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符号意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课程标准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这些提法说明了“符号意识”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明确了建立符号意识的价值;界定了教学内容限于“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要求学生能够“使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具有一般性的结论”,能够掌握“符号意义理解及表达”.本案例将以“整式”(第1课时)教学为例,就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进行分析思考,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然而数学符号虽价值广泛,但具体而抽象、概括而复杂,故学生掌握起来困难重重.近几年,南京的中考题常考查学生的符号意识,故建立起较好的符号感大有裨益,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内涵,还能拓展数学的能力.笔者近期再次研读新课标并在课堂上加以运用,对学生的符号化教学略有收获,故撰文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学习数学从认数、数数、简单计算开始。只有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等,才能为后期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学习数学的能力,笔者将古老计算工具——算盘作为教具贯穿低年级数学课堂始终。现以"两位数加减法(直加直减)"一课为例,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珠算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赵映红 《中学数学》2020,(6):31-32,9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10个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史宁中教授指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上,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把握知识本质、创设教学情境.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应从数学本质角度挖掘材料,从数学"四基"的角度厘清思路,从数学思想的角度设计教学.最近,在南京市数学教研活动中,笔者有机会执教"反比例函数",在研习课程标准、不同版本教材之后,决定放弃书上的情境引入,增加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整理该课教学过程,并跟进阐述教学立意,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是数学的教与学过程应当特别关注的基本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为进一步跟进和落实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苏州市教科院于2016年6月15日在苏州实验中学举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研讨活动.笔者有幸在本次活动中开设了一节公开课“阿波罗尼斯圆”,在积极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教学感悟,也从中体会了如何尝试去为“理解”而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逻辑推理是指从一...  相似文献   

8.
汤长林 《中学数学》2023,(14):29-3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指出: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初中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核心素养[1].  相似文献   

9.
陈露 《数学之友》2024,(2):23-25+2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以计数单位为统领,在乘法运算中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经验.将小学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梳理,在迁移、类推的过程中,实现对乘法一致性的整体建构.老师应将乘法运算的一致性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本文以学生小A为个案,从以下四个方面聚焦数学思维,致力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即:点燃直觉思维,推动数感内化式应用;培养逻辑思维,加深推理能力条理式转化;立足数理逻辑,鼓励运算能力细节式提升;激发辩证逻辑,驱使模型思想转化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在"内容标准"中指出:"三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系列课程的基本要求",而通过数学立体几何的求解是达到以上"课程目标"的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把"推理能力"作为数学课程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其内容范围限于"数学发现与验证";目标层次为"能力—思维训练";过程展开为"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结果提炼为"事实丰富、过程合理;论据充分、推理严谨".本文以"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为例,就教学内容和  相似文献   

13.
徐舜 《中学数学》2021,(1):84-85,8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运算能力是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对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理和逻辑推理的考查,以考查代数运算为主,同时考查估算、简算.在数学教学中,深刻认识到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性,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基本功,是学生极需要具备的硬性条件,也是决定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叶琳 《数学通报》2022,(12):22-25
推理是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基本方式,渗透在数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回顾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推理能力始终作为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成分,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推理”出现的频次高达102次,并新增“了解代数推理”,同时指出:“要关注基于代数的逻辑推理,如代数运算规律的论证(例66)、韦达定理的论证(例67)、基于图象的函数想象(例68)”[2]这充分表明,初中数学要加强基于代数的推理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思维核心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维、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珠心算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数学思维素养。培育数学核心素养必须要让学生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悟得数学的思想,内化成一种数学的智慧。珠心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让我们共同探讨。数学的概念和术语是科学的、严谨的,珠心算教学中应该运用数学概念、术语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知  相似文献   

16.
吴琨 《中学数学》2023,(22):14-15+97
推理是数学思维的主要表现,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保障了数学的科学性.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推理能力,却忽视对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代数推理同样重要.目前,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教师应彻底转变主要依赖几何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观念,而应同样重视代数推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本文中结合近几年江苏中考代数推理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并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强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从事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数学活动,有效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数学实验成为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1]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参与抽象、推理和模型等数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数学体验是学生在外部操作和表层认知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参与上述活动,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具体经验,是形成“三会”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学素材的选取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学生经历从真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发展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学生的现实主要包含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及数学文化现实.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依赖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知识发展的逻辑必然、多样的数学文化故事等.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第二学段),“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第三学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