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2-(1,2,4-三唑-1-基)-2-(3’,4’-二苯基-噻唑-2’-烯基)苯乙酮,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并研究了该化合物的IR、^1HNMR及MS等波谱性质,从而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38
克里克曾在伦敦的大学学习,1953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二战期间,他从事雷达研究的工作。然而,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开始出现革命性的变化。马丁和辛格发展了滤纸层析技术,这使分子生物学家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复杂的生物化学混合物分离出它们的组分,并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来标记某一化合物。与此同时,分子生物学家认识到,遗传生理特征的工具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而且染色体的脱氧核糖核酸是生命的关键件化合物。克里克是转向分子生物学的物理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R-Ba-Cu-O体系,Bi-Sr-Ca-Cu-O体系,T1-Ba-Ca-Cu-O #系,T1-Sr-Ca-R-Cu-O体系以及Pb-Sr-R(Ca)Cu-O体系超导相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并讨论了超导相的结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制备了电荷转移络合物萘-I2(Nap-I2),苯乙烯-I2(Sty-I2)偶氮苯-I2(azob-I2),对二甲苯-I2(p-xyl-I2)以及吡啶-Br2(Py-Br2),以I2的共振吸收频率激发样品,在Raman散射实验中观察到了它们络合后退偏比的增强,并对退偏比的增强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刘春旭  刘俊业 《发光学报》1998,19(4):328-332
引入胶体SP54,在室温下形成PIC-I(1,1diethy1-2,2-cyannineP-touenesul-fonate-Iodide)/azaPIC-I的J-聚集体,用Z-扫描技术系统研究了室温下纳米PIC-I/azaPIC-I,有机分子聚集体三种配比下的三阶光学非线性,观测到随着延长变短,样品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增大,我们分析和讨论了这种非线性增强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2,5—二(甲基苯基)—1,3,4—恶二唑的红外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2,5-(邻甲基苯基)-1,3,4-恶二唑和2,5-二(间甲基苯基)-1,3,4-恶二唑的红外光谱特性,并对其主要谱带进行了指认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用EPR和ENDOR方法检测傅氏烷基化反应(Friedel-Cruftsreaction)中所生成的多核芳烃正离子自由基:1,4,5,8-四甲基惠、9,10-二氘代-1,4,5,8-四甲基蒽、2,6,9,10-四甲基蒽、2,6-二甲基-9,10-二(对甲苯基)蒽、3,6,11,14-四甲基二苯并(a,c)三亚苯正离子自由基,测定了它们的超精细偶合常数并提出了其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姜科植物化学成分的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姜科植物11个样品,提取了挥发油,用色谱/质谱技术从挥发油中鉴定出100多种成分。其中α-蒎烯,β-蒎烯,莰烯1,8-桉油素,β-水芹烯,柠檬酸,柠檬醛,香叶醇,丁子香酚,芳樟醇,α-姜烯,β-姜烯,α-姜黄烯,β-姜黄烯,石竹烯,姜酮,β-荜澄茄烯,香芹酮,乙酸香叶酯,乙酸芳樟酯等20种化合物是多数姜科植物挥发油的共同成分。  相似文献   

9.
赵凯华 《物理》2003,32(11):717-727
文章从遗传学到细胞学、从生物化学到分子生物学,一步步回顾了基因概念及其载体的具体化,直到DNA双螺旋模型建立和遗传密码破译的整个历程,从中分析了生物学家、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各自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化合物1-8属于近似结构的齐墩果烷型三萜,它们分别为:β-amyrin(1);3-氧,Δ11,13(18)-齐墩果二烯(2);3β-羟基,Δ11,13(18)-齐墩果二烯(3);3β,24-二羟基,Δ11,13(18)-齐墩果二烯(4);3,11-二氧,Δ12-齐墩果烯(5);3-氧,Δ9(11),12-齐墩果二烯(6);3-氧,11α-羟基,Δ12-齐墩果烯(7);3β,11α-二羟基,Δ12-齐墩果烯(8).它们的13CNMR化学位移归属已确定,并通过了DEPT谱的验证.按结构特点分为三组:2~4为第一组,1,5,7,8为第二组,6为第三组.本文重点讨论了它们的13CNMR化学位移由其结构特点引起的变化,得到了化学位移与结构相关的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从采自南中国海红藻刺状鱼栖苔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一个黄酮类化合物,经IR,UV,FABMS,1H-1HCOSY,13C-1HCOSY,HMBC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为5,7-二羟基-2-对羟基苯基-3-O-(6-O-对羟基肉桂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H-1-苯并吡喃-4-酮,并对碳信号进行了明确归属.这是首次从红藻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2,5-二(邻甲基苯基)-1,3,4-二唑和2,5-二(间甲基苯基)-1,3,4-二唑的红外光谱特性,并对其主要谱带进行了指认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查了Fe(Ⅲ)-Ⅰ-、Cr(Ⅵ)-Ⅰ-及Cr(Ⅵ)-Ⅰ-Fe(Ⅱ)体系的反应曲线,证明由于Fe(Ⅱ)的引入,体系产生Cr(Ⅴ)中间体并快速氧化Ⅰ^-;通过实验确定Cr(Ⅵ)-I^--Re(Ⅱ)体系的化学计量关系,导出了诱导反应的机理及速率方程,并通过反应曲线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反应机理,对含铬废水中铬的测定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8-羟基喹啉-席夫碱-锌高分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5-甲酰基-8-羟基喹啉分别与对苯二胺、联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砜反应,得到了三种双8-羟基喹啉-席夫碱配体,然后与锌离子配位,制得了一类新型的双8-羟基喹啉-席夫碱-锌高分子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高分子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Schilling等人的方法制备出了Hg-Ba-Ca-Cu-O超导化合物系,并用X-ray衍射、TEM-磁化率及电阻等实验测量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研究。由TEM观察,证实了在HBCCO系中存在Hg-1201相,Hg-1212相和Hg-1223相,用高-Q振动子技术,对HgBa2CuO4+y样品作了磁通点阵融化的力学测量,从而估计出该样品的不可逆线的形状。我们还对Hg-1223样品作了事后退火处理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Schilling等人的方法制备出了Hg-Ba-Ca-Cu-O超导化合物系,并用X-ray衍射、TEM、磁化率及电阻等实验测量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研究.由TEM观察,证实了在HBCCO系中存在Hg-1201相,Hg-1212相和Hg-1223相.用高-Q振动子技术,对HgBa2CuO4+y样品作了磁通点阵融化的力学测量,从而估计出该样品的不可逆线的形状.我们还对Hg-1223样品作了事后退火处理研究,在氧气中退火可使该样品的Tc略有增高,这些结果表明Hg-1223样品的超导相可能处在微弱的“under-doped”态.  相似文献   

17.
合成并表征了5-{2-[4-(2-氨基苯并咪唑)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铁(Ⅲ)、锰(Ⅲ)、钴(Ⅱ)和锌(Ⅱ)配合物,研究了它们的UV-Vis,IR,FAB,MS及^1H NMR谱,结果表明表明该类配合物中尾端基团配位于金属中心,且这类配合物在过氧化氢存在下,可催化烯烃的氧化。  相似文献   

18.
铝-氟-DSPCF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铝-氟-1,5-二(2-羟基-5-磺基苯基)-3-氰基甲(DSPCF)的显色反应。在硼酸-硼砂介质中,显色反应灵敏,最大吸收波长为610nm,配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5.0×104,铝含量在0-15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地下水中微量铝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3个方酸内Weng盐衍生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PM3系列方法对新合成的3个方酸内Weng盐衍生物分子;哌啶基-4-二甲苯基文本以内Weng盐,2-(N,N-二羟乙基)胺基-4-二甲胺苯基方酸内Weng盐,吗啉基-4-二甲胺苯基文本以内Weng盐,并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3个分子均为刚性平面构型,以优化构型为基础,计算了上述3个分子的电荷密度,振动光谱及电子光谱,并对光谱进行了理论指认,所有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值基本吻合。将这3种方酸  相似文献   

20.
用1HNMR方法研究了不同溶剂和温度对6,8-二甲基-1,2,4-三唑并嘧啶-3-丁二酮基硫醚酮-烯醇互变异构平衡的影响,发现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向酮式转变,而溶剂极性的改变对平衡的影响并不规律,获得了四种溶剂中的ΔH和Δ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