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L-乳醛以由L-乳酸甲酯经过一步硅保护,然后用二异丙基氢化铝溶液(DIBA1-H)还原制备得到.立体选择性化合物的制备是当代有机合成化学中非常重要而且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高度立体选择性的各类化合物,包括立体高度选择性的烯烃化合物正在越来越频繁的运用在合成当中.本文系统地研究了L-乳醛与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叶立德试剂在不同条件(改变温度、溶剂、碱)下发生Wittig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总结了一些基本规律,为今后得到立体专一的烯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微波照射下氰基亚甲基膦叶立德和芳醛可顺利发生 Wittig反应 ,反应具有反应时间短 ,立体选择性高的特点 ,以较高产率生成 ( 2E) -α,β -不饱和腈 .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一种以1-取代高烯丙基胺为原料,结合酶催化动态动力学拆分与分子内烯烃复分解反应串联一锅法制备手性δ-取代己内酰胺的方法。分别用脂肪酶和蛋白酶作为动态动力学拆分催化剂,实现了手性δ-取代己内酰胺立体构型的调控。通过该方法制备的R-δ-取代己内酰胺的对映体过量值(enantiomeric excess,ee)均在90%以上,产率维持在76%以上;所制备的S-δ-取代己内酰胺的ee也在82%以上,产率均高于70%。  相似文献   

4.
微波照射下氰基亚甲基膦叶立德和芳醛可顺利发生Wittig反应,反应具有反应时间短,立体选择性高的特点,以较高产率生成(2E)-α,β-不饱和腈.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在纤维素三醋酸酯(CTA)手性柱上,对7种结构不同的外消旋萘普生酯进行了手性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组成的改变以及外消旋萘普生酯的结构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消旋萘普生酯能在CTA手性柱上获得分离;外消旋萘普生酯与CTA手性固定相之间存在的强极性作用(主要是偶极-偶极作用),并不是手性识别的决定因素;支配手性拆分的主要因素是外消旋萘普生酯在CTA手性空腔中的体积大小适应性,尤其是立体结构的空间适应性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蔗糖酯的相溶法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法以蔗糖、棉籽油为原料。首先使用苛性钾与脂肪酸乙酯反应生成部分中性皂作为乳化剂,并加入一定量的蔗糖,使蔗糖和脂肪酸乙酯在较低温度下既可达到相溶状态,进而在均相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蔗糖酯。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蔗糖:脂肪酸乙酯=1:0.8;皂用量15%,催化剂用量2%;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165min;压力≤666Pa。所得产品HLB值高于14。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系中褶皱假丝酵母菌脂肪酶(CRL)催化布洛芬乙烯酯水解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研究发现,在单一溶剂体系中Eyring曲线呈线性,在10~50 ℃的实验温度内均呈S选择性;在混合溶剂体系中Eyring曲线呈非线性,且观察到不同的转变温度(Tinv).研究还发现:在亲水性有机溶剂二氧六环/水均相混合溶剂体系中,Eyring曲线的Tinv处立体选择性E 值为极小值,在疏水性有机溶剂异辛烷/水两相混合溶剂体系中,Tinv处E 值为极大值,而在氯仿/水两相混合溶剂体系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立体选择性发生了反转.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十四酯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丙烯酸和十四醇为原料,直接熔融制备了丙烯酸十四酯。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丙烯酸十四酯的最佳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为260W、辐射时间为12min、n(十四醇):n(丙烯酸)为1.0:1.2,催化剂用量为0.6%(w%),在此条件下制备丙烯酸十四酯的反应时间从4h缩短到12min,反应速率提高20倍,能耗显著降低,酯产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9.
聚R-3-羟基丁酸酯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聚合物,其合成方法一直是手性聚合物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充分考察底物构型、溶剂等因素对酶促动力学拆分/聚合反应影响的基础上,结合过渡金属配合物对醇的原位外消旋化作用与酶促聚合反应,建立了一种绿色、高效的酶促动态动力学拆分/聚合一锅合成聚R-3-羟基丁酸酯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达到2.0×103 Da.通过改变聚合单体的光学纯度还可实现对聚合物分子量的调控,在不同光学纯度聚合单体的聚合反应中,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较为均匀地分布在0.3×103~1.3×103 Da内.该方法具有高效、无毒等优点,对进一步研究手性聚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分离酮洛芬糖酯对映体方法,为评价酶促不对称合成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聚酰胺手性柱上,正相体系下对酶促不对称合成的酮洛芬单糖酯(葡萄糖酯和甘露糖酯)、酮洛芬二糖酯(麦芽糖酯)和外消旋的酮洛芬乙烯酯进行对映体分离研究.考察了溶质结构对其手性识别的影响;并通过改变流动相中醇类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溶质在手性固定相上的分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酮洛芬葡萄糖酯、甘露糖酯和麦芽糖酯获得了基线分离,最大分离度分别为:1.83、2.94、2.04;溶质与固定相之间的氢键作用是溶质被保留和手性识别的关键.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红外(IR)及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乙烯基酯树脂(VER)及石墨/VER复合体系的固化行为.结果表明:计算所得VER及石墨/VER复合体系的表观活化能Ea分别为46.15和79.82kJ.mol-1;反应级数n分别为0.950和0.951.复合体系中树脂的固化放热量的平均值ΔH比纯VER体系的约降低17%,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树脂的固化反应程度;复合体系中树脂几乎不存在后固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相转移催化合成1-O-芳酰基-2,3,4-三-O-乙酰基-β-D-吡喃木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乙酰基保护的α-D-溴代吡喃木糖与苯甲酸类在TEBAC存在下反应,合成了四个未见报导的糖基羧酸酯,测定了其光谱数据,证实为β-端基异构体。  相似文献   

13.
用热机械曲线法(TM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氰酸酯/低溴环氧树脂(1:1)的共固化反应行为、历程,研究了氰酸酯改性不同环氧树脂体系层压板的耐热性能、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同时用动态的TGA研究了共固化体系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当低溴环氧树脂/氰酸酯质量比为1/1时,固化反应首先是氰酸酯发生自聚形成三聚体(三嗪环),然后三嗪环很快与环氧基反应形成异氰脲酸酯,异氰尿酸酯再与环氧树基反应生成噁唑烷酮,同时,氰酸酯单体直接与环氧基反应生成噁唑啉进而转变成噁唑烷酮,随着氰酸酯质量分数的增加,共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介电性能增加,抗弯强度减少,残碳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溴化α-呋喃亚甲基三苯鉮的合成及其与芳醛、酮的相转移催化反应,获得高产率立体专一性的烯烃衍生物.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特产红花籽油和甘油为原料,在碱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红花油不饱和单甘油酯,在2.5h的反应时间里,以红花油为关键组分研究了红花油单甘油酯合成的宏观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红花油单甘油酯合成反应动力学表现为准一级反应。并得到了不同时间段内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甾醇烟酸酯的合成及HPLC法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步法合成植物甾醇烟酸酯,产物总收率为87.4%.通过液质联用仪对产物进行验证.豆甾醇烟酸酯为标准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产物中植物甾醇烟酸酯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以Eclipse XDB-C18柱(4.6mm×150 mm,5μm)为分析柱,甲醇为流动相,流速是1.2 mL/min,紫外210 nm检测,柱温35℃.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分离度好.  相似文献   

17.
5-氮杂胞嘧啶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腈基胍和无水甲酸为原料,不使用任何溶剂,在118~120℃下直接生成脒基脲甲酸盐,用乙醇洗涤纯化,干燥后在烘箱中145℃下进行固态无溶剂反应,脱水生成5-氮杂胞嘧啶,用水重结晶,产品纯度达到98.5%以上,总产率为60.0%.该产品通过IR,^1H NMR,^13C NMR检测.证实为5-氮杂胞嘧啶.  相似文献   

18.
一类矩阵多项式的平方根矩阵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一类矩阵多项式的开平方问题,给出了该类矩阵多项式能开平方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其平方根矩阵的个数,完善了作者先前的理论,并推广了朱德高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