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於一立升三口燒瓶中置200克正-十六碳醇,加熱使之熔化。待燒瓶中溫度達65℃,開始自分液漏斗滴入硫酸(比重1.84化學純)52.9毫升(計算量為44.6毫升)並充分攪拌。硫酸約一小時內加完,加完後再攪拌半小時。反應溫度始終保持65—68℃。反應完畢迅速將反應液傾入盛有約400毫升冰水的錐形瓶或燒杯中,此時反應液呈褐色糊狀。然後用乙醚溶解,用  相似文献   

2.
於一2升的圓底短頸燒瓶中,置隣-苯二甲酸酐400克(2.5M),加入較計算量過量30%的全乾正丁醇及反應物總量的0.10—0.1%的硫酸。瓶口装分餾柱及一分液濾斗,分餾柱与直形冷凝器連接。加熱,使隣-苯二甲酸酐逐漸溶解,並繼續加熱至沸騰。保持分餾柱出口溫度在93  相似文献   

3.
2-苯甲碳醯-2-去羥-D-陆圜葡萄糖α-甲基甙(Ⅰ)与苯甲醛縮合后形成了結晶的4,6-苯次甲基衍生物(Ⅱ),醯化後分別變為3-乙醯,3-苯甲醯及3-甲磺醯三個衍生物(Ⅲa,b,c)。苯次甲基脫去後未能獲得結晶的4,6-二羟基化合物。 2-苯甲醯氨基-2-去羥-D-陸圜葡萄糖α-甲基甙(Ⅴ)經三苯甲基化後再醯化,分別獲得了3,4-二乙醯-2-苯甲醯氨基2-去羥-6-三苯甲基-D-陸圜葡萄糖甙(Ⅵa)及其相應的3,4-二苯甲酸酯(Ⅵb);前者脫去三苯甲基後轉變為6-羥基化合物(Ⅶ)。C_6上的游離羥基是將這第一羥基氧化后從陽性的醛酸顏色反應證明的。 2-苯甲碳醯-2-去羥-D-陆圜葡萄糖α-甲基甙(Ⅰ)与一分子的甲苯磺醯氯成為相應的6-磺酸酯(Ⅸ),後者的構造從它与碘化鈉變為碘化物(Ⅹ)的反應證明。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為止已知的在工業上應用的環氧樹脂都是二元或多元酚和環氧氯丙烷的縮合產物。雖然所有的二元酚都可用来製備二環氧醚,但是在工業上生產的二元環氧樹脂都是用4,4′-二羟苯基-2,2-丙烷——簡稱二酚丙烷(Dian)——在礆性水溶液和環氧氯丙烷縮合而成。變化縮合  相似文献   

5.
以香兰素为原料、以Heek反应为关键反应构建两苯环间乙烯桥,经四步反应、以Heek反应75.7%的收率和:50.3%的总收率合成了目标化合物(E)-3-甲氧基-4,4′-二羟基二苯乙烯(1),并对Heek反应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1)利用Friedel-Crafts反應,由4-甲基-2-氧代-二氫化咪唑及四個不同的醯氯羧酸酯,得到下列四個化合物:4-甲基-5-(δ-乙氧羰基-γ-甲基丁醯)-2-氧代-二氫化咪唑,4-甲基-5-(δ-乙氧羰基-γ,γ-二甲基丁醯)-2-氧代-二氫化咪唑,4-甲基-5-(ω-乙氧羰基-正壬醯)-2-氧代-二氫化咪唑及4-甲基-5-(ω-乙氧羰基-正十七醯)-2-氧代-二氫化咪唑。 (2)用Cr_(2)O_3精製過的乙酸爲溶劑,PtO_2爲觸媒,這四個4-甲基-2-氧代-二氫化咪唑的衍生物,很順利的吸收相當於3分子的氫,還原為相對應的4-甲基-2-氧代-四氫化咪唑的衍生物,水解後得到下列四個酸:4-甲基-5-(δ-羧基-γ-甲基丁基)-2-氧代-四氫化咪唑,4-甲基-5-(δ-羧基-γ,γ-二甲基丁基)-2-氧代-四氫化咪唑,4-甲基-5-(ω-羧基-正壬基)-2-氧代-四氫化咪唑及4-甲基-5-(ω-羧基-正十七基)-2-氧代-四氫化咪唑。前三者已作過初步的微生物效應試驗,對於lactobacillus casei及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都有顯著的反促生素效應。第四個化合物因為在水中溶度太低,故尚未能作它的微生物效應試驗。  相似文献   

7.
苯甲醯丙酮、醛及尿素能順利地縮合成2-酮-4-R-5-乙醯基(或苯甲醯基)-6-苯基(或甲基)-1,2,3,4-四氫化嘧啶。此反應用鹽酸為催化劑。  相似文献   

8.
749.氮化合物的催化毒性。Ⅱ.氮與胺類的毒性(The Catalytic Toxicity of Nitrogen Compounds. Part Ⅰ.Toxicity of Ammonia andof Amines, E. B. Maxted and M. s. Biggs,J. Chem. Soc., 1957, Sept., 3844—3847)——在鉑催化劑上環己烯常壓液相加氫反應中,氨和胺類有中毒效應。乾燥的氨的毒性相當强,相當於氰離子毒性的40%。加入少量水可降低氨的毒性。正丁胺、環己胺等飽和胺類對鉑催化劑亦有毒性,有醋酸存在時胺的毒性亦可減小,但效果不如水對氨的解毒效應顯著。所有試驗結果都符合作者提出的獨對電子為毒性來源的理論。  相似文献   

9.
由2-溴代-2,3-二甲基丁烷与溴化苯基鎂在二溴化鈷存在時所起的反應得到如下產物:2,3-二甲基丁烷(35%),2,3-二甲基丁烯-1(31%)及2,3-二甲基丁烯-2(約2%)。由1-氯代-1-甲基環己烷同溴化甲基鎂或溴化異丙基鎂在二溴化鈷存在時的反應得到甲基環己烷,1-甲基環己烯及次甲基環己烷的混合物。此外,還得到少量的高沸點產物,大概为一雙聚合物。在不飽和的單體中,有相當一部分为次甲基環己烷。用鹼處理2-溴代-2,3-二甲基丁烷所得到的烯烴中合有79%的2,3-二甲基丁烯-2和21%的2,3-二甲基丁烯-1。1-氯代-1-甲基環己烷與鹼起消除作用時則只生成1-甲基環己烯。自由烷基在液相中的歧化作用可能为一雙分子反應,烷基分子中的α-碳原子土所具有的氫原子的數目對於烧烴形成的定向表現一定的影響。  相似文献   

10.
當單體轉化為聚合物時,由於二者的密度不同,體積將發生变化。根據體積的變化可以計算反應的轉化率。從此,可以测定聚合反應的速度。這種方法過去曾廣泛地被應用於研究本體聚合反應及溶液聚合反應的動力學工作中。乳液聚合反應因為體系比較複雜,用膨胀計法測定反  相似文献   

11.
Ⅰ.緒言 在乙烯型加聚反應中所採用的催化作用一詞,实係指一個放熱鏈反應的引發作用而言。無論鏈的開始是由游離基,正烃基陽碳離子或是負烃基陰碳離子所引起,所謂催化劑都必須提供用以引起鏈增長的活潑中心的。在過去卄五年間,對於產生這種在預定時間中具有所需要的濃度的活潑中心的能力方面,我們曾積累了相當的一些知識及技術經驗。並且可以公允地說:我們在乙烯型聚合物鏈的引發方面已具有相當的基本概念,而且能進行實際的控制。我們還可藉引入能加速鏈終止反應,使整個聚合反應停止的調節劑(telomer)及改進劑對鏈終止的進行產生某  相似文献   

12.
熱固性塑料製品在加工時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它的流動性和硬化速度。 在壓製過程中,由於樹脂在熱的作用下的硬化反應,熱固性塑料具有在工藝上很宝貴的性質。經過压製,樹脂轉變到硬化的最後階段,成為不熔不溶狀態的產物,因此很難對它進行化學分析。  相似文献   

13.
1.本文成功地縮合了(1)尿素,(2)乙醯基丙酮和(3)各種醛類;而成一系列的2-酮-5-乙醯基-1,2,3,4-四氫化嘧啶。此種反應類似Biginelli的縮合反應;而酸催速縮合作用。 2.脂肪族醛中的庚醛和異戊醛用於此縮合反應中,並未按照上述規律起作用,所生的反應不是所希望的;當有酸存在时,乙醯基丙酮与尿素在乙醇中縮合生成4-脲基-2-酮-4,6-二甲基-1,2,3,4-四氫化嘧啶;而所引用的庚醛或異戊醛並未進入化學反應。  相似文献   

14.
從中藥金果欖(Calystigia hydraceae)中分得新植物鹼及中性物質各一種。新植物鹼暫時命名為金果欖鹼(calystigine),其分子式為C_(25)H_(23)O_(6)N,熔點202-203°,含量0.07%。此新植物鹼是一種叔胺鹼,極易與碘甲烷生成黄色結形的甲基季銨鹽,熔點238°。現已製得下列各種結晶鹽質:硝酸鹽,熔點233-234°;鹽酸鹽,熔點230°;氫溴酸鹽,熔點232°;高氯酸鹽,熔點268°;苦味酸鹽,熔點202°。 從金果欖中分得的中性物質,為白色針狀晶體,其分子式為C_(14)H_(16)O_4,熔點191°,[α]_D~(15)=+32°。產量約為0.92%。此中性物質對於醋酸酐和苯肼均無反應,但與溴液在醋酸中反應稜,生成一溴化物,C_(14)H_(15)O_(4)Br,熔點214°。  相似文献   

15.
環己烷二酮(1,3),隣氯代苯甲醛及尿素在乙醇-鹽酸中按照Biginelli式縮合反應生成4-(2′-氯代苯基)-2,5-二酮-1,2,3,4,5,6,7,8-八氫化-1,3-二雜氮萘。於上述反應中用正丁醛,对甲氧基苯甲醛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代替隣氯代苯甲醛,作者未析出2,5-二酮-1,2,3,4,5,6,7,8-八氫化-1,3-二杂氮萘,而得到1,8-二酮-1,2,3,4,5,6,7,8,9,10-十氫化-10-杂氧蒽衍生物,所用尿素並未參加反應。  相似文献   

16.
(1)4-甲基-2,6-二氯代嘧啶與鈉醇和醇的溶液作用,可以形成相應的2,6-二烴氧基嘧啶。 (2)4-甲基-2,6-二甲氧基嘧啶加熱至高温度即可轉變成其穩定結構的異構體1,3,4-三甲基-2,6-二羥基嘧啶。另一方面,在碘代甲烷催化劑的影響下,部份轉變成2-氧代-3,4-二甲基-6-甲氧基嘧啶;此化合物加熱卽可發生完全的轉變作用而形成其異構體1,3,4-三甲基-2,6-二羥基嘧啶。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二种新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双(p-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偏二氰乙烯(Ⅱ)及(p-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苯基偏二氰乙烯(Ⅱ)。并对它们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光谱和光物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Ⅰ)的荧光量子产率随溶剂极性增大而不断提高,而化合物(Ⅱ)的荧光量子产率则随溶剂极性增大出现了一极大值。对这一现象的产生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丁宁  李英霞  褚世栋 《有机化学》2004,24(8):898-901
以香兰素为原料、以Heck反应为关键反应构建两苯环间乙烯桥,经四步反应、以Heck反应75.7%的收率和50.3%的总收率合成了目标化合物(E)-3-甲氧基-4,4′-二羟基二苯乙烯(1),并对Heck反应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紹了撫順頁岩油酸洗油166~350°各窄餾分的化學組成。所應用的研究方法為蒸餾、吸附及尿素結晶抽提等,其中以吸附分離為主.試驗結果說明各餾分含有89~90%(重量)的烴及10~11%的非烴,烷-環烷的含量隨着餾分沸點的昇高而增大,由31.3%增至41.0%,其中正構烷約佔三分二。不飽和烴約佔各餾分的三分之一,其中直鏈烯約佔一半。各餾分中芳煙的含量大致都很接近。又應用類似的方法對撫順頁岩油柴油寬餾分(166~350°)進行了詳細烴族組成研究。不同之處就是應用了粗孔硅膠作為吸附劑的冲洗色譜法代替酸洗祛分離煙與非烴。所得結果烴部分為73.5%,非烴部分為26.5%(以氮化合物為主)。烴部分中有正構烷20.4%,異構烷-環烷7.4%,直鏈烯13.9%,異構烯-環烯12.1%,單環芳烴8.5%及多環芳烴9.6%。烴部分中還分出了1.6%黑色粘稠的非烴物質。還建立了一個測定頁岩油柴油餾分烴族組成的簡易色譜方法。本法用活性細孔硅膠作為吸附劑,分離是以冲洗色譜法為基礎的。  相似文献   

20.
1.4,4'-二硝基二苯甲烷(Ⅰ)與硫酸亚碘醯(Ⅱ)作用,生成一种新型的含碘杂環化合物(Ⅲ_a)。 2.化合物Ⅲ_a與氯化鈉、溴化鈉、碘化鉀或苦味酸作用,置换成为相應的鹵化物(Ⅲ_(b-d))或苦味酸盐(Ⅲ_e)。 3.用鹼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化合物Ⅲ_a得2-碘代-4-硝基苯甲酸。 4.碘化物(Ⅲ_d)在它的熔點温度进行熱解,得2,2'-二碘代-4,4'-二硝基二苯甲烷。继还原,得相應的二氨基化合物。二者均为新化合物。 5.化合物Ⅲ_a用氢氧化鈉溶液处理,得到蓝绿色物質,溶於乙酸乙酯、丙酮、吡啶中成鲜明的蓝绿色溶液。乙酸乙酯溶液酸化後变成黄棕色,再鹼化復现蓝绿色。将化合物Ⅲ_a在无水吡啶中加熱,亦呈现蓝绿色。 6.在类似的条件下,二苯甲烷與硫酸亚碘醯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