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由陕西省声学会,西安声学会、四川省声学会联合发起的“2005’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于2005年9月24日-28日在四川九寨沟举行.来自北京、韩国、上海、浙江、江苏、重庆、海南、陕西、四川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有关单位的声学科技专家、教授等近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声学》2005,24(6):374-374
由陕西省声学会,西安声学会、四川省声学会联合发起的“2005’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于2005年9月24日-28日在四川九寨沟举行。来自北京、韩国、上海、浙江、江苏、重庆、海南、陕西、四川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有关单位的声学科技专家、教授等近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由陕西省声学会,西安声学会、湖北省声学会、四川省声学会联合发起的"2004'中国中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于2004年10月27日至31日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重庆、四川、陕西、福建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声学科技专家、教授等共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开幕式上,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高德远教授到会祝贺,陕西省声学学会理事长王英明教授代表各学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会议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他们对会议的支持和关注表示诚挚的谢意;西安声学  相似文献   

4.
冯若  李化茂 《应用声学》1991,10(6):44-44
1991年4月30日声化学家Suslick教授在美国声学学会的121届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声化学的热点》的报告。指出,声化学的原动力是声空化,即在超声波辐照下液体中空泡的形成、扩大及内爆。空化泡内爆时可以产生很高的局部温升,这一点最近已由化学动力学测温法及高分辨率的声致发光谱研究二种技术进行了定量测定,发现在空化发生时的温升可达5000K,而有效地存在时间仅为几个μs。与此同时,声化学发生过程伴有声致发光——一种弱的光发射,由此热点激发的化学反应过程不同于通常的热化学和光化学,  相似文献   

5.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五届次会议于2005午12月15日-10日在杭州市召开,有46名委员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马大猷院士主持,并对声标委多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声标委成立以来共制定国家标准131项次,制定的国家标准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为国家声学标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科院声学所田静所长对全体委员的无私奉献表示感谢,并充分肯定了声标委成立2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无论在国家标准委,还是在中科院,声标委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希望将声学标准工作越做越好,为国家基础标准的制定做出更大贡献。吕亚东秘书长汇报了声标委2005年度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声学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光声学组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光声光热会议于11月2日至4日在南京大学召开。南京大学副校长陈懿教授、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魏荣爵教授和应崇福教授以及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魏墨盦教授、吴文虬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在开幕式或闭幕式上讲了话。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同济、复旦、中国科大、武大、浙大及中科院上硅所、高能所及东道主南京大学等二十多个单位的近六十名代表,共收到四十余篇报告。与1984年的第一届全国光声会议相比,代表人数和提交论文数都增加了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应用声学》2007,26(1):64+45-64+45
中国声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于2006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厦门召开。共有43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这是我国声学界几代人共同参与的一次会议。参加人数为近年来国内声学会议之最。马大猷、应崇福、张仁和、侯朝焕、杨士莪、马远良、吴硕贤7位院士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2004年全国物理声学学术交流会(第十届)于2004年10月22日至25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本届会议是由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和江苏省声学学会物理声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由南京大学声学所和江苏大学承办。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4年来声学各分支领域中物理声学研究的新进展"。会议收到论文65篇,其中大会综述报告2篇,非线性声学18篇,量子声学、声传播及其物理效应24篇,光声、热声和检测声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7月18—22日,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田静率团赴埃及首都开罗参加了国际声学与振动学会(IIAV)理事会和第17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ICSV17),并代表中国声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向学会理事会提出了承办2014年第21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ICSV21)的申请,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
徐欣 《应用声学》2001,20(1):48-48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于2000年8月21-24日在山东烟台召开.会议得到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参会委员和代表共计26人,会议由主任委员马大猷院士主持。 首先由马大猷院士讲话,欢迎各位委员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会议,感谢全体委员对声学标准化工作的无私奉献,同时也感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支持.另外简略介绍了声标技委会今年和明年完成的标准项目.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田静常务副所长向代表介绍了中科院声学所的改革情况以及声标技委会在声学所知…  相似文献   

11.
声学消息     
第10届国际声学会议(简称10ICA)于80年7月9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Sydney召开,有35个国家的七百三十四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硅酸盐所,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以及北京劳保所等单位共派出包括汪德昭、马大猷、魏荣爵等三位教授在内的13名代表,这是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声学会议。大会收到论文770余篇,除9篇特邀报告外按各个分支学科分别在16个分会上进行报告并讨论。  相似文献   

12.
聂运钧 《应用声学》1990,9(5):47-47
由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科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测试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召开的以研讨“岩土混凝土声测技术新进展”为主题的学术与信息交流会,于1990年3月26至3月28日在湘潭市召开。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铁道、交通、水电、能源、地矿、冶金、建筑、中科院、高校以及仪器生产厂家等37个单位6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李明轩 《应用声学》1991,10(1):49-49
1990年6月13—1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第二届年会。会议由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检测声学分会主任委员魏墨盦教授主持,并得到长沙电子仪器二厂和长沙市领导的大力支持。 本届年会以超声检测为主,共有31个单位的55位代表参加,收到学术论文50篇,会上宣读了40篇,其中超声检测24篇,声波检测12篇。(包括声波测井和岩体、混凝土检测),光声检测4篇。闭幕式上,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明轩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14.
《应用声学》2001,20(1):22-22
由浙江省声学学会、西安声学学会、四川省声学学会联合发起,信息产业部电子30所及四川省声学学会承办的“西部大开发’2000中国东西部地区声学学术会议”,于2000年10月9-15日在中国卫星及阳光城、四川省西昌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海南、重庆、陕西、四川成都、沪州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的声学科技专家、教授等共5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声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天津声学会理事长李允武教授,《应用声学》副主编王丽生出席了会议. 在开幕会上,四川省声学学会理事长刘村友教授代表30…  相似文献   

15.
关于表述空化场强弱术语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建中 《应用声学》2018,37(5):831-833
声空化是声学中特别是超声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现象。然而,尽管对于声空化的研究已经有着极长的历史,但仍然有一些极基础的理论问题有待解决。如何来描述或表征声空化状态的强弱程度,就是这样一类的问题。该文对所谓的“空化强度”概念提出质疑,并对影响声空化现象的一些因素做出分析,相应地指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以期人们对这个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的问题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通  宗健 《应用声学》1992,11(4):49-49
国际声学大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纯粹与应用物理国际联盟中国际声学委员会主办的学术会议,每三年举行一次。第十四届国际声学大会将于1992年9月3日到10日在北京21世纪饭店召开。由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和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具体组织。国际声学大会是国际声学界最重要和规模最大的会议,首次在我国召开。会议内容包括声学各个领域的学术交流,同时举办声学仪器和设备的国际展览会。 目前,国外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600人报名,论文正在收集中。国内约有4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17.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六届六次会议于2013年1月26—27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及代表共计51人。主任委员田静主持会议,对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给与的支持和参会代表对声学标准化工作的无私奉献表示感谢。声学所李风华副所长致辞,首先转达王小民所长对委员的问候,对声标委所制定的170余项现行标准,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声学标准体系所做贡献予以肯定,今后会继续在人财物力等方面继续支持委员会工作。  相似文献   

18.
声学消息     
第五届国际理论与计算声学会召开 第五届国际理论与计算声学会议(ICTCA)于今年5月21日~ 25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声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120多人,其中有70多位分别来自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会议中方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所长李启虎教授担任,美方主席由美籍华裔科学家尚尔昌教授担任。 大会收到的论文中,国内代表的论文有60多篇,美国代表的论文40多篇。这些论文集中讨论了计算与理论声学、海洋声学、非线性声学、超声学、声层析、浅海环境声学、声传播和建模、反演理论、…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0月29—30日,由中国声学学会主办,船舶振动噪声重点实验室承办,中船重工集团701所、湖北省声学学会协办的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在武汉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马远良,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张春华、邱小军、谢菠荪、李琪,中船重工集团减振降噪首席技术专家、船舶振动噪声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崇建研究员,中船重工集团701所研究室杜堃副主任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大学、科研院所、公司企业等相关单位的代表共计350多人共聚一堂,以"创新驱动·弘声致远"为主题,开  相似文献   

20.
吴邦达 《应用声学》1990,9(1):47-47
由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分科学会、江苏省声学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仪器仪表学会,中国船舶总公司水声情报网三会一网联合召开的“换能器与声系统学术交流会”于九月九日至十一日在无锡举行。这次学术交流会的宗旨是就超声学和水声学在换能器和声系统的理论、设计原理、测试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共同问题进行探讨,不同之处进行交流以达到两学科互相渗透的目的,同时介绍国际、国内换能器及声系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计量测试标准等。三会一网负责人冯绍松、吴文虬、柳先、刘孟庵、水永安、翁江波等同志出席或主持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70余篇,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单位的80名代表出席。当地有关单位科技人员参加了旁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