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型污染物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对公共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其在水环境中的长期存在和传播引起了广泛重视。胞内与胞外ARGs在水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和环境行为差异明显,对其污染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水环境中ARGs的传播特性。该文总结了5种常见水样微生物DNA提取方法及其在胞内和胞外ARGs检测研究中的应用状况,比较了污水系统、淡水系统及海水系统等典型水环境中胞内和胞外ARGs的污染状况和迁移传播特性。为进一步探究水环境中ARGs的分布特征与传播机制提供了技术手段及污染现状等基础信息,对控制ARGs在水环境中的传播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添加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混合菌(分枝杆菌和假单胞菌)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DGGE研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通过测序鉴定细菌种类.研究结果表明:投加微生物能够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促进或加强了有PAHs降解能力的菌株如假单胞菌、如微杆菌(Micrococcus sp.)的出现;投加微生物改变了土壤中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分枝杆菌处理组的多样性指数变化稍大.研究结果为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理论与技术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也为PAHs污染土壤修复中微生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发展,土壤中累积的重金属对人类产生健康威胁。在全面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下,通过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测量可以对其来源进行有效解析。鉴于这一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土壤重金属源解析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的问题和展望,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理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推进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入土壤,其中重金属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成为土壤治理的主要对象。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导致作物产量降低,而且重金属会随着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重金属污染修复迫在眉睫。文章综述了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以及各种修复技术,分析了不同修复技术的优势及不足,为运用联合修复技术控制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解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环境和土壤科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的鉴别是准确、有效控制和治理污染源的前提。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土壤中污染物的工业、农业和交通因子三大主要来源,重点阐述了目前解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所运用的化学形态研究、剖面分布、同位素示踪、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等方法,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公园土壤重金属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长沙市公园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其进行了评价,并运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岳麓山公园、烈士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较低,月亮岛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认为岳麓山公园土壤属于安全级别,未发生重金属污染;烈士公园土壤中Cr、Hg、Cd属轻污染,其余重金属无污染;月亮岛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其中Zn、Cd属重污染。通过相关分析表明,与pH值呈正相关的为Cr、Zn、Pb、As;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在距离为20分为两大类Cr、Zn;Hg、Cd、Cu、As、Pb、pH。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成都平原土壤-水果系统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和富集特征,通过对成都平原典型地区333个水果作物及其根部表层土壤中Hg、As、Pb、Cd、Cu、Cr和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养分整体呈现出有效磷和碱解氮较丰富,有机质和速效钾较缺乏的特征,可通过增施有机肥、地面覆草、施用绿肥等方式提升土壤肥力水平。(2)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存在部分点位超标,以Cd的超标率最高。土壤重金属单因子评价污染等级为清洁,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污染等级为中度污染,其主要贡献为Cd。研究区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Cd和Hg的污染指数高,潜在生态风险强,应重点关注土壤Cd污染和Hg含量水平的增加趋势,将Cd污染作为下一步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的重点目标。(3)研究区水果Pb、Cd的超标率分别为5.7%、7.8%,不同水果Pb、Cd的超标率差异显著,草莓Cd的超标率最高。研究区水果中重金属未对成人构成非致癌健康风险,而水果中的As和Cu对儿童构成了非致癌健康风险,As和Cu对水果重金属非致癌总指数的贡献超过70%,应特别关注水果中As和Cu的管控,以免造成较大的食源性危害。(4)重金属在水果与土壤中的含量水平关联性较低,水果中重金属的含量与水果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关联度极高,应进一步查明水果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关系,并结合调整水果种植结构、筛选重金属低积累水果品种等方式降低水果重金属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城市工业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成都某热电厂,利用X荧光分析法对其表层土、深层土四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成都郊区北湖周边土壤和2004年同点采集土壤对比。研究表明,热电厂表层土存在重金属污染,且某些重金属含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另外,土壤中Pb、Zn含量明显受工业活动影响,高于郊区土壤。  相似文献   

9.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采选冶活动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光谱法测定某冶炼厂周边不同区域内土壤中重金属Cu、Pb、Zn、As、Ni、Cr、Cd、Hg元素含量,采用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对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对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采样点80%处于污染状态,且以重度污染为主,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受风向影响在冶炼厂的西部和南部方向,污染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为Cu、Pb、Cd、Zn和As,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源除来自于冶炼厂外,Zn-Cd-PbCu-As、Ni-Cr、Hg分别还受到机动车辆排放、自然因素、燃煤及农药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治理钢铁冶炼产生的废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对废矿渣堆以及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了它对附近环境造成破坏的影响因素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冶炼废渣中重金属元素趋向于富集在比表面积大的颗粒上,易于进入大气中产生环境污染;(2)矿渣堆对环境的破坏以降尘为主要形式,与距离及地形因素呈一定相关;(3)...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了研究冶炼厂下风向烟囱降尘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程度,以济源市某一冶炼厂工业烟囱下风向降尘覆盖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次对距离该厂烟囱大约为750m-3000m的7个农田研究区(P1-P7)土壤中重金属(Hg、As、Pb、Cd、Cu、Zn、Ni、Cr、)含量进行污染状况分析,采用了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冶炼厂下风向烟囱降尘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3 km2研究区域范围内,距离冶炼厂越近土壤重金属含量越高,Pb、Cd为重度污染,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的1.2倍,距离冶炼厂烟囱下风向P1区土壤中重金属As、Pb、Cd、Cu、Zn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Cd 在浓度值均超过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1.8倍,As元素平均浓度值超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1.7倍,Pb、Cu和Zn污染较严重,Cd、Hg对综合指数(RI)贡献值较大分别为68.63和22.4。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d存在极严重的潜在生态风险,Pb、Cu存在较严重潜在生态风险,冶炼厂下风向土壤中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显示,冶炼厂下风向降尘土壤重金属具有较强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标主要有:土壤重金属总含量,有效含量,土壤酶活性以及植物中毒临界含量等。由于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往往伴有多种重金属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临界值的确定更为复杂,目前评价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方法主要是综合指数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西南某典型山地煤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农作物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及对当地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采集矿区周边农田土壤样品和对应的农作物样品,测定重金属Cr、Mn、Zn、As、Pb的含量。运用Nemero指数法、潜在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HQ)评价农作物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Cr、Mn、Zn、As、Pb分别是背景值的1.81、1.90、2.89、1.30、0.86倍,处于轻度污染级别,轻微危害程度。农作物重金属Cr、Pb和As含量的超标情况较严重,Zn的含量超标相对较小。各农作物富集的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大小为:高粱>玉米>白菜>葱>辣椒。农作物重金属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均达到了慢性中毒;对成人健康的影响,高粱处于慢性中毒,其它农作物重金属处于产生较大影响的危害程度。农作物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农作物重金属的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并无线性关系;各重金属在农作物中的转移能力不同;Pb,As在农作物中的转移能力较大,而Cr相对较小。鉴于矿区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应尽快采取修复治理措施,为保证当地人群健康,建议当地居民不再食用和种植富集重金属严重的高粱、玉米农作物。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地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株潭地区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实施,对长株潭地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工业区重金属中Cu、Zn、Pb、As、Cd的污染较严重,尤其是Cd,这说明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是引起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各功能区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办公区,休闲区,居民区和休闲区中重金属超标可能是由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和汽车尾气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澜沧江中上游流域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澜沧江中上游流域矿区的开采和利用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通过选择对该矿区中3种重金属污染物Pb、Cd、Mn进行了调查和实验。确定澜沧江中上游流域的相应采样面,通过湿消化法处理样品,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重金属的含量,并作了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澜沧江中上游流域矿区土壤Cd平均值为21.89 mg/kg,超标率为100%,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为Cd,Mn,Pb,重金属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研究区土壤已经被严重污染,单项污染指数由高到低为Cd(21),Pb(0.87),Mn(0.81)。可见澜沧江中上游流域矿区土壤中Pb、Cd、Mn的污染已经呈现出了危害人群健康的趋势,其中Pb、Cd污染最严重,对于重金属污染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洋环境中的重金属及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贺亮  范必威 《广州化学》2006,31(3):63-69
综述了在海洋环境中重金属输入的各种途径及其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重点介绍了重金属在几种海洋生物体内的富集效应及其吸附机理,讨论了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现况,并展望了海洋重金属污染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