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Fe3+与I-的反应为例,将具象的原电池与抽象的化学平衡概念相结合,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及其移动、原电池等多个知识点同时呈现,有助于学生建构系统化、结构化的综合知识网络。改进了实验装置和试剂用量,确定了该实验课堂演示的最佳条件,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作为一种媒体被引入课堂 ,并由此产生了相对于常规教学的另一种教学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运用计算机知识以画面、动态图像、声音、文字的形式 ,有效的组合在一起并呈现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以多种形式、多个途径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其优势集中在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方面。常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并使用传统媒体为特征的教学。它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书本和黑板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它的优势集中在操作简便 ,可耐心指导学生学习并可与学生进行情…  相似文献   

3.
关于化学课堂提问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敬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04,25(9):20-2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课堂提问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课堂提问,合理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促进课堂上的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提问成为师生共同发现、理解和探究知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孟献华 《化学教育》2004,25(11):23-25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水平决定了学生思维的水平,甚至决定着课堂效果所达到的程度,新课程中要求教师课堂上尽可能设置多层次的问题.本文以布卢姆认知领域的目标为依据,对问题进行了6个层次上的分类,说明了各层次问题的作用、适用范围以及呈现方式,并对问题的内涵及分类设计做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基于CoRe工具对7名化学高级教师“化学平衡”的PCK进行表征研究,结果发现7位教师的PCK在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3个维度最为丰富和突出;在内容知识维度受教材内容的影响较大;在评价知识维度基于习题检测,强调课堂提问,重视形成性评价。该领域教师的PCK发展需在学生思维培养意识与相关教学策略方面相融合,以及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方法的系统整合方面进行有效拓展。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高端备课”项目下教师与学生行为互动的关键特征,研究采用视频分析法及滞后序列分析法(LSA)对2019年高端备课项目中“离子反应”课堂中的师生交互行为、比率、教师语言、师生操作技术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行为等进行量化与质性分析。研究发现,高端备课更加关注学生对于本源性认识问题的科学认识逻辑,以传授核心观念建构以及基于学生认识发展为本为理念,由知识解析为本向促进学生认识发展转变,通过师生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为常态化课堂优化提供了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7.
模块化结构的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需要寻求教学规律与课堂教学的组成、结构模型来支持课程目标的实施,将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研究作为新的研究方法,成为关注的热点。研究采用了课堂教学视频案例采集和教学结构维度的分析方法,选取了6个优秀化学理论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应用“Videograph”视频分析软件从学生学习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3个主要维度对案例进行分析、解读与比较。对教师课堂导入、新内容讲授(区分为教师启发式讲授和教师直接知识讲授)、师生课堂探究(区分为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和学生自主探究)、师生课堂探究讨论(区分为学生小组探究讨论、师生互动问答讨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其他活动等7个部分进行了编码分析和特征解读。初步提出了化学理论课堂教学结构的时间模型。  相似文献   

8.
金剑锋 《化学教育》2014,35(19):24-27
以苏教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芳香烃的来源与应用”为例,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阐述了以观念建构为目的来设计教学过程,让课堂呈现师生生命成长气息的设计思想。结合教学流程和课后反思,具体论述了以观念建构为目的,关注情境,回归教学本真;关注问题,架构知识纽带;关注活动,提升学习能力;关注反思,丰富认知结构的策略,从而实现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化学热力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化学反应方向与限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直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难点。教材的编排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教师的有效教学。韩国高中化学教材化学热力学知识编排运用多种直观呈现方式,降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层层递进呈现知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运用实验教学、渗透STS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这些特点都值得我国高中化学教材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课堂观察和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对新课程背景下"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应用"教学中新手与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新手和专家教师在课堂语言结构、教师倾向或风格、教师与学生情感气氛和课堂教学语言行为的组合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专家和新手教师语言行为的特征和差异,对新手教师语言行为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集体备课为背景,实录了2位优秀教师关于"乙炔"的同课异构,通过对比分析,得出2位教师在教学理念、课堂导入形式、课堂内容的呈现顺序、课堂重点的把握、学生参与程度等5个维度的特色,由此得出青年教师应从3个方面把握课堂教学:利用学生已有认知构建教学过程;创设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我生成;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蓓  史红霞 《化学教育》2021,42(5):54-65
为探讨不同发展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师对于“物质的量”主题的认识,聚焦学科教学知识(PCK)的2个基本组成部分:(1)学生理解的知识,(2)教学策略和表征知识。基于PCK课堂观察量表和CoRe模型,对比分析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关于“物质的量”主题的PCK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展阶段化学教师的PCK存在差异,教师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影响了教学策略和表征方式的决策。  相似文献   

13.
陈鹤 《化学教育》2019,40(7):80-84
化学实验课堂以微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展开,具体实施环节包括背景知识调研、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探究、答辩交流等。实践过程特别强调学习目标的落实及评价方式多元化。经过一学期的实施,课堂微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新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好的贯彻,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增强,小组合作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4.
方昊成 《化学教育》2018,39(3):54-54
正试卷讲评是理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从审题到解题孤军奋战,照卷讲题。而学生在课堂中鲜有互动,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翻转课堂"就是一种既符合建构主义观点,又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方式~([1]),小组合作学习也已是许多教师在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新形式试卷讲评课"是实践翻转课堂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好呈现  相似文献   

15.
乔金锁  李军  李贝贝 《化学教育》2014,35(24):58-60
为了帮助化学教师减少课堂教学"垃圾时间",就"影响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不少化学教师课堂时间利用不充分,主要原因来自教师方面.教师要爱岗敬业、有责任心,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有效安排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注意师生有效互动,才能减少或消灭课堂"垃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陈杨  王喜贵 《化学教育》2011,32(10):15-18
教科书的内容呈现可以从微观和宏观2个层面来研究。在微观上,可以从教学的三维目标来进行比较,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宏观上,可以从教科书的一体化原则、程序化原则、最佳化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4个方面来进行比较。本文以3个版本的教科书关于“硫”知识呈现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对有关“硫”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供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中学化学教师对探究实验的评价、信息、课堂管理及实施后果等方面的忧虑,对已有问卷修改和补充,组成了苏州地区化学教师对探究实验忧虑的问卷并实施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促进化学探究实验实施的策略是提高学生知识储备和实验技能;积极利用与开发高质量的探究实验课题;设置探究实验小组,尝试开放化学实验室;开展探究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8.
“复杂氧化还原电对电极电势的计算”一直是大学化学教学的难点,以此为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类比,厘清难溶盐电极、配合物电极与“金属电极”之间的渊源,完成知识的内化;通过课堂翻转,学生将内化的知识在课堂实践中加以展现与深化,掌握复杂电极在标准状态下电极电势的计算方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避免了学生线上学习存在的刷屏、刷题、心理浮躁等现象,有助于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将碎片化的知识迁移、串联、整合成体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制定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运用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手段考察高中化学教师"二次开发"必修教材的现状。结果表明,教师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二次开发"意识,但因教学理念的不同,"二次开发"的关注点、策略与表现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受考试的压力,现有的"二次开发"更多从考试评价出发,拓展、补充较多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课堂互动双编码分析模型。以获得安徽省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的1名优秀新手型教师和1名专家型教师的课堂为例,从课堂互动矩阵、动态折线图、课堂互动变项、教师表征转换水平等4个方面的比较与分析入手,全面介绍了该双编码模型在课堂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