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符合工程能力培养规律及综合素质形成逻辑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是"卓越计划"着力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文章在调查大学低年级的研究性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给出了研究性教育理念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文胜  张琴  黄海铭 《物理与工程》2013,23(4):42-44,47
根据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内涵,对基于"卓越计划"下的大学物理教学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以具体实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务不仅是要使学生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验室通过开放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科技创新型实验,培养综合型人才。一支实力雄厚的实验队伍是培养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和增强实验室活力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创新型实验队伍,就无法有效地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的进行。高校实验队伍的建设是搞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关键,也是目前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工程教育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技术人才,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意味着工程无论从教学形式、教学观念、师生关系以及教学的思维模式上都将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因而工科专业课教学不能再像传统教学模式一样,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略专业素质。根据专业课特点,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将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乔辉  郭长立  张涛 《物理通报》2017,36(9):76-83
伴随“ 卓越计划”的实施, 分专业进行工程教育认证也随之开始. 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科一门重要的基础 实验课程, 也应该不断提高学生实验素养, 为专业认证服务. 本文通过对工程教育和卓越计划的异同点分析, 结合 本校自身办学特点, 提出分类实验教学方法, 并在实践教学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该方法不但能够明显提高教学实验 效率, 同时对于其他公共课程教学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浙江大学应用光学课程的发展和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强调了对学生工程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大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更重视教学双方人的因素,采用研究型教学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实践环节采用了科研模式和学生自我评价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内光学工程的学科优势来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改革,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注入了与当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基础实验类课程在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中担负着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和工程意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物理实验(光学)”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与定位、内容设计、授课模式、考评方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改革创新举措。课程的改革创新使理科基础实验课程为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有效支撑,为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基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现状,我们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元素、“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通过深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构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实践能力的光电信息类专门化人才.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结合本地区高师院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本地区高师院校学生具有强化基础,面向社会,着眼实践的卓越工程师教改方案。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案较好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对"卓越工程师"的推广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福州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指导方针的要求,在教学改革中创造性地开设《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专业基础课程.在近4年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整合与优化,还通过运用互动式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元化考核等教学手段,使试点班培养的学生在减少43%课时的情况下,专业物理基础基本达到了教育部的教学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物理》2021,(3):213-215
杨玮枫,汕头大学卓越计划拔尖层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广东省物理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先进光学与光电子学”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南地区工作委员,广东省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汕头大学物理系主任。从事研究方向为:新型光场调控、强场阿秒物理、机器学习智能算法。  相似文献   

12.
李文静  秦培勇 《物理通报》2022,(5):37-39+45
针对我国对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前国内基础物理教学现状,作为中法合作办学机构,在基础物理教学中,借鉴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预科基础教育阶段的习题讨论课模式,采用基于“团队学习”的习题讨论课模式,在基础物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旨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物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应用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教学与科学研究交融的育人观为指导,通过科研内容提取移植、由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提升、由已有教学研究成果固化等多种渠道,在较高层次物理实验课程与实践教学中创新设计出一批物理与社会应用、物理与海洋、物理与生物、物理与环境等多学科交叉的具有海洋特色的实验项目,使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通过这样的实验项目开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研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顺利实施,国家需要储备大量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新兴工程开发及应用人才。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因此,随着人才需求的升级,大学物理课程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也应随之升级。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与专业学科融合,增加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发展的介绍;教学模式上要注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提出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本教学模块和专业个性化教学模块;教学模式上实行敏捷化教学,以问题或项目为导向、以学生能力驱动、学做结合、不断迭代,实现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递次提升。  相似文献   

15.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是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课程内容复杂、抽象,传统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学习效果差。本文主要针对我校材料物理专业《材料的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一定的探讨,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课程思政指导下,对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组织进行优化设计.深入挖掘行业中符合卓越工程师和工匠精神的思政元素,并设计课程案例.后疫情条件下,设计线上和线下同步教学的学习模式,并在教学中对师生隔离保护提出具体方案.通过对课程实验的分析,精心设计在线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当代教育的发展和理论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工程人才短缺和本科生培养质量问题, 提出 基于案例式教学法在力学与理论力学课程关联教学的思想, 介绍了案例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同时探索了案例式 教学法在力学与理论力学课程关联教学的研究, 为培养国家急需人才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MPC-CDIO(Mathematics and Physics Courses-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and Operate)教育教学模式是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起的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落实到理工科院校数理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领域的一项改革举措,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本文首先对MPC-CDIO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概念、背景、内容和实施过程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MPC-CDIO教育教学改革自2011年启动以来的进展情况及改革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和评析。主要围绕对比试点班与普通班的学习力、创新力、国际化视野、团队意识等卓越工程能力的获得情况来展示改革的效果。最后,指出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及措施,旨在为MPC-CDIO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继续进行和扩大奠定基础,也希望为理工科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和教学改革提供值得借鉴的建议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结合基础物理课堂教学,在我校的创新班、卓越班和普通班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利用物理第二课堂教学平台,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建立及运行学生团体-物理协会和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并使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等,搭建了基础物理训练平台,多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工程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工程化背景较强、对学生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三个方面着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为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工程应用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