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meso-四(邻烷氧基苯基)卟啉合钴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meso-四(邻烷氧基苯基)卟啉合钴配合物10个,其中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8个,研究了其合成、分离、纯化方法,首次得到了该系列化合物的晶体或固体。用1H NMR、MS、IR、UV、元素分析等表征确证了其结构,报道和解析了该类卟啉钴配合物的1H NMR特殊波谱现象。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M)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6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研究了烷氧基链长、金属离子和分子空间结构对卟啉液晶性能的影响,烷氧基链长的增加、金属配合物的形成有利于液晶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系列卟啉乙酸合锰配合物9个,其中6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UV,1HNMR,IR,MS,元素分析等表征确证了配合物的结构,总结了锰与卟啉类配体配合的IR,UV,1H NMR判据.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M)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8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考察了烷氧基链长、配位金属离子和分子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邻烷氧基苯甲醛与吡咯缩合合成meso-四(邻烷氧基苯基)卟啉, 再与醋酸锌配合反应合成了meso-四(邻烷氧基苯基)卟啉合锌配合物10个, 其中未见文献报道的配合物9个, 得到该系列配合物的晶体或固体. 用1H NMR, MS, IR, UV, 元素分析等表征确证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液晶性能, 发现6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 其液晶行为表现为升温单变液晶.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Ni系列卟啉金属配合物10个,其中6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1H NMR、MS确证了其结构.总结了Ni与卟啉类配体配合的IR、UV、1H NMR判据.研究了该系列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5个化合物具有液晶性.考察了烷氧基链长及配位金属离子对液晶性能的影响.发现带有10个碳原子以上的烷氧基链的配合物具有液晶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系列卟啉乙酸合锰配合物9个,其中6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UV,1HNMR,IR,MS,元素分析等表征确证了配合物的结构,总结了锰与卟啉类配体配合的IR,UV,1HNMR判据.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M)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8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考察了烷氧基链长、配位金属离子和分子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meso-四(对烷氧苯基)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Zn、Pb两个系列卟啉金属配合物12个,其中6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1HNMR、MS确证了其结构.总结了Zn、Pb与卟啉类配体配合的IR、UV、1H NMR判据.研究了这两个系列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9个化合物具有液晶性.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meso-四(邻烷氧基苯基)卟啉及其铜配合物两个系列20个化合物, 其中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16个, 研究了其合成、分离、纯化方法, 得到了这两个系列化合物的晶体或固体, 用1H NMR, MS, IR, UV, 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M)研究了这两个系列化合物的液晶性能, 发现19个化合物具有液晶性, 其液晶行为表现为升温单变液晶.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μ-氧-双[meso-四(对烷氧基苯基)卟啉合铝(Ⅲ)]配合物. 用UV-vis, 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对各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 发现在该系列配合物中两个卟啉分子通过Al—O—Al键形成二聚体.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M)研究了其液晶性, 发现其中九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 多为升温单变液晶, 有一至两个中介相, 有确定的相转变温度、热焓和相变区间. 考察了取代基、金属离子和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μ-氧-双[meso-四(对烷氧基苯基)卟啉合铁(III)]配合物9个, 研究了其合成、分离、纯化方法, 用MS, 1H NMR, IR, UV, 元素分析等方法剖析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其结构我们认为是μ-氧桥联的二聚体结构, 且存在两种典型空间构象结构(重叠式和交叉式), 表现为同一系列化合物存在四类1H NMR谱.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这9个化合物的液晶性, 发现9个化合物均具有液晶性, 多为升温降温互变液晶, 具有丝状光学织构. 有一至三个中介相, 相变起始温度最低为-6 ℃, 最高为210 ℃; 相变区间最宽为301 ℃, 最窄为50 ℃; 清亮点(Tc)最高315 ℃, 最低147 ℃. 考察了烷氧基链长、配位金属离子及配合物分子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我们认为这种μ-氧桥联的二聚体结构比单层平面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更好的液晶性.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μ-氧-双[meso-四(对烷氧基苯基)卟啉合铁(III)]配合物9个, 研究了其合成、分离、纯化方法, 用MS, 1H NMR, IR, UV, 元素分析等方法剖析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其结构我们认为是μ-氧桥联的二聚体结构, 且存在两种典型空间构象结构(重叠式和交叉式), 表现为同一系列化合物存在四类1H NMR谱.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这9个化合物的液晶性, 发现9个化合物均具有液晶性, 多为升温降温互变液晶, 具有丝状光学织构. 有一至三个中介相, 相变起始温度最低为-6 ℃, 最高为210 ℃; 相变区间最宽为301 ℃, 最窄为50 ℃; 清亮点(Tc)最高315 ℃, 最低147 ℃. 考察了烷氧基链长、配位金属离子及配合物分子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我们认为这种μ-氧桥联的二聚体结构比单层平面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更好的液晶性.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系列meso-四(对烷氧基苯基)卟啉镁配合物,用UV-Vis,1H NMR,IR,MS,元素分析等确证了配合物的结构,总结了镁与卟啉类配体配合的UV-Vis,1H NMR,IR数据.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M)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6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考察了烷氧基链长、配位金属离子和分子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meso-四(对烷氧苯基)卟啉及其Cu,Co,Zn,Pb金属配合物38个,其中14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1HNMR,MS对其进行了表征,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这五个系列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16个化合物具有液晶性,探讨了烷氧基链长及配位金属离子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Synthesis of fourteen new complexes of meso-tetrakis(4-alkoxyphenyl) porphyrins with Co2+, Cu2+, Zn2+, Pb2+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Meso-tetrakis (4-alkoxyphenyl) porphyrins were prepared by condensation of 4-alkoxybenzaldehydes with pyrrole, then treated with corresponding metallic acetate to produce mentioned complexes, IR, UV, 1H NMR, MS and elementary analysis were explored to confirm the structures of all theses new complexes.Characteristic spectrometric data of IR, UV, 1H NMR related to these complexe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Ten of the fourteen complexes were found to exhibit liquid cryst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4.
meso-四(对烷氧苯基)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I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Zn、Pb两个系列卟啉金属配合物12个,其中6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1HNMR、MS确证了其结构。总结了Zn、Pb与卟啉类配体配合的IR、UV、^1HNMR判据。研究了这两个系列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9个化合物具有液晶性。  相似文献   

15.
Chloride and pseudohalide (N3 ?, NCS?) hydride-carbonyl ruthenium(II) complexes with 4-pyrrolidinopyridine as co-ligand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1H, and 31P NMR, electronic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 complexes were calcula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on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The spin-allowed singlet–singlet electronic transitions of the complexes were calculated by time-dependent DFT, and the UV–Vis spectra have been discussed on these basis. The emission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es we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6.
The synthetic, spectroscopic,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f some new palladium(II) and platinum(II) complexes derived from biologically active sulfur donor ligands 1H-indol-2,3-dione benzothiazoline (Bzt 1 H) and 5-nitro-1H-indol-2,3-dione benzothiazoline (Bzt 2 H) have been described. The reac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1:2 molar ratios.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benzothiazolines and their complexes has been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elemental analyses; molecular weight determinations; and IR, 1 H NMR, 13 C NMR, and UV spectral studies. Based on IR and 1 H NMR spectral studies, a square-planar structure has been assigned to these complexes.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comparative growth inhibiting potential of the synthesized complexes against the benzothiazolines for a variety of fungal and bacterial strains. The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the ligands and complexes possess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Further, it was noted that the growth-inhibiting potential of the complexes is greater than the parent benzothiazolines.  相似文献   

17.
设计合成了meso-四(间烷氧基苯基)卟啉及其19个铜配合物, 其中16个为未见报道的化合物. 研究了其合成、分离、纯化方法, 得到了这两个系列化合物的晶体或固体, 其结构经 1H NMR, MS, IR, UV和元素分析确证. 研究了这两个系列化合物的液晶性能, 发现13个化合物具有液晶性, 其液晶行为表现为升温单变液晶. 还研究了烷氧基链长、金属离子和分子空间结构对卟啉化合物液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