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书华 《物理》2020,(1):53-53
按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可与无质量的引力子相联系。一种检验引力子是否真的无质量的方法,是通过对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详细观测来计算引力子质量的上限。如果引力子质量不为零,可能意味着需要超出广义相对论的新理论。若引力以光速传播,引力子的质量mg应为零。但是如果引力子具有微小的质量,引力将具有由引力子的康普顿波长λg标志的有限力程。  相似文献   

2.
戴闻 《物理》2000,29(12):751-752
我们所感受到的物质世界是由质子、中子、电子和光子组成的 .随着粒子物理研究的不断发展 ,人们认识到 ,除了上述四种宏观物质组元粒子之外 ,还存在上百种短寿命的粒子 .根据标准模型 ,最深层次的物质粒子共有 12种 (每种另有相应的反粒子 ) ,即 6种夸克 (夸克组成了质子、中子、介子等强子 )和 6种轻子 (包括电子、μ子、τ子等 ) .此外 ,还有一些力传递粒子 ,如传递电磁力的光子等 .上述理解涵盖强力、弱力和电磁力三种基本相互作用 ,但第 4种相互作用———引力未被包括在内 .其原因在于 :前三种力可用量子不连续的图像来描述 ,但引力却…  相似文献   

3.
<正>引力在物理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于初学者,这仅仅是一种不能用量子理论描述的基本相互作用。然而,引力的普遍理论——牛顿定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将空间与时间视为连续的经典物理量,这些理论在守恒量子基础上描述电磁力与核力。另外,与其他基本作用力相比,引力作用非常弱,仅仅当能量  相似文献   

4.
 1930年12月泡利提出中微子的假设以来,已整整60年了.今天,中微子这个没有大小、没有质量(至少尚未测到)、没有电荷的“怪”粒子,不再是科学家的一种假设,而是充满整个宇宙的稳定粒子.它们与带电轻子、夸克以及电弱作用的传递子-光子,中间玻色子Z0,W&#177;,强色相互作用的传递子-胶子,引力作用的传递子-引力子-起,支配着整个宇宙.  相似文献   

5.
李扬国 《物理学报》1958,14(6):479-487
本文用综合模型理论,讨论(7/2+)←→(1/2-)能级之间ЕЗγ跃迁。组态混合是由激发λ=2声子和核力引起的。计算的结果表明组态混合主要是由λ=2声子引起的。不利因子F约在0.01和0.1之间。舆其他种类跃迁的不利因子具有同一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第五种力     
 第五种力是指自然界可能存在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它不同于早已得到人们普遍承认的另四种基本力:强相互作用(或核力)、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及引力相互作用,是近二十余年对引力规律的研究中发现的.大家知道,牛顿主要根据天体运动的经验规律,确立了引力定律:引力的大小与引力源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一理论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一直受到人们反复的检验,特别是规范理论出现以后,更引起实验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左维  徐忠锋 《物理学报》2007,56(1):129-136
在同位旋相关的Brueckner理论框架内, 研究了三体核力重排贡献对同位旋对称势及其动量相关性和密度依赖性的影响,特别是研究了三体核力重排效应对于非对称核物质中质子和中子有效质量同位旋劈裂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三体核力重排效应对质子和中子单核子势均具有排斥性,而且其贡献随动量和密度增加而迅速增大. 在低密度区域,三体核力重排贡献对同位旋对称势的影响相当小,然而随着密度的升高,三体核力重排效应的贡献显著增强. 在高密度区域,三体核力重排效应使得同位旋对称势明显增大,而且当密度足够高时,三体核力重排贡献甚至导致对称势的动量相关性质发生改变. 三体核力的重排效应对核子有效质量同位旋依赖性的影响是使高密度丰中子核物质中质子-中子有效质量同位旋劈裂的幅度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8.
邵丹  邵亮  邵常贵  陈贻汉 《物理学报》2004,53(2):367-372
以平坦的Minkowski时空为背景,得到了任意坐标系和谐和坐标系中,n维GR引力和高导数引力的引力子自由传播子,求得了四种可能的曲率两点真空相关函数的首项.用微扰计算证明了曲率的两点真空相关函数在GR引力中为零,而在高导数引力中不为零.讨论了高导数引力与GR的引力子传播子、曲率相关函数的关系. 关键词: GR 高导数引力 引力子自由传播子 曲率真空相关函数 平移传播子  相似文献   

9.
运用变分法导出由Yukawa势决定的核力常数所满足的超越不等式,由此确定核力常数大于1.  相似文献   

10.
侯仁锠  赵玄 《中国物理 C》1983,7(2):236-244
本文用DWBA方法对两种入射能量Eα=31和和43MeV的64Zn(α, α′)64Zn*非弹性散射中可能的四极-八极双声子激发进行了研究. 考虑了核力势和库仑势, 零级近似核力势取为Woods-Saxon势, 由靶核振动引起的核力势的非球对称部分V1作为微扰. 在计算中, V1取到核表面集体坐标αλν的二级项, 总初态波函数Ψ(+)i取到V1的一级项,目在扭曲波格林函数中略去了作为中间态的吸收道. 此外在双声子激发机制中, 假设直接双声子激发的贡献是主要的, 相继双声子激发的贡献是次要的. 所得的理论角分布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 由这样符合可推知64Zn的3.72和4.19MeV能级是四极-八极双声子激发能级, 其角动量和宇称分别为3和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