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动态符号执行是对程序进行安全性分析的重要技术.在动态符号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符号地址,系统调用,路径选择等问题.针对符号地址导致的别名分析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的指针分析方法,对程序进行过程内的指向分析,并对指针分析过程引入约束条件,产生可以进行路径选择的测试用例,以提高指针分析的精度.在国内首款某型号商用编译器的开发过程中实现了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分析C语言测试用例,缩短用例测试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嵌入式设计中,数据存储器是稀缺资源.如何基于静态分配方案,用最少的内存空间来存储程序数据成为嵌入式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两个函数之间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调用关系的话,这两个函数的局部变量的生命期就没有重叠.这样的两个函数的局部变量可以共用存储空间而不会影响程序的正确性.基于这个思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函数调用图的拓扑排序的最优静态分配算法(TBA)并证明了该分配算法的最优性.该分配算法通过静态分析技术,构建函数调用图(FCG),基于FCG的拓扑排序,计算每个函数的私有数据段的全局地址以及段内每个符号的全局地址,并根据重定位表更新对这些符号的引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前人提出的启发式算法.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双指针线性搜索算法与4种数学模型的夫系及关于该算法原理的数学证明。提出指针徘徊控制策略以确保最优解不丢失,从而使该算法推广到含重复表元的有序表,还给出相应的程序框架,其中采用动态邻域来加快抛弃无关数据以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原应用于高应变测试分析中的CAPWAP/C算法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桩完整性分析,然后利用基于该算法所编制的程序对基桩测试中常见的疑难问题进行了理论模型分析,得到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论,并将其用于指导工程检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程序源代码的静态分析方法,针对程序中的非法计算故障,提出了一种自动测试方法.以非法计算故障的表现形式为基础,将静态分析程序源代码和识别非法计算的过程模型化,建立了静态检测非法计算所需的计算模型,将非法计算故障静态检测过程自动化,给出了非法计算自动测试算法.该方法通过对程序源代码的静态分析,实现了非法计算故障检测的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自动测试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检测非法计算的准确率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强SM4算法抵御能量分析攻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循环移位S盒掩码(RSM,rotating S-box masking)算法.该算法采用RSM掩码与固定值掩码相结合的方法,结合SM4算法本身的加密特性,不需要设计者对掩码进行人工操作,就可以起到循环移位S盒的目的,从而有效降低了功率消耗与中间值的关联性.安全性分析表明,本方案可以有效抵御高阶差分能量分析(DPA)攻击,是一个非常匹配SM4算法的掩码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狼群算法涉及参数较多、步长参数无法动态调整、游走方向固定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和变游走方向的改进狼群算法.该算法改进了游走行为、召唤行为、围攻行为3个主要步骤的移动步长,特别是当游走行为的试探方向改进后,每头狼都能根据头狼位置的变化自动调节移动步长、更换游走方向,从而简化参数设定,提高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低维单峰函数求解精度上较原算法有明显改善,亦进一步提高了高维多峰函数的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深入分析Rijndael算法,改进了AES算法的几个有可能产生不安全隐患的步骤.首先是对于最可能被攻击的混列进行优化,使该步骤变成简单的查表而不是域乘,增加了非线形安全性;其次对于子密钥的生成方面引入了随机函数使密钥的生成和选择变成随机性的,而不是原算法简单的线形选择,这样可以较完全抵抗线形密码分析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位置隐私保护是位置服务中的关键安全问题.当前的位置发布隐私保护方法忽略了位置点之间的时空关联特性对敏感轨迹信息泄露的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敏感轨迹点还原的风险模型,利用真实的样本轨迹数据,构造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轨迹隐私威胁模型,基于时空上下文信息计算敏感轨迹点被还原的条件概率,还原由删除或抑制而造成的不完整轨迹数据.基于真实的轨迹数据完成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轨迹数据还原准确性方面达到了80%以上.同时,针对行动轨迹还原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一种轨迹数据隐私风险度量模型,通过计算敏感状态的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之间的差值来评价轨迹还原造成的隐私泄露程度,估计轨迹点的发布对敏感位置的安全性影响,减少隐私泄露的风险.实验验证了该隐私保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电位是生物氧化提金预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为了实现对氧化还原电位的准确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蛙跳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方法.该算法是在标准蛙跳算法的基础上,参照反向差分的思想对种群进行初始化,将粒子群个体认知引入算法的局部寻优.通过改进的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关键参数,并以新疆某金矿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应用RTP的大规模会话,提出了改进的RTCP传输间隔算法,并对改进算法和现行算法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有效地减小了因大量用户同时加入而导致的RTCP包发送间隔误差,缓解了大规模会话初始时RTCP包造成的拥塞.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K_means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初始中心点选择方法,并利用几何三角形三边关系理论简化了迭代中的计算次数,以缩短大数据集聚类时间.针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特点,基于RFM模型设计了一种RFMVCI扩展模型.新算法的有效性和扩展模型的合理性在实验和旅游客户细分实践中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OMP)算法是一种重要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 OMP算法在每次迭代中选择与当前残差最相关的原子. 针对每次迭代需要重新计算残差的问题, 本文考虑偶数次迭代下残差未知的情况. 首先, 研究了奇数次迭代的残差与下一次迭代的残差之间的关系, 得到了一种偶数次迭代时选择原子的标准. 然后, 引入一种回溯机制来处理前面所得的迭代结果, 这种机制通过剔除其中多余的原子来实现精确重建. 据此, 提出了可减少计算残差的改进型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WIMAX标准中LDPC/Turbo双模译码器设计在精确计算时未充分考虑迭代次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DPC和Turbo码的自适应迭代译码算法,可灵活应用于由FPGA技术实现的双模译码器.该算法通过跟踪中间消息计算错误概率,根据多条件判定精确计算迭代次数,从而实现译码算法与错误概率变化特征的自适应性;通过改进的预判决机制减少平均迭代次数.利用Matlab搭建WIMAX系统测试链路,对TDMP多种算法的误码性能与迭代次数的关系进行测试,实现了12个SISO处理单元并行的LDPC/Turbo双模译码器.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译码器减少了算法中冗余的迭代过程,并且完全满足该标准下最大码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CPU-GPU协同贝叶斯种系发生算法n(MC)3的并发度,本文在n(MC)3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算法,修改算法并行策略,重组计算次序,削弱相邻计算节点之间的依赖关系,增强GPU空闲单元的利用,实现了更高的加速比,显著提高了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Turbo码的图像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详细分析数字水印系统等效信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Turbo码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Turbo码的纠错性能和人眼视觉特性,以实现静止图像中数字水印的嵌入和提取;在水印嵌入之前,对水印序列进行Turbo码编码,然后利用人眼视觉特性进行水印嵌入,并采用了Turbo迭代译码算法进行水印提取,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和算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水印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提高了水印的抗攻击能力,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水印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气动式机器人力控末端执行器存在力控精度低和响应慢等缺点, 提出一种非对称气电混合式力控末端执行器, 采用变参数PID控制器对非对称气缸的气动力与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电磁力进行协调控制, 实现机器人连续接触式作业中接触力的实时补偿与精确控制. 通过对气动系统、永磁电机和控制器等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 研究其控制特性与力-位移特性. 仿真结果表明, 相比气动力控系统, 气电混合式力控系统可有效消除摩擦力与跟随误差等引起的滞环和爬行现象, 控制特性最大误差由9.2N(2倍最大静摩擦力+动静摩擦力差值)减小至1N, 其力-位移特性最大误差由9.6N(2倍动摩擦力+气动力波动)也减小至1N, 提高了力控精度, 可提升机器人连续接触式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锚点位置固定有否,移动IP协议分为锚点固定的移动性管理协议和分布式移动性管理协议两类,后者允许移动节点在会话开始时动态地选择较近的接入路由器作为锚点,从而可以缩短切换时延并实现近似最优的路由.然而,对于给定的会话,锚点的位置是固定的,在会话持续时间内进行移动节点切换时,切换操作与锚点固定的移动性管理协议相同,存在切换时延长和路由欠优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应用双层指针的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方案.使用"低层指针"在具有移动性管理功能的接入路由器间建立指向关系以缩短切换时延;使用"高层指针"定期向锚点或对端节点注册优化路由并动态更换锚点;推导了所提方案和已有方案的切换时延公式.数值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缩短分布式移动性管理的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XOR门的静态逻辑电路功耗优化技术.通过极性转换,可迅速得到基于XOR门的静态逻辑电路的最优结构,达到优化功耗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功耗节省方面比其他同类算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