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弄清楚《算法统宗》的数学和文化意义,要首先知道程大位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要了解中国传统数学———中算的发展情况,以及珠算的发展史。其一,中国传统数学经典远离大众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数学的文化色彩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在中国古代,人们把数学当作是一门技术(算术)———“六艺”之一,是专给贵族子弟学习的功课,一般群众是没有学习机会的。中国古代的算书,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孙子算经》等“算经”。其作者都是数学家,或者是懂数学的官员。读者则只限于少数算学学生或数学研究者。那些古算经大多写得艰涩难懂,并不是写给一般民众看的。唐代在国子监中设立算学科时,《算经十书》是经过数学家李淳风注释以后,才印发给算学生学习的。其中祖冲之所著的《缀术》,连李淳风都难以作注,竟然规定要学习四年,可见其内容之艰深。其二,中国计算工具的革新:从筹算到珠算中算所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所有算法都是由算筹演示,所以中算也称为“筹算”。”筹算”几乎成了中算的同义语。筹算,虽然有很多优点,能够演示中算的许多算法。但是它也有自身缺点和弱点,那就是难学,使用也不方便,特别是不便于人们在日常商业活动中使用。珠算是中国人发明的新式...  相似文献   

2.
喜读《湖北珠算》1997年第3期王昌水老师大作《“九九九”协助“睡算八十八归》,获益良多,王老以耄耋之年,亲自实践体验,介绍了“睡算”的体会,总结出“睡算”有利于脑中算盘图像出现,有益于增进身心健康。延缓衰老,并将珠算式心算的训练对象扩大到了中青年和老年人。笔者年过半百。依样学习“睡算”多次,亦大有进步。为求脑中出现算盘图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知却在,静卧睡算处”。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珠算的作用。1972年周恩来总理与李政道博士谈话中指出:“要告诉下面.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1979年薄一波同志为《珠算》杂志创刊号题词时也指出:“算盘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一千多年以来在金融贸易和人民生活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用算与与用电子计算札并不矛盾。现在还应充分发挥算盘的功能.为我国经济建没事业服务。”《珠算》杂志1980年第一期刊登了“陈云同志在杭州打算盘”的照片。  相似文献   

4.
《珠算》杂志2000年第5期,刊登了关于“影珠算盘”的照片和文章,非常惊喜!随后我又看到了武汉湘益算具研究所寄来的影珠教学算盘和影珠儿童算盘两种新产品,它不仅解决了珠心算教学中画珠象卡片的难题,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算具改革专家们的一大障碍,即如何排除算盘  相似文献   

5.
程大位故居     
在日本的民间,每年8月8日都会隆重举行“算盘节”游行活动,游行活动的最前列是一架庞大的算盘模型,紧接着就是被他们尊奉为“算神”的程大位的巨幅画像,这是因为没有程大位的珠算巨著《算法统宗》的东传扶桑,就没有日本的珠算。在中国的珠坛,程大位以“珠算宗师”的名义被载  相似文献   

6.
喜读《湖北珠算》1997年第3期王昌水老师大作《“九九九”协助“睡算八十八归》,获益良多!王老以耄耋之年,亲自实践体验,介绍了“睡算”的体会,总结出“睡算”有利于脑中算盘图像出现,有益于增进身心健康,延缓衰老,并将珠算式心算的训练对象扩大到了中青年和老年人。笔者年过半百,依样学习  相似文献   

7.
一、钜鹿出土的宋代算珠 旧案:卫聚贤《中国考古学史》“河北巨鹿北宋大观二年时被大水淹没的巨鹿城,北平历史博物馆于民国十年发掘,得木棹、木椅及木算珠……”。华印椿《中国算盘起源考》“河北省巨鹿县故城于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因黄河改道泛滥湮没。1921年7月,前北平国立历史博物馆派员前往钜鹿故城三明寺故址发掘……掘得算盘珠只一颗”。《中国珠算大全》等书内容来源于华印椿的《中国珠算史  相似文献   

8.
《珠算与珠心算》2010,(1):50-52
<正>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其结构简单,算法便捷,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算盘自明代取代算筹成为我国社会主要计算工具后,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算盘还传播到了朝鲜、日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古代"开方""开平方"的含义,以算筹和算盘为主线,通过分析筹算开平方法和珠算开平方法在布算和代数、几何含义等方面的特点,尝试梳理出明清之际以及明前开平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以期在数学史和数学思想方法层面增强广大数学和珠算珠心算工作者对古代开平方历史发展和珠算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中提到:“珠算与用于宗教或幻术的念珠有什么关系吗?……念珠的发展和传播似乎是与珠算平行的,难道念珠不可能促使算盘这种工具兴起吗?”在这里,李约瑟把算盘与念珠(穿孔珠)联系起来。中国珠协算史研究会副会长李培业教授在《对西周宫室遗址出土陶丸之考察》一文中,认为“陶丸为古算珠的可能性很大”。《中国珠算大  相似文献   

11.
算盘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创造,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保护中国算盘、传承算盘文化,我们任重道远。一、传承保护中国算盘,意义深远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议》是这样评价中国珠算的:“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运算方法。它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一种实用工具。这种工具经世代传承,一直适用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多重的社会文化功能,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李培业 《珠算》2002,(4):29-29
读《珠算》杂志2002年第一期潘有发先生章:《介绍两首古典“算盘诗”》,其中提出南宋词人张孝祥的诗是“算盘诗”。我认为此诗所说根本未及算盘,对“商归斗算珠”,理解为“商人在做完生意之后,回家拨动算盘珠进行记帐算帐”(见潘),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3.
算盘是由框、梁、档、珠按某种规格组成的计算工具,在一些标志的设计中常体现出算盘元素来,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香港珠算协会的会标是一个行书“算”字。但“算”字的部首“目”被换成了一具斜放的3档小算盘。南通一家平面设计公司为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设计了一个标志,是“中”字的印章字。而“中”字由众多圆形算珠组成,又用另一种颜色在算珠中描出了一个英文字母“Z”(珠算汉语拼音的首个字母)。  相似文献   

14.
富锦市供销社总会计师宋德利同志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终于研究制做出“双式算盘”。最近荣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双式算盘是由上、下两个单式算盘有机构成一个整体的算盘。主要优点是对正负数(或加减混合)、乘法、除法和开方的运算及定位比较简便。是运用数学笔算的原理,不用繁多的歌诀和较复杂的定位方法,好学易懂,所  相似文献   

15.
《算法统宗》是一部用算盘为计算工具的应用数学书。《中国古代数学简史》评道:"《算法统宗》的编成及其广泛流传,标志着由筹算到珠算这一转变的完成。从此珠算就成了主要计算工具。而筹算就逐渐被人们遗忘以致失传了"。《算法统宗》列有595个应用题的数字计算,都不用筹算方法,而是用珠算演算。《算法统宗》规范了加、减、乘、除的珠算方法,并绘有算盘图式,在列举各种珠算方法的同时,还指出最方便的珠算乘除法,‘有破头乘、掉尾乘、隔位乘,看来唯留头乘精妙’;除法‘唯归除最妙’,第一次提出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方法。这些珠算方法,直到20世纪上半叶为人们普遍使用,至今还有用这种方法的"。  相似文献   

16.
漫话乘法     
大家都会算两个数的乘积.初想起来,不外乎使用两个算法.一个是学者们誉之为“印度闪电法”.那是当今小学生们也熟悉的算法,即在背诵乘法九九表之后用草式演算得到答案.例如要算34×49,大家会写下如下的草式从而答案是1666.另一个算法是“对数算法”,即查对数表求出两个欲乘的数的对数,然后相加,对得数直反对数表求出答案.上述两个算法无疑是数学发展中的两个极辉煌的成就.也许大家会提出借助工具,如手指、算筹、算盘、计算尺或计算机来求两数之积,但是在原理上它们超不出上述两个算法.是不是还会有异于上述两个算法的办法呢…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中提到:“珠算与用于宗教或幻术的念珠有什么关系吗?……念珠的发展和传播似乎是与珠算平行的,难道念珠不可能促使算盘这种工具兴起吗?”在这里,李约瑟把算盘与念珠(穿孔珠)联系起来。中国珠协算史研究会副会长李培业教授在《对西周宫室遗址出土陶丸之考察》一文中,  相似文献   

18.
小说珠算不得不谈论《算经十书》、《数术记遗》。在谈论《数术记遗》前我们也来看一下有关算盘的传说。  相似文献   

19.
《珠算与珠心算》2007,(4):17-20
文中提到"算盘是由来自富饶的月形土地上的苏美尔人发明,14世纪时,中国人开始使用算盘,然后经中国传到日本。"此段文字与史实有出入。算盘是中国古代的发明。珠算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汉代末期,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一书中,至今已有1800年左右的历史,此后,珠算逐步改进、发展、完善,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开始在民间应用,元代(公元1206~1368年)在民间流通普及,不是14世纪才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20.
“算术”的名称在我国古已有之,“代数”和“几何”则是从西方算书中翻译得来的。从字源上看,“算”的古体之一是“筭”(Suàn同算),“筭”是指一种竹制的计算器具,也称“筹”或“算筹”,“筭”下面的“弄”字表示计算之事并非容易,需“常弄而不误”,摆弄这套“算”需要技术,于是它就叫做“算术”,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