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烷基苯磺酰胺喹啉作载体的液膜法提取水中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酰胺喹啉萃取铅(Ⅱ)的行为。研究表明,此种萃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有效萃取铅(Ⅱ),并采用斜率法探讨了对铅(Ⅱ)的萃取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萃取剂作为载体的乳状液膜对铅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烷基双亚砜类化合物(正辛基亚磺酰)乙烷C8H17-O=2-(SH2)2-O=S-C8H17(简称BOSE),研究了BOSE-磷酸三丁酯(TBP)二元中性体系不Pd(Ⅱ)的协同萃取行为。试验表明,在4-7mol/L HCl介质中,该体系能定量地协同萃取Pd(Ⅱ)。还研究了协萃Pd(Ⅱ)的各种条件;Pd(Ⅱ)萃合物的反萃方法,萃取容量;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用本协萃体系对合成样品中的Pd(Ⅱ)进行  相似文献   

3.
新萃取剂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溶剂萃取钯的性能和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在KI存在下用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的乙酸丁酯溶液对钯(Ⅱ)的萃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从pH3至6mol/L盐酸介质中能定量萃取钯(Ⅱ),详细研究最佳萃取与反萃取条件和干扰情况。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铵-铝试剂体系中Fe(Ⅲ)、Al(Ⅲ)、Cu(Ⅱ)、Co(Ⅱ)、Cd(Ⅱ)、Mn(Ⅱ)、Ni(Ⅱ)的萃取分离行为.结果表明,在pH 5.0~6.5HAc-NaAc 缓冲溶液中,Fe(Ⅲ)、Al(Ⅲ)可被 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 Cu(Ⅱ)、Co(Ⅱ)、Cd(Ⅱ)、Mn(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实现了 Fe(Ⅲ)与 Cu(Ⅱ)、Co(Ⅱ)、Cd(Ⅱ)、Mn(Ⅱ)及Al(Ⅲ)与 Fe(Ⅲ)、Co(Ⅱ)、Cu(Ⅱ)混合离子的定量萃取分离。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PEG相萃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发现一种磺酰氯和叔胺反应生成N,N-二取代磺酰胺的反应类型,以1,3-二磺酰氯-4,6-二烷氧基苯和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为原料,二氯甲烷或丙酮作溶剂,合成了4个芳磺酰胺类化合物。通过IR、1H NMR、元素分析和MS谱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它们对Ca2+、Pb2+及部分过渡金属等10种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对Ca2+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蓓  陆澄容  沈琪 《有机化学》2004,24(1):109-112
利用过氧化氢氧化β-硫烷基-N,N-二正丁基丙酰胺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β-亚磺酰基-N,N-二正丁基丙酰胺,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氢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等表征.最后用β-亚磺酰基-N,N-二正丁基丙酰胺进行了硝酸介质中萃取稀土离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H4)2SO4-Zincon(锌试剂)-Tween-80体系萃取分离金属离子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Mn(Ⅱ)的行为。试验表明,Cu(Ⅱ)、Co(Ⅱ)、Ni(Ⅱ)在pH6~9范围内,与Zincon形成的螯合物可被Tween-80相完全萃取,而Zn(Ⅱ)、Cd(Ⅱ)、Mn(Ⅱ)基本不被萃取,进而实现了Cu(Ⅱ)、Co(Ⅱ)、Ni(Ⅱ)与Zn(Ⅱ)、Cd(Ⅱ)、M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8.
田静  常霄巍  巴俊杰 《合成化学》2016,24(5):393-397
以2-巯基苯并噻唑为原料,经弱氧化和氨化制得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2); 2经高锰酸钾氧化制得2-苯并噻唑磺酰胺(3); 3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制得2-苯并噻唑磺酰胺甲酸乙酯(4); 4与L-氨基酸甲酯反应制得一系列2-苯并噻唑磺酰脲氨基酸甲酯(6a~6j); 6经水解合成了10个新型的2-苯并噻唑磺酰脲氨基酸(7a~7j),其结构经1H NMR, IR和ESI-MS表征。并研究了6和7对Cdc25B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用药浓度为20 μg·mL-1时,6c, 6j, 7d, 7h和7j对Cdc25B抑制活性较好,抑制率分别为78.1%, 71.2%, 65.6%, 57.2%和65.9%。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CMPO[辛基(苯基)-N,N-二异丁基氨甲酰基甲基氧化膦]溶于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NTf2(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亚酰胺盐)和B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对硝酸水溶液体系中Ce3+的萃取行为,详细考察了稀释剂、酸度、金属离子浓度、盐析剂、萃取剂浓度、温度等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NTf2体系中Ce3+的萃取率远高于BmimPF6体系;硝酸浓度、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会导致萃取率下降;温度升高萃取率降低;萃取剂CMPO浓度升高萃取率增大;而盐析剂(C=0.001~1 mol.L-1时)对Ce3+的萃取几乎没有影响。萃取机理的推测表明萃取反应形成三配位的配合物,其结构为Ce3+.3CMPO,萃取平衡常数为lgK=6.49,反应焓变为-47.29 kJ.mol-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4种新型不对称酰胺荚醚萃取剂:N,N′-二甲基-N,N′-二苯基-3-氧戊二酰胺(DMDPhDGA)、N,N′-二甲基-N,N′-二己基-3-氧戊二酰胺(DMDHDGA)、N,N′-二甲基-N,N′-二辛基-3-氧戊二酰胺(DMDODGA)、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DMDDDGA)。以氯仿为稀释剂,研究了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TBDGA)及上述4种萃取剂从硝酸体系中萃取Gd(Ⅲ)的反应机理,得出萃取能力顺序为:DMDHDGA>DMDDDGA>DMDODGA>DMDPhDGA>TBDGA。考察了水相酸度和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得出萃合物中有3个萃取剂分子同时参与配位;并结合红外光谱解释了萃取剂结构与萃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多烷基支链仲胺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建民  李奇伟  陈景 《应用化学》2001,18(4):276-280
研究了多烷基支链促胺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考察了平衡时间、水相初始pH值、金浓度、离子强度、温度、萃取剂浓度、稀释剂、相比等因素对金萃取率的影响,绘制了萃取等温线,测定了金的饱和容量,考察了萃取体系对银(Ⅰ)、铁(Ⅱ)、铜(Ⅰ)、镍(Ⅱ)、锌(Ⅱ)的萃取性能,计算出了金与这些杂质元素的分离系数,研究了负载有机相中金的反萃,结果表明,该萃取体系在pH5-11范围内对Au(CN)2^-有较高的萃取率和选择性,pH1/2=11.7,可用于碱性氰化液中金的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为络合剂,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刺Triton X-100为萃取剂的浊点萃取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钯的新方法。详细考察了溶液的pH、络合剂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平衡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浊点萃取效果的影响。该方法对钯的检出限为30.8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n=10),回收率在97.8%-106.6%之间。可用于催化剂中Pd(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格根塔娜  王敏  巴俊杰 《合成化学》2015,23(11):1040-1044
以4-氟苯磺酰氯或4-三氟甲基苯磺酰氯为原料,经氨化反应制得4-氟苯磺酰胺(2a)和4-三氟甲基苯磺酰胺(2n);不同取代苯胺分别与三光气(BTC)反应制得一系列取代苯基异氰酸酯(4a~4m, 4t和4I); 2分别与4经缩合反应合成了27个新型的N-取代苯基-4-氟(或三氟甲基)苯磺酰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IR和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14.
硫、硒杯[4]芳烃萃取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朗星  居红芳  何锡文 《分析化学》2001,29(12):1443-1446
以5,11,17,23-四(1,1-二甲基乙基)-25,27-二羟基-26,28-二[(2-乙基硫)乙氧基]杯[4]芳烃(1)和5,11,17,23-四(1,1-二甲基乙基)-25,27-二羟-26,28-二[(2-乙基硒)]乙氧基杯[4]芳烃(2)为萃取剂,研究了在弱酸性条件下杯芳烃衍生物与银的络合行为。杯芳烃衍生物与银形成1:1萃取络合物,在大量碱金属、碱土金属、常见过渡金属离子存在下,对银离子有很高的萃取率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用亚胺基二乙酸(IDA)修饰了聚乙二醇PEG8000,并构建了修饰聚合物-盐-水液-固亲和萃取体系,用于高选择富集与分离金属离子。控制最佳分离条件,成相聚合物吐温80浓度;5%~10%;PEG-(IDA)2含量0.1%;(NH4)2SO4浓度;1.14~1.67mol/L;溶液酸度pH3.20~7.00。连续萃取分离了Cu(Ⅱ)、Zn(Ⅱ)、Co(Ⅱ)及Cu(Ⅱ)、Zn(Ⅱ)、Ni(Ⅱ),并探讨了该萃取体系的萃取机理。从水样、发样等多种样品中,成功地富集并测定了痕量Cu(Ⅱ)和Zn(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林秋月  李伟琦 《分析化学》2000,28(6):706-708
研究了(NH4)2SO4-Zincon(锌试剂)-Tween-80体系萃取分离金属离子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Mn(Ⅱ)的行为。试验表明,Cu(Ⅱ)、Co(Ⅱ)、Ni(Ⅱ)在pH6 ̄9范围内,与Zincon形成的螯合物可被Tween-80相完全萃取,而Zn(Ⅱ)、Cd(Ⅱ)、Mn(Ⅱ)基本不被萃取,进而实现了Cu(Ⅱ)、Co(Ⅱ)、Ni(Ⅱ)与Zn(Ⅱ)、Cd(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在四取代双酰胺类萃取剂萃取铀(Ⅳ)、钍(Ⅳ)的性能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对核废料中共存稀土元素的萃取研究较少。本文合成了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TBSA),详细研究了其萃取Tb(Ⅲ)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硫酸铵-溴化钾-乙醇体系萃取分离金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NH4)2SO4存在下,KBr-乙醇体系萃取分离Au(Ⅲ)的行为。实验表明,Br^-与Au(Ⅲ)形成的AuBr4^-很容易被萃取到乙醇相中。当溶液中KBr、(NH4)2SO4和无水乙醇浓度分别为0.04g/mL、0.30g/mL、30%(V/V),pH=2—4时能使Au(Ⅲ)的萃取率达到100%,Al(Ⅲ)、Ni(Ⅱ)、Mn(Ⅱ)、Cr(Ⅲ)、Co(Ⅱ)、Fe(Ⅲ)、Zn(Ⅱ)、Cu(Ⅱ)、Mo(Ⅵ)、U(Ⅳ)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Au(Ⅲ)与上述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19.
《广州化学》2021,46(4)
酰胺类萃取剂容易合成,热稳定性好,能完全燃烧,对环境友好等一系列优点,已广泛的用来从核燃料的后循环中萃取分离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论述了使用不同类型的酰胺类萃取剂萃取及其分离铕的研究,重点讨论了丙二酰胺类和丁二酰胺萃取剂、酰胺莢醚类萃取剂、吡啶二甲酰胺类萃取剂、乙酰胺基胺类萃取剂萃取分离铕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对这几类催化剂萃取铕的萃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硫酸铵—水杨基荧光酮—乙醇体系萃取分离钼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李全民  张青芬 《分析化学》1997,25(10):1143-1147
研究了硫酸铵-水杨基荧光酮-乙醇体系萃取钼的行为及乙醇水溶液的分相条件,试验表明,作为萃取溶剂的乙醇,能萃取电中性螯合物又能萃取带电荷螯合物,当溶液pH1~2,能使Mo(Ⅵ)与Fe(Ⅲ),Cu(Ⅱ),Co(Ⅱ),Mn(Ⅱ)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