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国祥  马春生  刘江田 《化学教育》2012,33(3):12-16,24
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指导下,解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速率”单元,对比了3种教材的内容编排,分析学生的认知偏差和能力发展状况,给出突破认知偏差的教学方法建议并介绍一个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氧化还原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氧化还原内容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提出了氧化还原专题的教学论问题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氧化还原专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朱存扣  倪娟 《化学教育》2014,35(15):10-12
有效的习题设计是教材编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析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初中化学启蒙教材《今日化学Ⅰ》中单元习题结构、功能和题型设计特点,其单元习题的设计情境之真实、素材之丰富、视野之开阔及思路之精巧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帆  张凤桂 《化学教育》2013,34(10):16-19
对已有的认识方式4要素的关系进行了修正,在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物质结构基础知识和已有认识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对学生认识方式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如何通过单元教学设计来实现这种影响,促进学生认识方式的发展,并给出了教学设计案例。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单元教学是落实化学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基本教学过程,同时对教学单元的含义、教学单元的选择与建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及其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出发, 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设计单元教学, 阐述了基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建构与应用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并从确定单元主题, 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厘清单元教学起点, 设计单元教学进阶, 在真实情境中创设活动,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方面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7.
朱琼芬 《化学教育》2021,42(1):61-65
以“氯的单质及化合物”单元教学为例,研究了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提出了教学活动设计的一般原则、教学活动的一般类型,总结了教学活动设计的灵感来源。通过一系列连续的教学活动,提升了学生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培养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逆向教学设计被称为“通过设计促进理解”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进行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引发深度学习。围绕“钠及其化合物”开展了逆向设计的相关探索。根据逆向设计模板,同时,结合本单元学生需要获取的目标、知识和表现性任务,设计了4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单元教学过程整体实现了初始培养学生从微观结构出发,结合实验事实认识钠的性质,进而到学生分析物质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然后到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实现鉴别实验方案的设计,最终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纯碱制备工业应用。通过总结学生在“钠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各环节中的表现情况,包括课堂实录、完成表现性任务、以及针对授课学生、同行专家的调研问卷情况,整理了“钠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收获以及反思。相关单元设计的认识可为今后落实“素养为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观层面的单元教学目标居于宏观的学段目标、学期目标与微观的课时目标之间,是完整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基本单位.它的有效设计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实现学期教学目标,指导课时教学目标.准确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需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响应学段、学期(模块)教学目标,指导课时教学目标,从而实现由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知识要求及其教育价值的追求到不同水平层级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王磊  支瑶  徐敏 《化学教育》2010,31(1):3-7,28
以学生在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内容学习过程中认识发展障碍点为切入点,分析了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在发展学生对溶液组成的认识和形成定量认识方式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促进学生认识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并与"以具体知识剖解为本"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
系统梳理了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已有研究,分析了电离、离子反应内容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进而确立了化学1模块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教学论问题并进行了阐述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化学1模块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单元整体教学,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茜 《化学教育》2022,43(23):61-66
基于结构与功能、转化与能量等大概念,对甜蜜分子木糖醇、葡萄糖的结构、性质与用途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木糖醇(多羟基醇)和葡萄糖(多羟基醛)的鉴别创设情境,通过木糖醇发生银镜反应的实验事实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基团间相互影响的角度构建多官能团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预测并验证赤藓糖醇等饱和多元醇能否发生银镜反应;从性质决定用途的角度辩证地认识代糖,科学选择代糖产品。随后发展从位阻的角度,认识有机物中的极性不饱和键对物质性质、用途的决定作用。本单元教学发展了学生宏微结合、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及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并以小组合作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宋玥  王磊 《化学教育》2016,37(15):23-32
基于认识方式有关理论及高中生化学平衡认识模型,分析高中生在化学平衡从必修到选修的认识发展情况,进行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对比传统以知识获得为主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实际认识测查数据说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型教学优于传统教学。建议教师充分挖掘化学平衡常数的认识功能与价值,围绕化学平衡常数开展课堂教学,建立和发展学生对化学平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杨艳红 《化学教育》2010,31(8):32-34
化学键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个比较抽象难理解的概念。在多次“化学键”教学的实践中,反思每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与教学设计预期不相符的教学情景,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认识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并对“化学键”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热点切入,设计了基于类别、价态、化学键等3个视角探寻CO2的转化路径,从而引发基于化学平衡、电化学、催化剂等相关反应原理探索调控转化CO2的方法,再到融合成本、环保、安全等视角探秘CO2的工业利用的3课时结构化单元教学。从CO2分子结构的深度解析入手,联系反应原理,融通无机与有机,最终达到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强化学生结构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的意识,提升自主调用知识调控物质转化及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多维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最终引导学生成长为有持续学习内驱力的新问题解决者。  相似文献   

16.
以"碳和碳和氧化物"单元为载体,从单无整体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从单一物质的学习向一类物质的学习迈进,让学生在把握物质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中,将零散的知识条理化,形成知识结构,以此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7.
秉承2017年版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按照鲁科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系统梳理了对“反应热”的学科理解,包括理解知识本体与其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方法。为增进学生的学科理解,将反应热单元分为3课时:基于体系理解反应热概念,借助内能将反应热与焓变建立联系,焓变的计算。精心设计了每一课时的驱动性问题(任务)以及课中与课后作业评价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对比上一轮此内容的单元整体教学,从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角度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铁盐和亚铁盐”的单元教学,以“探究硫酸亚铁的性质”和“线路板腐蚀液的研究”为核心任务,把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等核心知识贯穿其中,建立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视角研究物质性质及转化的思路方法,促进多维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经过多轮次教学改进,结合教学实践过程及其教学效果抽提出“注重应用无机物的认识模型,重点把握研究物质性质的角度和思路”“抓住典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设计开放性任务,通过有效的师生对话进行诊断,外显问题解决思路”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俞建锋 《化学教育》2018,39(1):43-47
以高中化学必修“电离和离子反应”为例,提出了以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维度的素养为导向,凸显情境、知识、素养的有效整合,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和实践操作案例。  相似文献   

20.
秦蕾 《化学教育》2017,38(5):40-43
在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中,分别通过新授课、概念课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阐述如何遵循认识发展来突破学生的认知障碍,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诠释“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和“教学发展”的问题,凸显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