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理1—16.设X是无穷集合,f是X上的二元连算。G表示“是群”,N表示“不可交换的”,A表示“可交换的”,G.N.意指“不可交换的群”,G.A.意指“可交换的群”,SGm表示“子群m个”(其中m=2~(|X|)),SGm.N.与SGm.A.表示用N与A“作用”在SGm上的“结果”,T表示“互不同构的”,用T可“作用”在以上的“谓词”上,现令P∈{G.G.N.,  相似文献   

2.
概率统计重概念 ,思想方法要熟练 .“随机”、“必然”、“不可能” ,三种事件要分辨 .“等可能性”求概率 ,排列组合能实现 .“互斥”、“对立”、“互独立” ,异同关系紧相连 .随机变量分布列 ,期望、方差是重点 .统计抽样有三法 ,“随机”、“系统”与“分层” .正态分布重实用 ,线性回归能预言 .概念、公式牢记住 ,分析、计算真方便 .概率与统计(诗一首)@黄健$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330006  相似文献   

3.
凡题皆有“目”,所以谓之“题目”“.题”的意义谁都清楚,可是“目”者何意?其一,“目”就是“眼”,凡题都有“题眼”.也就是题的要害或关键之处;其二,“目”是解题人的“视力”,也就是“看”透题之要害或关键之处的本领.  相似文献   

4.
凡题皆有“目”,所以谓之“题目”.“题”的意义谁都清楚,可是“目”者何意?其一,“目”就是“眼”,凡题都有“题眼”.也就是题的要害或关键之处;其二,“目”是解题人的“视力”,也就是“看”透题之要害或关键之处的本领.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歧义 ,即语言的多种解说 ,是数学之大忌 .而数学中的歧义 ,往往出现在“顾名思义”上 .比如“虚数”一词 ,有人把它说成“虚设”的数、“没有实际意义”的数 ,这种说法 ,已被复数的广泛应用所否定 .“反三角函数” ,有人说成“三角函数的反函数” ,其实 ,三角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要论其反函数 ,必须对其定义域作某种限定 .“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不仅仅是“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共的垂线” ,它还包括“与两异面直线都相交”的条件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被一些门外汉弄得阴差阳错 ,以为是关于加法或乘法的原理 .“黄金分割”、“完美数…  相似文献   

6.
上高一见到“ ” ,就像小学一年级见到“0” ,那以后多少次与“0”相遇 ,多少次因“0”马失前蹄 ,今天又多少次与“ ”相遇 ,又多少次因“ ”功败垂成 .为避免重蹈覆辙 ,特书“ ”的备忘录 .按定义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不少同学以为“空集”就是空的 ,空的就是没有 ,以为 { } = .事实上 :1 .空集是没有 (即不含 )任何元素的集合 ,这里没有的是元素 ,而不是没有集合 ;2 .“空集”本身不是“没有”而是“有” ,正是这个“有”常常被我们忽视 .如集合 { }就是表示含有空集 这个元素的集合 ,即 ∈ { }而不是 { } = ;3…  相似文献   

7.
发刊辞     
运筹学在欧美的简称是O.R.(Operational Research),日本译为“运用学”。我国译为“运筹学”,有了更深的意义。除掉“运用”又充实以“筹划”。但不必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运筹”等同起来。因为即使是“兵书”、“战策”读得滚瓜烂熟,也会产生“赵括”、“马谡”这样的败军之将。何况O.R.毕竟  相似文献   

8.
实践学生“讲题”四年来,相关成果发表后,很多同行参与进来,践行学生“讲题”活动.针对个别同行认为学生“讲题”.教师可以“离场”,引发笔者思考:学生“讲题”,教师不但要“物理在场”.更重要的是“心要在场”.进而从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度阐述为什么教师应该“在场”,再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论述教师如何在场.  相似文献   

9.
曹炳元 《应用数学》1992,5(4):119-120
本文引入了flat fuzzy数.考虑fuzzy正项几何规划其中x=(x_1,…,X_m)~T,且符号“*”表示“(?)”,“≤”,“≥”,“(?)”的汇总,C_(ik),1均为flat fuzzy数. 1.当“*”代表“(?)”时,(1)等价于  相似文献   

10.
“教案”是一个老概念了,它是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用的“备忘录”;近来出现一个新的说法,叫做“学案”,不知是不是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方便的“备忘录”.不管怎么说,“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本”的提法是一种好的概念.最好搞成一种师生共用的东西,既是“教案”,也是“学案”,于是我们试着设计了“课堂实录”这个栏目.计划从2003年9月起在初中版开播.  相似文献   

11.
在一元函数中,“可导”和“可微”是等价的,“可微”的重要性似乎不大明显.在二元函数中情形就不一样了.“两个偏导数都存在”不能保证可微,甚至不能保证连续.也不能保证有极限;由可微却可以得到上述所有其它性质.还可以保证有方向导数.所以,对于二元函数,“可微”和“有两个偏导数”不等价,“可微”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孔老二为了维护腐朽没落的奴隶制,推行复古、倒退的政治路线,竭力鼓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说什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林彪和孔老二唱着一个调子,他要“克己复礼”,妄图纂党夺权,搞资本主义复辟,扯起“上智下愚”的破旗,把自己打扮成“天生”的“伟人”,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至贵”超人.把劳动人民说成是“愚昧无知”的“群氓”,污蔑人民是一盘散沙,只知道“恭喜发财”、“招财进宝”.林彪及其死党鼓吹的这一套反动说教,是为其复辟制造舆论.  相似文献   

13.
排列组合两大法 ,日常生活用处大 .美丽图案巧组合 ,中文英文排列法 .顺序有关属排列 ,顺序无关组合法 .分类分步细分辨 ,加法乘法计算它 .特殊元素和位置 ,首先就要考虑它 .“大于”“小于”排列题 ,从高到低若干类 .“含”与“不含”属一类 ,直接间接方法明 .“在”与“不在”“邻”“非邻” ,错位排列逆思法 .重复排列乘法算 ,穿插捆绑排列法 .分堆均分有区别 ,后面除以全排列 .隔板原理方法巧 ,组合问题不可少 .排列组合综合题 ,先组后排加乘算 .整体减去部分差 ,间接思考单记它 .世界美丽又奇妙 ,排列组合显奇效 .排列与组合诗一首$湖…  相似文献   

14.
臧华 《数学通讯》2002,(13):15-15
怎样构造一个命题的非是数理逻辑用语一节的一个教学难点 .下面 ,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突破难点的几点方法 .1 否定词分析 抓住否定词 ,建立一些固定的求非模式 .首先 ,必须掌握命题中常用的一些互为否定的词 ,如“等与不等” ,“是”与“不是” ,“小于”与“不小于” ,“任意一个”与“存在一个”等 ;掌握一些互为否定的关系 ,如“对 x∈R ,具有性质 p”与“ x∈R ,不具有性质 p” .其次 ,了解全称量词的一些等价说法 ,如“任意” ,“所有” ,“一切” ,“每一个” ,“任意一个” ;了解存在量词的一些等价说法 ,如“有些”、…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数学教材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数学中,张景中院士创立了非“ε-”语言.这种“Z-”语言把“ε-”逻辑语言变成代数运算,解决了“ε-”语言难教难学问题.用“Z-”语言讲极限理论,这是高等数学教材内容的一次改革.从全国实验看来,应用效果很好,应该把这一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去.这种改革,符合“数学大众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樊洪涛  徐义明 《数学通报》2005,44(11):43-44
“特殊化”是中学数学里很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稍加留心就可以看到,在各级各类的试题里有许多能够利用“特殊化”方法解决的问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般”和“特殊”是相互联系的,“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任何“一般”都是“特殊”的一部分.在解数学题时,我们经常把问题进行特殊化,通过解决特殊化了的问题,以获得原问题的解决.从一般问题“退”到特殊问题,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谋略.华罗庚先生认为,善于“退”,一直“退”到原始而不失重要性的地方,是学习数学的一个诀窍.明智的“退”有三种基本功能:指示解题方向,寻找解题途径,直接…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升数学高考复习的效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优效备考以“一核”“四层”“四翼”为导向,以“取势”“明道”“优术”为教学策略,注重“素养导向”,注重变式探究,注重解题反思,追求“质量优、效率高、效益佳”的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18.
遊戏分为甲乙两组(也可以根据人数分为三、四……等组同时进行.这里是以两组为例说明,其余各组遊戏方法相同),每组各有组员15人(也可以根据情况增加),各人各拿卡片一张.卡片上分别写上“0”、“1”、“2”、“3”、“4”、“5”、“6”、“7”、“8”、“9”、“x”、“+”、“-”、“÷”、“=”.如果每组人数不止15人,那末可以增加卡片,卡片上就写方程中另外所需要的符号和数,如乘号、括号、分数、负数.但不宜增加过多而使  相似文献   

19.
模糊控制理论及其在倒立摆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模糊性的普遍性与模糊控制在自然界中 ,有许多模糊现象 .例如“下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从“绵绵细雨”到“倾盆大雨” ,各种程度的雨都会发生 .它不是以固定不变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出现 ,以至人们很难用确定的模型来刻画它 ,这样的现象就是模糊现象 .人们为了了解、掌握和处理模糊现象 ,在大脑中所形成的概念往往是模糊概念 ;这些概念的类属边界是不清晰的 .由此产生的划分、判断与推理也都具有模糊性 .例如 ,人们为描述雨下的程度 ,可以划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 .然而 ,什么样的雨是“小雨”、“中雨”或“大雨” ?又是…  相似文献   

20.
“说理”课堂是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之一.“说理”课堂旨在通过有效的数学交流,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改变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学生会“算”不会“说”的现象,落实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本文从学生会“算”不会“说”的成因、“说理”课堂的内涵与实践意义、“说理”课堂的教学实施策略三个方面阐述了“说理”课堂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