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一种新型固相标记免疫检测技术,因其独特的性质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简述了免疫胶体金技术在电镜、光镜快速检测诊断中的发展以及在生物医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未来免疫胶体金技术在提高胶体金制备质量的同时将实现定量和多元化检测。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快速检测技术,包括:化学比色法、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试纸、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便携式色谱质谱联用仪、生物化学发光检测仪等在食品现场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探讨了食品快速检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广泛应用于发展具有超高灵敏度、超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纳米材料的免疫标记技术是免疫分析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标记物在电化学免疫分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情况,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栩  林金明 《分析试验室》2007,26(6):111-122
本文评述了近5年国内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应用进展,分别从基因工程试剂的应用、新标记物与标记技术、新固相材料、新联用检测技术和微型化、自动化检测仪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162篇.  相似文献   

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应用SPR原理可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在生命科学、医疗检测、药物筛选、食品检测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SPR技术可与免疫传感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可用于各种蛋白质抗原的检测.本文重点总结了SPR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及医疗领域蛋白质检测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SPR免疫传感技术在这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进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纳米TiO2分离富集水样中痕量镉的最佳反应条件,应用自制抗Cd(Ⅱ)-iEDTA(Isothiocya-nobenzyi-EDTA)螯合物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快速检测环境水样中重金属镉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采用纳米钛富集水样中的痕量镉,用洗脱剂将吸附的镉离子洗脱后,再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判断镉离子浓度,进而分析水样中的重金属镉含量。结果表明,pH 9.0时,Cd可被纳米TiO2定量富集,吸附于纳米TiO2上的镉离子可用0.1 mol/L的EDTA.2N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定量脱附。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纳米TiO2对Cd的吸附容量为14.7 mg/g,富集倍数可达50倍。制备了比色法判定结果的胶体金试纸条,并建立了纳米TiO2富集-胶体金试纸条联用检测方法。对实测样品的检测耗时约90 min,该方法对Cd的定量下限可达5μg/L,适用于环境水样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于快速检测组织样品中磺胺甲噁唑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采用免疫竞争法,将抗磺胺甲噁唑多克隆抗体-胶体金复合物包被在胶体金结合垫上,同时将人工合成的磺胺甲噁唑抗原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薄膜表面作为检测线(T线),将抗磺胺甲噁唑多克隆抗体的羊抗兔二抗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薄膜表面作为质控线(C线).T线的人工抗原与待测样品中的磺胺甲噁唑竞争结合胶体金标记的磺胺甲噁唑多克隆抗体,通过T线与C线的显色对比读出结果.采用该检测试剂检测组织试样时,定量下限可达20 μg/L,整个检测过程只需3 ~5 min,且与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盐酸克伦特罗、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无交叉反应.检测试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操作便捷,稳定可靠,可作为组织中磺胺甲噁唑残留现场监控的有效筛检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莉  张萌 《大学化学》2023,(1):149-154
胶体金、金配合物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与药物研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生动的语言、拟人化的方式,从金元素的角度讲述了免疫胶体金技术检测新冠的原理和金配合物作为抗新冠药物的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碳纳米材料因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纳米产品中使用最多的纳米材料之一.这些纳米材料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其生物安全性研究是碳纳米科技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寻找和建立针对环境生物体系中碳纳米材料高灵敏、本征的定量检测方法,获得与环境生物体系相关的数据,是推动其环境纳米生物效应和安全性研究的关键.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同位素标记分析方法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定量分析方法,尤其对碳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可本征、快速、准确、高灵敏地对其纳米生物效应与毒理学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典型碳纳米材料的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和方法、检测方法及其在碳纳米材料结构形成、生物体内定量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等纳米生物效应与毒理学分析研究的相关应用,并展望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在碳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和环境健康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毛细管电泳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分离分析技术,以其分辨率高、分离时间短及样品试剂用量小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环境、生物以及临床分析[1].基于三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结合了电化学检测的微型、原位和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可用于胺类、醇类、DNA以及免疫分析[2].毛细管电泳和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结合可以成为一种低费用、低成本及简便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