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工作制备了数种高分子-镍(Ⅱ)配合物并用NaBH_4、LiAlH_4、甲醛氨水溶液或分子氢使之还原。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镍(Ⅱ)配合物难以用LiAlH_4或甲醛还原,而用氢气或NaBH_4还原后的配合物在较高温度(100~120℃)及一定的压力(3~6MPa)下还原硝基化合物及醛、酮类化合物时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其中以NaBH_4还原的配合物活性最高。硝基化合物被还原为相应的胺,无副产物,醛、酮类还原为相应的醇,未发现氢解产物,说明催化剂有较高的选择性。此外还研究了腈类的加氢反应。  相似文献   

2.
蔡豪坤  张健  鹿萍  雷克微  董坚 《应用化学》2015,32(8):892-899
以高分子微凝胶为载体, 先通过浸渍法在载体上引入少许的镍金属种子, 再通过化学法镀镍, 在种子载体上镀上大量镍, 制备出微凝胶负载Ni催化剂。 以水合肼为氢给体, 使用此类催化剂催化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呈现出较高的活性。 经动态光散射法检测, 这种微凝胶催化剂的流体力学直径为411.9 nm。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 所制得的催化剂中Ni主要是以NiO的形式存在。 以硝基苯为原料考察了水合肼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底物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5最佳。 在优化条件下, 硝基苯衍生物的还原均能得到高产率的芳香胺。 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硝基苯氢转移反应的活化能为133.7 kJ/mol, 焓变为130.9 kJ/mol, 熵变为102.8 J/(mol·K)。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一系列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的侧链上含有各种氮配位基团的聚硅氧烷-钯络合物,这些高分子钯络合物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催化亚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催化活性.对其中聚-(N,N-二乙酰基)-γ-氨丙基硅氧烷-钯络合物催化的亚苄基苯胺的加氢反应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在反应中是稳定的并给出唯一的加氢产物,络合物中的N/Pd原子比、反应温度以及不同底物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也被报道.  相似文献   

4.
醛酮类化合物的分子力场参数推导及热力学性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李晓锋  赵立峰  孙淮 《化学学报》2009,67(23):2669-2677
针对醛酮类分子, 基于第一原理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开发了准确、可迁移的全原子力场. 利用所得到的力场, 采用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罗方法对醛酮类分子的气相分子结构、振动频率、构象能和凝聚相液体性质(密度和蒸发焓), 以及流体的多种热力学性质包括气液相平衡和临界性质, 与涨落相关的等压热容, 传递性质如剪切粘度等进行了计算和预测. 计算结果表明, 该力场可准确地反映气相分子的结构、振动频率、构象能和凝聚相液体密度和蒸发焓等性质, 并准确地预测一系列醛酮类分子的多种热力学性质. 所开发的醛酮类分子力场函数形式简单, 并具有良好的可迁移性和准确性, 在应用范围和计算精度上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β-二酮型钴和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NMR、热台偏光显微镜、DSC和WAXS等观测,表明两个配合物皆为热致性向列型液晶。  相似文献   

6.
漆原镍催化剂用于硝基化合物催化加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锌粉还原氯化镍制备了漆原镍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间二硝基苯加氢制间苯二胺和2,5-二氯硝基苯加氢制2,5-二氯苯胺反应.运用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锌粉、展开剂和制备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压力、溶剂等对加氢反应速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间二硝基苯和2,5-二氯硝基苯加氢反应中,漆原镍催化剂表现出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在乙醇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水能够大大提高反应速率,适量的脱氯抑制剂能够有效加快2,5-二氯硝基苯加氢速率并提高2,5-二氯苯胺选择性.漆原镍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其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车内空气中14种醛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可以使车内空气中14种醛酮类化合物完全分离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Ultra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柱温为45℃,流量为1.5 mL/min,进样体积为20μL,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60 nm,采用水–四氢呋喃(体积比为4:1)和乙腈的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所...  相似文献   

8.
水溶性双金属催化剂在硝基化合物加氢反应中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溶性催化剂在两相体系下进行的催化反应既保持了均相催化剂的优点,又可通过简单的相分离达到使产物与催化剂分离的目的[’1.对于水溶性催化剂在两相体系中催化加氢反应,文献中大多采用水溶性铐一瞬、铱一脚和钉一碟络合物为催化剂对a、“不饱和醛、酮、酸等化合物的选择加氢进行考察[’‘.然而对水溶性把一脚络合物催化加氢反应性能研究的报道甚少[‘j.在多相催化中,双(或多)金属的协同效应是常见的现象,但在均相及高分子负载的催化体系中双(或多)金属的协同效应的报道较少[‘].我们曾报道了高分子负载的Pd/RU双…  相似文献   

9.
采用TiO2上高度分散的金纳米粒子做催化剂,从脂肪族硝基化合物、醛和氢气可高选择性合成硝酮。与碳负载Pt催化剂相比,该催化体系上硝酮的选择性从50%增加到90%。其催化性能可有活性位结构、载体特性和反应条件精确调节。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改进的两步还原法制备了SiO2负载的Au-Ni合金催化剂,催化剂中Au-Ni纳米颗粒高度分散于SiO2载体表面. Au-Ni合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加氢反应中表现出比两种单金属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体现出Au-Ni之间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中AuNi3/SiO2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性能,反应70 min,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0.8%和93.0%.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进的两步还原法制备了SiO2负载的Au-Ni合金催化剂,催化剂中Au-Ni纳米颗粒高度分散于SiO2载体表面. Au-Ni合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加氢反应中表现出比两种单金属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体现出Au-Ni之间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中AuNi3/SiO2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性能,反应70 min,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0.8%和93.0%.  相似文献   

13.
以2,5-噻吩二甲醛与一系列对位取代的邻氨基苯酚(o-NH2-p-R-C6H4OH,R=-C(CH3)3、-H、-Cl、-NO2),经缩合所得到的希夫碱为配体,合成了Ni(Ⅱ)、Co(Ⅱ)、Pb(Ⅱ)和Ag(Ⅰ)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摩尔电导、磁化率、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以及乙醇溶液中Pb(Ⅱ)配合物表观稳定常数的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4.
稀土—镍—茜素络合剂异核络合物极谱吸附波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4.6的醋酸—醋酸钠溶液中,对稀土—镍—茜素络合剂体系络合吸附波机理的研究证实:异核络合物的组成为RE(Ⅲ):Ni(Ⅱ):ALC=1:1:2;异核络合物为平面结构。采用吸附伏安法,稀土的最低检出量可达2.0×10~(-9)mol/L。  相似文献   

15.
杨素苓  毛桂杰 《合成化学》1997,5(4):408-411
在强有机碱1,8-二氮杂双环[5.4.0]+--7烯(简称DBu)存在的醇溶剂中,利用“分子碎片”(4-硝基邻苯二腈)与金属离子通过模板反应的新方法合成了2,9,16,23-四硝基酞菁镍(Ⅱ)配合物(简称TNPcNi,Pc=C32H12N8),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在DMSO、DMF、Py、CH2Cl2和C6H12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6.
研究选择了以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三元梯度洗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气中11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醛酮类化合物的检出限0.45到2.04ng,各化合物保留时间和相对标准偏差s,≤0.38%在所测定的含量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每种化合物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研究了涂敷2,4-二硝基苯肼硅胶吸附采样夹的制作方法,并应用于大气环境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简单、快速,11种醛酮类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循环伏安法、溶出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等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合成的镍(Ⅱ)与meso-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TMPyP)络合物的电还原行为。结果表明,Ni(Ⅱ)TMPyP的还原过程是中心离子Ni(Ⅱ)和卟啉环同时还原,其中Ni(Ⅱ)被还原为Ni(0),总电子转移数为6。比较并讨论了溶解氧对锰、铁钴、镍卟啉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手性钯络合物催化下2-硝基环酮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文明 《有机化学》1995,15(2):202-206
在用氮杂冠醚改良的手性二茂铁膦与钯的络合物催化下, 2-硝基环酮可进行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 讨论了配位基的形状, 反应物的构造, 碱的类型以及反应时间对反应速率和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通过增加反应的空间位阻改进了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  相似文献   

20.
杨玉淳  胡昌法  倪平 《合成化学》2015,23(10):960-962
以四元骨架镍(Ni-Al-Mo-Fe)为催化剂,脂肪族低碳硝基化合物经催化氢化还原反应合成了相应的氨基化合物。并探讨了其组成、粒径对催化氢化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00目~150目Ni-Al-Mo-Fe(Ni%>90%)为最优组成,其催化氢化收率为95%,转化率均大于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