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当前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从营造宽松愉悦课堂气氛、建立切实可行的预习学案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等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高效分析化学课堂,以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从化学课堂“垃圾时间”的角度,通过对高中学校师生的调查,分析了产生“垃圾时间”的原因,提出了减少或消灭课堂“垃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赵亮  周思军 《化学教育》2003,24(4):19-21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中等学校(中师、中专、中学)的化学课程增加了化学“阅读”栏目。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流于了形式。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呢?本文探讨了中师化学“阅读”栏目教学的实施策略,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化学教育》2015,36(7):81-81
探索化学教改新思路 践行高效课堂新模式——广东省陈鹏名师工作室工作纪实  相似文献   

5.
以化学课堂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CCITIAS)为研究工具,对专家型化学教师的一节实验课堂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专家型化学教师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种行为组合,促进师生高效语言互动,凸显课堂“留白”艺术,创设“时空化”实验课堂。  相似文献   

6.
刘成坤 《化学教育》2011,32(2):13-16
山东省一些学校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人们对探索、研究"高效课堂模式"的目的、内涵、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评价功能和多媒体辅助等方面,尚存在模糊认识。本文对高效课堂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在高校分析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转换专注与发散2种学习模式、合理利用图形背景原则、课堂执行Chunk学习法、提倡课堂高效自主学习及开展课堂讨论、自主完形闭合等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成为分析化学课堂的主人翁,真正吸引他们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8.
朱永侃 《化学教育》1995,16(8):28-29
联合国组织出版的《学校化学教学》一文中明确提出:"当前在理科山主要强调它的实践定向性,这一导致科学教育的新目标即更强调科学是一种过程。"那么,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注重实验过程强调科学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由实验获取知识深化为通过实验培养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杜悦 《化学教育》2012,33(6):35-38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笔者从教学中发现每次教完酸碱盐特别是盐这部分内容后,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酸已有几条,碱又有几条,现在再加上盐又有几条……"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带给学生的感受就是这些需要背诵记忆的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原理呢?我们该如何化解学生内心的困惑?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碳酸盐"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思考、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0.
乔宣 《化学教育》1998,19(4):26-27
高考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达到高效率呢?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陈欣 《化学教育》2010,31(Z2):132-135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广,教师在日常课堂中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学习环境的开放度逐渐扩大。随着课堂开放性的增大,如何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何能使课堂教学开放性与实效性并重?笔者以自己实际教学的具体的案例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2.
高效光解水光电极设计的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电化学(PEC)分解水过程被认为是由太阳能制氢的一个有前景的路径,PEC的关键在于高效电极的设计.最近的十多年里有关材料设计、共催化剂研究和电极制造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关键挑战尚未解决,包括迫切所需的转化效率.作为PEC过程的三个关键步骤:光采集、电荷转移和表面反应,发生在很广的时间尺度(10~(–12)–10~0 s)内,如何组织好这一连串的步骤以促进各步骤间的无缝协作从而实现高效的PEC过程显得非常重要.基于高效稳定PEC光电极设计的研究进展,本文重点综述了整体考虑的三个主要标准,总结了一些基本原则和潜在的策略,尤其讨论了挑战与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混融和混合的不同,以韶关学院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沉淀滴定法一章为例,从重构教学资源、重排教学过程、重设考核评价等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混融共存的教学策略及混融式教学3个注意问题的解决办法,力求构建高效分析化学课堂,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毛亚林  张亚东  王旭 《化学教育》2000,21(Z1):19-20
对于在校期间没有安排化学课的非化工类的工科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化学素质教育呢?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安排了科技活动周,以使学生接受基本的化学技能和素质训练。本次活动中,化学教研室自选内容、自编教材、自行设计实验,让学生们度过了一个活跃、充实、难忘的化学科技周。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除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抓好常规教学外,如何加速化学人才的成长,使学生具有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呢?我认为走课堂内外结合的道路,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引入更多的实际活动中,给他们以困难的任务,使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刻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较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才能在课堂内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17.
施致雄  黄沛力  王晖 《化学教育》2016,37(22):52-56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化学实验课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山梨酸与苯甲酸”为例分析翻转课堂设计过程,包括任务单设计、教学视频制作、课堂组织、课后评价等诸多环节。实践表明,翻转课堂的应用,激发了非化学专业学生对卫生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而教师则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和指导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8.
《功能高分子材料》内容繁多、概念复杂、专业性强、教学课时少,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功能高分子材料》教学时,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教师可从如下方面来挖掘课堂提问的生长点:(1)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问;(2)在概念和原理的"关键处"提问;(3)在"最近发展区"处提问;(4)在学生思维障碍处提问;(5)在知识结构处提问;(6)在科学研究方法处提问;(7)在课程核心处提问。  相似文献   

19.
杨明生 《化学教育》1996,17(5):18-20
从九三年秋季开始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三年制初中生,将于九六年夏第一次面临升学考试问题,这个间题之所以值得提出来探讨,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这是历史上的“首次“找不到可参照的模式,易受过去中考的影响,教师往往在复习中不知何去何从?2.这次升学考试是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进行的,升学必然需要选拔,如何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升学选拔”少间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振动的表面上,水滴的摇摆是如何影响喷墨打印机制造出的图片清晰度以及芯片实验室设备里微小通道中的液体流动呢?当水滴静止不动时,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它们会被卷入一个半球形圆顶中。当研究人员将水滴置于玻璃载片之上并以不同的频率摇动它们时,在显微镜下看,这些振荡的水珠被扭曲成各种各样与众不同甚至出乎意料的形状———从橡皮软糖的斑点到三角形和五角星。从颤动的水滴中穿过的光线路径发生变形,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绘制出其3D图像。在实验中,该团队以30至1100赫兹(每秒周期数)的频率摇动水滴,并记录了超过30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