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电流偏置超导约瑟夫森结的微波驱动行为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确定约瑟夫森结微波耗散的方法.结的微波耗散由它的品质因子描述.微波耗散严重影响约瑟夫森器件如参量放大器、超导量子比特等的性能.对电流偏置的约瑟夫森结势阱采用四阶近似后,可以得到在较强微波驱动下约瑟夫森结非线性微波响应方程.该方程定量描述了非线性共振频率随外加微波功率变化关系:非线性共振频率与结等离子频率的差别依赖于约瑟夫森结的微波品质因子.对电流偏置的约瑟夫森结的微波运动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确证了微波品质因子与非线性共振频率-等离子频率差别的定量关系可以应用于约瑟夫森结中.用这种非线性频率响应方法来确定约瑟夫森结的微波耗散没有严格的温度要求,可在单个电流偏置的结中完成,实验上具有简单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速调管放大器中间腔可以提高器件放大增益,并达到降低微波注入功率的要求,同时针对高功率微波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特点,建立了一个带有两个中间腔的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采用特殊结构克服了多个中间腔引入的高次模影响,模拟上实现了在kW量级微波注入条件下,基波电流调制深度达到80%,输出微波3.3 GW。  相似文献   

3.
陈永东  吴洋  谢鸿全  李正红  周自刚 《物理学报》2013,62(10):104104-104104
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驱动的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中, 由于强流和高场强的影响, 尤其是中间腔具有高Q值, 微波腔与电子束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很明显, 严重影响器件性能.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以及电子在微波场作用下运动方程给出了中间腔的束-波互作用自洽方程. 从这些方程出发, 研究了调制深度和调制频率对间隙电压幅度和相位的影响. 对比常规速调管的等效电路模型, 自洽公式给出的间隙电压幅值同粒子模拟结果更接近, 尤其是较高调制深度的情况. 同时器件带宽随调制深度的增加而变宽, 这也同粒子模拟结果一致. 由此设计了一个S波段高增益相对论放大器, 在LTD (长脉冲螺旋线)加速器上开展了相应的实验工作, 实验上获得了1.1 GW的输出功率, 器件增益49 dB. 关键词: 相对论速调管 非线性互作用 自洽方程  相似文献   

4.
吴洋  许州  徐勇  金晓  常安碧  李正红  黄华  刘忠  罗雄  马乔生  唐传祥 《物理学报》2011,60(4):44102-044102
在器件设计上,针对低功率驱动的高功率微波放大器或高增益放大器中的高次模激励和自激振荡问题,采取了降低电子束同器件前端结构耦合等措施,来保证器件在工作区间完全处于放大状态,通过PIC模拟,设计了低功率驱动的S波段高功率微波放大器(电子束:流强7.5 kA,电子能量750 kV),注入微波6.8 kW时,模拟微波输出功率1.7 GW,增益53.9 dB.在Sinus加速器平台上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 注入微波62 kW时,微波输出功率达到2.04 GW(电子束:流强8 kA,电子能量800 kV), 输出频率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微波器件 高增益 模式控制  相似文献   

5.
C波段相对论行波结构放大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盘荷加载慢波结构的色散关系,设计了C波段高功率行波结构放大器,器件采用轴向微波功率提取降低输出端的反射,并在隔离段中加入微波吸收体切断放大器中自激振荡的正反馈过程,输出腔采用锥形过渡以降低Q值,减少电子注回流,有效抑制了放大器中自激振荡。在2.5维PIC模拟中得到功率890MW、频率5.64 GHz的微波输出,增益35.6 dB,效率32%。  相似文献   

6.
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双间隙输出腔的粒子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3维PIC程序对S波段强流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双间隙输出腔内的微波提取情况进行了模拟,给出了产生微波的详细物理图像。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双间隙输出腔能增加束波互作用长度,使提取到的微波功率和效率得到提高。模拟得到了输出微波功率随直流渡越角、随电子束外径与漂移管之间的距离、随基波调制深度以及耦合孔径向间距变化的规律。在电子束压580 kV、束流4 kA、基波调制深度80%、引导磁场1.5 T的条件下,模拟得到周期时间平均功率800 MW,频率约2.85 GHz,周期时间平均效率34.8%的微波。  相似文献   

7.
含有吸收介质的突变结构腔体场匹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勇  李宏福  谢仲怜  喻胜  邓学  赵青  徐勇 《物理学报》2004,53(1):229-234
采用分区求解场及边界场匹配方法推导出含有吸收介质波导的色散方程及突变结构高频腔体混合模式的场匹配方程。将解析分析与数值计算结合,对回旋速调管放大器高频腔体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吸收层对波导传播、衰减特性及谐振腔的谐振特性、损耗特性、Q值、场分布的影响。给出了数值模拟主要结果。 关键词: 吸收介质 场匹配 混合模 谐振腔 高功率微波  相似文献   

8.
吴洋  许州  谢鸿全  李正红  马乔生 《物理学报》2015,64(8):84102-084102
为实现高功率微波的相干功率合成, 开展了S波段高增益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输出微波相位特性的粒子模拟和实验研究, 粒子模拟与实验结果均表明电子回流是影响输出微波相位特性的主要因素. 在有效控制电子回流的情况下, 实验实现输出微波相位抖动小于± 10°, 锁相时间达90 ns. 以此计算, 若相位抖动在± 10° 内满足均匀分布, 十台该高增益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功率合成效率将大于99%.  相似文献   

9.
相对论Klystron双流放大器电子注的成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对论双流放大器是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率的高功率微波器件。其作用机理是沿同一方向传播的两束同心的环形电子束之间的双流不稳定性。这种双流不稳定性导致两个电子束之间的能量交换,最后由输出腔变成微波放大输出。相对论双流放大器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同一方向传播的两束同心的环形电子束的成形,利用MAGIC粒子模拟程序,对相对论双流放大器电子注的成形进行了粒子模拟。通过粒子模拟,证实了选择合适的参数来形成两束环形同心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成众志  华钧正 《物理学报》1963,19(7):425-441
由于各种固体负阻器件的进展,例如隧道二极管,参量应用的变容二极管等,从而引起了对具有周期性负载行波式分布放大器的研究。本文对这一类微波放大器的传输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其主要性能的分析包括:相位方程,增益方程,频率-相位关系,通带及阻带,相速及群速等等。文中给出了变容二极管行波式参量放大器的分析;还给出了重要的通用曲线及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数字全息显微测量技术的发展与最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数字全息显微测量技术是检测显微样本微观结构的重要手段,具有系统简单、非入侵、动态性好等特点,是一种很好地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综述了数字全息显微测量技术的发展,分析并比较了数字全息显微测量技术与其它显微测量技术的特点;归纳并分析了数字全息显微测量技术的典型光路系统及其特点;总结了数字全息显微测量技术的数值再现算法和误差抑制技术;列举了数字全息显微测量技术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单轴晶光轴干涉图成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数学工具和一种简单的实验装置,用直观的方法,使理论分析和图形相结合,从理论上解释了单轴晶光轴干涉图的成因,并给出了在白光照射下的干涉花样。搭建了实验光路,结果表明:若用单色光照射,干涉图为明暗相间圆环;若用白光照射,则为一个套一个的环状等色曲线。愈向视域边缘,干涉色级数愈高,等色曲线的数目愈多,密度愈大,表示晶体的双折射率愈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袁理  张晓辉  韩冰  谷立山  张鹰 《中国光学》2015,8(6):1035-1043
为了对大口径平面镜面形轮廓的五棱镜扫描法测试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对五棱镜转动时出射光角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精确计算。首先建立了合适的坐标系并规定了角度的正负,然后由入射光的偏摆角和俯仰角计算入射光向量,接着介绍了五棱镜的作用矩阵与坐标转换矩阵,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五棱镜转动的整个过程并且计算了出射光向量。然后计算出射光的偏摆角和俯仰角,再计算当五棱镜没有转动时出射光的偏摆角和俯仰角。最后计算出射光偏摆角和俯仰角的变化。特别分析了当入射光垂直入射五棱镜的情况。随后进行了实际计算与实验,总结了出射光角度变化的一些规律。将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最大偏差为1"。最大偏差在实验精度范围内,证明了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款简洁轻薄的手机镜头,使用4片非球面塑料材料和1片红外玻璃滤波片,塑料非球面材料分别是E48R,POLYCRA,折射率和阿贝数分别是1.53、58;1.59、29.9。用ZEMAX软件对镜头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设计全视场角和相对孔径分别为67°和1/2.8,系统总长为4mm,焦距3.5mm,后截距为0.5mm,使用1/4inchCMOS作为成像接收器件,全视场MTF值在295lp/mm处接近0.2,畸变小于2%,可应用于超薄手机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刘畅  王延辉 《中国物理 B》2015,24(1):10602-010602
We are developing a compact rubidium atomic beam frequency standard with optical pumping and detection.The cavity for microwave interrog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lock.The cavity in our design is a Ramsey-type,E-bend one,which is the same as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in most cesium beam clocks.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frequency shift associated with the cavity.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cavity is given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etailed dimensions a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 with the help of commercial software.The cavity is manufactured and fabricated successfully.The preliminary test result of the cavity is given,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The resonant frequency is 6.835 GHz,equal to the clock transition frequency of87Rb,and the loaded quality factor is 500.These values are adjustable with posts outside the cavity.Estimations on the Ramsey line width and several frequency shifts are made.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finite time thermodynamics, an irreversible combined thermal Brownian heat engine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consists of two thermal Brownian heat engines which are operating in tandem with thermal contact with three heat reservoirs. The rates of heat transfer are finite between the heat engine and the reservoir. Considering the heat leakage and the losses caused by kinetic energy change of particles, the formulas of steady current, power output and efficiency are derived. The power output and efficiency of combined heat engine are smaller than that of single heat engine operating between reservoirs with same temperatures. When the potential filed is free from external load, the effects of asymmetry of the potential, barrier height and heat leakag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ed heat engine are analyzed. When the potential field is free from external load, the effects of basic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ed heat engine are analyzed. The optimal power and efficiency are obtained by optimizing the barrier heights of two heat engines. The optimal working regions are obtained. There is optimal temperature ratio which maximize the overall power output or efficiency. When the potential filed is subjected to external load, effect of external load is analyzed. The steady current decreases versus external load; the power output and efficiency are monotonically increasing versus external load.  相似文献   

17.
张立森  宁永强  刘迪  张星  秦莉  刘云  王立军 《发光学报》2012,33(11):1247-1251
对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产热情况进行了分析,简化了热源,建立了列阵的热传导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改变底发射列阵的单元直径和间距,对列阵的温升进行了计算。研制了4×4、5×5和8×8三种不同尺寸的列阵,功率分别为580,1 440,2 100 mW,对应功率密度分别为115,374,853 W/cm2。通过光谱的波长漂移计算出4 A时的温升分别为120,58,38℃。采用小孔径单元制作的列阵可以有效地降低列阵单元间的热串扰,获得高功率输出。  相似文献   

18.
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子午线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构造,论述镜片的设计思想,阐述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子午线设计的基本原理,构建子午线多项式,给出子午线设计需满足的准则.在子午线设计的基础上,设计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等屈光度轮廓线,确定镜片面形,并求出镜片平均球面度与像散.比较3种不同子午线设计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并进行实际加工与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子午线设计是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设计的关键之一,不同的子午线屈光度分布,对应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球面度、像散以及畸变等差别较大.依据实际设计与检测结果,给出适用于不同个性化需求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子午线屈光度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三维测量中空间编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红岩  达飞鹏  金亚 《应用光学》2006,27(4):344-349
针对三维测量中的关键技术——空间编码技术,介绍了空间编码技术对测量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基于三角法结构光投影的测量原理。对空间编码技术在三维测量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编码原理,总结了编码方案所应满足的条件。列举了当前典型的几种编码方案和一种新的条纹边界编码方案,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在此研究基础上对空间编码技术作了进一步的总结,指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彩色编码与已有编码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基于偏振成像技术的目标探测研究进展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利用偏振成像技术进行目标探测的物理特性,介绍了偏振成像技术的应用优点,概括分析了我国利用偏振成像技术进行目标探测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叙述了国外在该研究方向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总结分析了基于偏振成像技术的目标探测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