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秘的黑洞     
 2010 年11 月16 日凌晨(北京时间),美国宇航局对外公布了一则 “秘密”--该局最近发现的“异常物体”不是此前盛传的UFO(不明飞行物或称飞碟),也不是外星人,而是地球附近一个年仅30 岁的黑洞。这个最年轻的黑洞是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 射线望远镜发现的,它为观测这类婴儿期天体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美国宇航局在当天记者会上发布的声明称,这个黑洞将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质量恒星是如何爆炸的,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是黑洞还是中子星,以及我们银河系和其他星系黑洞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其时空观之一就是“运动的尺缩短”。接受相对论的所有人都相信这种尺缩现象是可以用眼睛看到或用照相机拍摄到的。一个运动物体看起来将沿运动方向缩短为原来的1-β2倍β=vc,v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c是光速,坐在高速飞船中的人从窗外看出去时,将看见球形物体缩成一个椭球体这些说法好像都是无可非议的。这种观念一直持续了54年之久,直到1959年美国物理学家戴勒尔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他纠正了存在于所有人中间的这个偏见。提出“尺缩”现象可以“观测”或者“测量”,却不能用眼“看到”。  相似文献   

3.
摩擦力方向的判定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擦力是一种重要而且难以把握的力,尽管我们都熟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且平行于二物体相切的平面”这个结论,但在具体的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状态的复杂性,使其表现为以下运动形式:一、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且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其表现为具有阻碍性质。这种性质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屡见不鲜,判定下来也较之简单,故不再赘述。二、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但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或垂直,其表现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物体相对于沿着另外一个物体滚动或者有滚动趋势时,滚动的物体与接触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如果物体在滚动的过程中有滑动,称为有滑滚动;如果滚动过程中没有滑动,称为无滑滚动,或纯滚动.  相似文献   

5.
利用包括低轨卫星星座及同步轨道卫星等无线通信空中平台所发出的微波信号,提出一种基于飞行物体对微波的遮挡效应进行飞行物体监测的方法。如何定量分析遮挡效应是这种新方法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微波衍射和光衍射本质上是相同的,提出利用光学分析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整个微波链路系统用一个简化的光学系统来描述,用角谱法计算并分析了飞行物体相对于微波传播路线的移动速度、飞行物体高度等参数对接收机接收的微波强度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这种新的监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结构电子的提出目前物体的带电理论是:当物体失去电子时该物体带有正电;当物体得到电子时该物体带有负电。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对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判断,主要是检测该物体相对环境或参照物的相对电位或相对的带电状态,而不是真地去检测该物体内部质子和电子的数量。这意味着和大地电位相同而被定义为“不带电状态”的物体,其内部的质子和电子数量并不一定相等。以PN结中的P型半导体为例,在和大地的电位相同时,P型半导体内部的电子数量多于质子数图1量,这是由于掺杂技术改变了本征半导体原有的物质结构。  相似文献   

7.
 物理竞赛辅导对物理特长生的发展很有必要。物理竞赛对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要求特别高,各种物理思维的形成都需要经过一段从感知到内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板块”问题的练习来逐步提炼。本文就分布力与微元法的“板块”问题作一序列分析。物体的个别点受到作用力时,称这种力为点分布力。绳通过与物体联结处对物体施力,当联结处可近似为一个点时,所施力属于点分布力。当物体的某线段上所有点均受到作用力时,称这种力为线分布力,如冰刀若足够薄,刀与冰面接触处可近似为一条线段,其间摩擦力属于线分布力。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70年代冷战时期,一颗美国的侦察卫星在前苏联的里海,拍到一个物体贴着海面高速飞行,该物体外形介于飞机与船之间,这使当时的美国军方产生了浓厚的  相似文献   

9.
内耗与固体缺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耗”这二个字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但在物理上它的科学涵义是什么,却鲜为人知.让我们先说一说什么叫“内耗”和为什么要进行内耗研究.;物体作机械振动时,即使这物体与外界完全隔绝,它的振动也会渐渐停止,这种由于内部原因而使物体的振动能量逐渐耗散的现象称为内耗.对于高频振动,这种能量耗散也称为超声衰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碰到内耗现象.钟声悠扬,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明这铸钟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内耗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10.
追及问题就是一个物体追赶另一个物体的运动,在追赶过程中,可能追上也可能追不上.若能追上,就是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若追不上,两物体间可能有最大或最小间距.所以在解决追及问题时应注意两个运动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11.
 接触性摩擦是一个物体表面上的原子“突起”滑过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原子“凹陷”产生的。康奈尔大学的赛佩·库恩(SeppeKuehn)和同事,利用0.25毫米长、几千个原子厚的单晶微悬臂梁,观测相距1纳米的两表面间的非接触性摩擦。使悬臂梁与一个表面垂直,并使其向下做如同钟摆一样的运动,在这样的运动状态下调整悬臂梁,悬臂梁将因感应到下方表面的摩擦而慢下来。令人吃惊的是,非接触性摩擦力依赖于样本的化学性质。通过研究不同聚合材料的化学依赖性,这几位研究者直接检测了因样本中分子运动导致弱电场波动而产生的摩擦。  相似文献   

12.
 他,享有美国“氢弹之父”美誉他,因陷害“原子弹之父”遭唾骂他,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2003年9月9日,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爱德华·特勒去世,享年95岁。“氢弹之父”出生在犹太家庭据美联社报道,半个多世纪来对美国防御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EdwardTeller)因脑中风,于2003年9月9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的家中去世,享年95岁。爱德华·特勒于1908年1月15日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钢琴家。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出动了B-52等几种型号的隐形飞机,这是因为隐形飞机不易被雷达发现,有出其不意的攻击效果。隐形飞机是庞然大物,如B-52,长20多米、翼展50多米、高5米多,那么它是怎样“隐形”的呢?从物理学方面来看,隐形飞机实际上是利用波的反射和吸收的原理,达到雷达隐形、红外隐形、可见光隐形和声波隐形的目的。蝙蝠飞行和捕食,是由于它不断发出超声波,然后利用它敏锐的耳朵接收和分析回声,判断物体的性质、方向和距离,这使它能够在漆黑的夜晚自由飞行和捕食。雷达探测空中物体的原理与蝙蝠相同,雷达发射的不是超声波而是电磁波。  相似文献   

14.
莫尔测量法被广泛用于各类流场的结构显示和关键参量测量中,关于相位物体在光路中的放置位置已有不同的报道,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当相位物体放置于2个光栅前时,偏移量和相位主要取决于2个光栅之间的距离,偏折角取决于相位物体引起的相位扰动与2个光栅之间的间距的比值;而当相位物体放置于2个光栅之间时,偏移量和相位主要取决于相位物体到后面一个光栅之间的距离,偏折角则取决于相位物体引起的相位扰动与其到后面一个光栅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了验证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实验中选取燃烧蜡烛火焰作为对象,对比发现在两种情况下,只要相应的距离选取适当,则相位物体的位置并不影响实验中重建的相位和偏折角等结果。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莫尔测量法更好地用于各类流场的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经写过一个著名的科幻故事, 叫做“黄昏”。在这个被许多读者推举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科幻作品之一的名篇中, 阿西莫夫虚构了一个由六个太阳组成的多星系统, 在那里的一个有“人”栖居的行星上, 几乎任何时候都至少有一个太阳悬在空中, 夜幕每隔2049 年才会降临一次。每当那一时刻来临, 地平线上硕果仅存的一个太阳会遭遇“日全食”, 传说中能夺人魂魄、让人丧失理智, 进而毁灭整个文明世界的星星会出现在黑暗天空里。所有人都在短时间内陷入巨大的恐慌和骚乱之中, 周而复始地将星星毁灭文明世界的传说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刘逸鹏 《物理通报》2004,(10):43-44
在力学中研究物体的平衡或运动时,常使用细绳或弹簧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那么,细绳与弹簧在对物体作用中有何不同呢?本文对这个问题作点阐述。  相似文献   

17.
所谓“香蕉球”是指足球比赛中,当运动员踢中足球的侧后面时,沿曲线(香蕉弯曲状)路径飞行的球.这样的问题频繁出现在竞赛题或中考试题中,其中的物理道理可应用初中物理“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但初中学生获得这一知识时,所呈现的知识的方式,无论是现行的教科书,还是相关的物理杂志提供的实验,都是受力物体是静止或受流体(电风扇吹风)运动时产生的力.因此,当出现物体运动时,将周围的空气相对地看作运动流体时,与学生所建立的原有实验模型的表象不符合,从皮亚杰的认知结构来看,将知识的学习成为“顺应”方式变为难点.本文利用玩具电动机将物体变为运动,使演示的现象符合日常生活中的物理事实,从而将知识学习成为易于接受的“同化”方式.  相似文献   

18.
物体在某一方向所受合力为零时,在该方向物体将保持其原有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在竖直方向所受合力为零,物体便可能悬浮在空中;例如在太空轨道上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可  相似文献   

19.
固态非溶性物体置入液体中时,其位置有三种情况,一是沉入液体底部;二是浮于液面也就是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中,另有一部分露在液面之上;三是悬浮于液体中,即物体全部没入液体之中,但又不沉入底部.第一种情况,物体的位置一目了然,第二种情况物体的浸入深度很容易求得.下面仅对物体悬浮于液体中的第三种情况作一讨论,敬希同行专家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20.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对这种美丽的景色。相信我们都有所感受。那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为什么是白色的?对于这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给出一个正确的回答。事实上,我们所观赏的“蓝蓝的天空白云飘”这一美丽景象是天空中的大气分子、水滴、其他微粒和阳光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空气和太阳光为了解释这种物理现象,首先简单了解一些空气和太阳光的知识。空气是在地球外面包裹着的一层“防弹衣”,保护着地球上生物不受紫外线的照射。空气并不是空的,是由很多很多的微粒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