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了乙炔的洗气方法 ,用次氯酸钠 硫酸铜二次洗气可获得良好效果。观察了乙炔与银氨溶液、硝酸银乙醇溶液及硝酸银水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外观。对 3种沉淀的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定后两者为乙炔银与硝酸银构成的复盐AgCCAg·AgNO3。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完成了由5步构成的银元素的循环实验,从银粉出发,经过银在硝酸中溶解,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银溶解于氨水,银氨络离子与乙炔反应生成乙炔银,水合肼将乙炔银还原为单质银等化学反应,完成了银的循环实验。  相似文献   

3.
对乙炔制备中杂质气体的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有机化学实验教材指出:碳化钙中常含有硫化钙、磷化钙等杂质,它们与水作用,产生硫化氢、磷化氢等气体,夹杂在乙快气体中,硫化氢能与硝酸银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银沉淀,它又能和氯化亚铜作用生成硫化亚铜,往往影响乙炔银和乙炔亚铜的实验效果,故需用饱和硫酸铜溶液把这些杂质气体氧化除去。  相似文献   

4.
采用恒压分液漏斗和蒸馏烧瓶组成的装置,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是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常用方法。该实验产生糊状Ca(OH)2沉淀,存在反应速率过快、无法控制反应进程、产生气流不平稳、泡沫随气体冲出堵塞导管等问题。利用滴液式气体发生器,在反应容器中加入7 mm玻璃珠与电石混合,以10%氯化铵溶液为反应液,解决了实验室制备乙炔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制备乙炔的产率。  相似文献   

5.
将市售硝酸银试剂配成溶液,滴入氨水,反应液始终保持澄清,初步认为这种异常实验现象是由硝酸银试剂中含有少量硝酸铵杂质引起的。测定了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氧化银沉淀的质量,指出制取银氨溶液时只有少部分硝酸银与氨水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氧化银,大部分硝酸银与氨水反应直接生成银氨络合物。探析了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氨水,反应液始终澄清或生成白色沉淀的异常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6.
刘强  王磊  张小平  宋万琚 《化学教育》2004,25(12):47-49
乙烯和乙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不饱和烃类性质的理解。本文采用一套微型实验装置,研究了乙烯和乙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效果极其显著,特别适合高中化学教师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7.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04,25(10):53-53,56
试管里倒人2mL CuSO2溶液,再加入几滴NaOH溶液,立即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再将沉淀加热会分解生成黑色的CuO。这既是初三化学的一个演示实验,又是高一书后的一个学生实验。可是不少教师按此步骤进行实验,所得到的沉淀物外观看上去不是蓝色,而是像碱式碳酸铜一样的浅绿色;将此沉淀物(浊液)加热直至煮沸,都观察不到有分解变黑生成CuO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热解煤及模型化合物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煤及石墨热解生成乙炔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与挥发物相类似的气态脂肪族及液态芳香族模型化合物以及设计了与这些模型化合物生成乙炔有关的反应,通过计算这些热解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Gibbs函数变化ΔG°,对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根据上述实验和理论研究,更进一步证实了煤释放出的挥发分是生成乙炔的主要来源,同时也得出了乙炔在高温时易生成是由于熵效应。这些研究为探索煤在等离子体热解反应器中生成乙炔的机理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应用乙炔一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净化工序后硫酸钴溶液中镁的含量时,曾用的抗干扰剂是HCl和SrCl2,试样中常产生沉淀堵塞仪器的毛细吸管,即使镁的含量低,也只能取少量的试样稀释后再测,吸光度低,读数误差大。  相似文献   

10.
张新平  陈晓利  李兰 《化学教育》2010,31(10):90-92
从理论与实验2个方面,探讨了乙烯、乙炔分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由于乙烯、乙炔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其还原能力不同,除表现为褪色的快慢不同外,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为反应过程中的"过渡色"明显不同。实验证实,从过渡色这点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炔的。  相似文献   

11.
1,2-二乙炔基四苯基乙硅烷与1,2-二乙炔基四甲基乙硅烷在催化剂铑(Ⅰ)络合物[氯化三-(三苯基膦)铑]的作用下得到一种新的含硅共聚物。实验证明此共聚物的主链是有规交替结构。研究了固体薄膜及其溶液的光解作用,并测定了SbF5蒸气处理后的共聚物薄膜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2.
韩程明  王素懿 《化学教育》2009,30(12):56-57,61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验证这一演示实验中,运用问题分析法,把复杂的实验分解为简单的构成要素,简捷地导入了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通过除去乙炔气体中杂质的各种方法的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乙炔气体收集方法的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银、铜对NiB/CNTs非晶态合金乙炔选择加氢性能的影响;NiB/CNTs;非晶态合金;银;铜;乙炔选择加氢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氧化还原体系溶液进样对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空气-乙炔火焰的增温作用。应用双波长吸收法,首先采用镓(Ga)标准溶液进样,在不同乙炔流量、不同观察高度条件下对空气-乙炔火焰的温度进行测量,验证空气-乙炔火焰的温度分布情况,然后选定高氯酸、硝酸、无水乙醇、蔗糖4种试剂,以适当浓度、不同组合配制6种氧化还原体系介质的Ga标准溶液、使用其进样,在不同Ga标准溶液、乙炔流量与观察高度条件下进样,对空气-乙炔火焰温度进行测量,验证利用氧化还原体系介质溶液进样提高空气-乙炔火焰温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选定试剂作为溶液介质进样增温空气-乙炔火焰是可行的,不同介质溶液进样对空气-乙炔火焰的增温效果有差异。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了6种介质溶液进样、空气-乙炔火焰温度达到最高时的乙炔气流量和火焰观察高度,为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些难熔元素如(Mo)、(Ba)、(Al)、(Sn)、(W)、(V)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宋立美  高妮  滕杨 《化学教育》2012,33(1):69+80
用浓度为0.5%、5%的中性高锰酸钾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氧化乙炔气体,并设计实验对氧化产物进行了验证,结合实验现象及相关理论,得出氧化产物主要是甲酸钾或甲酸钾和二氧化碳气体.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方法。甲醛与斐林溶液(含铜离子和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溶液)在沸水浴中反应30min生成氧化亚铜沉淀,或与银氨溶液(含银离子的氨性溶液)在50℃水浴中反应15min生成单质银沉淀。两种沉淀分别用6mol·L-1盐酸溶液和6mol·L-1硝酸溶液溶解,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反应中定量释出的铜量或银量,间接换算成甲醛含量。铜和银的质量浓度分别在7.000,6.000mg·L-1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在试样溶液中加入1.000mg·L-1铜、银标准溶液并按所述方法进行分析,所得回收率在99.6%~101%之间(Cu)和81.9%~84.2%之间(Ag)。  相似文献   

17.
卤化银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应用本项目组研制的MXLab21先进数字化实验系统,结合银硫离子电极,测定AgNO3溶液沉淀Cl-,Br-,I-及其混合离子的沉淀曲线,即电动势(E)随AgNO3溶液体积(V)变化的关系曲线。3种单一离子的沉淀曲线可以直观体现出滴定的电动势突跃范围与相应沉淀的溶度积大小的关系及其规律性变化。通过混合离子的沉淀曲线分析3种离子两两混合或3者混合时分步沉淀的可行性。Cl-,Br-,I-的沉淀及分步沉淀的动态E-V曲线的建立,对中学化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优化设计矩形波导谐振腔微波化学反应器,可以大幅提高微波等离子体下甲烷转化率(最高为93.7%)、C2烃收率(最高为91.0%)和乙炔收率(最高为88.6%).且优化后,在实验的压强范围内,甲烷转化率和C2烃收率较为稳定,C2烃主要是乙炔,其选择性都在90%以上.生成乙炔的能量产率和时空产率也都比较高.利用发射光谱法对微波等离子体下甲烷偶联制乙炔的反应进行了诊断研究,在300nm~750nm波长范围内激发态物种有:CH,C2,H2,Hα-根据反应产物和激发态物种从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10 g轻质隔墙板试样溶于8 mol.L-1硝酸溶液100 mL中,于此溶液中定量加入相当于氯离子估计量(物质的量)1.2倍的硝酸银溶液使其中氯离子定量生成AgCl沉淀。经陈化后,将混合物滤入于20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分取此溶液一份,用水稀释200倍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其中镁、钙及银的含量。所得银的量为定量生成AgCl沉淀后留存的过量硝酸银溶液。按此银的测定值间接换算成试样中氯的含量。从上述定容为200 mL溶液中,另分取一份溶液加水稀释5倍后,按ICP-AES法测定其中痕量铝、铁及锰的含量。按所提出的方法测定了实样中镁、钙、氯及铝、铁、锰的含量,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  相似文献   

20.
煤质对H2/Ar等离子体热解制乙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取12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通过等离子体热解实验考察了煤的挥发分产率、煤中氧质量分数、灰分产率对乙炔收率和结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挥发分产率为30%~40%的烟煤,热解时具有较高的乙炔收率;含氧量越高的煤,生成的碳氧化物越多,相应的乙炔收率较低;煤中的矿物质与乙炔收率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但煤中的矿物质有利于CO的生成。影响结焦量的主要因素与煤的矿物质密切相关,煤中掺入二氧化硅和天然河沙能够明显增加结焦量,改变结焦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