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统计中几种比较常用的数据分布类型检验方法,包括x~2检验法、夏皮诺-威尔克检验法、柯尔莫哥洛夫检验法、偏度-峰度检验法和置信带法。此外,也说明了偏态分布正态化的方法。每种方法除简要地说明其原理外,给出了程序框图以及用BASIC编写的程序清单。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粘度法,膜渗透压,GPC和光散射法研究了稀土三元催化体系合成的顺式1,4-聚异戊二烯(PIP)的溶液性质。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是线性的。测定了甲苯、氯仿、四氢呋喃和正己烷中的Mark-Houwink方程的参数K_w和α,PIP各参数的GPC实验曲线与从对数正态分布函数计算的理论曲线一致,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多分散改正因子q_w,求得单分散的[η]-M关系式。从光散射得到的均方根末端距与用Flory关系式计算的值一致。用Stockmayer和Fixman方法求得的无扰均方根末端距与文献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吴宁生  魏伟  任学军 《色谱》1994,12(2):103-104
由高分子多孔小球(有机担体402)填充柱流出的水的色谱峰,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得较好。提出了区分EMG峰和LN峰的判别式,LN峰为能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的色谱峰。  相似文献   

4.
以盐酸溶液浓度标定试验为例,研究了基于R语言的蒙特卡洛法(MCM)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实际应用.将基于R语言的MCM计算结果和《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MCM算得输出量的概率密度函数(PDF)与理论正态分布函数基本重合,且输出量PDF半宽与标准不确定度的比值k=1.95...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正态分布推广为含有三个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称为半正态分布,由半正态分布引出的对数半正态分布,是一个适应范围较广的分子量分布函数。此分布函数在W.E.Gloor建立的分子量分布的连续统中所占的区域,包括从Schulz分布到对数正态分布之间的曲边角形地带,所以它的适应范围比较宽广。此外,由于半正态分布保留了正态分布的某些性质,故可用它来处理凝胶渗透色谱数据,特别是对于不对称的谱图,其优越性更能显示出来,本文还给出了若干计算公式和图表,应用这些计算公式和图表,可以极简捷地算出各种平均分子量,也可以从三种平均分子量反过来计算分布参数。  相似文献   

6.
吴宁生  魏伟 《分析化学》1993,21(7):828-830
本文指出了色谱文献中对数正态分布密度函数表示式是不正确的,并提出了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色谱峰的峰面积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7.
翁长武 《化学通报》1992,(4):53-54,59
根据对应状态定律,Hougen和Watson应用实验数据计算许多气体的压缩因子z,并将其平均值表示成对比参数(T_r,p_r)的函数,这样就建立了普遍化压缩因子图。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此图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各种不同的等T_r,曲线相交于两点:一点当p_r→0时,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单变度曲线稳定部分相应变量区间的简易求法及无变度点稳定性的新判别方法,此法与前文方法一起构成了一套完整、普适、简洁的多体系稳定平衡相图计算机成图理论──符号函数矩阵(SFM)判别法.其主要步骤有:△_rG_m导数(或差分)法确定稳定单变度曲线的排列格式;曲线相互关系比较法将单变度曲线分组;坐标值比较法确定曲线稳定存在的变量区间;公有曲线与无变度点关系比较法确定无变度点的稳定性.该法适用于封闭或开放体系、二维或多维相图“空间”中的各类相图.  相似文献   

9.
在一级反应的催化比色方法中,通常使用lg(1/E)-C函数方式来绘制工作曲线,在操作上带来许多不便,并影响到测量的准确度。本文证明:吸光度E在0.700~0.222范围内时,lg(1/E)和透光率T有十分近似的正比关系。因此可用透光率T来代替函数lg(1/E),并提出用T-t曲线的斜率tgα对浓度C作图来代替通常方法中的lg1/E-C工作曲线,从而可以通过记录器来自动记录T-t曲线,使催化比色的操作得到简化,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酸碱滴定是化学专业教师及学生最为熟悉的基本实验,滴定曲线反映了整个中和反应的过程,对理解和掌握酸碱滴定十分重要。本文从三个基本假设出发,基于化学平衡思想,应用滴定过程中的电荷守恒与物料守恒关系,在一个参数不变与两个参数变动的初始条件下分别建立了电离度和pH与滴定分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函数本身及其导函数进行数学分析,还原了酸碱滴定曲线;尝试利用两个初始条件在数学表达式中的位置及对函数的影响,定量验证了现有教材中对不同数量级初始浓度与不同强度的酸在滴定过程中所表现出差异的定性解释,进而对滴定曲线进行延拓,提出了一种滴定弱酸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电镜法测粒度及其分布是通过数理统计求取平均值及其标准偏差来表征的。当数均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平均粒径-粒度公式为:(?)=∑(df·X~m)/∑(df·X~(m-1))  相似文献   

12.
pVT系统的独立可测偏导数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可测量α(等压膨胀系数 )、β(等温压缩系数 )、Cp(恒压热容 )直接相关的 3个偏导数 V T p, V p T和 S T p为独立可测偏导数。“独立”的意思是指这 3个偏导数完全确定了单纯pVT系统的平衡性质。在教学中如能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对学生是有益的 ,下面我们应用热力学特性函数的概念说明这 3个偏导数的独立性。1 热力学特性函数  有了状态方程、内能和熵这 3个最基本的热力学函数以后 ,均匀系的平衡性质就完全确定了 ,这是因为一切其他热力学函数都可由这 3个基本函数导出[1] 。而且这 3个基本函数相应于 3个基本规律 ,一是…  相似文献   

13.
依据JJF 1527—2015《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校准规范》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仪样本浓度示值误差的校准方法。在PCR仪样本浓度示值误差校准过程中,标准曲线的拟合有两种方法:采用配制标准物质所在反应孔的全部原始数据进行拟合;先取同一浓度的标准物质所在反应孔的数据平均值,再根据这些平均值进行拟合。根据拟合的标准曲线以及样本所在反应孔扩增循环阈值Ct求得若干个浓度对数值后,样本浓度测量平均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取浓度对数值的均值,根据均值求得对应的浓度值作为样本浓度的测量平均值;求得每一个浓度对数值对应的浓度测量值,取浓度测量值的均值作为目标样本浓度的测量平均值。在标准曲线的拟合和样本浓度测量平均值的计算过程中,不同方法的组合导致样本浓度示值误差的计算以及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有4种。分别用这4种方法对20组PCR仪扩增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采用F检验对计算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4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异性不显著。在PCR仪校准工作中,综合考虑数据准确性以及计算简洁性,推荐采用原始数据进行标准曲线拟合、将依据浓度对数值的均值求得的浓度值作为样本浓度的测量平均值这种方法进行PCR仪样本示值...  相似文献   

14.
色谱流出曲线的曲线拟合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人们把色谱流出曲线假设为高斯分布函数,但实际上真正的高斯峰很难由实验获得。由于实际峰型是非高斯型分布,往往使得理论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存在一定误差。例如由高斯计算的分离度K_1(及K_3)总是大于实测值。这主要由于实际峰往往是不对称的拖尾峰,峰尾使得实际分离度不如理论上由高斯对称曲线所预测的结果。为了定量描述拖尾峰的特征,许多作者采用了按指数规律卷积的高斯分布曲线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稳健偏最小二乘光度法同时测定贵金属元素锇和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浩威  王洪艳 《分析化学》1996,24(10):1162-1165
本文将稳健偏最小二乘法用于贵金属元素锇、钌的光度法同时测定,较好地解决了实际校准模型由于实验误差偏离正态分布使计算结果的精度遭到破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原子和分子的状态函数满足的三个条件:歧点条件、维里定理和能量梯度平均值为零的定理。施加这些条件于类氦离子的试探函数而得到的相关函数可作为原子中电子对的相关函数。  相似文献   

17.
二、精密度的比较 3.多个总体方差的检验如果有m≥3个总体,各自服从正态分布,由m个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n_1,n_2,…,n_m的样本,各样本的方差为S_1~2,S_2~2,……,S_m~2。检验这些样本的方差有两种方法: (1) F检验法在m个方差中,挑选出最大和最小方差,取其比值,即F=S_(max)~2/S_(min)~2再进行F检验(见两个总体方差检验),如果在显著性水平a下,F值小于F临界值,S_(max)~2与S_(min)~2无显著性差异,其他样本的方差也无显著性差异。 (2) 柯奇拉 (Cochran)检验法当n_1=n_2=…=n_m时,可用柯奇拉法检验多个样本的方差,柯奇拉检验法使用的统计量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无定形BCN材料的原子结构特征,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高温下无定形BCN体系的动力学行为, 计算并分析了引入C原子对体系的径向分布函数(RDF)和配位数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 C原子对BCN体系的RDF曲线的峰位置及形状影响很小, 但使其偏径向分布函数(PRDF)的一些峰向右偏移; 引入的C原子部分占据了原来N原子的位置, 使得B-N的配位数降低. 在模拟条件下, 未观察到BN相与C相分离.  相似文献   

19.
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估计组合样中被测组分含量的置信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散装生铁块的随机样本分析结果为基础,应用Monte Carlo模拟法考察了组合样本中Si、Mn,C,S,P含量(或份样平均值)的分布情况,研究了组分含量的置信区间,对参数法和非参数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近似符合正态分布的原始总体或当组合样中的份样数目较多时,两种方法所估计的置信区间相近。但对偏离正态分布(或t-分布)的总体且组合样中的份样数目较少时,非参数法较参数法的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0.
推证热力学函数偏微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推证热力学函数偏微商方法的探讨高建安(南方冶金学院,赣州341000)1引言热力学体系常用的八个热力学函数(T、P、V、S、U、H、F、G)间存在336个一级偏微商,这些偏微商在理论研究、热力学工程和教学中部有重要作用,所以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