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钴超分子络合物[12]aneN4[Co(CN)6], [18]aneN6[Co(CN)6], [24] aneN8[Co(CN)6], [16] aneN4[Co(CN)6], [24] aneN6[Co(CN)6]以及[32] aneN8[Co(CN)6]中, 氢键相互作用的程度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密切相关, 从而引起59Co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 并且其四极矩耦合作用也随构象发生了变化. 实验证明, 络合物中的氢键越强, 化学位移越向高场移动, 四极矩耦合作用也越大. 另一方面, 尺寸大的超分子具有较长的分子转动相关时间,也导致59Co具有较短的纵向弛豫时间. 简而言之,59Co核磁共振不仅在小分子甚至在超分子络合物中都可以用作理想的探针研究分子的次层或弱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阀  李宝河  杨涛  翟中海  朱逢吾 《物理学报》2005,54(4):1841-1846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性能优良的以Pt为缓冲层的[Co8585Cr1515/Pt]2020 多层膜,研究了溅射气压对[Co8585Cr1515/Pt]2020多层膜微结构和磁性的 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r溅射气压对[Co8585Cr1515/Pt]2020多层膜的微结构 、垂直磁各向异性和矫顽力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溅射气压 多层膜 垂直磁各向异性 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配合物[Co(tren)(DL-phenylalaninato)](ClO4)2 (Ⅰ)、Co(tren)(L-prolinato)]I2·H2O (Ⅱ)、[Co(tren) (L-valinato)]I2·1/3H2O (Ⅲ)、[Co(tren)(L-isoleucinato)]I2 (Ⅳ)、[Co(tren) ( L-leucinato)]I2 (Ⅴ) 在溶液中的NMR研究. 通过同核和异核二 维核磁共振实验归属了配合物的1H和13C NMR ,发现在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中,四齿配体(tren)的3个螯合臂中有两个构象稳定,而另一个构象不稳定,这与晶体学数据吻合. 通过变温实验和溶剂效应实验,发现在配合物Ⅲ、Ⅳ、Ⅴ中存在分子内氢键,而在晶体结构中,所有配合物都存在分子间氢键. 配合物Ⅰ、Ⅱ在溶液中的行为需进一步的研究 .  相似文献   

4.
碱金属掺杂富勒烯与传统的超导体情况不同,它有一个很宽区域的声子谱,其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分别与费密能EF和零温超导能隙△0为同一数量级,这必将导致对原来强耦合超导电性理论的修正。本文在此情况下求解Eliashberg方程,得到Tc和△0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分子间的低频振动模和分子上的高频振动模同样参与电声耦合,Tc主要取决于声子谱中高频成份的贡献,而△0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声子谱中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三种氮氧自由基与环糊精相互作用的EPR波谱,计算了波谱参数. 结果表明:与环糊精作用后,自由基的超精细分裂常数(an) 值及旋转相关时间(τc)都有规律变化,由此探讨了氮氧自由基与环糊精相互作用位点及作用力大小.  相似文献   

6.
杨少鹏  傅广生  李晓苇  耿爱从  韩理 《物理学报》2003,52(11):2649-2654
为了描述在晶体生长阶段掺入[Fe(CN)64-的立方体AgCl微晶中 光电子的产生与 衰减过程,建立了一种由三个固有中心和一个浅电子陷阱(SETs)组成的动力学模型,并引出一组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得到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的光电子衰减曲线及其寿命.调整相 关模拟参数,于常温下得到由[Fe(CN)64-引入的SETs阱深为0.1 15eV,电子俘获截面为2.136×10-17cm2. 关键词: 光电子 浅电子陷阱 俘获截面 AgCl微晶  相似文献   

7.
费米共振(FR)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分子振动耦合和能量转移现象。研究了吡啶与乙醇混合溶液中的吡啶分子内费米共振效应(ν1~ν1216~ν8),发现了吡啶乙醇存在分子间氢键(O—H…N),通过费米共振参数变化和二维相关拉曼光谱(2DCRS)揭示了吡啶乙醇溶液相互作用机理。ν1~ν1216~ν8通过非谐相互作用引起能量转移,从而导致费米共振参数的变化。2DCRS可以提供更多费米共振信息,阐明了费米双峰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吴太权  唐景昌  朱萍  李海洋 《物理学报》2005,54(12):5837-5844
利用多重散射团簇(MSC)方法计算了二己二硫醚[CH3(CH2)5S]2单分子和多分子硫原子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NEXAFS)谱,给出了二己二硫醚多层膜的局域结构模型. MSC研究显示多层膜中二己二硫醚分子作平行有序排列,彼此相距0.47nm,其横截面呈规则的正方形. 利用离散变分Xα方法计算了二己二硫醚单分子和多分子的电子结构,验证了MSC的计算结果;并阐明了NEXAFS谱中各峰的物理起源. 对多层膜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发现多层膜的局域结构有分子自组装的特性. 关键词: 3(CH2)5S]2多层膜')" href="#">二己二硫醚[CH3(CH2)5S]2多层膜 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多重散射团簇方法 离散变分Xα方法  相似文献   

9.
Gd1-xCaxBa2Cu3O7-y高温超导体压力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翠英  方芳  解思深 《物理学报》1994,43(10):1704-1711
研究了Gd1-xCaxBa2Cu37-y(0.0≤X≤0.20)高温超导体在常压和高压下的超导电性在1-300K温度范围内,利用Bridgman对顶砧获得压力达9.0GPa,测量了(X=0.10,0.15,0.20)样品的dTc/dp分别为7.68,7.8和4.46K/GPa。发现Tc的压力导数随着ca2+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分析了氧含量对Tc和dTc/dP的影响.利用常压下晶格参数精修值和阳离子与氧离子间距随压力的改变,说明CuO2面在超导电性上的作用,用CuO2面之间耦合解释Tc(P)曲线的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了室温下Tb0.3Dy0.7(Fe0.9T0.1)1.95(过渡金属元素T=Mn,Fe,Co,B,Al,Ga)合金中ⅢA族金属和过渡金属元素T替代Fe对结构、自旋重取向和穆斯堡尔谱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金属T替代Fe,Tb0.3Dy0.7(Fe0.9T0.1)1.95,合金具有相同的MgCu2型立方Laves相结构;Al,Ga替代使Tb0.3Dy0.7(Fe0.9T0.1)1.95合金的易磁化方向在{110}面逐渐偏离了立方晶体的主对称轴,即自旋重取向,B,Mn,Co替代未使易磁化轴发生明显转动;Al,Ga元素替代使超精细场Hhf略有下降,B,Mn替代对超精细场Hhf的影响不大,而Co元素替代使超精细场Hhf有较大增加;所有元素替代使同质异能移IS有所增加;B,Al,Ga和Mn替代使四极劈裂Qs增加,而Co替代使四极劈裂Qs下降. 关键词: 立方Laves相 自旋重取向 穆斯堡尔谱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苯并15冠5与钯生成 的配合物:[K(B15C5)2]2[Pd(SCN)4],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体学数据:a=1.20430(7),b=1.93299(10),c=1.56680(9)nm,β=108.1190*10),V=3.4665(3)nm3,Z=2,F(000)=1424,R1=0.05000,wR2=0.1549.配合物由两个[K(B15C5)]2^ 配阳离子和一个[Pd(SCN)4]^2-配阴离子组成,四个硫氰酸根的硫原子与钯原子配位,[Pd(SCN)2]^2-为平面方形构型,K+与2个冠醚环的10个氧原子成键而形成夹心型结构,两个苯并15冠5的苯环相对钾原子呈反式排列。  相似文献   

12.
25MeV/u40Ar+197Au反应中高激发热核的时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25MeV/u40Ar+197Au反应中从两粒子相对动量关联函数提取的发射时间随空间大小演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即使发射源质量数减小50%,对计算的关联函数及提取的发射时间影响仍然很小.在短发射时间(τ≤100fm/c)情况下,较小的核物质密度,导致提取的发射时间变小.因此,在正常核物质密度参数下提取的τ值可作为发射时间的上限值.在长发射时间(τ≥300fm/c)情况下发射时间不随空间大小变化,提取的τ即为实际的发射时间.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刘春旭  张继森  刘俊业  金光 《物理学报》2009,58(8):5778-5783
用相干量子干涉和电磁感应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 效应在Er3+:YAlO3晶体中计算得到了Thommen,Mandel和Kastel对原子气提出的Λ型四能级系统的负折射率.计算结果得到的负折射率对应的频带宽度约为1 MHz,比先前报道的103 Hz量级要宽得多.通常而言对应于折射/吸收比|Re[n]/lm[n]|≈1,而计算所得结果是|Re[n]/lm[n]|为4.6,表明吸收被EIT效应很好地抑制.Im[n]出现的负值可能与Er3+4I13/24I15/2跃迁的受激发射有关.由此可知,稀土离子掺杂材料具有丰富的能级和各种不同的电磁跃迁,也是电磁感应负折射率材料中出色的应用材料的候选者. 关键词: 稀土掺杂晶体 量子干涉 电磁感应透明 负折射率材料  相似文献   

14.
纳米晶SnO2透明导电薄膜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研究的发展情况及其应用前景。介绍了采用磁控溅射技术 ,使用混合气体Ar和O2 ,在衬底温度为 15 0~ 40 0℃的耐热玻璃基片上制备纳米晶SnO2 :Sb透明导电薄膜 ,通过测定X射线衍射谱 ,表明薄膜择优取向为 [110 ]和 [2 11]方向。测量了SnO2 :Sb薄膜的导电特性随衬底温度及氧分压的变化。光学特性测量结果表明薄膜具有较高的透过率。  相似文献   

15.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方法研究了Ni80Fe20/Mo磁性多层膜,结果表明:(1)多层膜的结晶状态,随Mo非磁性层厚度而变化.当Mo层厚度为0.7nm时,多层膜基本为非晶;当Mo层厚度大于1.6nm时,Mo层和NiFe层内分别结晶为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多晶,层内晶粒尺寸为2—6nm.(2)在Mo层厚度为1.6和2.1nm的多层膜中,NiFe层和Mo层之间存在两种取向关系:(110)Mo∥(111)NiFe,[111]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在Cs2密度约为2×1013 cm-3的纯Cs样品池中,脉冲激光激发Cs2(X1 Σg+)至B 1Πu态,利用原子和分子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Cs2(B 1Πu)+Cs(6S)的碰撞激发转移过程.用736 nm激发Cs2到B 1Πu(v<10),这时预解离不发生.由B 1Πu→X1 Σg+时间分辨跃迁信号得到B 1Πu态的辐射寿命为(35±7)ns,B1Πu态与Cs原子碰撞转移总截面为(4.0±0.5)×10-14 cm2.用705 nm激发至B 1Πu(v>30)态,这时发生预解离,在不同的Cs密度下,测量了I(D1),I(D2)和分子带的时间积分荧光的相对强度,得到了预解离率为(4.3±1.7)×105 s-1(对预解离到6P3/2)和(4.7±1.9)×106 s-1(对预解离至6P1/2);碰撞转移截面为(0.45±0.18)×10-14 cm2(对转移到6 P1/2)和(4.3±1.7)×10-14 cm2(对转移到6P3/2).结果表明,如果B 1Πu(v)是束缚的,6P原子由碰撞转移产生;如果B 1Πu(v)是预解离的,则6P原子由预解离和碰撞转移产生.  相似文献   

17.
首次报道了钠分子一系列里德堡能级的无多普勒加宽光光三共振(DF-OOTR)激发荧光光谱,测量了其谱线宽度和其谱线位置随温度、外加气体压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钠分子里德堡能级(n=5~8)的自然宽度(含均匀加宽)在60~130MHz之间,其大小主要与主量子数n有关。随钠原子浓度增大(温度升高),或外加Ar气压力增大时,钢分子各个里德堡能级谱线均出现红移,数量在100MHz/τ之内,但位移速率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