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同时测定草鱼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隐色结晶紫、亚甲基蓝和新亚甲基蓝6种阳离子染料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样品经乙腈和缓冲溶液提取,用二氯甲烷萃取及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隐色结晶紫、新亚甲基蓝和亚甲基蓝的定量限均为0.2μg/kg。添加0.2~10μg/kg水平时加标回收率达到75.0%~98.5%,相对标准偏差为3.2%~9.1%。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结晶紫以及它们的隐色代谢物残留。匀质后的水产品样品用乙腈和乙酸铵缓冲液提取。合并提取液,用二氯甲烷反提取,经中性氧化铝柱和PRS柱固相萃取净化。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并以0.5 mmol/L乙酸铵-乙腈(体积比为10∶9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无需使用氧化铅柱在线氧化,色谱分离后直接进入串联质谱检测器检测。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方法的检测限(S/N=3)可达0.5 ng/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7.6%~98.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2%。大量实际水产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此方法适合于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以及它们的隐色代谢物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水产品中亮绿、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残留量同时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样品经乙酸铵缓冲溶液和乙腈提取,二氯甲烷液液萃取,PRS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浓缩,定容后测定。以2 mmol/L乙酸铵(含0. 1%甲酸)、乙腈和甲醇为流动相,CAPCELL PAK 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5种化合物在1. 0~100. 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 999),检出限(LOD,S/N≥3)均为1. 0μg/kg,定量下限(LOQ,S/N≥10)均为2. 0μg/kg;在水产品中加标水平为1. 0、5. 0、10. 0μg/kg时,回收率为70. 3%~92. 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 3%~13%。该方法灵敏度高,能有效检测水产品中亮绿、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隐性结晶紫的同时测定。采用Krom asil C18色谱柱,PbO2-硅藻土柱为柱后氧化柱,以乙腈-乙酸铵缓冲溶液-冰乙酸(体积比为58∶14∶28)体系为流动相。孔雀石绿、隐性孔雀石绿、结晶紫、隐性结晶紫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6%、85.8%、89.8%、88.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0%、4.7%、4.3%、4.6%(n=6),检出限为2μg/kg。  相似文献   

5.
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亚甲蓝及其代谢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水产品中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天青A、天青B、天青C残留的方法并用于样品检测.试样中残留的药物以含离子对试剂对甲苯磺酸的乙酸铵缓冲液-乙腈提取,二氯甲烷反萃,MCA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测定.对提取、净化及仪器分离分析条件进行了探讨,对亚甲基蓝在分析过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水产品中4种化合物在0.005~0.5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 9946~0.9978.在0.005~0.5 mg/kg浓度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9%~93.2%; 相对标准偏差为3 3%~11.9%; AZA、AZB、AZC、MB的检出限分别为1.27、0.98、1.48和1.33μg/kg.方法稳定可靠,可满足水产品中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MG)和结晶紫(CV)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MG)和隐色结晶紫(LCV)残留的QuEChERS/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改进的QuEChERS(EMR-Lipid)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1.8μm,3.0 mm×100 mm)色谱柱分离,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方式测定。4种分析物在0.2~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鱼肉中4种分析物在0.5,1.0,5.0μg/kg加标浓度水平下,回收率为77.1%~106.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4.3%。该方法简单、稳定、可靠,能有效去除样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杂质,可满足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以及隐色代谢物残留检测与确证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液相色谱安培检测水产养殖用水中的抗菌药物孔雀石绿、结晶紫、亚甲基蓝以及它们的隐性代谢产物的方法。采用V(甲醇)∶V(乙酸钠缓冲液)=70∶30(pH 4.5)为流动相,C18柱分离。采用MCX小柱富集,1.4 V玻碳电极直流安培检测,定量限在0.1~0.5μg/L,回收率在66%~101%之间,方法RSD在0.5%~4.8%之间。  相似文献   

8.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鱼肉中禁用和限用药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水产品中常被检出的禁用或限用药物,包括孔雀石绿(0.5~50μg/L)、结晶紫(5~100μg/L)、氯霉素(50~5.0×103μg/L)和磺胺甲基嘧啶(500~5.0×103μg/L)进行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对谱图进行分析处理,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运用SERS技术对染料类渔药,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的分析效果较好,对于其标准溶液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8和10μg/L;对抗生素药物,氯霉素和磺胺甲基嘧啶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50和500μg/L.4种药物的PLSR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R2为0.865~0.954.运用SERS技术最低能检测到鱼肉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的含量分别为1.0和20μg/kg,显示出SERS技术对食品中痕量药物残留检测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亚甲基蓝残留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水产品中亚甲基蓝残留的样品处理方法和分析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去脂、二氯甲烷萃取后浓缩,用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进行分析测定。亚甲基蓝的定量限为5.0μg/kg,检出限为2.5μg/kg,在5~1000 n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3种水产品添加5个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1.4%~92.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n=6)。方法适用于水产品中亚甲基蓝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液相色谱-可见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MG)、结晶紫(CV)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MG)和隐色结晶紫(LCV)的残留量,并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确证和定量。样品用乙腈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MCX阳离子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定容。以乙酸铵缓冲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经C18柱分离后,PbO2柱后衍生;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618nm测定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在588nm测定结晶紫和隐色结晶紫;并用串联质谱在电喷雾-多反应监测离子的模式下,进行质谱确证和定量;外标法定量,内标亮绿和氘代隐色孔雀石绿校正回收率。液相色谱-可见法的检出限为MG0.22,LMG0.28,CV0.22,LCV0.25μg/kg;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检出限为MG0.014,LMG0.018,CV0.014,LCV0.0084μg/kg。在2~20μg/kg范围内,回收率为75%~95%。  相似文献   

11.
孔雀石绿(MG)和结晶紫(CV)具有抗菌等活性,常被违法用于水产养殖业。但MG、CV及其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LMG)、隐色结晶紫(LCV)具有致癌性。所以水产品中染料的残留检测是食品安全分析的重要问题。由于水产品基质复杂,样品前处理尤为重要。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QuEChERS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用于鱼肉中4种染料的同时检测。对QuEChERS方法中提取剂体积、提取次数以及分散固相萃取材料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反相/强阴离子交换材料(C18SAX)能有效提高回收率。在最优条件下,4种染料在0.5~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该方法在鱼肉中的回收率为73%~91%,RSD为0.66%~5.41%。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高效,适合于鱼肉中染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柱前电化学氧化还原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鱼肉中结晶紫(CV)及隐性结晶紫(LCV)残留量的方法。试样用体积分数0.5%乙酸乙腈溶液提取,酸性氧化铝吸附剂净化,乙腈和乙酸铵缓冲液(78∶22,V/V)等度洗脱,柱前库仑检测器500 m V电压下LCV衍生为CV,588 nm波长检测。CV,LCV含量在0.010~0.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γ0.998),检出限为2.0μg/kg,定量限为5.0μg/kg。加标回收率为86.0%~91.0%。方法精密度、正确度和检出限等性能指标均达到兽残分析的要求,可用于水产品中CV,LCV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青黛中非法掺入的染色物质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天青A、天青B、天青C和亚甲基蓝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溶液(含5%甲酸)提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其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内标法定量,天青A、天青B、天青C、亚甲基蓝外标法定量.6种染色物质测定的线性范围在1~30 ng/m L之间,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天青A、天青B、天青C、亚甲基蓝的检出限分别为0.5、0.5、1.0、1.0、1.0、1.0 ng/g,定量限分别为1.0、1.0、2.0、2.0、2.0、2.0 ng/g,3个水平的回收率在79.7%~119.7%之间,精密度的RSD%在0.7%~1.8%之间.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适用青黛中非法掺入的染色物质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天青A、天青B、天青C和亚甲基蓝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养殖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和隐色结晶紫)的多残留分析方法。沉积物样品真空冷冻干燥,乙腈和二氯甲烷提取,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养殖水试样真空冷冻干燥,50%乙腈-水溶液(含0.1%甲酸)溶解残渣,离心过膜,上机检测。经BEH C18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采用内标法定量,药物含量在0.50~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以3倍和10倍信噪比计算出养殖水的检测限和定量限为10~25 ng/L和25~50 ng/L,沉积物的检测限和定量限为0.020~0.025μg/kg和0.04~0.05μg/kg;平均回收率为85.2%~105.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方法已用于实际养殖水和沉积物样品中违禁药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杨晓涵  吴雯倩  王彬  林风  吴小海  卢昕 《色谱》2020,38(2):195-205
利用多巴胺(DA)中的儿茶酚基团能与金属有机骨架晶体(MOFs)中金属离子螯合的原理,以ZIF-67为模板,经DA蚀刻-自聚合形成具有孔洞结构的聚多巴胺(PDA)壳层,制备了磁性-MOFs-PDA(Fe3O4@Z67D)新型材料。多种表征手段验证了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新型材料具有亲水性的表面、纳米级的孔径,以及良好的磁响应,被用作磁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手段,建立了萃取检测亚甲蓝(MB)和结晶紫(CV)两种阳离子染料的新方法。在最优的萃取和色谱分析条件下,MB和CV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200 μg/L和0.01~50 μg/L,检出限分别为0.04 μg/L和0.008 μg/L,对两种染料的富集因子分别为777和688。新型材料重复使用10次,其萃取性能未见发生变化。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检测淡水鱼养殖用水中痕量的MB和CV,加标回收率为82.0%~109.0%,RSD低于2.9%。  相似文献   

16.
魏敏芝  万建春  张富生  潘华 《色谱》2019,37(10):1059-106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定量和确证猪肉中3-甲基喹喔啉-2-羧酸(MQCA)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试样用0.3 mol/L盐酸溶液水解提取,加入乙腈和乙酸乙酯萃取,再用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经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50 mm×3.0 mm,1.8 μm)分离,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基质匹配添加标准曲线定量。MQCA在1.0~50 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在0.5、1.0、5.0 μg/kg加标水平下其回收率为90.5%~119.6%,相对标准偏差为3.14%~4.22%。方法可用于猪肉中MQCA残留量的快速定量和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水产品中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天青A、天青B、天青C残留的方法.试样中的残留药物采用离子对试剂提取,正己烷脱脂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对前处理及液相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探讨与优化.4种分析物在0.25 ~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定量下限可达0.5 μg/kg.在0.5、1.0、5.0 μg/kg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 ~91%;相对标准偏差为6.38% ~9.41%.方法灵敏、稳定,可满足水产品中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检测与确证及对药物动力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该文采用固相萃取(SPE)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实现了对水产品中莠去津(ATR)及其代谢物脱乙基莠去津(DEA)、脱乙基脱异丙基莠去津(DDA)和脱异丙基莠去津(DIA)的定量分析。以乙腈为提取溶剂,采用GC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对水产品中的目标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ATR、DEA、DDA和DIA在0.5~10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1~0.999 9;检出限(LOD)为0.02~0.13 μg/kg;在10.0、20.0、50.0 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3.6%~98.4%,相对标准偏差(RSD,n = 3)为3.6%~8.1%。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精密度,适用于水产品中ATR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快速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水产品中25种磺酰脲类及磺酰胺类除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盐析除水后,经SHIMSEN QVet-NM + 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Shim-pack GIST C18柱(2.1 mm × 50 mm × 2.0 μm)进行液相色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5种待测化合物在0.20 ~ 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4),方法检出限(LOD)为0.30 ~ 1.3 μg/kg,定量下限(LOQ)为1.2 ~ 5.0 μg/kg,在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62.7% ~ 1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2% ~ 18%。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为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控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文  丁慧瑛  奚君阳  黄雷芳 《色谱》2006,24(5):529-530
孔雀石绿(MG)和结晶紫(CV)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特点,当其进人生物体内,就会产生具有更强危害的隐性孔雀石绿(LMG)和隐性结晶紫(LCV)。鉴于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的危害性,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它们列为水产养殖中的禁用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