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8月,作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滩羊选育场,盐池县大水坑镇屠宰场以及吴忠市等地考察牛羊裸头科绦虫病原流行情况,调查表明滩羊场羊群粪检裸头绦虫卵自然感染率20.8%(64/307),屠宰场剖检羊小肠裸头绦虫自然感染率11.7%(38/326).绦虫种类为曲子宫绦虫感染率57.9%(22/38),扩张莫氏绦虫31.6%(12/38),无卵黄腺绦虫自然感染率23.7%(9/38).用盖氏曲子宫绦虫和中点无卵黄腺绦虫成熟孕节人工感染草场地螨,在室温条件下培养3~45天后陆续剖检,均未查出绦虫幼虫,剖检牛小肠145条,全部未查到绦虫阳性,剖检当地草场裸头绦虫中间宿主超肋甲螨(Scheloribateschauhani)以及部分蚂蚁和蚱蜢均未找到绦虫幼虫.  相似文献   

2.
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 Stiles et Hassall,1896)不仅是牛羊的寄生虫,而且亦能寄生人体肝脏胆管使人致病。在国内外均有广泛的分布。本吸虫的生物学问题虽已阐明,但在国内广大的流行区中有关病原生物学资料还十分缺乏,尤其在国内本吸虫病是大流行区——新疆其传播媒介是何种贝类及何种蚂蚁均不了解。为此,我们几年来多次采集新疆各地本吸虫标本,并于1979年7月份到乌鲁木齐白杨沟  相似文献   

3.
芍药灰霉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芍药灰霉病在南京、杭州、上海主要在花期后危害芍药及牡丹的叶片,形成叶斑。病原分生孢子无色至淡褐色、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8.0~15.0 × 7.0~10.0μm。人工接种可为害辣椒、葡萄、黄瓜、茄子、番茄。根据其孢子形态及寄主范围病原鉴定为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病原菌丝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0°~24℃,并在pH值4~8之间都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1986~1987年在龙海县调查了华支睾吸(Clonorchis sinensis)的各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汶沼螺 (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的感染率为 0.6%,6月份是汶沼螺的感染高峰。6种淡水鱼类和虾类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其中麦穗鱼(Pseudorabora parva)感染率为44%,沼虾(Macrobrachium superbum)感染率为1.3%。猫的感染率为33%~53%。用从阳性汶沼螺逸出的华支睾吸虫尾蚴人工感染米虾(Caridina nilotica gracilapes)的实验结果表明,后蚴在米虾鳃部及附近肌肉内成囊,发育 26~33 d成熟。用此成熟囊蚴感染一阴性小猫获得成虫。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东部新巴尔虎右旗泡状肝色虫病原种类及流行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1998-1999年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3个乡草场进行人兽共患泡状蚴病病原调查研究的结果。沙狐(Vulpes corsac)和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分别感染有多种泡状肝包虫的成虫和幼虫期。其中有西伯利亚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并经人工感染试验实它们是具不同发生学的两个独立种类。布氏田鼠的泡状蚴平均感染高达2%-19.023%,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季节它们的感染率有所差别。同时,在该划原布氏田鼠尚发现与其他棘球蚴不同的呼伦贝尔泡状蚴新种(Alveolaris hulunbeier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6.
从新疆五家渠、哈密、喀什哈密瓜产区分别采集炭腐病菌株,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将其鉴定为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 该菌在PDA、PSA和菜豆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能产生大量的微菌核.而在含有寄主成分的培养基上则生长较差.菌丝在pH 3~10均能生长,pH 5~7生长最宜;在15~37℃范围内均可生长,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7℃.  相似文献   

7.
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形态学的课程 ,病原生物学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及原理 ,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病原生物的形态。为了考核学生对病原生物形态的掌握程度 ,考试中实验标本的考查占一定比例。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对实验标本的考查 ,均采用显微镜下观察的形式 ,但此方法存在一定弊端 ,如考试耗时长 ,教师工作量大 ,观察的视野易被移动 ,滴液标本蒸发、变形 ,考查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导致试题的保密性下降等。近年来多媒体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日趋普及。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形态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室初步利用多媒体形…  相似文献   

8.
山羊多头蚴病的病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山羊多头蚴病的病原种类,依据以往报告,因寄生部位不同分为三种,即:1、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2、格氏多头蚴(C.gaigeri)。斯氏多头蚴(C.skrjabini)。作者取山羊脑部和肌部间多头蚴分别感染犬获得成虫孕节,通过人工感染试验12只山羊,结果,证明多头蚴寄生部位是广泛性的,但可因不同宿主而异,分别出现在肌间结缔组织、皮下、内脏和脑部。作者又进一步试验,取子代肌间多头蚴感染犬发育成虫的孕节再返回接种山羊,结果,多头蚴亦可寄生于脑部,证实多头蚴寄生部位可以交叉,同时,又从形态学作比较,亦未见显著差异。为此,作者认为福建山羊多头蚴疑是同一病原,是多头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幼虫。以往文献报告有三种多头蚴是值到怀疑,需进一步作更多的交叉实验才能确认。  相似文献   

9.
利用昆虫寄生病原菌防治害虫是目前的新趋势.真菌是介壳虫的主要病原体,已发现有许多种病原真菌可应用于防治介壳虫[1],国内尚未见利用寄生真菌防治龟蜡蚧的报道.现就分离蚧镰孢菌(FusariumjuruanumP.Henn.)及防治龟蜡蚧的研究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10.
11.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始终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理论课教学中以传统教学为基础,采用PBL教学、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更能体现专业培养的特点和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本论述详细阐述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葡萄灰霉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地区的葡萄灰霉病进行调查和采样,根据病害症状、病原形态和寄主范围对葡萄灰霉病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葡萄灰霉病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是5~30℃,最适温度为15~25℃;生长的pH值范围是2~9,最适为3~6;光照条件对病菌的生长基本无影响;该菌的寄主范围广泛;木纳格和巨峰对葡萄灰霉病的抗性较强;甲基硫菌灵、亿嘉乐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信阳板栗7种病原真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生物侵染板栗果实(Castanea hungeana fruit),形成黑斑病,给生产和储藏带来损失选10%-40%。对板栗黑斑病进行病茸分离和鉴定,发现信阳板栗黑斑病常见7种病茸真茸,对这种病茸进行了生长温度测定、复感梁等研究,为最蚌防治黑斑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香梨树腐烂病病原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香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在高温、低温和最适温区内生长差异显著,在20-30℃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低于10℃或高于35℃均不利于菌落的生长;菌丝生长适宜的pH值为4-5,二者对菌丝生长无显著性差异,与其它酸性条件下生长的菌丝差异显著;香梨树皮培养基和玉米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好,与其它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差异显著;菌落在含有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光照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闽南地区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病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调研了厦门市火烧屿、漳浦县古雷镇杏子村和泉州市肖厝村洋屿等近岸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水质因子、养殖管理以及细菌性疾病,并从患病大黄鱼的体表、鳃、肠以及血液中分离细菌.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检测鉴定及回归感染结果表明诱发1998年春夏闽南地区养殖大黄鱼病害的主要病原是溶藻弧菌.在51种药物的药敏试验中,病原菌对氟哌酸、氯霉素等12种药物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等1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等26种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世鑫 《甘肃科技》2011,27(3):155-156
通过教学实践,在3年制专科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和理论教学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激发,体现了专业培养的特点和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抽取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6个班作为教学改革实验班,另外6个班作为普通对照班,经过最后考核,实验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详细阐述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丝虫病文献的简述和问题的提出丝虫病在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各地,流行的地区极为广泛,给与人类以严重的、健康的损害与生产力的摧残,使它被列为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由于我国南方各地的气候、雨量、湿度与气温适宜于丝虫病的广布,它成为了我国广大地区中农业生产劳动的极大障碍,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为着保障劳动人民的健康和提高农业的生产,此病急待扑灭和预防。在我国,尤其在福建省,丝虫病的研究虽有了科学上光辉的成果,但作为防治计划的参考,一些关于流行学的问题尚未明了,调查研究的工作仍感到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生活史各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补充了未被报告的蚴虫期,使生活史得以完整;调查并感染实验证实在我国纹沼螺是该吸虫第一中间宿主,18种螺、鱼和蝌蚪充当第二中间宿主(其中6种为新的中间宿主);首次报告本省纹绍螺及家禽自然感染情况;同时找出该吸虫病传播的新途径,为防治本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病原细菌对寄主植物吸附的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10,19(13):100-100
<正>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立项于2004年,是在原广东省教育厅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实验室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总投资达800余万元。实验室现有使用面积约8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