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关键在于改变教育观念 ,着眼点在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 ,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我校从 2个层面开展研究性学习 ,其中以小课题形式的研究性学习 ,从 90年代中期开始实践与探索 ,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近年来 ,我们又从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探索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活动为基…  相似文献   

2.
马胜利  李莉 《化学教育》2006,27(6):43-45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为此,我们开展了“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与评价研究”的课题研究,并对探究学习教学实验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对学生有效获取知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元庆 《化学教育》2005,26(1):62-6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围绕这一目标,我校高一化学备课组组织了高一学生化学出卷比赛,  相似文献   

4.
侯士聪 《化学教育》2014,(14):21-24
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能力为核心目标,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师所营造的利于学习的氛围下,课前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展开自己的发现学习之旅;课堂小组导学、学生变构、教师关联;课后调用巩固,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网络。教学改革实现课内和课外学习相结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讲授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合作交往的社会性,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5.
丁弘正  李佳  冯莹  王后雄 《化学教育》2018,39(15):34-39
以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调查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化学学习自我诊断能力的提升策略,并开展教学实验,验证其有效性。实验表明,采用化学学习自我诊断表的方式确实有助于学生提升诊断能力,且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身层次都将影响该策略的最终成效。根据实验结果,对教师在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引导他们使用自我学习诊断表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仪器分析课程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仪器分析教学中。该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完成知识吸收与内化、课后教师布置练习作业或者拓展性学习任务,线上与线下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创新的能力。同时,该教学模式适用于多民族学生的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7.
以医学院营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在医用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Sandwich教学法,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交替进行,穿插了多种学习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化学》2021,36(7)
针对当前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存在重讲授轻实验、重验证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抑制等问题,我们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实践。改变课前和课中学习方式,课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知识传授过程,课中师生研讨完成知识内化过程,将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表达交流等能力。我们发现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实验操作失败率、实验产物收率、实验报告质量、理论考试成绩等实验课程综合能力上获得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赵向军 《化学教育》2012,33(3):17-20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一项主要目标,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狠抓自主学习、调查研究学情、整合课程资源和打造高效课堂4个方面谈了笔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国华 《化学教育》2007,28(12):27-29,32
反思化学学科教学,主要的教学方式仍依赖教师讲解,重视知识和解题技巧的传授,忽略思维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本课题旨在探索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利用学生思维方式的意义建构提高学习质量,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变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伍珍  陈怀侠 《大学化学》2023,(10):179-184
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主要训练学生规范操作并培养学生运用分析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普遍存在着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的问题,学生习惯“照方抓药”。本文将问题导向学习法应用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完善课程内容和优化考核方式开展教学改革,促进实验与理论教学的有效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唐群 《化学教育》2006,27(8):22-24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新的活动内容和课程计划,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与接受式学习相比,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地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对培养学生的研究、探求知识的能力是十分有利的。对开展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在不断的思索中积极的寻求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材料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但其庞杂的知识体系给课程讲述带来了诸多困难。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实现学生思维能力与科研素质的全面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了互动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其中,研究式学习方式是将4~5 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由学生自主遴选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品类,再与教师沟通协商后确定材料品类和分组,并进行一系列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完成该学习任务时,应先通过课程知识、产品说明、外观等初步分析判断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而结合现代检测分析方法或自制研究方法,鉴定材料的化学结构;再针对材料的应用领域,检测分析材料的物理结构、性能和功能;最后,整理所得数据,并结合文献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目标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自主完成课题研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全体学生参与课程讨论和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胜强 《化学教育》2005,26(6):43-44
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新编教材对实验的教学要求做出了大幅度的调整,化学实验室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又是学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切入点,这充分显示出化学实验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延安市化学实验室严重滞后,我作为一直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一直在思考建设怎样的化学实验室才能适应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5.
曹葵  牛桓云 《化学教育》2019,40(13):37-40
教师创设研究木耳中铁含量的课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经学习过的铁单质、铁的氧化、铁的检验等知识及溶解、过滤等实验技能,通过在真实背景下自觉地进行研究并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方法,将课本上的浅表性知识批判性吸收,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屹  贾坷 《化学教育》2004,25(11):19-22
分层次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行分类后,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一定比例编排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自己具备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多种活动,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各司其职、互相探讨,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建立科学概念,养成科学研究习惯,形成自己的科研方法,发展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7.
化学热力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化学反应方向与限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直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难点。教材的编排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教师的有效教学。韩国高中化学教材化学热力学知识编排运用多种直观呈现方式,降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层层递进呈现知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运用实验教学、渗透STS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这些特点都值得我国高中化学教材借鉴。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与高师化学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新  杨小红  桂顺利  刘四运 《化学教育》2005,26(3):33-35,41
研究性性学习是本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的一场学习革命。改革在中学率先开展,在这个进程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现在中学教师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这反映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及教师的实践能力均有不足。高师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所以我们试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来探讨新情境中的化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以期能对化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做点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从学习轨迹的理论视角,立足于课程能力提升取向,基于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硕士必修课程“中学化学课程与教材研究”5轮实证改进的探索,揭示职前化学教师教育必修课程建设的机制与路径。学习目标确认、学习任务拆解与设计、职前教师课程能力进阶假设这3项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是课程建设的机制。课程建设路径为:知识精致→方法获得→价值确认→结果实现→学理揭示。  相似文献   

20.
温爱平 《化学教育》2005,26(9):22-23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广大教师还注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这一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同龄伙伴的影响大大超过成年人对他们的影响.中学生天性喜好伙伴间的交流,他们十分欢迎用讨论与合作的方式学习,共同感受探索的焦急,承受失败的失望,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学生的自信心十足,自我感觉良好.而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或者说是个体对自己学习状态的内部调节.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认知策略,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实行自我监控,使其成为能自我导学的人,减轻了被动学习的重负.另一方面,教师亦可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复习,使学生从浩瀚的题海中解脱出来.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将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自立”的良好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