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确理解摩擦力既是高中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于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却忽视了对摩擦力的某些特性的理解,从而造成了对摩擦力概念的认识上的片面性,以致于在分析摩擦力的相关问题时很容易落入命题者设计的陷阱,下面我们从命题的角度来看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天纵 《物理》1965,(11)
两物体间的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且相互作用的两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对这点学生常常认识不清。例如用10克力水平地拉放在桌面上的木块,木块不动,这时木块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也是10克,对此学生很清楚,但桌子是否也受到摩擦力?如果桌子也受摩擦力,这力有多大?方向又如何?对这一系列问题,学生难以正确回答。通过下述实验,可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关于摩擦力的知识体系引自经典摩擦定律.但经典摩擦定律既没有包含也没有回答摩擦的起源这个根本性问题.目前,关于摩擦力本质的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是粘着摩擦理论,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库仑摩擦定律和其他许多摩擦现象,本文从这一理论出发,探讨影响摩擦力形成的几个相关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摩擦——一个古老而时髦的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平  杨建树 《物理》1999,28(2):88-95
介绍了在原子力显微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摩擦力显微镜的原理,应用摩擦力显微可以测量原子级的摩擦力,从而为从微观上理解摩擦这一最为普遍的宏观物理象奠定了基础。同时,不评述了近十年严这一分为二或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方向的判定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擦力是一种重要而且难以把握的力,尽管我们都熟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且平行于二物体相切的平面”这个结论,但在具体的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状态的复杂性,使其表现为以下运动形式:一、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且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其表现为具有阻碍性质。这种性质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屡见不鲜,判定下来也较之简单,故不再赘述。二、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但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或垂直,其表现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的第三章相互作用一章中指出:"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相互作用是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常见的弹力、摩擦力是由电磁力引起的"。为什么摩擦力是由电磁力引起的?从本质上讲摩擦力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是中学教师应该清楚但未必清楚的问题。为此我们定性分析摩擦力形成机制,探讨摩擦力为什么是由电磁力引起的,以帮助老师们理解把握新教材。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  相似文献   

7.
1提出问题在讲授高中静摩擦力的概念时,许多教师会向学生强调:"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指定参考系,只能根据教材上的摩擦力概念,加上"相对"二字,即"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一定是相对静止的"这才是正确的.但是,汽车在不打滑的情况下,驱动轮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而此时受静摩擦力的物体——汽  相似文献   

8.
田均光 《物理通报》2006,(11):57-58
摩擦力的教学,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而有关摩擦力的方向问题,则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理解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准确掌握及解答有关摩擦力方向的问题,笔者制作了一套用来演示摩擦力方向的实验板,一套三块,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现行初高中物理课本中有关摩擦实验的效果总不理想,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初中物理课本关于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两个演示实验和研究滑动摩擦的学生实验,都是在测力计拉着滑块运动时测量摩擦力的。只有手对测力计拉力保持水平且恒等于滑动摩擦力(或滚动摩擦力)时,滑块才能匀速运动,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摩擦力。然而手拉测力计的力一般很难做到既保持水平又恒等于摩擦力,测力计也就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示数。  相似文献   

10.
事情发生在“摩擦力”这节课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表面越粗糙,同样压力下摩擦力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说这段话的时候,我很自信,因为实在是太熟悉了,我也丝毫没有对这句话的科学性产生过怀疑.但接下发生的事让我大感意外.  相似文献   

11.
《物理》2016,(6)
正这是由于书页交错的方式使得你越用力拉,书页间的摩擦力就会越大。摩擦学的研究渊远流长。列奥纳多·达文西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开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或叫牵引力),可由一个简单的公式描述:T=μN,其中N是负载,或正压力,μ是摩擦系数。达文西认为μ的值是固定的,等于1/4。然而阿蒙顿和库仑后来发现μ并不是普适的,它的值取决于滑动物体和滑动物体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付延林 《物理实验》2004,24(9):48-49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作用效果以及大小的计算方法理解不够,下面列举几例,以期对同学们学习这部分知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教材第一章第五节摩擦力的教学中,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时,我们常以汽车或自行车为例,来分析它们前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不同,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教材中在讲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举例时也特别提到汽车牵引力产生的原因。由于没有很合适的教具,学生对上述内容较难透彻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4.
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物流等各个领域.从装置形式看,有齿轮式、履带式和皮带轮式装置等;从力学的原理分析,其主要作用是能量(也就是说动力)的传递.以下题为例,说明皮带轮传动装置的传递动力的原理及说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学課本上册第76節輪軸的一課,是通过槓桿原理進行解釋的,在这里把磨也列入,我覺得不妥当,因為“磨”不能和其它的輪軸一樣确定出一個重點和一個重臂來。我們推磨時,是克服它的摩擦力而做功,如果用槓桿原理來解釋它省力的原因,就应確定出它的重點所在。很明顯这個重點应是磨的摩擦力的合力點。在磨上產生摩擦力的接觸面,是以磨脐为中心的中心对称的圆形,所以在磨盤上任意找出一點A,就能找出它的一個对称点B,从磨的轉動情况和它的構造上看,这兩点的摩擦力是量值相等方向相反的兩個平  相似文献   

16.
高守贵 《物理实验》2004,24(7):47-48
在学习摩擦力时,很多同学感到有一定的困难.笔者利用带滚轮的演示小车和轻质弹簧配合,经过组合改装,制成摩擦力演示装置.该装置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演示直观、操作方便、现象明显,适用于演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现将该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悬挂于粗糙墙壁面上的球是否受有摩擦力的再讨论──来稿综述在《中专物理教学》93年第4期上刊有“悬挂于粗糙墙壁面上的球是否受有摩擦力的讨论”一文,该文将球看成是质量分布均匀的刚性球,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第一种情况是绳子AC与球心在一直线上如图a,并认...  相似文献   

18.
题1:由于大气摩擦对卫星作负功,似乎要使卫星的动能减小,从而使卫星的速率减小。但是,由于卫星是处在地球的引力场中,速率的减小将导致轨道半径的减小,这将使卫星的引力势能减小,从而要使卫星的动能增加。实际上,引力势能的减小将抵偿摩擦力的负功而有余,从而使卫星的动能增大,因而它的速率将增大。定量计算如下: 卫星作圆周运动的条件为式中m和M分别为卫星和地球的质量,r为卫星轨道的半径。对此式取微分: 在某一时间t内,摩擦力F对卫星作的功为: 从功能原理得卫星动能的增量为:由于由(4)式得:把(2)式代入(5)式得 这就说明由于大气的摩擦,卫…  相似文献   

19.
王世伟  朱朋哲  李瑞 《物理学报》2018,67(7):76101-076101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羟基对碳纳米管摩擦和能量耗散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界面间氢键的形成,碳纳米管所受的平均摩擦力明显增大;随着羟基比例的改变,界面间氢键的数量与摩擦力的变化趋势一致;碳纳米管的手性角对摩擦力有一定的影响,扶手椅型碳纳米管所受的摩擦力比其他类型的碳纳米管的大;直径对摩擦力的影响较大,直径越大界面间的摩擦力越大,其原因是大直径的碳纳米管底部变平导致界面接触面积增大;界面接枝羟基后,体系的声子态密度中出现羟基的振动峰;随羟基比例的增加,羟基的振动在能量耗散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当碳纳米管和硅基底的羟基比例为10%/20%时,体系能量耗散的主要途径由碳纳米管和硅基底的振动转变为羟基的振动.  相似文献   

20.
两物体间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1)两物体间要有压力(接触、形变),(2)两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物体受到与它接触的另一物体对它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μN,方向与该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其中μ为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f/N,与两个物体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的情况(如粗糙程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