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产业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农业产业化过程是一个组织制度创新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组织是农业生产链各经营主体在对一体化经营能提高比较利益和降低成本的预期驱动下产生的。其内核是建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文章还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初级阶段产业组织创新的发展现状,指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2.
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普通经营形式,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产业化经营的实质就是通过农产品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组织结构,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机制为基础,实观农业的自我保护、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以此为判断标准,我们认为中介组织或专业批发市场+农户不是产业化经营形式;公司+农户为非完整形式;合作组织型才是完整形式。所以,在产业化经营实践中,应放弃非产业化组织形式;逐步改造非完整形式;积极发展完整形式。  相似文献   

3.
农民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组织形式,是联系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纽带。本文以黑龙江省安达市农民合作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黑龙江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内部管理、加强与高校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加快促进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农业产业化过程是一个组织制度创新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组织是农业生产链各经营主体在对一体化经营能提高比较利益和降低成本的预期驱动下产生的。其内核是建成“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文章还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初级阶段产业组织创新的发展现状 ,指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机理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旨在解决农产品卖难买难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近年各地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由于技术的、自然的,特别是体制的原因,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文从农业产业化经营机理入手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是党的十五大对发展农业、繁荣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正面临着分化、重组和创新的重大抉择,把握时机、因势利导、促进专业合作组织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跨越,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业产业化经营呼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内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海南省三亚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海南省三亚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特殊的国情,加上面对入世之后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任务的困难与艰巨。本对推进我国农业产化经营所面临的挑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析,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医药产业化的难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在近20年的发展中受到了全球科技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 ,有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制药则是生物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领域 ,生物技术领域当中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中60 %以上被应用于制药领域 ,目前总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品主要都是生物医药产品。生物医药产业因而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行业。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 ,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将DNA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 ,但发展同样较…  相似文献   

12.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在近20年的发展中受到了全球科技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 ,有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制药则是生物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领域 ,生物技术领域当中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中60 %以上被应用于制药领域 ,目前总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品主要都是生物医药产品。生物医药产业因而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行业。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 ,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将DNA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 ,但发展同样较为迅速。  相似文献   

13.
从产品定位、技术、管理、销售和资金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并从企业发展和市场潜力层面上,提出相应对策,如合理定位产品、强化技术力量、提高管理水平、拓宽产品营销渠道和多途径筹措资金.建议政府就财政、金融、保险和税收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农业产业化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最近 ,城市经营作为一种理念创新已经得到普遍认可 ,各地城市政府和学术界也都纷纷热烈讨论并运用这一理念来促进城市发展和建设。城市的功能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提供“城”的物理功能和社会功能 ;二是提供“市”的经济功能。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构成了城市的物理基础。目前所讲的城市经营主要是针对城市政府对城市的物理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功能的经营。从这一层面上来讲 ,城市经营主要是从企业经营的视角运用市场经济手段 ,将城市功能载体、市政公用设施、无形资产等城市资源 ,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并从中获得资本收益 ,进而再投资到…  相似文献   

15.
1960年,屠开元教授在狗腿上行断肢再植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开创了我国断肢再植外科探索的先例[1]。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医师成功地为一位断臂工人进行了再植术,轰动了全国[2]。此后,断肢再植技术在全国几个中心医院先后都大力开展起来,使我国的再植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这一技术已在全国的基层医院得以普及,并在许多医院实现了多项突破[3]。可以说,对各种断肢体损伤的病患,大都有再植成功的报道。然而,纵观再植外科在我国的发展史,不得不令人对一些现象进行反思,这不仅有利于解决…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中高级技术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缩短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关键是要加快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步伐。但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只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本身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还必须将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以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作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形式。到1997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达53个,连同各省市批准的高新区、大学科技工业园和民营科…  相似文献   

17.
在对我国贸易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步入新的千年,面对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壮丽蓝图的时候,回顾上个世纪后50年中,我国“三农”问题走过的曲折而不平坦的道路,令人感慨万千;其中始于20世纪80年代妆的改革开放后的20年,由于政策对头、农民努力、老天帮忙,我国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亿万农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对我国结束农副产品短缺时代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面对未来,面对和世在即,许多影响我国“三农”问题健康发展的障碍与难题依旧存在,诸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调整中的诸多问题、管理与流通体制改革滞缓、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亟待提高等等,从基本态势上看,在新世纪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三农”问题仍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全国人民能否真正步入小康进而富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我国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食品产业现代化背景下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已超出传统的食品卫生安全概念 ,也超出传统的食品污染范畴 ,演化为以建立和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的标准和管理制度 ,对国内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食品国际贸易进行政府规制[1]为主题的全球性问题。所谓政府规制 ,即指政府为了公共利益以法律法规以及制度和政策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国际贸易加以规范和制约。实现我国食品卫生安全 ,应处理好食品卫生安全的基本矛盾和利益关系 ,增强政府提供食品卫生安全服务的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及其强化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然而当前这种新型的经营方式却因企业比较收益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国家财政、信贷对其资金注入不足陷入了困境.要摆脱困境,必须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使科技全面长入农业经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同时确立和完善以国家为宏观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