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交换树脂是目前有着广泛用途的化工产品之一;它无论在工业上或科学研究中均获得了广泛地应用,已成为工作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近十几年来,由于原子能工业的迅速发展,离子交换树脂在吸收与分离放射性物质(放射性同位素,铀的提炼与纯化,堆回路中水的净化等)方面亦已得到了重要的应用。但是这些化学过程均是在强射线作用下进行的,由于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各种化学变化,因而给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变。为了阐明射线作用的影响,以便在原子能工业中广泛地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因此有必要研究各种离子交换树脂的辐射稳定性问题;即研究离子交换树脂的各种不同化学结构以及所处的物理状态与其辐射稳定性的  相似文献   

2.
脉冲辐解     
辐射化学是研究由高能射线所引起的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十年代,人们主要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辐解产物的变化,间接地认识辐化反应中各种活性粒子的运动规律,1960年,脉冲电子束辐照技术出现后,使  相似文献   

3.
辐射化学     
射线照射各种物质会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这种化学效应在发现放射性物质不久以后就被观察到了。例如,1899年居里夫妇就注意到:在镭的射线作用下,空气中会有臭氧生成,如用一带磨口塞子的试管,放进一些镭封闭一段时间以后,打开塞子将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管口上,它就会变成紫色。Giesel在1902年首先发现在镭化合物的溶液中会有气体放出,含有50毫克镭的水溶液中,在16天内可以得到3.6毫升的气体,其中主要是氢,约有12%的氧;更奇怪的是居里  相似文献   

4.
硫化银纳米晶的γ辐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γ射线辐射法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它是利用水在γ射线的作用下产生的大量还原性粒子 (如水合电子等 )把许多金属离子还原 ,或者把一些较高价态的非金属元素 (如硫 )还原成最低价态 ,以制备纳米金属粒子 [1~ 3]、纳米合金粉末 [1~ 4 ]、纳米金属氧化物粉末 [5]、纳米复合材料 [6]和半导体硫化物纳米材料 [7]等 .但对硫化物的研究仅局限于 B- A族化合物 .现在 ,各种 B- A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为这些化合物同时具有部分电子导电性能和部分离子导电性能 ,可用作超离子导体和半导体 [8…  相似文献   

5.
射线和各种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以及高聚物)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化学变化量和该化合物所吸收的能量(剂量)之间,若有定量关系,则通过这些变化量,就可求出剂量。某些化合物具有这种特性。基于这种原理测量剂量的方法,一般叫化学剂量测量法。剂量测量用化合物愈能满足下列条件愈好: 1)在单位剂量的射线或不同剂量率的射线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接枝共聚物和镶嵌共聚物引起研究工作者的注意。因为这些类型的高分子化合物在性能方面显然有不同于一般共聚物之处。在接枝共聚物和镶嵌共聚物中一般兼有各种均聚物的性质。借原料物质的选择可以得到一些具有我们所期望的综合性能的共聚物。制取接枝共聚物的方法甚多。例如,机械化学方法、辐射化学方法以及各种化学方  相似文献   

7.
铜离子在人体各种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体中铜离子浓度的失衡会引起一些相应的疾病,因此对于铜离子的研究至关重要.所谓双通道化学传感器,是指可以选择性识别两种离子或者分子的一类化学传感器,相比于单通道化学传感器,该类传感器具有功能多样化的特点.近年来,一些关于铜离子作为主客体的双通道化学传感器被广泛报道.基于此,综述了近年来铜离子作为主客体的双通道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涂华民 《大学化学》1991,6(5):47-51
颜色常常是人们对化学开始引起浓厚兴趣的主要原因,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染料和颜料不仅仅是分析化学家和法学家们绝妙的化学珍品,而且也是医生们的诊断药物,生物化学家则用它进行组织学研究,化学家常利用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或鉴别某些化学反应的发生或鉴别试料中是否含有某些离子等。液晶显示系统、高能辐射感受器以及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热分析法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学性能变化对各类物质进行研究从来就是经典物理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各种物质的热力学参数研究即其一例。过去因装置复杂、操作烦琐,应用不甚广泛。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采用,热分析法已成为研究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工具。热分析法原则上应指物质在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热效应的测定。但习惯上也广义地把物质在一定温度程序下所发生的除热效应以外的其他物理或化学参数变化的测定也归之于热分析法之列。G.W.Miller认为,近代热分析法主要系由温度程序控制器,记录器,放大器,和转换器等组成。除转换器外,其他是共同的。而转换器视方法的不同而异。如转换器是热电偶,即为差热分析(DTA);如系天秤,即为热重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学化学教学与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捷  何志民 《化学教育》1990,11(3):19-21
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科学。化学科学揭示了物质内部丰富多样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性,揭示了物质所固有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时也揭示了化学领域中所蕴含的美。  相似文献   

11.
功能化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科学领域,它是以分子或分子集团水平去理解、研讨、探索生物体系或非生物体系中的重要功能以及这种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像物质·离子输送功能、物质变换功能,生物过程调节功能、分子识别功能等都是其探索的中心课题,这些研究除了必然会促进与尖端科学技术有关的各种能源功能材料有所发明创造外,很可能为21世纪的技术革命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也会对生命科学有很大贡献。为此我们选登这篇文章,希望能对当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科学家在这个领域所做的一些科研工作,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稀土可通过食物链进入生命体并累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稀土离子的植物细胞化学行为尚不清楚.本文通过~(140)La(Ⅲ)、~(141)Ce(Ⅲ)、~(160)Tb(Ⅲ)在植物体内放射自显影技术和量子化学计算等研究发现,化学性质相似的稀土离子La(Ⅲ)、Ce(Ⅲ)、Tb(Ⅲ)在细胞质膜和质膜外作用靶点显著不同,即Ce(Ⅲ)主要与质膜物质发生键合,La(Ⅲ)还能与细胞质膜外的细胞外物质和胞外基质分子键合,Tb(Ⅲ)更可与细胞壁物质键合;La(Ⅲ)和Tb(Ⅲ)与胞吞作用进入细胞的物质发生键合而进入细胞,Ce(Ⅲ)尚未观察到此现象;La(Ⅲ)和Tb(Ⅲ)与细胞质膜和质膜外物质通过配位共价键及分子间氢键形成稳定的路易斯酸碱配合物,Ce(Ⅲ)则可能仅靠库仑力与细胞质膜物质发生作用.由此导致La(Ⅲ)、Ce(Ⅲ)、Tb(Ⅲ)3种离子对细胞的作用靶点具有明显选择性,其中Ce(Ⅲ)的选择性La(Ⅲ)Tb(Ⅲ).可见,3种稀土离子不同数量f电子的成键活性所致细胞质膜及膜外靶分子键长、键角等参数差异,将导致下游信号转导及细胞化学行为迥异,终致其毒理不同.本文结果可为科学探究稀土累积对生物危害的细胞学机理提供新的思考与借鉴,也为稀土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预防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刊载于《化学通报》1974年第6期上的《标准氧化电位的一些应用》一文,颇有值得商榷之处,现提出以下几点,不知正确否?第一,无机离子的歧化反应是自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也就是歧化反应能否发生,应该从反应的自由能△G 作为判断的依据。如果从反应的标准电动势的符号,也就是从△G°的符号作为判据的话,仅仅是在各种离子的活度等于1的特殊状况下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4.
在离子液体和氟化钾反应体系中,研究了卤代哒嗪化合物的氟代反应,讨论了微波辐射条件下由卤代哒嗪化合物合成氟代哒嗪化合物的方法。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替代了传统的分子溶剂,提高了产物收率,简化了操作。用微波反应不仅获得了较好的收率,也缩短了反应时间。利用离子液体和微波辐射条件进行氟代反应是一种绿色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近10年来,辐射化学的发展是惊人的。世界各国一些强辐射源(包括CO~(60)辐射源,加速器及辐射反应堆)的建立,使辐射化学工作跨入新的里程。而准确的剂量测定是辐射化学研究的基础,对辐射化学来说,了解一个辐射源在某一地点对某物质所产生的效应,常常要比辐射源本身的强度来得重要。根据目前剂量测量发展的情况来看,化学剂量法已成为剂量方面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也是最有前途的方法。目前采用的亚铁剂量计是一种快速而又可靠的剂  相似文献   

16.
彗星化学     
彗星化学是研究彗星的彗发和彗尾的化学组成及其在太阳辐射和太阳风作用下发生的光化学反应、离子-分子反应,进而推测彗核的化学组成。有关彗发、彗尾和彗核的化学组成、化学反应非常复杂,迄今远没有了解清楚。哈雷彗星再次回归,为这项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高能辐射作用于物质时,将本身能量传递给介质分子,引起后者的电离和激发。正离子和激发分子进一步所引起的辐射化学变化,已为辐射化学工作者熟知,这里不拟深入讨论。另一方面,当分子电离时,放出一个电子,因而在介质被辐照的过程中生成大量的能量比较小的次级电子。关于次级电子的命运及其作用,由于在理论上及实验上研究比较困难,长期来被人们忽视。但是,争论一直是有的。随着理论工作和实验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战绩。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并适当地予以评论。  相似文献   

18.
冲击波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康 《化学进展》1994,6(2):125-140,160
本文综述了冲击波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多种气态和凝聚态的无机和有机物质在冲击波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认为冲击波在固体物质中产生多种缺陷使其化学活性明显提高可能是冲击波化学最重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任何种物质,全是由各该种物质的分子集合而成的。这种结论,早已由各位科学家们,利用各种方法,证明是千真万确的。不仅分子确实存在,而且它还时刻不停的在运动中。就三种状态的物质而言;(1)固态物质的分子、相互间的距离很近,因之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就大,于是分子或离子分别各自运动时,相互控制的作用就大,结果只可在不改变相互位置的情况下,作扭转运动或作振动运动,也有的可能作扭转与振动并行的运动。这样的结果,外部形态不变,固体物质之所以有固定的形状,也就是这个原因,(2)液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相互间的距离,较固态物质分子间的距离就远些,因之相互的吸引力就较小些,也就是液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各自分别运动时,所受的限制小一些,换句话说,就是分子各自的自由性大一些,于是作随时改变位置的运动,也就是液态物质,没有固定形状的原因。(5)气态物质的分子,相互间的距离很大,有的可能大于它们  相似文献   

20.
李毅群 《大学化学》2004,19(1):48-50
推荐在水、离子液体绿色溶剂中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和无溶剂条件下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包括常规加热、微波辐射加热和红外辐射加热条件下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 )作为大学绿色化学的基础实验。这些实验涉及了目前绿色溶剂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并具有操作简便 ,重现性好等特点。对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感性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