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工程学科经过百年发展,经历了"单元操作"、"三传一反"两个里程碑,进入"产品工程"、"三传一反+X"、"多(介)尺度理论与方法"等新阶段,初步形成了以化学、物理学、数学和生物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传递过程原理与化学反应工程为核心的学科知识体系.我国在化学工程学科建成了良好的学科研究平台和队伍.应用基础研究进展显著,论文发表数量及引用评价影响等方面已与美国并列站在最高水平线上.对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分析美国基金委员会近10年资助的化工重点领域,以及对AIChE Journa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三大化工主流刊物关键词索引汇聚研究,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二五"化工学科发展规划,归纳出了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三个层次:学科基础、交叉前沿领域、重大需求,共计15个重点领域方向.建议化学工程学科应优化自身理论体系、完善学科评价体系、争取"工程转化"环节的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2.
唐晋  王学欣 《大学化学》1990,5(6):57-60
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由精馏分离、萃取分离、固定床反应工程和聚合反应工程四个实验室联合组成,分别设在天津大学(天津)、清华大学(北京)、华东化工学院(上海)和浙江大学(杭州).由著名化工专家、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汪家鼎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和著名化工专家、学部委员、南京化工学院时钧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化学工程是一个面向经济建设、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的技术基础学科,是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在工业生产中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与传递的规律,为生产过程的设计、放大、控  相似文献   

3.
微化工过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方向之一,是实现化工过程安全、高效、绿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关于微化工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尺度多相流动与结构调控、微尺度混合与多相传递以及微尺度反应过程等方面,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主要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总结了微化工过程的优势和特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俞稼镛 《化学进展》1995,7(3):193-200
油藏化学工程是以三次采油为背景,在油藏工程和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研究油藏环境中发生的传递现象和化学反应,及其影响油藏动态的原理与规律的学科。化学工程中一系列的新方法、新概念、新的理论原理的应用对油藏化学工程学科的形成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化学工程的发展与我国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背景相结合将使其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油藏化学工程研究的复杂环境和丰富的学科营养,为发展化学工程的前沿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园地。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油藏化学工程研究的发展,文中提出了还需要加强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5.
传质分离和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两个主要内容,是近代化学加工工业中生产过程开发和设备设计的理论基础。早在80年代初期,我国一批著名的化工专家充分分析了国际上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状况和趋势,结合我国工业生产和科研队伍的实情,远见卓识地抓住了传质分离和化学反应工程这两个核心领域作为学科发展的突破口。并建议: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选择在化学工业中使用量大,应用面广的若干典型课题(如溶剂萃取、蒸馏过程、流态化技术、聚合反应工程和固定床反应器等),开展以掌握各过程、设备和技术的规律及其优化放大方法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期望其研究成果在提高我国化学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促使技术改造、缩短工业放大周期、开拓新的应用领域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并在有关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化学进展》2001,13(6):487-488
化学科学部“十五”优先资助领域以加速化学和化工学科的发展 ,增强基础研究工作的活力 ,发挥其中心科学的作用为目标。以开展泛分子 ( panmolecules)的研究 ,寻求不同层次上分子的多样性与多型性和控制化学反应与过程为主线 ;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 ,结合生命、材料、能源、信息、资源与环境等领域 ,展示和发挥化学与化工科学的作用 ;加强化学理论研究和发展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相配合。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 ,突出创新与交叉 ,瞄准学科前沿 ,推动化学与化工科学的发展。在研究对象上发展从原子、分子聚集体的多层次和多尺度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成立浙江省高校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联席会(以下简称:联席会)、举办化学学科(实验)竞赛的背景及发展情况。以联席会和竞赛为载体,建立了全省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交流平台,扩大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推动了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整合校内教师及短期外籍专家师资力量,面向化学工程领域本科生开展全英文通识课程“过程强化”建设的经验。针对高校通识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覆盖面窄、学生积极性低、师资力量薄弱、授课形式单一等问题,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创新、专业思政融合等3个方面,总结了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特色实践。在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下,通过简单的语言将化工过程强化的概念原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生动展示化工学科实用性强和适用面广的特点,既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又促进了学生对专业英语感悟能力、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的提升,为化工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学化工实验技术”是根据农业院校研究生的生源特点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论文介绍了课程教学团队在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情况。实践表明,该课程对培养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化学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化学化工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创新和研究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从事学位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化学产品的开发始终是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的一项主要任务,但化学产品工程概念的提出则是在2000年前后。一批美欧化工界的学者在探索21世纪化学工程学科发展方向时认识到,全球化学工业重心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一方面,大宗基础化学品的生产虽因世界经济的发展仍在扩大,但已开始渐趋饱和,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现代交通、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施昆秀 《分析测试学报》2020,(1):I0006-I0006
化工是化学工艺、化学工业和化学工程的总代名词,与国家工业生产建设工程关系紧密,对于工程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根据教育目的和涉及的专业知识,我国将高校英语教育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基础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外语交际的基础能力,专业英语则是为了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专业人才。化工专业英语就属于专业英语的范畴,学习内容主要围绕化工专业技术及其理论展开,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有明显差异,形成独特的英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化工与制药、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仪器分析必修课教学中,既需强调其应用性,又有培养创新型人才兼顾个性发展的要务。基于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仪器分析教学目标中的合理定位,在教学主线引领下,从精选仪器分析教学内容、建设专业背景需求的仪器分析课程新体系,多彩多样教学方法的挖掘和适当使用,依层次循序渐进选择性开设仪器分析实验等3个方面系统组织构建人才培养方略。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办,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全国分析化学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08年3月14至17日在  相似文献   

14.
王元兰  郭鑫 《化学教育》2015,36(2):63-67
针对当前农林院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科特点,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出:要探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新型研究生招生模式;完善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建立新型培养模式;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建立严格健全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从而创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办,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全国分析化学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08年3月14—17日在厦门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旨在探讨在全球分析化学学科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6.
能源化学是在世界能源需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处于发展初步阶段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能量获取、储存及转换过程的规律,探索能源新技术的实现途径.作为能源学科中最主要的二级学科之一,能源化学是在融合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而提升形成,兼具理学、工学相融合大格局的鲜明特色,是指导能源高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关键学科之一.能源科学很可能跟随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形成壮大的足迹,成为被学术界、工业界和社会所广泛认可的新兴一级学科,进而被基本学科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所收录,能源化学则有望最早搭建起全面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成为能源科学二级学科分支中的前行者和引航员.本文对能源化学学科的内涵及分类、战略地位、规律及特点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明确学科发展目标与学科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能源化学学科发展的初步建议.目前需要把握国际尚未建立能源化学学科特别是本科-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关键时机,借助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的东风,集中全国优势力量,全面细致地做好顶层设计和学科规划,编写出国际首套本科生教材,加快在部分基础好的高校开展试点工作,力争在国际上引领能源新学科的建立、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邓阳  万坚 《大学化学》2018,33(9):33-37
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建设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历史,同时也表现出与综合类高校化学类专业所不同的办学特色。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师化学类专业需要形成"通识类+专业主干类+个性发展类"课程体系,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具体化设计。高师化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既要体现化学学科思维,又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将化学学科的研究过程及其特点与学科教学过程与方法有机地整合,达到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正120年前,山东大学的前身山东大学堂成立,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就此诞生.回望120年历程,山东大学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培养了大批学士名家、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山东大学化学学科是山东大学创建较早的学科之一,已有近百年历史.目前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化学学科是山东大学首个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是教育部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色优势学科,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相似文献   

19.
《化学学报》2005,63(3):F002-F002
为加速西部地区化学与化工技术的发展,加强成果交流,促进该领域教学、科研及施工技术的提高。由化学与化工技术学术委员会主办,云南省科技学术交流中心承办,原子能出版社、云南大学化学材料学院、云南省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研究所协办的“第三届全国化学与化工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在昆明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化学院系之一,始建于1920年,后由原中央大学化学系和金陵大学化学系合并成立南京大学化学系,1993年成立化学化工学院。学院是全国最早批准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单位,在2003年、2009年、2012年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分列第二、第三、第二名。2017年,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学科同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