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杨斌 《物理通报》2012,(12):78-80
2012年是大纲版最后一年,理综卷中的物理部分,总体印象是试题常规、回归经典、突出基础、考查能力、试卷平稳,试卷命题素材源于教材、贴近教材、挖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结构科学合理,保持相对稳定.整套物理试卷突出稳中求变,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试题结构合理,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2.
2008年全国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13至第24题)符合2008年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设计稳中求新,注意联系实际,难度适中,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试题在总体上保持与2007年稳定的基础上,加大了改革的力度,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3.
赵坚 《物理实验》2004,24(5):27-28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近年来高考物理学科命题的特点和趋向,近年来的高考物理试题加强了知识的应用考查,体现了以现实问题为主,注重学科知识与能力具体应用的考查,下面例析几道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试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益明 《物理通报》2013,(5):101-102
2012年江苏省高考物理卷选择题命题新颖,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试题看似简单,模型看似很熟,考生却容易出错,对中学物理教与学有较好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高考北京卷物理自主命题五年以来,在命题思路、考查方式、能力立意、试题难度和试题呈现方式等多方面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试题内容上渗透了新课程理念,适当体现了探究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既体现出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和高考改革的要求,又能发挥引领中学教学发展方向的作用.2010年北京市将实施新课标下的第一次高考;在此背景下,近几年的物理高考试题更加注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加突出对学生能力要求的考查,对中学教学体现了良好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6.
孟卫东  杨桦  张河桥 《物理通报》2011,40(10):76-78
综观2011年高考北京理综试卷中的物理试题,总体印象是试题常规、回归经典、突出双基、考查能力、注重探究、设问新颖、试卷平稳、关注发展.试卷命题素材源于教材、贴近教材、挖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结构科学合理、保持相对稳定,整套物  相似文献   

7.
中考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在水平测试的基础上,增加了选拔性考试的功能.以2020年天津市中考物理第24题为例,分析了在试题命制过程中,设计实验题在学科考查、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课程改革新理念等4个方面的指向.中考命题中物理实验的考查不论是命题体系,还是题目设置与设计方面都已成熟,试题风格具有特点鲜明、考查内容全面且丰富的特点.建议中考物理设计实验命题遵循:以生定考,突出题目的适切性;以学定考,突出学科的根本性.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国高考上海物理题是一份稳中求变,推陈出新,着重能力考查的好试题,试题落实"着重对考生进行能力考查"的主导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灵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探究、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很好地贯彻了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试题略偏难.考查的知识涵盖力学、热学、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原子物理五大扳块,重点突出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9.
2008年四川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物理试题,在依据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整卷围绕物理学科中的一些常见典型模型和问题,通过学科内的常见试题情景和巧妙的设问,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物理情景的能力,反映出"以学科内各知识板块之间综合为主"的命题原则;在解答过程中,突出对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较好的达到彰显学生的学科科学素养的目的,突出了"能力测试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这些原则和指导思想符合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重庆市高考理科综合测试自主命题的第三年了,普遍认为物理试题的编制已经趋向成熟,比较符合国家考试中心规定的"三个有利于"的命题原则;能紧扣对五种能力的全面考查,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思想;试题设计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STS)三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王健 《物理通报》2024,(4):125-127
以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物理实验试题为例,分析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命题素材,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细化试题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水平,对考查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谢春  涂源安 《物理通报》2007,(6):48-51,58
2007年广东高考是施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命题要“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物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一次高考,笔者认为物理试题体现了上述要求.命题突出了改革的特点,从命题思想、试题设计、内容取材、题序布局,到落实《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五种能力考查要求等,都能巧妙地加以整合,  相似文献   

13.
1 总体评价 2008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以下简称"2008广东试题")考查针对性强、内容布局新颖、题型设计务实、区分度明显,从命题思想、试题设计、内容取材、题序布局,到落实对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五种能力考查要求等方面,都能巧妙地加以整合;命题进一步体现了"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物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夏旭  姜玉梅  柏杨  叶晓山  郑吴凡 《物理通报》2022,(4):134-136+152
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对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水平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考查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试题入手,对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全国乙卷以及广东、湖南、河北自主命题试卷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丁庆红  何龙  孟卫东 《物理通报》2013,(8):83-85,90
2013年高考是北京市实施新课程的第四届高考,北京市在连续自主命题的十几年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物理试题始终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和素质教育的方向.今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在命题思路、试题数量、试题结构、分值比例方面,继续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试卷由8道选择题和1道实验题及3道计算题组成,全面考查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和  相似文献   

16.
张敏玥  袁海泉 《物理通报》2020,(3):97-100,103
我国中考主要用笔试题考查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实验笔试题的命题方式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引导作用.本文将近3年IGCSE物理实验笔试卷的78道题和近10年苏州中考38道物理实验笔试题从考试结构、实验情境与科学探究能力这3方面进行了比较,得到一些可借鉴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初中物理实验笔试题的命题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是全国高考实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第4年,考试结束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总体来说,考生及其家长对200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还是比较肯定的,认为它继续坚持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方向,保持了近年来高考改革的特点,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但是,多数考生反映试题偏难,甚至有的物理教师抱怨物理试题超出考试说明的要求.2003年物理试题与往年相比,难度确实稍有增加,但不能认为超出考试大纲的要求,它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如果考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基本物理思维方法训练不够,就很难取得好成绩.2003年的物理试题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立足基础,重视基本知识考查和物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内容新颖,重视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联系实际,重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1 理综物理试题的总体评价 总体看来,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Ⅰ物理部分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考查能力"的指导思想,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全卷无超纲题、偏题、怪题,试题表述科学、严谨、规范,试题既常规又有所创新,不刻意追求热点,注重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命题体现了"注重基础、强调能力、熟中见新"的特点;试题体现了物理学科思维特点,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并且适合中学物理实际教学.  相似文献   

19.
关晖  邓家福 《物理实验》2004,24(11):13-13
纵观近年高考试题,对于变压器问题,多集中于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I,U,P,n各量间动态变化的考查,由于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密切相关,贴近生活实际,符合“贴近现实、突出能力”的命题趋势,故成为复习备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李红伟 《物理通报》2023,(5):128-132+136
依据“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物理试题分析框架,以2022年广东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为研究对象进行评析.试题以核心素养为测试目的,紧扣“四层”命题理念;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彰显学科育人价值;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突出信息获取能力考查.今后高考物理试题的命制将注重基础,强化主干,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关注科技前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突显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强化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