如室温在 30℃或以上 ,显色…  相似文献   

6.
曹丽伟  梁丝柳  谭小芳  孟建新 《色谱》2012,30(12):1295-1300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有机磷除草剂草甘膦、草胺膦和草甘膦的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方法。将荧光衍生试剂5-(4, 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DTAF)成功用于衍生上述3种化合物。最佳衍生条件: DTAF的浓度为1.0 μmol/L,以50 mmol/L硼酸(pH 9.5)作为缓冲溶液,在30 ℃下反应40 min。以pH 9.5的30 mmol/L硼酸缓冲溶液(含15 mmol/L Brij-35)作为电泳背景电解质,3种衍生物得到基线分离。在优化的条件下,草甘膦、草胺膦、氨甲基膦酸的检出限分别为3.21、6.14和1.99 ng/kg。将该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和土壤中除草剂及代谢物的测定,回收率为91.3%~106.0%。该方法准确、灵敏,可满足环境样品中有机磷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软锰矿、氨水等为原料,空气为氧化剂,通过共沉淀法在氨缓冲体系下制备电子级四氧化三锰.考察氨锰比、溶液滴加速率、空气流量等工艺条件对电子级四氧化三锰粒径、形貌、比重、振实密度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Mn2+的浓度为80 g/L,氨水的浓度在4.85%~6.06%,硫酸锰滴加速度3.7 mL/min,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稀土-甲基百里酚蓝(MT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测定了15个稀土元素的三元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及摩尔吸光系数。选择了适宜的显色条件。并加入掩蔽剂Zn-EDTA,提出了既可测定稀土总量又可测定铈组分量的分析方法。合成试样测定结果的变动系数小于5%。实验方法:吸取10~(-4)M稀土标准溶液2.00毫升于25毫升容量瓶中,加10~(-3)M的MTB溶液2.5毫升,2×10~(-3)M的CPB溶液2.5毫升(测铈组分量加0.002MZn-EDTA2毫升),用1:10氨水调至呈绿色,再用1:50的盐酸溶液调至恰变黄色。加pH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步水热法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稳定性高的碳量子点,并用氨水使其表面氨基化。苏丹Ⅳ能使氨基化的碳量子点荧光明显猝灭,由此建立一种简便、高效检测苏丹Ⅳ的新方法。考察了缓冲体系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苏丹Ⅳ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8.4的硼酸-硼砂缓冲溶液中,室温反应30min时,体系的F0/F与苏丹Ⅳ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2.0×10-6 mol·L~(-1)~9.0×10-5 mol·L~(-1),相关系数R~2=0.9913,检出限为6.4×10~(-7)mol·L~(-1)。方法用于食品中苏丹Ⅳ含量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0.0%~102.5%。  相似文献   

10.
羧酸酯水解与氨解反应的胶团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系统地研究了在有氨和无氨缓冲体系中pH变化对羧酸酯脱酰反应速度和胶团催化作用的影响,提供在两种缓冲体系中反应速度随溶液pH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CTAB胶团对对硝基苯酚丙酸酯和乙酸酯水解反应的催化效率随溶液pH上升而削弱,参硝基苯酚丙酸酯和乙酸酸在含氨的缓冲体系中有水解和氨解反应同时进行,CTAB胶团对水解反应正催化作用,而对氨解反应则显示负催化作用,这使得NH3-NH4Br缓冲体系中CTAB胶团  相似文献   

11.
基于硫酸卡那霉素与茚三酮作用形成的络合物在563nm处有特征吸收,以茚三酮为显色剂,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卡那霉素的含量。通过考察缓冲溶液的酸度及其用量、茚三酮溶液的用量、加热反应时间和加样顺序等条件得到最佳显色反应条件。硫酸卡那霉素的质量浓度在0.074~0.465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0.01/k)为0.026g·L~(-1)。加标回收率在95.5%~98.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小于3.0%。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反应体系条件的研究,提出了灵敏度较高的测定痕量铝的光度法。在含铝(Ⅲ)的试液中,先后加入50 g.L-1氟化钾溶液4 mL,50 g.L-1吐温-20溶液2 mL,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9.5)4 mL及500 mg.L-1邻羟基苯芴酮(o-HPF)溶液2.0 mL使反应生成铝(Ⅲ)与o-HPF的络合物。在此反应体系中F-离子作为铝(Ⅲ)的辅助络合剂,吐温-20则对显色反应兼有增溶及增敏作用。若干共存金属离子[钛(Ⅵ)除外]的干扰可在加入氟化钾之后加入20 g.L-1EDTA溶液4 mL使消除。铝(Ⅲ)的质量浓度在0~0.16 m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反应体系的吸收峰位于550 nm波长处,在此波长条件下测得其摩尔吸光率(ε)为1.5×105L.mol-1.cm-1。此方法已应用于测定黄铜、镁合金、碳酸钾及废水等试样中铝量,求得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2.5%。  相似文献   

13.
Britton-Robinson广泛缓冲溶液及其离子强度计算和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质子(H~+)或羟基(OH~-)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大量溶液化学及电化学反应并影响到许多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故溶液酸度的控制就是许多化学、化工、生物以及医学研究、测量和应用中的重要问题。一般,溶液酸度都是通过缓冲体系来控制的。不同的目的,需用到不同的缓冲体系。现在缓冲体系已多达几十种。普通缓冲溶液都是  相似文献   

14.
二价铜在pH=9.0~9.5硼酸钠缓冲溶液中与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生成蓝色络合物,其在最大吸收波长600nm处吸光度与铜的浓度符合比尔定律,据此建立了测定铜的方法。实验了铜(Ⅱ)的显色条件、稳定时间、干扰元素的干扰量及干扰元素的排除方法等,实验证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4%,所测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铸铁、合金钢中0.01%~3.0%铜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14种苯二氮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在pH 5.2乙酸铵缓冲溶液中药物残留经酶解后,用氨水调节pH值大于9.5.溶液经乙酸乙酯-异丙醇(体积比5:1)提取和阳离子交换柱(MCX)净化,并用多反应监测技术所确定的定性离子对检测物进行定性和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方法的定量下限为1.0μg/kg,线性范围为1.0 ~20.0μg/L,各基质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64% ~117%,相对标准偏差为3.6% ~12.3%.  相似文献   

16.
新试剂HABST分光光度法测定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硫脲类试剂因含有S ,N配位原子而可与无机离子形成配合物 ,近年来已被用于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对氨基苯磺酸钠类硫脲因其良好的水溶性而避免了以往测铜试剂需有机相中进行的繁琐处理。N 庚基 N′ (对氨基苯磺酸钠 )硫脲(HABST) [1 ] 是继N 烯丙基 N′ (对氨基苯磺酸钠 )硫脲 (ASATU) [2 ] 后又合成的一种水溶性光度试剂 ,通过初步研究 ,发现它与Ag+、Cu2 +有特征性反应。在此基础上 ,对其与铜的显色反应作进一步研究 ,探讨了HABST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最佳条件 ,在pH4.5~ 6.0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 ,C…  相似文献   

17.
采用Ch iralcelOD-RH(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乙腈-高氯酸钠缓冲盐体系对卡维地洛的手性拆分情况,讨论了流动相的各个因素(有机相的种类和比例、缓冲盐浓度、酸度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在乙腈-高氯酸钠缓冲盐(pH 5.5,50 mmol/L)的体积比为35∶65的色谱条件下,卡维地洛对映体获得了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8.
利用苯基荧光酮类试剂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高价金属离子形成三元胶束络合物的显色反应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宽等特点,系统地研究了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在微乳液条件下测定Pd(Ⅱ)的显色条件.通过试验确定了体系酸度、显色剂用量、反应时间、试剂加入顺序等实验条件.利用该方法对人工合成样品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45%(n=6),加标回收率为92.5%~98.1%.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进口粗甘油中甲醇含量的方法。研究了溶液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温度和稳定时间等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pH 13.0的KCl–NaOH缓冲溶液中,反应产物有最大吸光度,最大吸收波长为454 nm。甲醇浓度在0.040~2.0 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52 6+0.502 1c,r=0.999 3,检出限为0.025 mg/mL。加标回收率在93.4%~104.5%之间,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4.6%(n=7)。  相似文献   

20.
镉试剂与银显色反应体系中乙醇的超分子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离子、有机溶剂与偶氮类试剂之间存在一定的超分子作用,有机溶剂及缓冲介质的浓度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很大的影响。据此建立了乙醇存在下的镉试剂与银的显色反应新体系。在pH9.5的硼砂-NaOH缓冲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存在下,镉试剂与银反应生成2:1稳定配合物。络合物的λmax=518nm,摩尔吸光系数7.01×104L.mol-1.cm-1,银质量浓度0~1.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银的测定,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