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Au/ZnO催化剂的制备及常温常湿条件下CO氧化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Au)/n(ZnO)=1.3/100的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Au/ZnO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及CO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化学组成、活性和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其中240℃焙烧制得的Au/ZnO催化剂稳定性最好,在25℃和进料中含有水分的条件下,可连续反应600h使CO完全转化.XRD,FTIR,TG-DTA,TEM及UV-Vis结果表明,金粒子高度分散在氧化锌或碳酸锌上,平均直径2~5nm.催化剂的稳定性同锌物种有关,氧化锌较碳酸锌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且氧化锌粒子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催化剂的稳定性越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溶胶-凝胶法(SG)和水热法(HT)合成了羟磷灰石载体(HAP-SG, HAP-HT), 以浸渍法制备负载型Pd-Cu/HAP催化剂(PC-SG, PC-HT), 并考察其常温常湿条件下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N2物理吸附-脱附、 X射线衍射(XRD)、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 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CO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等手段对Pd-Cu/HAP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相比于PC-SG, PC-HT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 含有较多的Cu2Cl(OH)3物种且与Pd物种和载体直接产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 而且PC-HT表面含有较强CO活化能力的Pd+物种和更多具有较强氧化还原性质的Cu+物种, 以及较少数量和较低强度的碱性位点, 因而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常温常湿条件下CO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Au)/n(ZnO)=1.3/100的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Au/ZnO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及CO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化学组成、活性和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其中240℃7焙烧制得的Au/ZnO催化剂稳定性最好,在25℃和进料中含有水分的条件下,可连续反应600h使CO完全转化,XRD,FTIR,TG-DTA,TEM及UV-Vis结果表明,金粒子高度分散在氧化锌或碳酸锌上,平均直径2-5nm,催化剂的稳定性同锌物种有关,氧化锌较碳酸锌表面出较好的稳定性,且氧化锌粒子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催化剂的稳定性越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 An/Fe2O3催化剂上常温常湿条件下 CO的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加料顺序、焙烧温度、沉淀剂种类、金含量等因素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K2CO3或Na2CO3为沉淀剂,金含量3%,焙烧温度250~350℃ 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水性,于25℃连续加入水蒸气反应430 h可保持CO完全转化. XRD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稳定性与单质金及α-Fe2O3的粒径成反比,并与金和铁的化学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常温常湿条件下Au/Fe2O3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及金含量对Au/Fe2O3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及金含量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金含量为3%,300℃焙烧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水性,在常温湿条件下可连续反应430h保持CO完全转化;催化剂的稳定性与单质金及α-Fe2O3的粒径成反比,并与金及铁的化学状态有关,金粒子聚集、氧化态金含量的减少及催化剂表面碳酸根物种的累积可能是导致催化剂活性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不同方法制备的纳米Au/NiO上CO常温常湿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CO的常温催化氧化过程在消除环境污染、空气净化、CO传感器、封闭式CO2激光器、防毒面具以及密闭系统内CO的消除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Pd-Ce/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中测定了对CO催化氧化活性,并对催化剂作了XRD、XPS、氢氧滴定及IR表征。结果表明:Pd-Ce/Al2O3催化剂的活性低于Pd/Al2O3的原因是Ce组份的加入增强了催化剂对产物CO2的吸附作用,阻碍了反应物CO的吸附。然而,Ce组份的加入却能抑制Pd组份的烧结。  相似文献   

8.
常温常湿CO氧化催化剂Au/Fe2O3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Au/Fe2O3催人上常温常湿条件下CO的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加料顺序、焙烧温度、沉淀剂种类、金含量等因素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K2CO3或Na2CO3为沉淀剂,金含量3%,焙烧温度250~350℃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水性,于25℃连续加篱水蒸气反应430h可保持CO完全转化,XRD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稳定性与单质金及α-Fe2O3的粒径成反比,并与反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Pt/MeM(Me=H,Cu,Ce)系列催化剂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用热导-气相色谱同步跟踪CO在MeM和Pt/MeM上的TPD,发现CO_2脱附量大小及峰温次序与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一致。CO吸附达稳态后的TPSR(CO_2)研究表明CO_2的脱附峰温较TPD低,且其脱附量大小、峰温次序亦与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次序一致。  相似文献   

10.
用浸渍法分别将铂、钯负载在铝柱撑蒙脱石载体上,制备了铂、钯负载铝柱撑蒙脱石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吸收光谱(AAS)、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方法对样品的性能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铂、钯负载量的催化剂对一氧化碳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铂、钯均以高度分散的纳米粒子状态均匀分布在载体表面,并表现出良好的CO催化氧化活性。铂、钯在铝柱撑蒙脱石载体表面的有效负载率在70%~76%之间,在相同的设计负载量条件下,铂的实际负载量和有效负载率均略大于钯。CO催化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负载前,负载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增加,且其催化活性随着铂、钯负载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在相同温度和负载量条件下,钯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铂负载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邵建军  张平  宋巍  黄秀敏  徐奕德  申文杰 《化学学报》2007,65(18):2007-2013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用于CO氧化的Au/ZnO催化剂, 并用程序升温还原(TPR), 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采用沉积沉淀法可制备出高度分散的Au/ZnO催化剂; 提高焙烧温度导致金颗粒聚集长大, 样品经533, 673, 773 K焙烧后金物种的颗粒尺寸分别为2.7, 3.5, 3.7 nm. 催化剂的TPR表征结果中发现部分还原态的金物种在室温就可被氧化, 催化剂预先用流动空气处理可提高其氧化还原性, 样品经多次氧化还原循环后, 其氧化循环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CO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强烈影响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 533 K焙烧后的催化剂活性最高. 即使在反应气中含水3.1%(体积比)的湿气条件下, 反应300 h后, CO的转化率仍然保持在95%.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CoO_3, 并用沉积-沉淀法(DP法)制备了Au/LaCoO_3催化剂.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氧化CO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制备过程中, 溶液pH、 pH调节顺序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均有一定影响. Au/LaCoO_3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 沉积过程中在HAuCl4溶液中先加入载体后, 再调节溶液pH=8, 得到的催化剂经250 ℃焙烧后可提高催化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焙烧条件对金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邹旭华  段雪等 《分子催化》2001,15(4):246-250
采用共沉淀法和金属有机配合物固载法,分别制备了负载型金催化剂,并考察了焙烧条件对其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时间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活性的影响显著,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负载的金催化剂具有不同的最佳焙烧温度。DTA-TG分析结果确定了催化剂稳定结构的形成温度;XRD测试结果显示,在最佳焙烧条件下得到的催化剂,其载体为具有一定结晶度的金属氧化物。  相似文献   

14.
制备条件对Au/TiO2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沉积沉淀法和化学沉积法,分别制备了Au/TiO2催化剂,比较详尽地探讨了制备方法及制备条件对其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XRD表征,优化了制备条件,结果显示,控制沉积-沉淀反应液的pH值范围为6.5-7.0,浓度为40mL水/g载体,温度70℃,还原温度85℃,时间60min,以沉积-沉淀法制备的3%Au/TiO2催化剂可于-35℃将CO完全转化,经还原预处理比经焙烧得到的催化剂的活性更高,用光化学沉积法制备的Au/TiO2催化剂的活性欠佳。  相似文献   

15.
祝琳华 《分子催化》2016,30(1):46-53
为了研究粘土的性质对其负载的金催化剂在CO常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将金溶胶分别负载到类水滑石(LDHs)和经过壳聚糖改性的蒙脱石(CS-MMT)表面,得到纳米金颗粒呈高度分散状态的金催化剂样品.通过XRD、XRF、TEM、XPS等手段表征了金催化剂样品的物相、金的含量、金颗粒的粒径分布及金的存在价态,测试了催化剂样品对CO的常温转化率.结果表明:Au0是粘土负载的金催化剂对CO常温氧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碱性载体LDHs负载的金催化剂样品1.83%Au/Mg Al-CO32--LDHs表面只检测到Au0,金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6 nm,对CO的常温转化率能够达到100%,而酸性载体CS-MMT负载的金催化剂样品1.71%Au/CS-MMT表面同时存在氧化态和金属态的金,且Auδ+/Au0=1.1,金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1 nm,对CO的常温转化率仅为25%.  相似文献   

16.
曹蓉  汪梦雅  夏杰桢  吴琪 《化学通报》2022,85(5):547-552
燃料电池具有燃料多样性、噪声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近年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然而,电池中的贵金属催化剂极易被少量的CO毒化,成为制约其商业化的一大障碍。因此,设计出高性能的催化剂对于推动燃料电池的发展十分关键。本文综述了燃料电池中铂(Pt)基催化剂对CO催化氧化的研究现状,首先探讨了CO催化氧化机理以及CO在Pt金属表面化学吸附的机理,其次详细介绍了Pt负载型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以及助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不同作用,然后简单分析了影响Pt基催化剂性能的其他因素。最后,对燃料电池中Pt基催化剂的研究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旨在为燃料电池中CO催化氧化的发展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罗孟飞  边平凤 《应用化学》1998,15(4):113-114
由于催化燃烧比传统的热力燃烧法有反应温度低和能量消耗低的优点,因而广泛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和CO的消除.把和铂是最常用的催化剂,但是载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很大【‘’‘].本文制备了系列负载把催化剂,发现载体的性质对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影响很大.本文所用载体为CeO。,TIO。,SnO。,AI。O。,ZAI。,ZSM-5和SIO。催化剂制备采用浸渍法,把负载量为5%(质量分数).催化剂经120C烘干后,于650’C空气气氛焙烧4h制成.在常压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反应气组成为CO2.4%,O。1.2%,N。96.4…  相似文献   

18.
P123软模板对CuO-CeO2结构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软模板水热法制备了不同Cu/Ce物质的量之比的CuO-CeO2(nCu:nCe=1:9、2:8、3:7、4:6、5:5、6:4、7:3)催化剂。考察了nCu:nCe和制备方法(软模板水热法和无模板共沉淀法)对CuO-CeO2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H2-TP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氧化还原特性和表面化学状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Cu:nCe的增加,CuO-CeO2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当nCu:nCe=5:5时,催化剂在100℃时CO转化率即达到90%以上。采用软模板水热法制备的CuO-CeO2催化剂大的比表面积、狭窄的孔道分布结构、活性CuO物种高的分散状态和CuO与CeO2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是其具有优异的CO催化氧化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Cu/SiO_2气凝胶催化剂上CO的催化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消除 CO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是当前人们所关心的课题之一 .催化氧化是消除 CO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用的 CO氧化催化剂多以贵金属为基础 .目前 ,对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也正在进行 ,其中 ,过渡金属 Cu、Co、Fe等对 CO的氧化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传统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多以氧化铝为载体 ,并发展了多种制备方法 ,如化学浸渍法、溶胶凝胶法[1] 等 ;催化剂的金属活性组分也由微米级颗粒发展到纳米级超细粒子[2 ] .但对载体的研究仍集中于氧化铝 .近几年发现 ,过渡金属交换的ZSM- 5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3 ] .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