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导L3强子量能器第一个模块60个正比室的研制和性能测试.在充以Ar(80%)+CO2(20%)混合气条件下,室计数率坪长125V,坪坡度3.4%/100V.输出脉冲具有良好的均匀性.长时间的高压"锻炼"能使暗电流减小.由正比室装配成的强子量能器模块,在CERN SPS试验束上进行了性能测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C.T.R.威尔逊制作的膨胀型云雾室是世界上最早的带电粒子径迹探测器之一,但其具有灵敏时间短、不能连续工作的缺陷.而扩散型云雾室可以连续工作,它通过热端将酒精加热转化为蒸气,酒精蒸气扩散到冷端后冷却形成过饱和蒸气,从而使得通过过饱和蒸气的带电粒子径迹可以在强光照射下被观察到.本工作根据其工作原理设计并制作了扩散型云雾室,在云室内部无放射源的情况下观察到了质子、β射线和宇宙射线的径迹;在放置一般烟雾报警器的~(241)Amα放射源的情况下,观察到了α粒子径迹.根据拍摄到的视频以及测量的几何数据,估计了该~(241)Am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  相似文献   

3.
 一 范晓龄:用高山乳胶室研究超高能核作用导师:何泽慧用大面积高山乳胶室观测宇宙线超高能核作用,是探索1014-1017eV能域核作用规律和寻找新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工作在参与中日合作西藏甘巴拉山乳胶室实验各年度X光片的包装、处理和乳胶室拆室、建室及维护工作的同时,对大族事例(∑Er≥200TeV)及小族事例(20TeV≤∑Er≤200TeV)进行了扫描与测量,获得大族事例10个,小族事例68个,其中K7492事例的能量高达∑E=3079.2TeV.  相似文献   

4.
<正>1主要内容20世纪初云室的发明实现了气体中带电粒子运动径迹的测量,但其记录方法早期多为照相法,图像需特殊的测量器具分析,工作过程缓慢且繁琐.物理学家夏帕克(G.Charpak)发明了多丝正比室,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困难,因此获199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验涉及到力学、电磁学和高能物理等诸多分支学科,其设计思想源自高能物理实验中多丝室和漂移室的应用.漂移室的结构与多丝正比室类似.典型的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在自猝灭流光(SQS)方式下工作的可调电场漂移室的测量结果. 给出了气体成份为氩和异丁烷各50%时的SQS放电特性曲线, 表明由饱和雪崩方式向SQS方式跳跃时的电荷量约为4.3pC. 测量了单丝计数率坪与气体成份和甄别阈的关系, 室的探测效率、SQS脉冲振幅和漂移时间与漂移距离的关系, 给出了在几种不同条件下的漂移速度. 特别研究了在氩和异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加入少量苯蒸汽对室性能的影响. 利用双室法测量了室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6.
对以强猝灭气体工作的小间隙多丝室及其放电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因为工作在饱和模式区,这种室同时具有很高的气体放大和相当快的时间特性.文中探讨了放电机制,雪崩中空间电荷效应以及电离光子的产生和作用是重要的因素,而其中后一因素又受到强猝灭气体的抑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纯TMAE饱和蒸汽为工作气体的紫外光敏低气压多步雪崩室的性能.在几种温度下测量了两个不同结构的丝室的气体放大倍数.在40°C时得到丝室的增益为4×105,时间分辨4.1ns.和BaF2晶体耦合,成功地观测了137Cs γ射线(0.661MeV)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現将我管理物理实驗室和管理物理仪器方面的一些经验介绍在下面,希望大家指正。物理實验室的管理 1.当心門户:物理实验室和仪器室,各应安裝牢固的门鎖,每個鎖应有兩個钥匙,一個由管理員執掌,一個由学校收存(即是總務处收存,以备非常需用)。每天工作完畢,儀器室的門必須鎖好,保証安全。至於各室的窗戶,也应關好,并要細心檢查,不使被风吹開。 2.窗門外開:為保持安全,实驗室和儀器  相似文献   

9.
不同混合气体不同高压,6个气隙的阻性板室工作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测试其噪声和漏电流.噪声和漏电流随温度升高指数上升.  相似文献   

10.
物质最深层次的探测技术的一次突破1992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决定把199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高等物理化学学院和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乔治斯·夏帕克教授,以表彰他对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从1959年起,夏帕克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这是欧洲建立在瑞士日内瓦州的粒子物理实验室.在那里,夏帕克发明了多丝正比室.这一开创性成果发表于1968年.  相似文献   

11.
在MIT型漂移室中加延迟线, 构成两维漂移室. 室内充P-9气体. 漂移室内电子平均漂移速度为3.34厘米/微秒. 室的平均空间分辨率为570微米. 对准直、穿过室的β射线, 输出脉冲幅度随β射线的入射位置有变化. X射线入射时, 在高电压区, 气体放大和X射线入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2.
实現十年级电工实习的教学大綱必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应該是工作地点的組織。电工实习当然可以在学校的物理实驗室中进行,但是由于学校是二部制,有很多班,所以,如果不是把更多的物理課移到实驗室以外去进行,就不可能在实驗室中来进行电工实  相似文献   

13.
怀念陈春先     
郝柏林 《物理》2009,38(11)
2004年8月9日,刚刚度过70岁生日的陈春先突然长逝.我们这些老战友闻之失声.45年前的初次见面宛如昨日. 从1959年到1969年,我和陈春先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七室(固体理论室)和十室(高分子半导体室)共事10年.  相似文献   

14.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92年10月宣布,1992年诺贝尔物理奖单独授于法国物理学家乔治·恰帕克(GeogesCharpak)教授,表彰他多年来在粒子探测器方面,特别是在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恰帕克1924年8月1日生于波兰.他在1955年获得巴黎法兰西学院的物理学博士学位,1959年以来一直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CERN)工作.在CERN,他发明了多丝正比室,最早的开创性工作发表在1968年.在这一新型的探测器中,恰帕克采用了现代电子学技术,并把探测器直接联通计算机采集数据.同原有记录带电粒子径迹的照相方法相比,新探测器在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大学在原子钟与相关物理学研究方面的简况,其中包括光抽运碱金属汽室型、原子束型、激光抽运频率标准以及冷原子物理的研究.文章阐明了原子钟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及其与各种物理因素的关系,叙述了提高汽室频标光抽运效率与降低各种频移和减少谱线增宽因素影响的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原子束频标中的Majorana跃迁研究、光抽运铯钟中解决长期工作与长期频率稳定度难题以及冷原子钟的一些设想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1992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法国巴黎高等物理化学学院和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乔治斯·夏帕克教授,以表彰他对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研制.物质最深层次的探测技术的一次突破今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法国的乔治斯·夏帕克,以表彰他对高能物理探测器的发明和研制.从1959年起,夏帕克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这是欧洲建立在瑞士日内瓦州的粒子物理实验室.在那里,夏帕克发明了多丝正比室.这一开创性成果发表于1968年.主要由于他的工作,粒子物理学家才能够把他们的兴趣集中在非常罕见粒子的相互作用,这类相互作用往往揭示物质更深层次的奥秘.有时,在十亿个粒子的相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水泵是可以用来保持某处水位较高或较低(或获得相对高水位或低水位)的一种机器.与此相似,我们可以把用来保持某处温度较高或较低(或获得相对高温或低温)的一种机器称为热泵,其工作原理为"做功泵热".即外界做功W,从低温热源(采暖用时为大气、致冷用时为低温室)泵取热量Q,向高温热源(采暖用时为高温室、致冷用时为大气)放热Q1.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1=W+Q2.这类机器的功效用外界做单位功时高温室所获得的或从低温室所泵走的热量来量度,称为泵热系数,即演绩系数(Performance coefficient),用ε表示.  相似文献   

18.
建造了BESⅢ漂移室全长模型. 在气体密封, 高压供给及前端电子学安装方面为BESⅢ漂移室的成功建造积累了经验. 另外, 在全长模型上对BESⅢ漂移室电子学进行了测试, 包括噪声, 漂移时间测量, 电荷测量, 以及电子学增益等方面. 测试的最终结果显示了BESⅢ漂移室电子学具有很好的性能, 能够满足它们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简要描述了北京谱仪(BES)主漂移室的物理设计、机械设计与建造、工作气体选择、模型实验等方面.给出主室各项指标的实验值或估算值:立体角覆盖、增益和效率、R-φ平面的空间分辨率、轴向空间分辨率dE/dx能量分辨率与粒子鉴别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一个小型均匀电场漂移室的结构和工作. 在电场强度E≤2.5kV/cm的范围内, 测量了氩气/甲烷, 氩气/二氧化碳和自淬灭流光四类十三种混合气体的电子漂移速度. 讨论了各种气体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