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兴起,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数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双基”概念又赋予了新的内涵.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要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指出在拓宽“双基”的范畴同时,削减了传统意义下的“双基”内容.然而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双基”始终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更是我国数学教学的立足与发展之本.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给高中数学“双基”教学重新定位,以恰当的方式加以实践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数学双基"存在形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双基”自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以来,经历了60年代的形成期、80年代的发展期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充实之后,已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一大热点,同时也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一大优势.然而,对“数学双基”内涵的界定,至今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综观已有的论述,主要是从知识和教学两个角度来展开的,而对“双基”在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脑海里是如何存在的,则关注较少.笔者认为,如果不了解“双基”在学生的“数学现实”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形成过程,就不可能对“双基”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把培养学生的“双基”转向“四基”,提出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统计结果显示,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共有35处之多提及了“经验”二字.那么,什么是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又怎样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呢?  相似文献   

4.
“数学双基”自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以来,经历了60年代的形成期、80年代的发展期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充实之后,已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一大热点,同时也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一大优势.然而,对“数学双基”内涵的界定,至今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综观已有的论述,主要是从知识和教学两个角度来展开的,而对“双基”在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脑海里是如何存在的,则关注较少.笔者认为,如果不了解“双基”在学生的“数学现实”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形成过程,就不可能对“双基”有一个全面的理解.1“数学双基”的存在形态1·1“数学双基”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林生 《中学数学》2012,(9):22-23
回首广东新课程高考,高考命题不断与时俱进,走出具有广东特色之路:从2007年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2011年的“回归传统、回归根本”,形成从以前的注重双基逐渐转向优化双基、能力、思想、应用、人文、探究…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曾庆丰 《数学通报》2007,46(1):39-41
变式教学是一种传统和典型的中国数学教学方式,不仅有着广泛的经验基础,而且也经过了实践的检验[1];《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创新育人理念,已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熟知.那么,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与传统变式教学的整合,让学生在掌握必需的双基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创新意识呢?根据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及主持变式教学案例研究的结果分析,发现将“过程[2]”嵌于传统的变式教学中,是目前追求“双基”与“创新”双赢的一条有效途径,即重过程的变式教学是有效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五个典型教学片断,对如何将“过程”融入传统的变式教学中进行探索,以期找…  相似文献   

7.
简论数学教学的"过程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斌 《数学通报》2004,(10):14-16
新课程把“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健全人格”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它追求的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均衡发展,提倡结论的多样性和获得结论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过程的多样性,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原理(性质、法则、公式、定理)的发现与推导过程,问题、结论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的思考和形成过程,思想方法的深化过程”.本文,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谈谈“过程化”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课程标准修订稿对念、目标、内容等作了一些重要的修订.数学教学目标由传统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虞关寿 《数学通报》2005,44(9):10-12
关于数学中的运算,它不仅仅是指“数”的计算和“式”的变形,运算对象还涉及到“命题”、“向量”、“导数”、“概率统计”等.这对我们在如何用好新教材、把握好新教材的“度”方面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例谈新课程下的这些“新”运算。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中考改革也稳步向前推进.近几年来在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新颖别致、富于创新的新题型,它不仅很好地考查了“双基”,而且也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正是大家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正反映这种新教学理念的新题型·这些新题型不仅考查了“双基”,而且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这些新题型  相似文献   

12.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对数学教学目的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开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来,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只有知识是不够的,于是在目的中提出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从2005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使用新课标教材,新教材无论是在教材课文还是在课后练习、习题部分都体现出新的教育理念.如: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等等.与以往教材相比,笔者认为较大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再创造"活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上下逐渐展开,新课程理念也在广大教师中逐步深入.但在新的理念下究竟如何从事课堂教学活动却是一些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本人通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得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这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再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5.
周君娣 《中学数学》2007,(11):12-14
[文1]中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处理好六种关系,其中之一就提到了要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笔者读后深受启发·古语云:“治国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该“退”的地方·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还要引导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教是为了不教,“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在此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对数学课堂教学中“进”与“退”的几点思考·1教育理念中树立“进”与“退”的辨证思想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整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有关整式的新颖别致、开放创新的好题型·这类新题型不仅很好地考查了“双基”,而且也很好地考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符合新课程的  相似文献   

17.
方勤华 《数学通报》2005,44(9):21-2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更是激起了他们前所未有的研究热情,但也有一种困惑存在于不少教师心中,那就是:不知如何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也就是说,他们对怎么从教学行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上改变自己,以满足新课程的需要,老师们急需能够体现新课程设计思想的教学案例,让他们看到新的教学思想如何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把培养学生的双基转向四基,提出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统计结果显示,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共有35处之多提及了经验二字.那么,什么是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又怎样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呢?  相似文献   

19.
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它指的是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幅度,也叫做“教学的最佳期”,“最近发展区”的“最近”是基点,“发展”是目标.维果茨基认为至少可以确定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是潜在发展水平,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教师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训练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智力任务.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即为“最近发展区”,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王神华 《数学通报》2007,46(12):26-27
新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问题性,以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教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通过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本人通过将近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下开展“问题驱动”教学有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